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的自述-黄油烙饼

一、写作指导
在记叙文写作中,
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是不可缺少 的。
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
不是随心所欲
的,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而应该像鲁迅先生指 出的那样:
“
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
话看出人来。
”
这就是 说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
种境界呢?
一、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
二、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成功的对话描写,不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
龄、职业等特 点,而且也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人物语言要力求简洁,避免有话必录和拖泥带水的现象。
四、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语言描写,并不是垂手可得,而要通过艰辛的努力才能获得。
同学们为自己笔下的人物设计语言,更应该如此。
心理描写,
是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
深入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
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
段。事出有因。
任何心理活动的引起是有原因的,
把心理活动的起因写清楚,对于展示人物< br>形象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
一定要把心理活动的过程展现出来。
不
然,人物的形象无论如何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心理活动的展现 和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
都是有层次的。
我们把人物心理活动的层次逐渐写
出来,人物形象的展示也会越来越具体。
写心理活动时,
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用第一人称写
人时,可以写
“
我
”
的心理活动,但不能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因为别人心里 是怎样想的,
“
我
”
是无法知道的呀!
在现实 生活中,
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格特征,
或同一人物在不同环境下内在性格的变化,
常常< br>处在不协调的矛盾状态之中。为了显示人物性格的差异,写作文就必须通过对比加以表现,
将他们 面对相同的事物作出不同的反应抖落出来,从而突出人物的形象。
通过对比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要注意几点:
一、运用对比描写,
不应该勉强凑合,主要看作文的材料是否适合采用对比的写法。如果材
料本身需要用对比的写法,那么作者才可以通过对比来写人,
完成自己的写作意图。
如果材
料的本身不适合采 用对比的手段,那么也不要人为的牵强附会,为对比而对比。
二、两个人进行对比 ,不能割裂开来先写一个,后写一个,互不相干,而是围绕中心事件叙
述,刻画两个人不同的思想性格。
写人,
如果从一个侧面去描写,
人物形象往往单薄。如果从多个 侧面去描写,人物形象就容
易丰满。
多侧面地描写人物形象,
这个
“
侧面
”
的选择不是随心所欲的,
而是从众多的材料中
选择整理出各具代表性的 若干侧面,分工而又合作地表现人物形象。
通过多侧面描写来丰满人物形象,我们 可以称它是
“
众星拱月
”
。
“
月
”
就是人 物,
“
星
”
就是侧
面,
“
拱
”
就 是多侧面展示人物形象的过程。不过应该看到,
“
众星拱月
”
的
“< br>众星
”
也不是平分
秋色的,它们之间也有主次、详略的区别。所以在写
“
众星
”
的时候,是没有必要平均使用力
量的。
写一群人,
比写一个人、
两个人难一些,
难就难在要通过一定的材料组织,
巧妙地将一群人
凝聚在一起,从而反映各自的思想、性格、面貌。那么,怎样组织材料才能把一群人凝聚 在
一起呢?应该抓住贯串各个人物之间的线索。
写人物群像,
是不是每个人在文章中所 占据的
位置都一样呢?不是的。
在一群人中,
有的在文章中担任
“
主 角
”
,
有的在文章中担任
“
配角
”
,
谁主 谁次,是根据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来决定的。
人体是靠骨架支撑的,
文章也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把文章的中心思想比作
“
灵魂
”
,
材料比作
“
血肉
”
,那么,结构就是灵魂和血肉的
“
骨架
”
。
因此,同学们在有了写人的材料以后,就应该进一步考虑它的结构。
写人的结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总分总式。
这是最常见最朴素的写人结构。它的特点是有一个点明题意的开头(
A
)< br>,简洁醒目,作为
文章的总起部分。主干部(
B
、
C
、
D
)也可以说是文章的分述部分,它的几段互相独立,
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中心,在编排先后的 次序上还需要有一定的斟酌。结尾
E
是文章的总结
部分,它不仅是
D
的自然过渡,而且常常是对
B
、
C
、
D
的归纳小结,又是对
A
的照应。
第二种,逐层进入式。
这种结构方式适用于用一件事写人。
它的特点是:
第一层次
A
,
写 事情的起因;
第二层次
B
,
写事情的发展;第三层次
C
,写 事情的高潮;第四层次
D
,写事情的结局。文章的二三层次
是全文的灵魂和力量所在。 这两个层次写得好,常常可以使文章内容丰富起来。
根据表达的需要,描写人物的外貌。
对人物的容貌、
身材、衣着 和表情的描写,叫做外貌描写。我们有的同学一写到以记人为主
的作文时,往往是作这样的描写:高高的 个子,大大的眼睛,目光炯炯有神
……
好像天下的
人都是一个模样。其实,
世 界上的人有千千万万,
没有完全相同的外貌。关键的问题是没有
根据表达的需要,去描写人物的 外貌。
怎样根据表达的需要去描写人物的外貌呢?
第一、根据表达的需要,描写人物的外在特征。每个人物都有他(她)自己的特有外貌,总
是在一定的程 序上表现出内在状态。由于人们的出身、经历、素养、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
自己鲜明的个性,这些在他 (她)的表情、姿态、服饰等方面都能流露出来。
第二、根据表达的需要,有重点地描写外貌。
有的同学他们不分主次,< br>不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
面面俱到地进行描写。
“
眉毛胡子一把抓。
”
可是效果呢?罗里罗嗦,让人看半天也不会知道特征在哪里。
第三、根据表达的需要,
安排好外貌描写的顺序。
对于一个人的外貌,
作者往往是从多方 面
铅笔的自述-黄油烙饼
铅笔的自述-黄油烙饼
铅笔的自述-黄油烙饼
铅笔的自述-黄油烙饼
铅笔的自述-黄油烙饼
铅笔的自述-黄油烙饼
铅笔的自述-黄油烙饼
铅笔的自述-黄油烙饼
本文更新与2021-01-20 12:5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74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