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作文首页 > 高中作文 >

课文窃读记教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zuowen
2021-01-11 06:47
tags:读窃读记有感

我的爱人啊-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21年1月11日发(作者:聂远)


课文窃读记教案


【篇一:《窃读记》教案】

《窃读记》教案

刘镇中学 九(3)班 林彩萍

教学目的:

①积累词汇和相关知识

②抓住主要内容, 通过品味语言,感受作者读书的艰辛,理解并且学
习主人公不怕困难、勤于读书的精神。

③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描写方法写人记事。

④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感受作者在两次“窃读”
过程中的不同思想感情 的变化。

教学难点:比较两次“窃读”不同的经历,体会“记住,你是吃饭长大;
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的深刻含义。

教具准备:幻灯片、幻灯投影仪、电脑

课前预习:

1、自读课文后,把文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并把拼音注上去。

2、积累生词语:汗涔涔、众目睽睽、煞有介事、废寝忘食、全神贯
注、若无其事

饥肠辘辘、尴尬、踉踉跄跄

3、作者作品简介:林海音(1918—2001),中国现代 著名女作家。生
于日本大坂,3岁随父母返台,5岁来到北京,在北京度过了童年与
青年时期, 在北京,她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记者、从少女到为人妻
母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1948年 ,举家迁往台湾,在
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
人士,提 携了大量台湾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
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对北京有着 深厚的情感,《城南
旧事》一书既是她童年生活的写照,更是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写真,
也是她 最具影响的作品。林海音以她的成就、她的为人、她的号召
力,成为联接大陆与台湾文学之间的桥梁、中 国与世界文坛的桥梁。
她的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她的一生荣获众多文学奖项,1998年“第
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荣获“终身成就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课题“窃读书”,并齐读课题。提问:

(1)“窃”的原意是什么?“窃读”是什么意思?

答:“窃”的意思:①偷,②暗中、偷 偷地做一件事,③谦辞,古人
用来谦虚地指自己的建议。文中应该是②。

(2)题目《窃读记》可以连起来理解为??

二、整体感知课文:文章围绕“窃读”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三、具体感知文本:

1、林海音童年时代有过不止一次偷偷去书店读书的经历。快速默读
全文,请大家找一找林海 音到底慢慢积累了哪些行之有效的“窃读”
技巧和方法呢?试着用简洁的语句分别概括出来。

(2)藏在书店一角避免引人注意(第10段)

(3)到几家书店读完一本书(第12段)

(4)贴在大人身边(第13段)

(5)以雨天避雨为借口(第14段)

(6)饥肠辘辘的时候以花生来充饥(第16段)

总结:作者童年时代真是煞费苦心,想方设法地去阅读那些名著。

2、我们已经了解作者在 一次次的“窃读”过程中积累了如此丰富而有
效的方法,那作者是不是每次“窃读”后都能全身而退呢?

原来百密还有一疏,作者小时候的“窃读”也不是每次都成功的,文
中就记录了她 在“窃读”过程中遭遇的一次尴尬。(同学概括)

3、请同学们先快速阅读书店受辱相关段 落,划出相关关键词句着重
品味,体会书店老板形象以及作者从走进书店到离开书店过程中的
心 情变化。

(分析时注意说明动作和心情的描写)

(出示ppt):

书店老板:粗暴、吝啬、唯利是图

“我”的心情:迫切、兴奋→悲愤、屈辱、仇恨

4、这次书店受辱带给童年的作者什么感受和影响呢?

答:第()—()段。

老师总结

:原本作者是怀着迫切兴奋的心情来到书店,但是受到了一个粗暴、吝啬、以金钱至上的老板的羞辱,结果作者怀着无奈、悲愤、仇恨


的心情离开了曾经 心爱的书店。这使作者尝到了世态炎凉和人情淡
薄的一面。

四、讨论:

小组合作探究

过程:学生先独立选择探究品味点,思考批注,然后在小组内探究、
讨论、交流。

1、这次令作者刻骨铭心的屈辱的“窃读”经历,给作者幼小的心灵带
来如此巨大的创伤,自卑感、对人 类的仇恨、悲愤一股脑儿地涌上
心头。在这样的心境下,作者为什么最后还提到“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呢?这和作者先前的感受似乎
矛盾了啊?为什么呢?

答:不矛盾。因为作者在这次“窃读”经历后,又遇到一次截然相反
的“窃读”经历。

2、作者后来又有一次什么样的窃读经历呢,请大家试着给它取个小
标题吧。

答:店员好心相助。(板书,小一些,写在黑板旁边)

(如果有学生提到“书店受恩”的话,可以当场改动)

3、经过前次令人难堪的“窃读”经 历,“我不再去书店,许多次我经
过文化街,都狠心咬牙地走过去”,那后来林海音为什么又去书店“窃读”了呢?是什么驱使作者这么做的呢? 答:“求知的欲望迫使我
再度停下来,我仍愿一试, 因为一本新书的出版广告,我从报纸上
知道好多天了”。

4、思考:请大家拿起手 中的笔,学习老师第一次分析“窃读”经历时
的示范,圈圈划划,感受作者第二次“窃读”过程中的心情 变化。
(给学生时间讨论)

答:恐惧、惶恐(第19段)→快乐、激动(第20段 )→焦急、忿
忿不平(第21段)→绝望(第22段)→慌忙、紧张(第23段)→
害羞、感激 、激动(第24段)→愉快、满足(第

5、与第一次相比,这次的“窃读”使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呢?

答:作者由第一次的悲愤、屈辱、仇恨到现在的充满感激、 感到愉
快、轻松、满足。 (出示ppt):

老板:粗暴、吝啬、唯利是图

“我”:迫切、高兴→悲愤→仇恨→感激、激动→愉快、轻松、满


(世态炎凉、人情淡薄) ↑(真挚关爱、人间温情)

店员:友善、好心

总结:这一次作者原本是怀着惧怕、绝望的心情胆战心惊地走进了
书店,但是受到了一个店 员的无私帮助和礼遇,使她最终带着一种
愉快、满足、感恩的心理走出了书店。在书店饱读了两个多小时 之
后,作者如同享受了一次精神的盛宴,收获了知识和智慧;更感受
到了一种人间真挚的爱和温 情。

6、这次的“窃读”使作者感悟到了什么呢?(和国文老师鼓励我用功
的话作比较) 答:国文老师说:“记住,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
大的!”

我说:“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7、怎样理解“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身体的物质需求——吃饭长大。

作者的快乐源于能够与书中的人物同喜同悲,源于同伟人的 对话,
源于感受到书香气,源于从书本中吸取各种营养。指精神的成长,
心灵的成长。——读书 长大。

被人关爱,被店员默默的关心和帮助,这让我认清了人世间的真善
美,不再 固执地仇恨人类。也让我懂得,今后我也要把这种爱传递
给别人,帮助别人。——在爱里长大。

粮食哺育的是身体,书籍哺育的是灵魂,爱哺育的则是积极乐观的
生活态度和不断追求的精神 境界。

这句话画龙点睛,道出了文章的主旨,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五、总结全文主旨:

在读书中学到知识,在读书中体会快乐,在读书中体会人情冷暖,

在读书中感受关爱,在读书中渐渐成长!

第二课时

一、读课文(读其中的重要段落语句),再次体会作者的感情。

(1)同桌之间分别请给对方听,听一听有没有读出情感。

(2)大家齐读重要段落。

(3)听范读

二、质疑:

再读课文,自由设置疑问,师生共同探究,合作解决。

1、重点赏析对以下句子的理解。

①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是指 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这句话以一个极其生动形
象的比喻--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 饿的狼,一页页贪婪
地阅读犹如饿狼扑食。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与高尔 基的名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②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
感的集中体现。“我”渴望 读书,而又无力购买,因此只好“窃读”。
但所谓“窃”,也无非是只读不买。“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 籍所带来
的智慧与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哄赶,这
种书内世界的吸引与 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
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 是窃读
的滋味。

③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 得
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这句话通过 对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描写,趣味盎然地写出
“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 ,更加表现出了“我”
对读书的喜爱。

④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
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作者用“咽了一口唾沫”这样一个动作,写出了此时的“我”尽管是腿
酸脚麻、饥肠辘辘,却 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
实感。这种窃读犹如一次精神的盛宴,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br>
2、结合上下文,体会划线词语的传神之处。 ①直到好大功夫,才
过来一位店员,我赶忙合起书来递给他看,煞有介事地问他价钱。

“煞有介事”一词写出了“我”被发现后进行掩饰的神态,表现出了“我”
的机智。 ②有时我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与他同来的小妹
妹或者女儿。

“贴”字形 象地描绘出“我”躲在大人身边窃读的情形,出神入化地反
映了“我”害怕被哄赶,又不愿意离开书店的 心情。 ③我慌忙把眼睛
送上书架,装作没看见。

“送上”一词形象地描绘出“我”躲避店员时的慌乱与惧怕。

三、拓展延伸:

学完了这篇课文(二选一)

(1)你们想对我们的作者林海音说点什么吗?

(2)你们想对将这篇小说选入我们教材的编者说些什么吗?


四、自结:

学习本课时你有什么收获?学习本文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 我们和林海音一起经历了那既快乐又惧怕的窃读生活,懂得了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读书,离不开关爱,离 不开百态的社会,更离
不开感恩。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篇文章的题目和作者的至理名言吧。

【篇二:窃读记教案】


萍乡高学院文学院学生试讲统一教案

课题:《 窃读记

教学对象:人教版五年级学生

执教者姓名:童凯悦

班级和学号:13语教1班 13311055

指导教师:刘建明

时间: 年月 日

1 》

教案设计

2

3

4

5

【篇三:《窃读记》教学设计(公开课)】

拒绝平庸议论文-孩童之道


爽爽的贵阳网-协会成立


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客家民俗


正月十五闹元宵作文-立项建议书


寻找身边的感动-春雨的色彩ppt


归有光的妻子-妖艳


以关心为话题的作文-迫不及待的反义词


爱牙手抄报-初中音乐教学总结



本文更新与2021-01-11 06:4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64041.html

课文窃读记教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