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教学计划

晋楚城濮之战全文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晋楚城濮之战
楚子将围宋,使子文治兵 于睽,终朝而毕,不戮一人。子玉复治兵于蒍,终日而
毕,鞭七人,贯三人耳。国老皆贺子文,子文饮之 酒。蒍贾尚幼,后至,不贺。
子文问之,对曰:
“不知所贺。子之传政于子玉,曰:
‘ 以靖国也。
’靖诸内而败
诸外,所获几何?子玉之败,子之举也。举以败国,将何贺焉?子玉刚 而无礼,
不可以治民。过三百乘,其不能以入矣。苟入而贺,何后之有?”
【译文】
楚成王准备包围宋国,派子文在睽地演习作战,一早上就完事,没有杀一 个人。
子玉又在蒍地演习作战,一天才完事,鞭打七个人,用箭穿三个人的耳朵。元老
们都祝贺 子文。
子文招待他们喝酒。
蒍贾年纪最小,
迟到了,
不祝贺。
子文问 他,
回答说:
“不知道要祝贺什么。您把政权传给子玉,说‘为了安定国家’
,安定于
内而失败于外,
所得到的有多少?子玉的对外作战失败,
是由于您的推举。
推 举
而使国家失败,
有什么可贺的呢?子玉刚愎无礼,
不能让他治理军民,
率领 的兵
车超过三百辆,恐怕就不能回来了。如果回来,再祝贺,嫌什么晚呢?”
< br>冬,楚子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先轸曰:
“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
是乎在矣 。
”狐偃曰:
“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
免矣。
”于是乎蒐于被庐,作三军。谋元帅。赵衰曰:
“却谷可。臣亟闻其言矣,
说礼乐而敦《诗》
《书》
。
《诗》
、
《书》
,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 义,利之
本也。
《夏书》曰:
‘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君其试之 。
”及使郤縠将
中军,郤溱佐之;使狐偃将上军,让于狐毛,而佐之;命赵衰为卿,让于栾枝、
先轸。使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荀林父御戎,魏准为右。
【译文】
冬季,
楚成王和诸侯包围宋国。
宋国的公孙固到晋国报 告紧急情况。
先轸说:
“报
答施舍,救援患难,取得威望,成就霸业,都在这里了。< br>”狐偃说:
“楚国刚刚得
到曹国,又新近和卫国结为婚姻之国,如果攻打曹、卫两国,楚 国必定救援,那
么齐国和宋国就可以免于被攻了。
”晋国因此而在被庐阅兵,建立三个军,商量
元帅的人选。赵衰说:
“却谷可以。我屡次听到他的话,喜爱礼乐而重视《诗》
、《书》
。
《诗》
、
《书》
,是道义的府库;礼乐,是德行的法则 ;道德礼义,是利益
的基础。
《夏书》说:
‘有益的话全部采纳,考察效果加以试验, 如果成功,用车
马衣服作为酬劳。
’您不妨试一下!
”于是晋国派郤縠率领中军,郤溱 辅助他。派
狐偃率领上军,狐偃让给狐毛而自己辅助他。任命赵衰为卿,赵衰让给栾枝、先
轸。 命栾枝率领下军,先轸辅助他。荀林父驾御战车,魏犫作为车右。
晋侯始入而 教其民,二年,欲用之。子犯曰:
“民未知义,未安其居。
”于是乎出
定襄王,入务利 民,民怀生矣,将用之。子犯曰:
“民未知信,未宣其用。
”于是
乎伐原以示之信。民 易资者不求丰焉,明征其辞。公曰:
“可矣乎?”子犯曰:
“民未知礼,未生其共。
” 于是乎大蒐以示之礼,作执秩以正其官,民听不惑而
后用之。出谷戍,释宋围,一战而霸,文之教也。< br>
【译文】
晋文公一回国,就训练百姓,过了两年,就想使用他们。子犯 说:
“百姓还不知
道道义,还没能各安其位。
”晋文公就离开晋国去安定周襄王的君位 ,回国后致
力于便利百姓,百姓就各安于他们的生活了。又打算使用他们,子犯说:
“百姓还不知道信用,还不能十分明白信用的作用。
”就攻打原国来让百姓看到信用,
百姓做买卖 不求暴利,明码实价,各无贪心。晋文公说:
“行了吗?”子犯说:
“百姓还不知道礼仪,没有 产生他们的恭敬。
”由此举行盛大阅兵来让百姓看到
礼仪,
建立执秩的官职来规定主管 官员的职责。
等到百姓看到事情就能明辨是非,
然后才使用他们。赶走谷地的驻军,解除宋国的 包围,一次战争就称霸诸侯,这
都是因为文公的教化结果。
二十八年春, 晋侯将伐曹,假道于卫,卫人弗许。还,自南河济。侵曹伐卫。正
月戊申,取五鹿。二月,晋郤縠
(hu2)
卒。原轸将中军,胥臣佐下军,上(通尚)
德也。晋侯、齐侯盟于敛盂。卫侯请盟 ,晋人弗许。卫侯欲与楚,国人不欲,故
出其君以说(通悦)于晋。卫侯出居于襄牛。
公子买戍卫,楚人救卫,不克。
公惧于晋,杀子丛以说焉。谓楚人曰
:
“不卒戍也
。
”
晋侯围曹,
门焉,
多死,
曹人尸诸城上,
晋侯患之,
听舆人之谋曰称
:
“舍于墓
。
”
师迁焉,曹人凶惧,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 ,因其凶也而攻之。三月丙午,入曹。
数之,以其不用
僖负羁而乘轩者三百人也。且曰
:
“献状
。
”令无入僖负羁之
宫而免其族,报施也。魏犨、颠颉怒曰
:
“劳之不图,报于何有
!
”蓺爇
(ruo4)
僖负羁氏。魏犨伤于胸,公欲杀之而爱其材,使问,
且视之。病,将杀之。魏
犨束胸见使者曰
:
“以君之灵,不有宁也
。
”距跃三百(通陌)
,曲踊三 百(通
陌)
。乃舍之。杀颠颉以徇于师,立舟之侨以为戎右。
二十八年春季,晋文公准备攻打曹国,向卫国借路。卫国不答应。回来,从南
河渡过黄河,入侵曹国,攻 打卫国。正月初九日,占取了五鹿。二月,郤縠死。
原轸率领中军,胥臣辅助下军,把原轸提升,是为了 重视才德。晋文公和齐昭公
在敛盂结盟。卫成公请求参加盟约,晋国人不答应。卫成公想亲附楚国,国内 的
人们不愿意,所以赶走了他们的国君,来讨好晋国。卫成公离开国都住在襄牛。
公子买驻守在卫国,楚国人救援卫国,没有得胜。鲁僖公害怕晋国,杀了公
子买来讨 好晋国。骗楚国人说:
“他驻守没到期就想回来,所以杀了他。
”
晋文公发兵包围曹国,
攻城,
战死的人很多。
曹军把晋军的尸体陈 列在城上,
晋文公很担心。听了士兵们的主意,声称“在曹国人的墓地宿营”
。军队转移。曹国人恐惧,
把他们得到的晋军的尸体装进棺材运出来,
晋军由于曹军恐惧而攻
城 。
三月初八日,
进入曹国,
责备曹国不任用僖负羁,
做官坐车的反倒有三百人 ,
并且说当年观看自己洗澡,
现在罪有应得。
下令不许进入僖负羁的家里,
同 时赦
免他的族人,这是为了报答恩惠。魏犫、颠颉发怒说:
“不替有功劳或者苦劳的
人 着想,还报答个什么恩惠?”放火烧了僖负羁的家。魏犫胸部受伤,晋文公想
杀死他,但又爱惜他的才能 ,派人去慰问,同时观察病情。如果伤势很重,就准
备杀了他。
魏犫捆紧胸膛出见使者,
说:
“由于国君的威灵,
难道我敢图安逸吗!
”
说着就向上跳了很多次,< br>又向前跳了很多次。
晋文公于是就饶恕了他,
而杀死颠
颉通报全军,立舟之侨作 为车右。
宋人使门尹般如晋师告急。公曰:
“宋人告急。舍之 则绝,告楚不许。我欲战矣,
齐、秦未可,若之何?”先轸曰:
“使宋舍我而赂齐、秦,借之告 楚。我执曹君
而分曹、卫之田以赐宋人,楚爱曹、卫,必不许也。喜赂怒顽,能无战乎?”公
说 ,执曹伯,分曹、卫之田以畀宋人。
(宋国被楚国包围)宋国派大夫门尹般到晋国告急。
晋文公说:
“宋国告急。
我们丢开宋国不管,宋国 就会与我国绝交;若请楚国退兵,楚国也不会应允。我
想与楚国开战,齐、秦两国又不会允许,怎么办呢 ?”晋中军主帅先轸说:
“让
宋国不要来求我国,而将礼物送给齐、秦两国,通过齐、秦去劝楚 国退兵。我方
再扣留曹国大王,将曹、卫两国的土地赐给宋国,楚国爱惜曹、卫的土地,一定
不 会答应齐、秦退兵的请求。齐、秦两国喜爱宋国所送的礼物,怒恨楚国不接受
调解的顽固态度,能不参战 吗?”晋文公闻言欢喜,下令扣留曹王,并分曹、卫
的田地赐给宋国。
楚 子入居于申,使申叔去穀,使子玉去宋,曰:
“无从晋师。晋候在外十九年矣,
而果得晋国。< br>险阻艰难,
备尝之矣;
民之情伪,
尽知之矣。
天假之年,
而除 其害。
天之所置,其可废乎?军志曰:
‘允当则归。
’又曰:
‘知难而退。< br>’又曰:
‘有德
不可敌。
’此三志者,晋之谓矣。
”
楚成王进驻在申地,令申叔撤出穀城,命子玉撤出宋国,说:
“ 不要迫近晋
军。晋王在外流浪十九年,而最终得到晋国。各种艰难险阻,他都尝过;民情的
真假 虚实,
他全都了解。
上天赐给他高寿,
除掉他的仇人。
这全是上天安排好的,
难道能够废除吗?兵书说:
‘适可而止。
’又说:
‘知难而退。
’又 说:
‘有德之人
不可与之为敌。
’这三句话,就是指晋国现在的情况。
子玉使伯棼请战,曰:
“非敢必有功也,愿以间执谗慝之口。< br>”王怒,少与之
师,唯西广、东宫与若敖之六卒实从之。
子玉派伯棼去向楚成王请战,说:
“我不敢肯定一定会胜利,希望借此机会
来堵塞谗言 之人的嘴巴。
”楚成王暗中生气,少派军队给他,只有西广、东宫两
支部队与子玉亲
6 00
人跟从他出征。
子玉使宛春告于晋师曰:
“请复卫候而封曹,臣亦释宋之围。
”子犯曰:
“子
玉无礼哉!君取一,臣取二。不 可失矣。
”先轸曰:
“子与之。定人之谓礼。楚一
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我则无 礼,何以战乎?不许楚言,是弃宋也;救而
弃之,谓诸侯何?楚有三施,我有三怨,怨仇已多,将何以战 ?不如私许复曹、
卫以携之,执宛春以怒楚,既战而后图之。
”公说。乃拘宛春于卫,且私许复 曹、
卫;曹、卫告绝于楚。
子玉派宛春通告晋军说:
“请你们恢复卫候的地位,封还曹国的土地,我方
也会解除对宋国的围攻。
”
晋大夫子犯说:
“子玉太无礼了!
大王作为国君只得一
样好处,子玉作为臣子倒得到两 样好处。大王,我们不可以失去战机啊!
”先轸
说:
“大王,您答应他们的要求吧。使 人安定就叫做礼。楚国一句话可以使宋、
卫、曹三国得到安定,我方一句话却把他们断送了。这是我方无 礼,我们还凭什
么去作战呢?不答应楚国的要求,
就是背弃国;
既然我们是来救宋国的 ,
结果却
又背弃它,
那怎么向各诸侯国交代呢?楚国此举地对三个国家施恩,
我方若不同
意就会与三国结怨,
怨仇结多了,
又靠什么去作战呢?不如私下应允曹、< br>卫同他
们联合,再扣留宛春来激怒楚国,等决战之后再考虑曹、卫等国的问题。
”晋文< br>公闻言喜悦。于是下令将宛春扣留在卫国,而且私下应允曹、卫复国;曹、卫宣
布与楚国绝交。< br>
子玉怒,从晋师,晋师退。军吏曰:
“以君辟臣,辱也 。且楚师老矣,何故
退?”子犯曰:
“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 辟之,
所以报也。背惠食言以亢其仇,我曲楚直。其众素饱,不可谓老。我退而楚还,
我将何求 ?若其不还,君退臣犯,曲在彼矣。
”退三舍,楚众欲止,子玉不可。
子玉很生气,迫近晋军,晋军往后撤退。军官说:
“我方统帅是国君,对方
统帅是臣子 ,
国君向臣子退让,
这是耻辱啊。
而且楚军常年在外征战,
疲惫不堪、
士气低落,我们为什么要后退呢?”子犯说:
“军队的士气只要理直就会势壮,
理亏就会衰竭 ,
哪里决定于部队出征时间的长短?我们以前如果没有楚国的帮助
就不会有今天,
现在 退后九十里就是对他们的报答。
如果背弃楚国的恩惠、
不讲
信用,反而会让我方理亏楚 军理直。而且楚军向来士气饱满,不能说士气衰落。
如果我们退避三舍,
楚军也撤回国,
我们就达到救宋的目的,
还有什么要求呢?
如果他们不撤回国,
我方做国君的节节退 让,
而对方做臣子的却步步进犯,
这就
是他们无礼了。
”晋军退避三舍,楚军 欲撤军,子玉却不答应。
这几段写:
晋、
楚 决战前夕的形势:
楚国君臣不和、
意见不一;
晋则拉拢曹、
卫以孤立楚国,并 退避三舍,占取道义。
夏四月,戊辰,晋侯、宋公、齐国归父 、崔夭、秦小子憗次于城濮。楚师北
酅而舍,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诵曰:
“原田每每,舍其旧而 新是谋。
”公疑焉。子
犯曰:
“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 害也。
”公曰:
“若
楚惠何?”栾贞子曰:
“汉阳诸姬,楚实尽之。思小惠而 忘大耻,不如战也。
”晋
侯梦与楚子搏,楚子伏己而監其脑,是以惧。子犯曰:
“吉! 我得天,楚伏其罪,
吾且柔之矣。
”
僖公二 十八年初夏四月初三,晋文公、宋成公、齐国将领归父、崔夭、秦穆
公之子憗进驻在城濮。
楚军 背靠酅山扎营,
晋文公因此而担忧。
忽然听见士兵们
唱道:
“田野上的草啊, 生得多么茂盛;快丢掉那旧根啊,把新的种子来播种。
”
晋文公闻之明白这是士兵们在要求快些 开战,但他对这场战争的胜负并无把握,
心下感到忧虑。子犯说:
“开战吧!若战胜了,我国就 会得到各诸侯国的信赖而
称霸;若战败,我国外有黄河、内有太行山的优越地理环境,也决不会有什么损
害。
”晋文公说:
“楚国对我的恩惠怎么办呢?”栾贞子说:
“汉水以北我们 姬姓
同族的兄弟国家都被楚国消灭完了。我们怎么能只想到楚国对我们的小恩小惠,
而忘记这个 莫大的耻辱呢,不如开战吧。
”晋文公夜里梦见与楚成王搏斗,楚成
王伏在自己身上,并用嘴吮 吸自己的脑髓,所以感到害怕。子犯说:
“这是吉兆
-高一政治教学计划
-高一政治教学计划
-高一政治教学计划
-高一政治教学计划
-高一政治教学计划
-高一政治教学计划
-高一政治教学计划
-高一政治教学计划
本文更新与2021-01-22 02:5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79764.html
-
上一篇:孔子春秋原文
下一篇:曹州府志卷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