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作文首页 > 高中作文 >

试比较“仁爱”与“兼爱”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zuowen
2021-01-11 12:23
tags:两种不同的爱

我的梦中国梦作文300字-关于友情的古诗

2021年1月11日发(作者:殳默)


试比较“仁爱”与“兼爱”
摘要:本文扼要阐述了仁爱与兼爱的内涵。二者在不同的方 面体现了各自的差异和独
特之处。然而,“仁爱”与“兼爱”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仁爱”是“兼爱 ”的基
础和来源,“兼爱”是对“仁爱”的延续、扩展和创新。因而,二者又有相通之处。
关键词:仁爱 兼爱 儒家 墨家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社会过渡时期,战争不断 、烽火连天是这个时代所具有的特
征。在社会动荡的时代历史背景下,产生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当时涌现出
的诸多学派中,影响最大的有两个:一为孔子开创的儒家,一为墨子开创的墨家。在
怎样对待人的问题上,两家均以爱为出发点,形成了两种不同形态的人道思想。以孔
子为代表的儒家提 倡”仁爱”,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提倡”兼爱”,两种人道思想之间
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各自独特之处。

一、“仁爱”与“兼爱”的内涵

“仁爱”和“兼爱”分别是儒墨 两家的代表性理论和核心范畴。儒家的“仁爱”
是一种有差等的爱,即要求以对父母兄弟之爱为同心圆的 圆心,层层外推,逐渐扩充
到对宗族、国家和社会的爱,其中“亲亲”之爱最真实、最浓厚,即“孝悌者 也,其
为仁之本与”。 而墨家的“兼爱”则是一种爱无差等的爱,要求人们抛却血缘和等级
差 别的观念,爱人如己。用墨子的话说就是:“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
家,视人之身,若视其 身”,以此达到“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
君臣父子皆能孝慈”的良好局面①。

二、“仁爱”与“兼爱”的共通之处

(一) 均注重个人内在修养

儒家的“仁爱”是从修己开始的,强调个体的道德主体性和个体的道德自主人格,
惟 有如此方可成圣。为此,孔子提出“反躬自省”“吾日三省吾身”,重视“克己”的
内心修养功夫,以达 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②。孟子也
主张人要尽心、知性、知天,要求人 能克己,养成浩然之气,从而成己成物,实现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统一。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实 现人的修养的反映和体现。
墨子认为天下之所以不太平,人们之所以不相爱,那是因为人的欲望过多且过 度地膨
胀。因而,只有人人都在内心抑制利欲的膨胀,天下方可太平,人们方会相爱。因此,
墨 子重视人自身的修身养性,注重人自身的发展。由此可知,“仁爱”与“兼爱”都


把个人 内在修养摆在重要地位,借此来实现各自“爱”的理想。

(二)“仁爱” 与“兼爱”都具有普遍性

“仁爱” 与“兼爱”的对象带有普遍性。仁爱大体上包括两个层 面:其一,建
立在亲情基础之上的有差等之爱。其二,泛爱众的平等之爱。《论语- 学而》记载:“泛
爱众,而亲仁。” “仁”爱的道德内在性首先表现为 “爱人” 。当然,孔子“爱 人”
里的人是一普遍概念,即包括各个等级的人也包括自己的亲属。当然光爱自己的亲人
是不够 的,还应由己及人,把爱亲之仁推广到爱众之仁。墨子的“兼爱”思想实际上
是对孔于泛爱一切人的思想 的进一步发挥。兼爱要求人们相互地、平等地、普遍地爱。
认为爱人应该“远施周遍”。不受范围局限, 对所有的人都去爱。他倡导的是“天下
之人皆相爱”。

二、“仁爱”与“兼爱”的不同之处

(一) 儒墨理论有着不同的思路

儒家讲仁爱时,其思路是充分肯定人的理性。其理论前提都是把他人看成与自己
相同的可以自我 成就的人。相对而言,墨子重视人的感性,作为兼爱主体又是兼爱对
象的人,在墨家看来主要是自然状态 的人。墨家认为,人的天性是自私的,如果缺乏
权威的约束教导,人类社会便会处于无序状态而纷纷损人 利己以致相互争夺仇杀。因
此,墨子提倡的兼爱很大程度上是对人性的矫正。

(二)“仁爱”与“兼爱”的心理动因不同

孔子“仁爱”的第一种心理动因是“报 恩心”和“同情心”。报恩心主要指孝道,
孝就是爱父母,这是人最真实、最基本的情感,是其他情感的 基础。如果能爱父母,
便能推而广之爱其他人,如果不能爱父母,那又怎么去爱那些给我们的利益少于父 母
的人呢?所以孝乃为仁之根本。关于为仁的方法,孔子推崇“忠恕”之道。即“己欲
立则立人 ,己欲达则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就是孔子的同情心理论③。
孔子认为只要及人,以同情心 待人,便可达到仁的境界。孔子的仁爱是层层外推之爱,
是植根于人的本性的,是人心自然而然萌发出来 的。但是,同样自然的是,别人对我
的爱总要少于父母对我的爱,所以爱父母总要胜于爱其他人,爱是有 差等的。“仁爱”
的第二个心理动因是完善自我品德之心。孔子认为“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所< /p>


以,为了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实现人之为人者,就必须实行仁。可见,孔子仁爱的
心理动因,无非两种感情,一种是源于个人需要的感情,是为了完善自我道德,满足
自我道德需要。另 一种源于个人非道德需要的感情,人所以有爱人之心,一方面是因
为他有报恩心,他懂得个人利益是他人 给的;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有同情心,能够推己
及人。
与孔子强调爱的心理动因不同,墨子的“ 兼爱”强调的是功利动因。墨子的“兼
爱”是基于功利主义的,是主体以自爱之心去爱与我相对的客体。 最终实现“投之以
桃,抱之以李”,唤起对方爱自己的目的,即“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 br>人亦从而利之” ④。另外,他的“兼爱”也是为了消除当时“国之与国相攻,家之
与家相篡,人 之与人相贼”的混乱局面。那么,用什么来作为“兼爱”的保证呢?墨
子认为博爱无私并且无亲疏远近、 贫富贵贱的天是“兼爱”的保证。天有意志,人顺
之得赏,违之得罚,天志是衡量人间善恶的惟一标准和 最高依据⑤。而儒家不仅关注
天,更重视人,注重人的内在修省即道德意识的苏醒和自觉,贯穿着道德的 主体精神。
儒家的仁爱除了以天作为外在的保证之外,还有内在的保证,更有一套由近及远、由
亲及疏的环环相推的可循之路。可以说,儒家的“仁爱”是天道、人道相融合,内在
与超越相统一的爱⑥ 。而在这点上,墨子是有欠缺的,他只注重人的超越层面和现实
性的探讨,而忽视了对人的内在心性的探 究。因此,儒家的“仁爱”易转化为实际,
而墨家的“兼爱”作为一种博爱,虽然是对仁爱的超越,但在 血缘关系起重要作用的
中国社会,就难免流于空想。
孔墨思想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它们存在 着形式上的对立与功能上的互补。但遗
憾的是,两汉以后,儒家独步天下,而墨学日趋势微。今天,如能 发掘墨家思想中的
精华,使之与已成为中国主流文化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必将大有裨< br>益。
参考文献:
①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②伍晓明:《重读孔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③陈卫平、郁振华:《孔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④张永义:《墨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⑤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⑥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毕业离别-乔布斯斯坦福演讲


以信念为话题的作文-全民运动会


qq150-打折促销


关于书的格言-灵芝的作用


高考满分作文记叙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一件事给我的启示-草船借箭成语故事


炎热的夏天作文-最好的生活


中学生安全常识-西溪湿地一日游



本文更新与2021-01-11 12:2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64847.html

试比较“仁爱”与“兼爱”的相关文章

  • 余华爱情经典语录,余华爱情句子

    余华的经典语录——余华《第七天》40、我不怕死,一点都不怕,只怕再也不能看见你——余华《第七天》4可是我再也没遇到一个像福贵这样令我难忘的人了,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

    语文
  • 心情低落的图片压抑,心情低落的图片发朋友圈

    心情压抑的图片(心太累没人理解的说说带图片)1、有时候很想找个人倾诉一下,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最终是什么也不说,只想快点睡过去,告诉自己,明天就好了。有时候,突然会觉得

    语文
  • 经典古训100句图片大全,古训名言警句

    古代经典励志名言100句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

    语文
  • 关于青春奋斗的名人名言鲁迅,关于青年奋斗的名言鲁迅

    鲁迅名言名句大全励志1、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便成了路。下面是我整理的鲁迅先生的名言名句大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

    语文
  • 三国群英单机版手游礼包码,三国群英手机单机版攻略

    三国群英传7五神兽洞有什么用那是多一个武将技能。青龙飞升召唤出东方的守护兽,神兽之一的青龙。玄武怒流召唤出北方的守护兽,神兽之一的玄武。白虎傲啸召唤出西方的守护兽,

    语文
  • 不收费的情感挽回专家电话,情感挽回免费咨询

    免费的情感挽回机构(揭秘情感挽回机构骗局)1、牛牛(化名)向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报案,称自己为了挽回与女友的感情,被一家名为“实花教育咨询”的情感咨询机构诈骗4万余元。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