青春那些事-心花路放影评
冰心散文创作中爱的哲学
摘要:冰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诗人、儿童文
学家。她的诗歌、
小说和散文等创作,都十分具有开拓性。在其作品中她用“爱的哲学”歌颂母爱、赞美童真、礼赞自然。本文将着重论述冰心散文创作中 “爱的哲学”的具体内
容及在其作品中的创
作体现,并结合社会现实对“爱的哲学”的意义和影响作进
一步的阐述。
关键词:冰心
散文 爱的哲学 母爱 童真 大自然
提起冰心,我们总会想到那位用爱和真
情赞美母爱、童心与大自然,以及人
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女性。她总是以温柔细腻的笔调、纯洁率真的思
想和清丽委
婉的语言,营造出属于她独有的艺术风格。冰心的创作文体有诗歌、散文、小说
等多
种,但她比较喜欢运用的体裁还是散文。她曾在《关于散文》一文中说到:
“散文是我最喜爱的文学样式
”。 冰心散文创作开始于“五四”时期, “五四”
是一个新旧思想激烈斗争的时期,冰心在“五四”
革命文学浪潮的推动下,结合
自己民族传统与现代生活的土壤,同时也吸收了外国文学的某些养分,并在
这基
础上形成了一种不同于旧文学的崭新的文学体式。其作品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
是对旧文学
的重大突破。可以说,冰心作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先驱者,用白话创作
的叙事抒情散文,打破了“美文不能
用白话”的观念,显示了现当代散文的创作
成绩。
冰心作品给我们呈现的是新旧文化交替时期
中国知识女性向往现代文明的
真我形象,它不同于封建时代的闺阁文学封闭纤弱。她的散文的审美方式以
心为
文,交织古今,融会中外。从她于1919年8月在《晨报》上发表了第一篇散文
《二十一
日听审的感想》之后,就开始了散文写作。她的散文创作数量近140
万字,代表作有《笑》、《往事(
一)》、《到青龙桥去》、《寄小读者》、《山中杂记》、
《南归》、《关于女人》等,还有散文集《归
来以后》、《樱花赞》、《拾穗小札》、
《晚晴集》等。冰心的散文创作长达七十多年,跨越了几个历史
时期,其创作可
划分为早期(“五四”时期)、中期(20世纪三四十年代)、晚期(建
国以后)三
个阶段,创作风格随着时代潮流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早期以“满蕴着温柔,微带
着忧
愁”的笔调,运用委婉含蓄的手法,清新秀丽的语言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
风格,赢得了读者的喜爱,曾
被人赞誉为“冰心体”;中期随着生活的转折变化,
一改前期婉转、清丽、典雅的艺术风格,代之以苍劲
、明快、幽默和刚健的风格;
晚期的创作风格随着时代与自身气质的变化也相应的产生了变化,前期是温
柔伤
感的情调,中后期则呈现出清朗秀逸的风貌。
在冰心七十多年的文学创作中,有许多优美
的散文篇章,吸引着一代又一代
读者。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母爱、童心、自然美的成功描写,这也就形成
了她独
特的“爱的哲学”的具体内容。正如秦牧所说:“她望着繁星,对着大海,赞美
自然、讴
歌母爱、爱慕善良,探索真理。在夜气如磐、大地沉沉的当时,她告诉
人们要追求真善美,憎恨假恶丑,
起到一定的启蒙作用。”
①
说到“爱的哲学”,
大家自然就会想到伟大诗人泰戈尔,他
对冰心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是“爱的哲
学”的创始者。徐志摩曾经评价冰心是“最有名神形毕肖的泰戈
尔的私淑弟子”。
②
特别是在散文创作方面,冰心更是汲取了其思想的精华,并结合自己对人生
的
感知和理解,对于爱的独特的心灵感受,给予“爱的哲学”注入新的生命,从而
形成了她的别
具一格的“爱的哲学”。
一、爱的哲学的具体表现
冰心一生都信奉“爱”能引导人们向善向
美。母爱、童真、大自然,这三者构
成了她爱的世界。她赞美母爱,曾深情地说,“这样浓深,这般沉挚
,开天辟地
的爱情啊!愿天下一切有知,都来颂赞!”她觉得母爱可以引导人类走向新的文明,
靠着它,便能建造一个“个个自由、个个平等”的世界;她赞美童真,描绘儿童稚
气娇憨的情态,欣赏他
们的智慧聪颖。她觉得大人的世界充满互相残杀、争权夺
利,而儿童的世界是纯真无邪、互爱互怜的;同
样,冰心倾心自然也表现了一种
追寻,希望在自然的清新里,平息人间的恶斗,融化人类的怨嗔。为此,
她常常
徜徉于大自然,流连忘返,与大海为友,与湖泊作伴。春风、秋云、碎雪、微雨、
明月、
星晨,无不倾注她美好的情思和善良的祝愿。她对人类的光明前景充满信
心,她希望人们
真挚地去爱、去共同创造理想的社会,理想的人生。
1、无私的母爱
冰心“爱的哲学”的
核心内容是母爱,在她的笔下,母爱是圣洁博大的,是
她精神世界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她心里永恒的话
语。在《寄小读者》中可以体
会出她的这种“爱的哲学”。例如其中的通讯十,作者对母爱给予了非常高
的赞
扬,文中指出:“世界上没有两件事物是完全相同的,同在你头发上的两根发丝,
也不能一
般长短。……只有普天下母亲的爱是一般的长阔高深,分毫都不差减。”
冰心说:“母亲对于我的爱,不
因着事物毁灭而变更”,“她的爱不但包围我,
而且普遍的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着爱我,她也爱
了天下的女儿,她更爱
了天下的母亲”,“世界便是这样的建造起来的” (《寄小读者》通讯十),<
br>热情地歌颂了母爱的无私与宽厚。又如在《往事(一)》第七篇中,她借助荷叶
与红莲之间亲密无
间的关系,唱出了一首感人至深的母爱之歌。文章中写道:“母
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
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
的荫蔽”
在冰心的眼中,母爱是无私的,是战胜一切邪
恶的力量。《超人》就是冰心
传达爱的哲学的重要篇章,文中通过一个叫禄儿的孩子向世界告知了自己爱
的哲
学。公寓里的何彬是一个性格冷漠的青年,他认为“爱和怜悯都是恶”。而公寓
里的小杂工
禄儿的生病呻吟打动了何彬,他拿出十块钱让禄儿去治病。禄儿感激
他,由此联想到慈母之爱,得出“我
的母亲和先生的母亲是好朋友”的结论,何
彬也因此悟出一个新的人生观“世界上的母亲和母亲都是好朋
友,世界上的儿子
和儿子也都是好朋友,都是互相牵连,不是互相遗弃的”。 冷心肠的何彬因为
母爱的回忆而重新唤起对生活的热情,其中母爱的温暖便是作者冰心转奉给世界
的母性关怀,全天下的
子女都应该受到这种母爱的恩惠。正是因为冰心这种对于
母爱的无限夸大,并竭力鼓吹爱世上所有的母亲
和所有的儿子,不分阶级地爱一
切人也是爱的哲学的局限性所在。
再如她出版于1931 年
的散文名篇《南归》,是作者在丧母一年半后所作的
思念母亲的杰作。作者采用“痛定思痛”的写法,完
全都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
文笔极为哀婉凄绝,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这篇散文中,
前半部分每一个字都
饱含着她唯恐失去母爱的惶恐、竭力延续母爱的焦虑,把作者服侍母病过程中内心的煎熬和情绪的复杂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情真意切。后半部分则痛述了失
去母爱的无限悲恸,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写道:“完了,过去这一生中这一段慈
爱,一段恩情,从此告了结束。从此宇宙中有
补不尽的缺憾,心灵上有填不满的
空虚。”“窗外是苦雨,窗内是孤灯。写至此觉得四顾彷徨,一片无告
的心,没
处安放!”字字发自肺腑,浸透着无法排解的忧伤、痛失母爱的悲痛及无助。其
实,冰
心的母爱哲学并不仅仅是安慰那些受伤的心灵,而是把他们从现实带入哲
学的世界,在母爱的哲学里受到
灵魂的问籍,从而获得新的认知。
2、纯洁的童心
冰心散文中的另一个重点是描写歌颂童心
童真。就像对母爱的歌唱一样,冰
心对童心的歌唱也有多层面的内涵。其中既有对自我童心的关照,也有
对儿童本
真世界的理解关怀,还有借童心来慰籍成人世界的内容。她认为:“给儿童写作,
对象
虽小,而意义却不小,因为,儿童是大树的幼芽,为儿童服务的作品,必须
激发他们高尚美好的情操,而
描写的又必须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关心,而
能够理解、接受的事情。”
③
在冰心的许多篇章中,儿童被描绘为天使,是“爱的哲学”里的天使,传达
的是冰心本人的思想。她
的散文《笑》就表达了这种从天使到儿童的转化过程:
“凭窗站了一会,微微的觉得凉意浸入。转过身来
,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别的
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
琪儿,
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我微微的笑。”由此联想到五年前,古道边,一个孩子:
“他抱
着花儿,赤着脚儿,想着我微微的笑。”
关怀儿童世界,冰心首先是超越任何功利目的的去理解儿童的
喜怒哀乐,捕
捉儿童世界的天真童趣,表现儿童稚拙的内心世界。如在《寄小读者》中,冰心
就
是孩子们的一个伙伴,她娓娓动听地跟大家讲述自己的童年往事,和小朋友们
谈心,同时也夸赞孩子们的
稚气和善良,以独特的通讯形式和小朋友交谈 ,以
真挚朴实自然的话语创作出许多精美的篇章。又如在
《通讯六》中,她和小读者
说心里话,完全是一片孩童之心。冰心说:“小朋友,我有一
个建议:‘儿童世
界’栏,是为儿童开辟的,原当是儿童写给儿童看的。……大人的思想,竟是极
高深奥妙的,不是我们所以能测度的。……总而言之,他们的事,我们不敢管,
也不会管;我们的事,
他们竟是不屑管。所以我们大可畅胆的谈谈笑笑,不必怕
他们笑话。———我的话完了,请小朋友们拍手
赞成!”这完全是小孩子群中的
一个,用大姐姐的口气,和小朋友谈心,讲悄悄话。她总是以平等的态度
和孩子
们交流,用自己的热情真诚地同孩子们交朋友,与小读者息息相通。
冰心在作品中,讲
了许多小道理,与小朋友促膝谈心,谈社会公德,谈知识
就是力量,谈我们当前存在的一些困难等等。在
她的《三寄》中,冰心的心情是
宁静多于兴奋,喜悦多于感叹,处处把小朋友看作新长征的接班人,希望
小朋友
既觉察肩头的重任,又能踏踏实实地身体力行地去做日常生活中的小道理。这种
心贴心的
平等姿态,使得小读者在这种难得的信任尊重之中,激发出自己的爱心
和美感。冰心活到99岁,在近一
个世纪的岁月中,她始终保持着童真之心。她始
终觉得和孩子们“说话不必思索,态度不必矜持”,“病
中不必装大人,自然不
妨重做小孩子”(《山中杂记》)。
在她的笔下,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
的化身,都有着不一样的可爱之处,读她
的散文总是能让我们感觉到一个个天真烂漫、纯洁无暇的孩童形
象跃然纸上。因
为只有用童稚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才能有如此生动形象的描述,这些饱含童真
的文字是冰心女士由内而外的孩子气使然。她时常勉励自己“在平凡的小小的事
物上,我仍宝贵着自己的
一方园地,栽下平凡的小小的花,给平凡小小的人看”。
的确,冰心用晶莹无瑕的爱和坚定的信念执着于
自己率真的性情,在文学的园地
里寻找适合自身心性发展的一方土地。这也使她成为我国著名作家、诗人
、散文
家的同时,也成了小百花园中一位先驱者和和贡献卓越的儿童文学家。
④
3、优美的自然
冰心对自然之美有着极为敏锐的感受力。无论是雄伟的高山,还是辽阔的大<
br>海,甚至是细小的蒲公英,都是冰心喜爱的自然景物。在她的笔下,大自然的春
日秋色、花晨月夕
、丛林小溪都是如诗如画生机盎然的,使人仿佛身临其境,目
不暇接。
冰心热
爱大自然,她的爱很深沉,就像她热爱的大海。冰心从小生活在海边,
对大海有着特殊的情感,可以堪称
一位“海化”的艺术家。她曾说:“每次拿起
笔来,忆起来的头一件事就是海。”大海的广阔深远陶冶了
她的思想和性格,海
风、海浪、潮涨潮落滋养了她的心田,融入了她的生命和灵魂。她笔下的大海形象是异常美丽的。辽阔的海面,蓝色的海水,汹涌的海浪,骀荡的海风,绚烂海
霞,飞翔的海鸥,漫
长的海滩……这一切构成了冰心散文中多姿多彩的大海的形
象。在她的作品中,曾多次用大量的笔墨描绘
大海辽阔深邃、博大精深的形象,
把大海作为理想人格的化身,自己被称为大海的女儿,海的歌者。冰心
的《往事
(一) 十四》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海上不同时节的变幻莫测比作海的女神喜怒
哀乐,
时而活泼放达,无拘无束;时而多愁善感,喜怒无常。把大海写得有神有
韵,整个画面绚丽多姿、光彩照
人,字字句句蕴藉着对大海的无限深情。在感悟
大海的同时也被大海同化了,她赋予大海的灵性又无疑融
入了自身的襟怀和抱
负。冰心之所以对大自然有如此深厚的眷恋,是为了将自然和社会割裂开来,使自己的目光不再倾注于现实人生,而去体验自然的壮美。“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
卧在宇宙的摇篮里。
”既然大家都同睡一个大摇篮,人人都受到大自然的爱护,
人人都是平等的,于是便能在“自然的微笑里
,融化人类的怨艾。”
冰心不仅以灵敏的感性体悟到大自然的美丽,而且还常常把自然拟人化为自己心心相通的朋友,以女性细腻的感受描绘出每一个能表达其内心感受的景致,
用典雅的语言表达出
来,赋予大自然无限的情思。她常常坐在湖岸边,边写作边
看“湖上的月明和落日,湖上的浓阴和微雨”
,也经常面对着青山村落,看“夕
照里,牛羊下山了,小蚁般沿走在青岩上”。寥寥几笔,几种景物已淡
然而出,
月明、落日、浓阴、微雨、夕照、牛羊、青岩,犹如一幅水墨画色彩鲜明,淡雅
清晰,
蕴藏着真情写出了自然的美妙动人,让人回味无穷。尤其苏州一带江南水
乡的景色更是使她“悠然如醉”
,她写道:“江水伸入田陇,远远几架水车,一
簇一簇的茅亭农舍,树围水绕,自成一村。水漾轻波,树
枝低桠,当几个农妇挑
着担儿,荷着锄儿,从那边走过之时,真不知是诗是画!”“有时远见大江,江<
/p>
帆点点,在晓日之下,清极秀极。我素喜北方风物,至此也不得不倾倒于江南之
雅
澹温柔” (《通讯四》)。在冰心的笔下,田垄、水车、茅舍、水波等本来
很普通的山水景物都成了有
诗情画意的佳山丽水,一幅幅秀美明丽的风景画呈现
在读者面前,令人惊喜的不忍释卷。再如《往事(二
)》:“今夜林中月下的青山,
无可比拟!仿佛万一,只能说是似娟娟的静女,虽是明艳照人,却不飞扬
妖治:
是低眉垂袖,璎珞衿严。”月光下的青山,在冰心的笔下,成了一位明艳照人,
默默不语
的女子形象,更使她的散文充满了无尽的柔情蜜意。
冰心大量抒写自然美,从一个侧面也展示了以冰心
为代表的第一代现代女性
心灵解放的高度。她的写景写人散文,始终把人与自然,人与人的沟通和协调作
为主要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从而在生态环境和人际领域拓展了她的审美天
地,人与万物相通
的精神家园。
二、爱的哲学的形成原因
冰心的散文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曲爱的颂歌。这些饱含
着对母亲、童真、大自
然的爱,孕育于她的成长历程,一方面受益于家庭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
br>也得益于中外文化对她的熏陶。尤其在早年,冰心大量阅读了托尔斯泰、泰戈尔
等外国作家的优秀
作品,深受基督教教义和泰戈尔哲学中的入世救世、普度众生
的爱的影响。此外,“五四”时期西方资产
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潮在中国广为流传,
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对冰心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家庭环境的影响
冰心爱的哲学的形成,首先归功于她优越的家庭环境的熏陶、感染和教育
。
冰心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她的父亲担任海军军官,母亲出身书香门第,知书
达理,思想开
通,这一切为她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父母的厚爱和优越的生活
条件以及海边的生活体验让冰心始终有
一片明净的空间,一个温馨的生活环境。
她说:“我觉得我的童年生活是快乐的,开朗的,首先是健康的
。该得的爱,我
都得到了,该爱的人,我也都爱了。我的母亲、父亲、祖父、舅舅、老师以及我
周围的人都帮助我的思想、感情往正常、健康里成长。二十岁以后的我,不能说
是没有经过风吹雨打,但
是我比较是没有受过感情上摧残的人,我就能够经受身
外的一切,有了健康的感情,使我
相信人类的前途是光明的,虽然在螺旋形上升
的路上,是峰回路转的,但我们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
,来克制外来的侵袭。”
的确,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冰心,“爱”从小就渗透在她的心田里,成为她思想
和行动的一种善良的出发点。长大成人后,形成了她独特的“爱的哲学”,成为
她创作的旨趣。
我们读冰心的诗歌、散文,都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浓浓爱意,如
春风拂面。她曾在《寄小读者》中这样描
述她的生活“我的生活只有花和光和爱,
我生命中只有祝福,没有诅咒”。父母的爱心是冰心“爱的哲学
”形成的重要因
素。
当然,正是由于优越的生活环境使得冰心“爱的哲学”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
她弄不懂造成社会现实和自己理想产生冲突的根源是什么她认为社会之所以存
在的种种问题,
主要是因为“人心不好”,而改变人心的方法就是“爱”,爱是解
决社会矛盾的主要方法,是万能的钥匙
,主张用爱来感化人们的心灵,拯救全人
类,这是不切实际的。
2、社会环境的影响
时代潮流为“爱的哲学”的形成准备了客观条件。“五四”时期,冰心看到了
中国的苦难现实,敏锐地
感到自己以及当时的“青年人的危机”:“不能升天,不
甘入地”,他们被“悬在天上人间的中段”(《
烦闷》)。她将当时某些资产阶级和
上层小资产阶级的知识青年的思想危机夸大成全体青年的问题,因而
开始以“问
题小说”开始创作。但由于思想上脱离当时的现实斗争和广大人民,冰心只能以
自己
“美满”的家庭中的“亲子之爱“当作灵药,推荐给当时的青年,同时也
以此安慰自己寂寞和苦闷的心灵
,这就是冰心倡导“爱的哲学”的起因。
早年的《往事》、《寄小读者》和《山中杂记》等作品,以“
爱的哲学”领悟
人生,讴歌亲情、友爱、童真和自然美,寻味人生的乐趣和慰藉,通过“爱的哲
学’告诫青年用爱引导自己的人生。但也给一些文学青年带来过负面影响,他们
一味追求模仿,沉浸在爱
的幻觉里。
那时年仅19岁的冰心积极投身于那个高扬“民主”与“科学”大旗的洪流
中,
她以优美舒缓的语言,清新秀丽的文字表达了她那丰富内涵的爱。 “爱”
是她讴歌的主
旋律,对“爱”的思考陪伴了她的整个创作历程。从“小我”之爱
到“大我”之爱、再到“忘我”之爱;
从爱的萌芽幼稚、天真的“爱”到“爱”
在冷风中呻吟、在战火中磨练……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下,冰心从
未放弃对“爱”
的思考和赞颂。随着这种不放弃、不断思考与研究“爱”为主题的深入,逐渐形
成了冰心自己独特的“爱的哲学”思想。
3、泰戈尔的影响
泰戈尔是冰心“青年时代所最爱
慕的外国诗人”。他的哲学思想对冰心爱的
哲学的形成有着不容忽视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最鲜明地体现在
她的小诗《繁星》
与《春水》中,对大自然的礼赞,对父母家人的眷恋,对童年生活的无限向往,
基本确立了冰心爱的哲学的体系:母爱——童心——大自然。
泰戈尔的“泛爱论”与冰心“爱的哲学
”似乎有着不可言喻的关联。泰戈尔
“以一切亲子之爱、夫妇之爱、恋人之爱、爱国者之爱、自然崇拜者
之爱、醉心
于神者之爱为吟咏的诗材。”
⑤
冰心则认为:“人类以及一切生物的爱的起
点,是
母亲的爱”。她热情讴歌母亲的无私和宽厚:“用她坚强无尽的爱来包围我。她爱
我的肉
体,她爱我的灵魂,她爱我前后左右,过去,将来,现在的一切”!就这
样,冰心辩证地吸收了泰戈尔的
这些思想并加以发展,奠定了自己爱的哲学的基
础。冰心在《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一文中写到:“你的
极端信仰——你的‘宇
宙和个人的灵中间有一大调和’的信仰;你的存蓄‘天然的美感’,发挥‘天然<
br>的美感’的诗句,都渗入我的脑海中,和我原来的‘不能言说’的思想,一缕缕
的合成琴弦…….
” 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冰心对泰戈尔的崇拜和敬仰。
此外,冰心还吸收了泰戈尔的人与自然和
谐统一的思想。泰戈尔极为倾心大
自然,他认为,人只有投入自然的怀抱,才能找到无尽的幸福。冰心对
大自然更
是特别热爱和欣赏,因为她和泰戈尔一样,认为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只有在母亲
的怀抱
里,才能忘却现实的污浊和烦恼,才能使心灵得到净化。
三、爱的哲学的意义及影响
爱的哲
学既是冰心作品中的一个主题,也是一个永恒的文学主题。冰心是爱
的追求者和探索者,是美的雕塑家和
绘画家,她改造的是民族的灵魂,发现的是
大自然的伟大,赋予孩子们的是圣洁的情操,
给一代又一代的心灵送去的是永恒
的信念、智慧的光芒。这也显示出冰心爱的哲学的特点,她对于人类生
存方式的
选择是和谐而不是对抗,是友谊而不是冲突,这种文化抉择充分显示了她作为中
国人的
智慧。
冰心“爱的哲学”体现其创作的一种特殊的情怀。冰心不太注重使用女性作家
常常着力
表现的爱情题材,不去构造曲折复杂的故事,而往往在简单的人、事和
叙述中完成“爱的哲学”的书写。
在母亲面前她永远是一个女儿,在朋友面前她永
远是一个信的过的大姐姐,作为母亲的女儿,冰心感受到
的是爱,作为朋友她给
予的也是爱;母亲的爱转化为她对朋友兄弟的爱,而这种爱是超越世俗超越现实<
br>的,母亲的爱“使我由死中求生---要忘记自己的痛苦。”、“母亲赋予我的灵魂和
肉体,我就
以我的灵魂来探索人生。”在冰心的写作世界里,她既是作为女性性
别而存在着,这时她的爱具有母性特
征,她又是超越性别的,这时她的爱是抽象
的、哲理的,由母亲的爱转化为哲理的爱。
冰心的
“爱的哲学”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前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
人逐渐淡化了爱的意识,取而代之的
是金钱至上、权力至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也变得具有功利性,甚至有些人为了钱和权为所欲为,道德败
坏。我们今天要重
新认识冰心爱的哲学,并从哲学的高度进行认真思考,它不仅可以促进人际物我
之间的沟通与亲善,还能启发人们思索生命的意义和目的,追求合理的人生和理
想的社会,在审美教育
上也有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并且与当今建构和谐社会所
倡导的诚信友爱,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有相通
之处。冰心的爱是一盏明灯,一
种力量,一代代人在冰心的爱里成长。冰心用爱承担起抚慰生命脆弱的使
命,抚
平人们心灵的创伤,给人以生的勇气,激励人们奋勇前行。人们从冰心那里得到
了爱,体
验着爱的温馨与魅力,又用同样的爱去待人、做人,使得人与人、人与
自然的之间的关系得到很好的调和
。
“爱的哲学”是诗意的哲学,是冰心散文书写的灵魂,在爱的歌唱中,冰心
用女性细腻的心
感受世间的一切爱。爱的哲学不是一种哲学概念,而是渗透于冰
心文学作品中的一种精神,正是有了这种
精神,才使冰心成为五四时期最杰出最
有个性的作家。用茅盾的话说:“在五四时期的作
家中,只有冰心女士最属于她
自己。她的作品中,不反映社会,却反映了她自己,她把自己反映得再清楚
也没
有”
⑥
是的,冰心属于她自己,她的独特性恰恰在于她以艺术的形式表现了一种<
br>本原性的追问和解答,她执著探究的是那个本真的、活生生的世界,她属于历史,
也属于今天,更
属于不老的散文。
纵观冰心的散文,爱与美的主旨一脉相承,贯穿始终。冰心笔下的母爱是
深
沉、真挚、忘我的;童心是淳朴、天真、活泼的;自然是壮美、寂静、安详的。
冰心引导人们一步步走向
她散文描绘的爱与美的世界,她用智慧凝结而成的爱与
美为主旋律的文学,滋润着一代代读者的心田。冰
心的爱的哲学让人满怀希望,
满怀激情,它可以使你的生命之树翠绿茂盛。正如她自己所说:“爱在左,
同情
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
使穿枝拂
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这样至
真至纯的爱的体现,才是婉约典雅
、轻灵隽修的美丽。
冰心,是带着她的“爱的哲学”,以她清词妙句、婉约动听的乐曲,屹立于现当代文学史的峰峦之上。
注释
①
秦牧:《秦牧全集》(《一代女作家的光辉业绩--
祝贺谢冰心同志从事文学创作六十周年》)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②
徐志摩:《泰戈尔来华》,《小说月报》,1925年
冰心:《漫谈关于儿童散文创作》1979年版
浦漫汀:《冰心文学创作概况》,《名家析名著丛书——冰心名作欣赏·序言》
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版。
③
④
⑤
诵虞:《印度诗人泰戈
尔略传》《走向世界文学—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曾小逸主编,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⑥
茅盾:《冰心论》,《冰心论集》上, 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参考文献
1、林菲 主编 《中国20世纪名家散文经典---冰心散文集》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08年10月版
2、刘娜 《试论冰心散文爱的主题》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04期
3、代静 《冰心与基督教——简析冰心爱的哲学中的母爱》,
《安徽文学》(下半月 ) 2008年10期
4、卢启元 《 冰心作品欣赏》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2年版
5、范伯群 《冰心研究资料》 北京出版社,
1984版
6、陈恕 《冰心佳作选》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杜,
2005年7月版
7、陆正兰 《冰心诗歌中母亲形象及其文化含义探寻》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01期
8、张锦贻 《冰心评传》 希望出版社
,2009年12月版
9、浦漫汀 《冰心文学创作概况》,《名家析名著丛书——冰心名作欣赏·
序言》,
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版。
10、詹晓青《至真至纯的爱——简析冰心散文中的爱》 龙岩学院学报
2005年6期
11、张建秒 刘飚《试析冰心作品中的“真”与“爱”》 江西社会科学
2007年12期
12、马壁玲
《试论冰心“爱的哲学”——冰心早期作品初探》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2年3期
联系地址:邳州市特殊教育中心 邮编:221300 电话:
坐井观天续写-我想对您说作文400字
教师节的诗-如梦初醒的近义词
昆虫作文-寒假生活答案
钥匙在哪-父亲节贺卡祝福语
南阀-秋雨作文
2016高考语文作文-孔雀的英文
我的中国梦作文400字-向着
科学家读后感-童话灰姑娘
-
上一篇:【感恩父爱的散文诗精选】关于父爱的散文诗
下一篇:冰心诗集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