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征文-猴的成语

200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化
学
(广东卷)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Pt 195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7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
1
个选 项符合题意)
210
1
.铋(
Bi
)在医药方面有重要应 用。下列关于
209
83
Bi
和
83
Bi
的说法正 确的是
A
B
C
D
209
83
209
83
209
83
20 9
83
Bi
和
210
83
Bi
都含有
83
个中子
Bi
和
210
83
Bi
互为同位素
Bi
和
210
83
Bi
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Bi
和
210
83
Bi
分别含有
126
和
127
个质子
2
.下列可用于测定溶液
pH
且精确度最高的是
A
酸碱指示剂
B
pH
计
C
精密
pH
试纸
D
广泛
pH
试纸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48gO
3
气体含有
6.02
×
1 0
23
个
O
3
分子
B
常温 常压下,
4.6gNO
2
气体含有
1.81
×
10
23
个
NO
2
分子
C
0.5mol
·
L
1CuCl2
溶液中含有
3.01
×
1023
个
Cu
2
-
+
D
标准状况下,
33.6LH
2
O
含有
9.03
×
1 0
23
个
H
2
O
分子
4
.许多 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A
氯、溴、碘
B
钠、镁、铝
C
烧碱、氢气
D
食盐、淡水
5
.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工业上利用 反应在
3Cl
2
+
2NH
3
=
N
2
+
6HCl
检查氯气管道是否
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
B
该反应利用了
Cl
2
的强氧化性
C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
生成
1molN
2
有
6mol
电子转移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硅材料广泛用于光纤通讯
B
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200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化学(广东卷)
第
1
页
共
12
页
C
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
D
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氯乙烯
B
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
C
所有烷烃和蛋白质中都存在碳碳单键
D
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 是
(C
6
H
10
O
5
)
n
,水解 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8
.下列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有:
① 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
CCl
4
萃取溴水改为
CCl
4
萃取碘水
②在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可调节高度的铜丝
③将实验室的废酸液和废碱液中和后再排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9
.科学家近年来研制出一种新型细菌燃料电池,利用细 菌将有机物转化为氢气,氢气进入以
磷酸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发电。电池负极反应为:
A
H
2
+
2OH
=
2H
2< br>O
+
2e
B
O
2
+
4H
+
4e
=
2H
2
O
C
H
2
=
2H
+
2e
D
O
2
+
2H
2
O
+
4e
=
4OH
10
.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编号
A
实验
钠与水反应
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
B
化钾溶液
1000mL
排除碱式滴定管尖
C
嘴部分的气泡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
D
需的上层液体
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1 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每小题有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
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
多选时,
该题为
0
分;
若正确 答案包括两个选项,
只先一个且正确的得
2
分,
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
4
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
0
分)
11
.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200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化学(广东卷)
第
2
页
共
12
页
+
-
-
-
-
-
+
-
操作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 绿豆大小的钠,小心
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
放入到
1000ml
的容量瓶中,
加水
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
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流出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
A
用小苏打治疗胃 酸过多:
HCO
3
+
H
=
CO
2
↑+H
2
O
B
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
CO
3
2
+
2H
=
CO
2
↑+
H
2< br>O
-
+
-
+
C
往氨水中滴加氯化铝:
Al
3
+
4OH
=
AlO
2
+
2 H
2
O
+
-
-
D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 硫酸反应:
Ba
2
+
SO
4
2
+
H
+
OH
=
BaSO
4
↓+
H
2
O +
-
+
-
12
.为了避免青铜器生成铜绿,以下方法正确的是< br>
A
将青铜器放在银质托盘上
B
将青铜器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
C
将青铜器保存在潮湿的空气中
D
在青铜器的表面覆盖一层防渗的高分子膜
13
.顺式
Pt(NH< br>3
)
2
Cl
2
(式量为
300
)是临床广泛 使用的搞肿瘤药物。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由
4
种元素组成
B
含有
NH
3
分子
C
Pt
的化合价为+
4
D
Pt
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65%
14
.将
V
1
mL1.0mol/L
HCl
溶液 和
V
2
mL
未知浓度的
NaOH
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 溶液温
度,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
V
1
+
V
2
=
50mL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
22
℃
B
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
C
NaOH
溶液的浓度约为
1.0mol/L
D
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15
.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1.0mol/L Na
2
CO
3
溶液:
c
(OH
)
=
c
(HCO
3
)
+
c
(H< br>)
+
2
c
(H
2
CO
3
)
B
1.0mol/LNH
4
Cl
溶液:
c(NH
4
)
=
c
(Cl
)
C
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
c
(Na
)
>
c
(CH
3
COO
)
>
c
(H
)
>
c
(OH
)
D
向硝 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的
pH
=
5
的混合溶液:
c
(N a
)
=
c
(NO
3
)
16
.灰锡
(
以粉末状存在
)
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
①Sn(s
、白
)
+
2HCl(aq)
=
SnCl
2
(aq)
+
H
2
(g)
△
H
1
②
Sn(s
、灰
)
+
2 HCl(aq)
=
SnCl
2
(aq)
+
H
2(g)
△
H
2
③
Sn(s
、灰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H
1
>△
H
2
200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化学(广东卷)
第
3
页
共
12
页
+
-
+
-
+
-
+
-
-
-
+
30
温
度
/
℃
28
26
24
22
20
0
10
20
30
40
50
V
1
/ mL
Sn(s
、白
)
△
H
3
=+
2.1kJ/mol
B
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C
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
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
13.2
℃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
17.短周期元素
X
、
Y
、
Z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3
。
X
与
Y
、
Z
位于相邻周期,
Z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X
原子内层电子数的
3
倍或者
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
3
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的氢化物溶于水显酸性
B
Y
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
C
Z
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在空气中存放不易变质
D
X
和
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弱酸
18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
A
B
C
混合物冷却降温
分别向
2
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
D
H
2
O
2
溶液,再向其中
1
支加入少量
MnO
2
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B
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
Mg
、
Al
、
Cu
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
D
天然气、沼气和水煤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
20
.三 氧化二镍(
Ni
2
O
3
)可用于制造高能电池,其电解法制备过程如 下:用
NaOH
调
NiCl
2
溶液
pH
至
7.5
,加放适量硫酸钠后进行电解。电解过程中产生的
Cl
2
在弱碱性条件 下生成
ClO
,
把二价镍氧化为三价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用铁作阳极材料
B
电解过程中阳极附近溶液的
pH
升高
C
阳极反应方程式为:
2Cl
-
2e
=
Cl
2
D
1mol
二价镍全部转化为三价镍时,外电路中通过了
1mo l
电子。
200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化学(广东卷)
第
4
页
共
12
页
-
-
-
实验内容
将
SO
2
通入酸性
KMnO
4
溶液中
将
Cl
2
通入
NaBr
溶液中
将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收集后用冰水
实验目的
证明
SO
2
具有氧化性
比较氯与溴的氧化性强弱
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研究催化剂对
H
2
O
2
分解速率
的影响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80
分)
三、
(本题包括
3
小题,共
29
分)
2 1
.
(
10
分)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工艺流 程如下:
氯化钠
硫酸铵
混合
溶解
蒸发
浓缩
趁热
过滤
Na
2
SO
4
滤液
冷却
结晶
滤液
过滤
NH
4
Cl
洗涤
干燥
NH
4
Cl
产品
溶
解
度
/
g
80
70
氯化铵
60
50
硫酸钠
40
30
2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
℃
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上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
1)欲制备
10.7gNH
4
Cl
,理论上需
NaCl
g
。
(
2
)实验室进行蒸发浓缩用到的主要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等。
(
3
)
“冷却结晶”过程中 ,析出
NH
4
Cl
晶体的合适温度为
。
(
4
)不用其它试剂,检查
NH
4
Cl
产品是否纯净的方法及 操作是
。
(5
)若
NH
4
Cl
产品中含有硫酸钠杂质,进一步提纯产品的方 法是
。
22
.
(
8
分)
“碘钟”实验中,
3I
+
S
2
O
8
2
=
I
3
+
2 SO
4
2
的反应速率可以用
I
3
与加入的淀粉溶
-
-
-
-
-
液显蓝色的时间
t
来度量,
t< br>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
20
℃进行实验,得到的数
据如下表 :
实验编号
c(I
)/mol
·
L
-
-
-
①
0.040
-
②
0.080
0.040
44.0
③
0.080
0.080
22.0
④
0.160
0.020
44.0
⑤
0.120
0.040
t
2
c(SO
4
2
)/mol
·
L
t /s
回答下列问题:
0.040
88.0
(
1
)该实验的目的是
。
(
2
)显色时间
t
2
=
。
200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化学(广东卷)
第
5
页
共
12
页
(
3
)
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
若在
40
℃下进行编号③对应浓度的 实验,
显色时间
t
2
的范围为
(填字母)
A
<22.0s
B
22.0
~
44.0s
C
>
44.0s
D
数据不足,无法判断
(
4
)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
23
.
(
11
分)已知某混合金属粉末,除铝 处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所含金属的量都在
5%
以上。请设计合理实验探究该混合物金 属粉末中铁、铜元素的存在。
仅限选择的仪器和试剂:
烧杯、
试管、
玻璃棒、
量筒、
容量瓶、
滴管、
药匙;
1mol/L
硫酸 、
2mol/L
硝酸、
2mol/LNaOH
溶液、
20%KSCN
溶液。
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
1
)提出假设:
假设
1
: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
元素;
假设
2
: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
元素;
假设
3
: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 含有
Fe
、
Cu
元素;
(
2
)设计实验方案
基于假设
3
,设计出实验方案(不要在答题卡上作答)
。
(
3
)实验过程
根据(
2
)的实验方案,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提示】Ⅰ.在答题卡上按以下方式作答,注意前后内容对应;
Ⅱ.注意文字简洁,确保不超过答题卡空间。
编号
①
②
③
④
200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化学(广东卷)
第
6
页
共
12
页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中秋征文-猴的成语
中秋征文-猴的成语
中秋征文-猴的成语
中秋征文-猴的成语
中秋征文-猴的成语
中秋征文-猴的成语
中秋征文-猴的成语
中秋征文-猴的成语
本文更新与2021-01-19 21:1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71152.html
-
上一篇:抗日英雄的读后感三篇
下一篇:广东省高考英语听说模拟考试试题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