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艾滋病的作文

_*
《古代汉语》
南京大学
高小方教授
《左传》选读(一)
一、
《左传》的名称和性质
1、名称:
《左传》是简称,它的全称是《左氏春秋》
,又叫《春秋左氏传》
。
2
、性质:存世的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按年月日为顺序来记录历史的书)
。
《春秋经》
242
年历史只用了一万八千字,不能说是叙事详尽。
二、春秋笔法
《春秋》原是鲁国史官所记,后经孔子修订。孔子为达到他“正名”的 目的,寓褒贬之意于
字里行间,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
)
。
例:
《春秋经》微言大义,褒贬或含在字里行间,或有明确的标记词。
《春秋·襄公二十五年》
“齐崔杼弑其君光”
,用一“弑”字(地位低的人杀地位高的人),就
将乱臣崔杼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春秋·
襄公三十一年》“莒人弑其君密州”
,
虽然同样用
“弑”
,
但主语却用了一集合 名词
“莒
人”
(音举)
,这就连同被弑的君主密州也遭了贬斥:若是个好君主 ,何至于触犯众怒?
三、
《春秋》三传
1
、为解释《春 秋》经义,左丘明(春秋末鲁史)作《左传》
,公羊高(战国时齐人,子夏弟
子)作《公羊传》
,榖梁赤(战国时鲁人,亦子夏弟子)作《
榖梁传》
。
2
、
《左传》左丘明(春秋末鲁史)
196845
字,多用事实解释《春秋》
,与《公羊传》
(
44075
字)
、
《
榖梁传》
(
14512
字)的“空言说经”很不同,是三传中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最高 的。
3
、这三传都不是榖梁赤、公羊高和左丘明他们本人亲自写在竹简上的或丝绸上 ,而是口耳相
传,最后由其弟子记录下来的。师道相传——具有很高的保真度,因为它用一定的调子吟诵 ,
一代一代口耳相传下来,最后记录下来。把散文用一定的调子诵读出来,传授给自己的弟子,
一般说出入不会太大。齐、鲁、韩与毛诗(
《诗经》
)的主要区别就是部分字在字型上可能不< br>同(同音假借)
。可见传统的吟诵很重要!吟诵,韵文、散文用一定的调子传授,出入只在部分字形上)
四、
《左传》的作者
1
、
“孔 子将修《春秋》
,与左丘明乘如周,观书于周史,归而修《春秋》之经,丘明为之传,
共为表里 。
”
《孔子家语·观周》
。
2
、现存《孔子家语》是伪书,西汉至三国失传,三国魏司马昭的岳父王肃做伪
3
、这段话来路:
西汉大公羊家董仲舒的三传弟子严彭祖《严氏春秋》(出于左传的反对派公
羊家)所引。后来又为(南朝陈)沈文阿《左氏义疏》所引。又被(唐)孔颖 达疏《春秋左
传正义》为西晋杜预《春秋序》写的解释性文字时所引。
_*
《左传》选读(二)
五、
《左传》的内容、语言物色及注本
《左传》定本大概于公元前
390
年前后,
《论语》大概成书于
430< br>年前后。
1
、
《左传》内容十分丰富,较系统、详细记述了春秋时代 各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
面的重大事件,较真实、较深刻地反映那个时代的的风貌。
2
、语言特色:极其简明生动,叙事委婉周详,是后世散文的教科书。
3
、注本:
(
1
)底本:
(西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
,
(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
本。以《春秋 左传注》
(杨伯峻注)作为旁参。王伯详《春秋左传读本》
;
(
2
)
《春秋左传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
年
8
月排印 本(全
5
册)
,缺点:简化字。
《左传》选读(三)
一、郑伯克段
于
鄢(隐公元年)
介词意义上,
“于”
“於”
为古今字,
直接引用资料用古 字
“于”
,
自己串连史实时用今字
“於”
。
初< br>,
鄭
武
公
娶
于
申,
曰
武
姜
5
5
2
10
2
,
生
莊
公及
11
共
(
g
ō
ng
)
叔段
。
莊
公
寤
(
w
ù
)
生
,
10
4
1
驚
姜
氏,故
名
曰寤
生,遂
惡
(
w
ù)
之。愛
弗
(
f
ú)
許
。
武姜
10
:
4
共
叔
段,欲立
之。亟
請
於
武
公,公
4
周代贵族女子的称谓:
如果父亲正妻生的排行老大,即为伯姜,如果是妾生的老大,即为孟姜。
出嫁 前:是她在姐妹间的排行加上娘家的姓,如伯
/
仲
/
叔
/
季
+
姜。
出嫁后:娘家姓加一个氏,如姜氏。
去逝后;丈夫的谥号
+
上娘家的姓,如武姜。
及
:连接两 项,前一项为主,后一项为次。
“和”
、
“与”连接的项目不分主次。
共
:诸侯国,地名。
寤
:
w
ù,通
啎,逆着。
寤,
义为睡醒。
竹枝词(只有
14
个字,两句平仄相同而节奏不同,两句押韵)
< br>虚怀若谷创新强(平平
/
仄仄
/
仄平
/
平)
刚柔相济好商量(平平
/
仄仄
/
仄
/
平平)
相:七言丁种句的第三字可平可仄
惊
姜氏:
使动用法。典故:出生之时叫“惊姜之夕”
。
名
曰:
名词用如动词,名之曰。
爱
:
偏爱。
亟
:
破读
q
ì
,履次。
4
10
5
5
1
4
11
_*
《左传》选读(四)
及
莊公即位,為
之請制。公曰:
「制 ,巖
邑也。虢
(
gu
ó
)
叔死焉,佗
(
t
ā
)
邑唯命。」
請京,使
居之,謂
之京城大
叔。
及:
表明时间。
请:
直至今天都是非常重要的词,礼貌用语。有三种用法:
+
动词,请对方做什么;
+
动词,请对方允许自己做什么;
+
名词,请对方给什么,如请对方把“制”这个地方给小儿子。
巌
:
异体,同“岩”
,险要的。
佗
:
(
t
ā
)古今字,旁指代词,别的、其他的,后作“他”
。
使
居之
:省略,
使之居之。
谓
之“京城大
叔”
:双宾语。
大
:
通“太”
。
祭
(
zh< br>à
i
)
仲曰: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
祭
:
姓 氏意义上破读
(
zh
à
i
)
。
都城:都 ,
国都以外的城市;
京师,
天子所在的城市
;国,
诸侯所在的城市, 国都
。
国都以
外的城市,如果有设祖宗的牌位宗庙,叫
都,
没有则为
邑。城,
城墙
。
雉
:一雉是三丈长一丈高。
国之害也
:
国家的祸害。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国都以外的大城市的城墙的长度不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
参
16
、
5
10
4
4
16
1
7
1
12
2
3
12
7
1
10
43
2
國之一;中,五之
:同源字“三”,数词用如动词,三分之一。
< br>中
(都不过)
五
(国)
之一
:国都以外的中等城市的城墙的长 度不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
小(
都不过)
九
(国)
之一:国都以外的小城市的城墙的长度不超过国都的九分之一。
今京不度
:名词放在否定词后面,用如动词,不合法度。
又如人不
人
,鬼不
鬼
。
5
_*
《左传》选读(五)
公曰:
「姜氏欲 之,焉辟
害?」對曰:
「姜氏何厭
之有?不如早為
16
10
3
2
1
7
双宾语
(w
é
i
做出
)
之所
(安
排)
,無
(毋)
使滋蔓。蔓,難圖
也。蔓 草猶不可除,況
君之寵弟乎?」公曰:
「多行不
義必自斃
,子
姑待之 。」
焉:
怎么。
辟
:后作“避”
b
ì。
厭
:通“饜”。?
姜氏何厌之有:
无疑而问,反问。何是有的状语 ,相当于“哪”修饰“有”
,哪有满足的时候。
王何亲之问也:
有疑而问
君子所其无逸:
做君主的自始就不该贪图安逸啊!
滋蔓:
更加蔓延
(状中式,偏正式∨)
;
滋生蔓延(联合式)
;
图
:设法对付。
不可除:
不易除,不容易除尽。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易使由之,不易使知之。
容易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易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況
:
同“况”。
斃
:
垮台。
《左传》选读(六)
既而大叔命西鄙
、北鄙貳
於己。公子呂曰:< br>「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
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
3
10
10
16
16
10
10
10
嵌宾语
10
310
1
2
10
10
?欲與大叔,
3
生
5
、
7
民心。」公曰:
「無庸
,將自及
。」大叔又收
16
10
貳以為己邑,至于廩
(
l
ǐ
n)
延。子 封曰:
「可矣!厚將得眾。」
公曰:
「不義不暱
,厚將崩。」
鄙
:
边邑,与
“都”
(大都市)相对而言。谦称“鄙人”
,见识少的人。
貳
:
两属。
無
生
16
5
、7
民心:
生,动词用如使动;生民心,别让老百姓产生二心(双宾语)
。
5
、
7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
秦曲:
使秦国担负理亏的责任。
甚使
5
、
7
孤望:
很使我失望。
無庸
:庸,
读音不变,词义等于“用”
,一般用在否定句中。
及:
赶上(灾祸)
。
廩
:
同“廪”。
公子呂:
字子封。
厚將得眾:地盘扩大;厚將崩:土多。
不義不暱
:
暱,同“昵”
,亲近;译:他做不义的事情,那么别人是不会亲近他的。
不某不某
:并列式(不伦不类)
/
偏正式(不破不立:
不 破除旧的,就不能建立新的
)
3
3
_*
《左传》选读(七)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
(sh
è
ng)
,將襲
叔出奔共
4
。
完聚:完,
使城墙完整,修理好城墙;
聚,
聚集了人民。
繕:
修缮,修理;
甲:
战衣;
兵:
武器;
卒:
步兵;
乘
(sh
è
ng)
:兵车。
征:
正义的战争。正义的一方去攻打非正义的一方。本义是天子去征讨那些不听话的诸侯。
伐
10
:
公开宣战。公布对方的罪状,行军时有仪仗队,敲锣打鼓。
侵:
不宣而战。
袭
10
:
秘密攻打。
鄭:
鄭国的国都新鄭。
啟
8
之:
非支式,动词与 代词的关系可以插一个适合的介词,连同补语提到前面去。
帥
16
:
与“率”同源,率领;
帥
,率领军队的人。
乘
4
:破读,量词。
乘,
一辆兵车,三名甲士加
72
名步兵。
以
11
:
连词,手段和目的。
書曰:
「鄭伯克段于鄢。」段不弟
(
t
ì)
,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 譏失教也。
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
遂寘姜氏于城潁,而誓
8
之曰:
「不及黃泉,無
16
相見也。」既而悔之。
潁 考叔為潁谷封人
10
,聞之。有獻於公,公賜之食
7
,
12
省略
10
鄭;夫人將啟
8
之。公聞其期,曰:
「可矣。」
命 子封帥
16
車二百乘
4
以
11
伐
10
京。 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
(y
ā
n)
,公伐諸鄢。五月辛丑,大
食舍< br>(sh
ě
)
4
肉,公問之。對曰:
「小
人有母,皆嘗 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
4
(
w
è
i
)
之 。」公曰:
「爾有母遺,繄
11
(
y
ī)
我獨無。」潁考叔 曰:
「敢問何
6
謂也?」公語
4
y
ù
之故
7
,且告之悔
7
。對曰:
「君何
6
患
焉?若闕1
地及泉,隧
5
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從之。
封人
10
:
管理疆界的官;
公賜之食
(sh
í
)
7
:
双宾语;
繄
11
(
y
ī)
:范围副词,相当于“唯”
、
“只”
、
“只有”
;
闕
1
:通“掘”
,挖掘。
隧
5
:
名词用如动词,挖隧道。
其
誰
曰
不然:其
,代词,指代“那么做了”
代词
主语
谓语动词
_*
《左传》选读(八)
公入而賦
10
:
「大隧之中,其樂也
11
融融。」姜出而賦 :
「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
3
、
4
(
y
ì)
。」
遂為母子如初。
賦
10
:
赋诗;
也
11
:
句中语气词。
泄
3
、
4
(
y
ì)
:同“洩”,
洩洩,舒暢、和樂貌。
君子曰:
「潁考叔,純
10孝
10
也,愛其母,施
4
及莊公。詩曰:
『孝子不匱
1 0
(
ku
ì)
,永錫
2
、
7
爾類。』其是
6
前宾语
之謂乎!
」
純
10
孝
10
:
大孝子;
純
,大。
施
(
y
ì)
:延续,影响到;
匱
10
(
ku
ì)
:匮乏,穷尽
錫
2
、
7
(
c
ì)
爾類:后作“赐”
;双宾语;
類
,古义,好办法。
二、齊桓公伐楚(僖公四年)
齊侯與蔡姬乘舟于囿
嫁之。
蔡姬
10
:蔡为该女子娘家的国名,因与齐桓公离异,故未能被史学家称为“桓姬”
;
囿
10
:
有围墙的园林;
歸
5
之:
动词用如使动,让她回娘家去。
未之絕:
没有正式拒绝她(没有正式办理离婚手续)
。
四年春王正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曹伯侵
楚,次于陘。
侵
10
:不宣而战;
可写论文:
《左传》的伏笔问做系统 的研究,写成论文,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记叙文。
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
潰
10
:
下逃上(基层士兵不愿为主子卖命)
,即蔡国士兵认为这是郎舅(妹夫与阿舅之间)的
矛盾,不 必要卖命。
10
10
,蕩公。公懼,變色 。禁之,不可。公怒,歸
5
之,未之絕也。蔡人
蔡。蔡潰
10
,遂伐
10
-关于艾滋病的作文
-关于艾滋病的作文
-关于艾滋病的作文
-关于艾滋病的作文
-关于艾滋病的作文
-关于艾滋病的作文
-关于艾滋病的作文
-关于艾滋病的作文
本文更新与2021-01-22 02:5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79765.html
-
上一篇:国学宝典《左传》:定公四年
下一篇:感动自己的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