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万能作文-面的故事

2019
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9
分
)
别元九后咏所怀
白居易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元悰
。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
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
注
]
①悰:欢乐,乐趣。 ②青门:长安城的东南门,本名灞城门,因其门色青,故俗称为“青门”
。
1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开篇写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暗中点明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同时也奠定了 全诗伤感悲凉的感情
基调。
B
.友人问诗人“为何不相送”
,而诗 人以“心到青门东”回答友人,寥寥数笔,勾勒出离别时的大致
场景。
C
. 最后四句写朋友不一定要很多,但一定要知心,知心人不在,心如空城般孤寂,言简意赅,且富含
哲理。
D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送别诗有表现亲情、爱情的,也有表现友情的,感伤之外还 可以寄托诗人的理
想抱负等。
解析:选
B
B
项,这两句并非真的是诗人与友人的问答,而是诗人的想象、假设,是虚写。
2
.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城阙辅三秦
)< br>中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
(6
分
)
答
:
②
①
参考答案:①本诗表现了作者面对萧瑟之景时的伤秋之情,抒发了自己在长安再无心意相通之人的孤
寂落寞之情。②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有同病相怜的伤感,也有惜别之情,还有诗人高远的志向、
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9
分
)
池上早秋
白居易
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
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
露饱蝉声懒,风干
柳意衰。
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
[
注
]
①唐宝历元年
(825)
,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史;次年作本诗,诗人
36
岁因病去职,与刘禹锡结 伴
归洛阳。②风干:柳树经秋,风吹叶落,暗指自己年迈体衰。
1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首联紧扣诗题“早秋”
,描绘了一幅秋水满池、碧波荡漾 ,又有荷花菱芰辉映的画面。
B
.
“早凉生北槛”突出了早秋的天气特点, 因为栏杆本身不会生凉,而是天气已生凉意。
C
.颈联写了蝉、柳这两种对秋敏感的 物象,使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以衬托秋天的寂寥。
D
.尾联的“何必更愁悲”跟刘 禹锡《秋词》中的“我言秋日胜春朝”
,在格调上颇为相似。
解析:选
D
D
项,
“在格调上颇为相似”说法错误,因为本诗格调悲凉甚至悲苦,而刘禹锡的《秋 词》
则一反前人悲秋的伤感格调,两者极为不同。
2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 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6
分
)
答
:
②
①
参考答案:情感:尾联表达了作者看似解脱旷达实际上却是有苦说不出、有泪不能流的悲苦之 情。
作用:对全诗情感的抒发有强调的作用,使全诗的格调更加悲苦。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9
分
)
闻
雨
[
注
]
陆
游
慷慨心犹壮,蹉跎鬓已秋。
百年殊鼎鼎,万事只悠悠。
不悟鱼千里,终归貉一丘。
夜阑闻急雨,起坐涕交流。
[
注
]
此诗作于孝宗乾道四年秋天,陆游
44
岁,在山阴 三山别业。诗人自乾道二年罢归故乡,业已两
年。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陆游作此诗时,虽已被罢官归乡,但仍然不能忘怀于社会和现实, 同时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茫然。
B
.颔联的“鼎鼎”谓人生不过百年,此句化用陶诗“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
“悠悠”即邈远。
C
.颈联表达了作 者做不到像鱼儿一样疾行千里,不能理解志在远方的志士,只得沦落于山野的无奈。
D
.尾联以叙事作结,作者写自己在雨夜伤心落泪,其所包含的痛苦之情与杜甫的家国情怀非常类似。
解析:选
C
C
项,颈联中“不悟”是不能理解,选项中“作者做不到”分析不当。
2< br>.
“惊回万里关河梦,滴碎孤臣犬马心”是陆游《秋夜闻雨》中的诗句,请比较这两句诗与本诗首 联
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6
分
)
答
:
解析: 本题需要分别分析本诗首联和陆游《秋夜闻雨》中诗句的情感。
“慷慨心犹壮,蹉跎鬓已秋”
,
结合注释内容“陆游
44
岁,在山阴三山别业。诗人自乾道二年罢归故乡,业已两年”
,结合关键词语“心
犹壮”
“鬓已秋”等内容分析,志士暮年,心有余力不足,厌看了 官场的阴暗,心有无奈的感慨,双鬓斑白,
无法为国效力的悲凉与无奈。
“惊回万里关河梦,滴 碎孤臣犬马心”
,结合关键词语“惊”
“碎”
“孤臣”
“犬
马心”等 分析可知,对国事的担忧,不被重用、报国无门的痛苦。
《秋夜闻雨》中的诗句和本诗首联都表达
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参考答案:相同之处: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不同之处:
《秋夜闻雨》中的诗句侧重表达了对
国事的担忧,不被重用、报国无门的痛苦;本诗首联着重表 达了诗人虽心系祖国,但岁月流逝、双鬓斑白,
无法为国效力的悲凉与无奈。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9
分
)
与邻翁登山亭
陆
游
数掩槿篱围夕照,一间茅舍背阴崖。
吾生扰扰实无乐,人事悠悠那可谐?
忧患向来侵绿鬓,登临此日费青鞋。
语文万能作文-面的故事
语文万能作文-面的故事
语文万能作文-面的故事
语文万能作文-面的故事
语文万能作文-面的故事
语文万能作文-面的故事
语文万能作文-面的故事
语文万能作文-面的故事
本文更新与2021-01-20 18:2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74763.html
-
上一篇:赞美南京古诗词精选三十七首
下一篇:环卫工人入党申请书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