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学老师的一封信-学会生活

弟子规泛爱众读后感
f
à
n
à
i zh
ò
ng
【泛
爱
众】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
f
á
n sh
ì
r
é
n ji
ē
x
ū
à
i ti
ā
n tong f
ù
d
ì
t
ó
ng z
à
i
凡
是
人
皆
须
爱
天
同
覆
地
同
载
解读:对于大众有关怀爱护的心,如同苍 天与大地,绝对没有私
心,不论好人、坏人、聪明、愚笨、宝贵、贫贱、种族国界都一样给
予保 护和承载,纯是一片仁慈之心,不为名利毫无虚假
。正是“天
同覆,地同载”的大同境界。
x
ì
ng g
ā
o zh
ě
m
í
ng z
ì
g
ā
o r
é
n su
ǒ
zh
ò
ng f
ē
i m
à
o g
ā
o
行
高
者
名
自
高
人
所
重
非
貌
高
解读:品行高尚的人,名声自然高,人们所敬重的是德行,并不
是论外貌是否出众
。
c
á
i d
à
zh
ě
w
à
ng z
ì
d
à
r
é
n su
ǒ
f
ú
f
ē
i y
á
n d
à
才
大
者
望
自
大
人
所
服
非
言
大
解读:才能大的人声望自然大,人们所信服的是真才,并不是只
会发表言论。
y
ǐ
y
ǒ
u n
é
ng w
ù
z
ì
s
ī
r
é
n su
ǒ
n
é
ng w
ù
q
ī
ng z
ī
己
有
能
勿
自
私
人
所
能
勿
轻
訾
解读: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不要自私保守;看到别人有才华,
应该多加赞美肯定
,不要因为嫉妒而贬低别人。
w
ù
ch
ǎ
n f
ù
w
ù
ji
ā
o p
í
n w
ù
y
à
n g
ù
w
ù
x
ǐ
x
ī
n
勿
谄
富
勿
骄
贫
勿
厌
故
勿
喜
新
解读:对富有的人态度不谄媚求荣;对贫 穷的人不表现出骄傲自
大的样子,不厌恶、不嫌弃亲戚老友,也不一味喜爱新人新朋友。
r
é
n b
ù
xi
á
n w
ù
sh
ì
ji
ǎ
o r
é
n b
ù
ā
n w
ù
hu
à
r
ǎ
o
人
不
闲
勿
事
搅
人
不
安
勿
话
扰
解读:他人有事,忙得没有空暇,就不要找事搅乱他;对方身心
很不安定,我们就不要再用闲言碎语 干扰他。
r
é
n y
ǒ
u du
ǎ
n qi
è
m
ò
ji
ē
r
é
n y
ǒ
u s
ī
qi
è
m
ò
shu
ō
人
有
短
切
莫
揭
人
有
私
切
莫
说
解读:
别人的短处绝对不要揭露出来,
别人有 秘密不想让人知道,
我们就不要说出来。
d
à
o r
é
n sh
à
n j
í
sh
ì
sh
à
n r
é
n zh
ī
zh
ī
y
ù
s
ī
mi
ǎ
n
道
人
善
即
是
善
人
知
之
愈
思
勉
解读:赞美别人的善行,就等于是自己行善,因为对方知道了,
就会更加勉励行善
。
y
á
ng r
é
n
è
j
ì
sh
ì
è
j
í
zh
ī
sh
è
n hu
ò
qi
ě
zu
ò
扬
人
恶
即
是
恶
疾
之
甚
祸
且
作
解读:宣扬别人的过恶,就等于自己作恶,如果过分的憎恶,就
会招来灾祸。
sh
à
n xi
ā
ng qu
à
n d
é
ji
ē
ji
à
n gu
ò
b
ù
gu
ī
d
à
o li
ǎ
ng ku
ī
善
相
劝
德
皆
建
过
不
规
道
两
亏
解读:行善能相互 劝勉,彼此都能建立良好的德行,有了过错而
不相互规劝,双方都会在品行上留下缺陷。
f
á
n q
ǔ
y
ǔ
gu
ì
f
ē
n xi
ǎ
o y
ǔ
y
í
du
ō
q
ǔ
y
í
sh
ǎ
o
凡
取
与
贵
分
晓
与
宜
多
取
宜
少
解读:
凡是和人有财物上的往来,
应当分辨清楚不可含糊。
或者,
财物给 与他人应该慷慨多布施;取用别人的财物就应少取一些。
ji
ā
ng ji
ā
r
é
n xi
ā
n w
è
n j
ǐ
j
ǐ
b
ú
y
ù
j
í
s
ù
y
ǐ
将
加
人
先
问
己
己
不
欲
即
速
已
解读:
有事要托人做或有话要和 人说,
先问一问自己是不是喜欢,
如果自己不喜欢就应该立刻停止。
ē
n y
ù
b
à
o yu
à
n y
ù
w
à
ng b
à
o yu
à
n du
ǎ
n b
à
o
ē
n ch
á
ng
恩
欲
报
怨
欲
忘
抱
怨
短
报
恩
长
解读:
他 人对我有恩惠,
应时时想回报他;
不小心和人结了怨仇,
应求他人谅解,及早忘掉仇恨
,报怨之心停留的时间越短越好,但
是报答恩情的心意却要长存不忘。
d
à
i b
ì
p
ú
sh
ē
n gu
ì
du
ā
n su
ī
gu
ì
du
ā
n c
í
é
r ku
ā
n
待
婢
仆
身
贵
端
虽
贵
端
慈
而
宽
解读:对待家中的待婢和仆人,本身行为要注重端正庄重不可轻
浮随便,若能进一步做到仁慈、宽厚 ,那就更完美了。
sh
ì
f
ú
r
é
n x
ī
n b
ù
r
á
n l
ǐ
f
ú
r
é
n f
ā
ng w
ú
y
á
n
势
服
人
心
不
然
理
服
人
方
无
言
解读:权势可以获使人服从,虽然表面上不敢反抗,心中却不以
为然。唯有以道 理感化对方,才能让人心悦诚服而没有怨言。
《弟子规
.
泛爱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弟子规》第五篇《泛爱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教学目的:
1
、学习《弟子规》中第五篇《泛爱众》之开篇,熟读成诵,感受
古文的魅力,积累经
典美文。
2
、在轻松的环境中感悟爱,体会对待“恩与怨”的不同态度。
3
、培养朗诵能力,能有节奏地朗诵诗句,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
诵诗句。
教学重、难点:
熟读成诵,积累经典美文;体会对待“恩与怨”的不同态度。
教具准备:
歌曲:《爱在天地间》;视频:《感恩一切》等
活动过程:
一、爱的初体验。
1
、欣赏歌曲——《爱在天地间》
师:首先,老师想请大家一起唱 首熟悉的歌《爱在天地间》,好
吗?(播放歌曲,全体合唱)
2
、谈感受
师:“爱的故事才这样美丽”,这是一个怎样的爱故事 呢?(
xx
年非典时期,赞颂医护人员舍已为人的高尚情操。)
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这首歌的主题吗?——爱(板书)
3
、师小结
师:老师今天就带大家一起去找找我们身边的爱吧!
二、古文学习,朗诵古文。
1
、交流课前收集资料。
师:刚才我们在歌曲中感受到了爱,老师想从你们收集的资料中
找找爱,行吗?
(学生交流资料)
( 1)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对老师的爱
(2)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对父母的爱
(3)
、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当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
—
—对母亲的爱
(
4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对父母的爱
(
5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人与人之间的爱
(
6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 心的泉源。——对民族
的爱
(
7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对民族的爱
(
8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对
祖国的爱
(
9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亲人的爱
(
10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对故乡的爱。
(
11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对故乡的爱。
(
12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对春天的爱。
(
13
)、孔隔让梨——兄弟之爱
(
14
)、花木兰替父从军——对父母的爱
师结语:是呀,只要我们有一双爱的眼睛,爱时刻就在我们身边
存在!因为“凡是人,
皆须爱!”
2
、引出本课学习的诗句。
师:今天老师也有些资料想与大家交流!(板书)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3
、自由朗读
4
(
1
)、请学生 先自己读一读后,指名来试着读一读。
(重点先把
诗句读通读顺。师指导后全班读。)
师指出此诗句出自《弟子规》第五篇《泛爱众》并板书,学生复
习一下总叙)
(
2
)、老师知道同学们有许多诵读诗句的方法,能选择一种喜欢的方式在小组内读一读
吗?(指导有节奏读)
小组读
请同学读
一字一拍读;两字一拍读;拍手节奏读;仿古人读等。
4
、指名诵读。
5
、全班齐读。
三、理解诗句,感受“恩与怨”
1
、学生尝试说说诗句的意思。
小组内先说
再全班交流。
2
、理解“恩与怨”
< br>师:你们有什么报怨的事情和大家说说吧?(请生交流)
2
同学
之间的怨,父母
老师之间的怨)
板书:怨
忘
那“恩”呢?有没有什么感恩的故事要与大家分享。
(父母的养
育之恩;兄弟的互相照顾之恩;同学的帮助之恩;地震中别人帮助我
们的恩 ;地震中小狗救主人之恩等)
板书:恩
报
3
、歌曲《感恩一切》
除了刚才说的,还有什么值得我们感恩呢?老师想请同学们一起
来听一首歌《感恩一
切》
4
、师小结
感恩阳光雨露,感恩白云花朵,感恩这个美好的世界,感恩所有
的一切,老师希望大家
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将这种爱延续下去。现在
让我们一起带着感恩的心,再来读一读这几句诗
吧!
四、课堂总结。
1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
、
知道了每个 人都需要爱;学会了恩要报,怨要忘;学会了报
恩是一件要用很长时间来做的事;
学会了要有一 颗感恩的心;
学会了
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
3
、歌曲:《爱在天地间》
《弟子规》泛爱众第三段
教学重点:
1
、使学生明白不要随便揭露别人的短处和隐私
2
、使学生明白随便宣传别人的坏事
,
也是一种错误
教学内容:
《弟子规》泛爱众
人有短切莫揭
,
人有私切莫说
道人善即是善
,
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即是恶
,
疾之甚祸且作
善相劝德皆建
,
过不规道两亏
教学过程:
一、齐读《泛爱众》全文
二、齐读《泛爱众》第三段
三、分四句逐句解读。
1
、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为什么我们不能到处
去说别人的缺点?(第
3
张)
别人的缺点,不要去揭穿,对于他人
的隐私,切忌去张扬。
这里的“短”有两层意思:
.
一是别人外在的短,如形体、体态、
相貌。人没有完美 的,这种外在的短,千万别去揭。还有另外一种短
是指别人不恰当的行为,不好的事。
当我们有短有私,希不希望别人到处宣扬?不希望。所以我们不
希望别人如此, 我们也不应该这么做。
过渡:我们不能随意说别人
的短与私,相反的,我们应该常常“道人善”――
2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写一句话赞美你的一
位同学吧。(第
4
张)
赞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当对方听到你的称赞之后,必定会更
加勉励行善,进 一步把善行提升。
但是我们要知道“善欲人知不是
真善”。我们要晓得,为善不欲人 知是最好的。当别人把你的善传开
之后,我们更要谨慎自己,
反求诸己,我真的有他们说的那么 好吗?
没有没有就要更加努力,
希望自己能更好。
所以
「人知之,
愈 思勉」
,
当这些善良的一面、
好的事情传开之后,
肯定会有很多人来效法。< br>
过
渡:别人的“短”与
“私”我们不能随意说,那别人的错误或者是
很坏的行为,我们能
*
呢?
3
、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马加爵事件
多说别人
的好处,不说别人的坏处
拱手礼(第
5.6
张)
到处去说别人的过失或缺 点,就是做了一件坏事。如果说得太过
分了,还会给自己招来灾祸。
当我们去宣扬别人的过失,对方假如知道了,可能会非常难受,
所谓
「背后之议」
,
背后的议论,
说他的是非;
「受撼者,
常若刻骨」
,
给小学老师的一封信-学会生活
给小学老师的一封信-学会生活
给小学老师的一封信-学会生活
给小学老师的一封信-学会生活
给小学老师的一封信-学会生活
给小学老师的一封信-学会生活
给小学老师的一封信-学会生活
给小学老师的一封信-学会生活
本文更新与2021-01-20 16:3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74567.html
-
上一篇:弟子规亲仁读后感
下一篇:小学三年级作文猜猜他是谁(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