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桥的资料

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文言文比较阅读
班级
座号
姓名
一、比较《包拯》与《金陵琐事》
【甲】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 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
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 衣服、器用、饮食如
布衣时。尝曰: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 中。不从吾
志,非吾子若孙也。
”
【乙】都御史刚峰海公
①
卒于官舍,同乡宦
②
南京者,惟户部张怀民一人。苏点其
宦囊
③
, 竹笼中俸金八两、葛布一端
④
、旧衣数件而已。如此都御史,那可多得!王司
寇风洲< br>⑤
评之云:
“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
”此九字断
⑥
尽海公 生平。即千万言谀之,
能加于此评乎?
【注】①刚峰海公:指海瑞。刚峰,海瑞的字。
②宦(
hu
ò
n
)作动词,做官。
③宦囊:指海瑞死后的遗物、遗产。囊,口袋。
④葛布:即夏布。端:古代布帛长度单位,一端
为六丈。
⑤王司寇风洲: 王世贞(
1526
-
1590
)
,字元美,号风洲,明文学家。为南 京刑部尚书
(司寇)
,故称。
⑥断:判断,评论。
拯作一番评价。
二、比较《强项令》与《不食嗟(
ji
ē)来之食》
【甲】董宣, 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
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 ,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
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
帝大怒,
召宣,
欲
箠
杀之。
宜叩头曰:
“愿乞一言而死。
”
帝日,
“
欲
何言
?
”
宣曰,
“陛下圣德中兴,
而纵奴杀良人,
将何以理天下 乎
?
臣不须
箠
,
请得自杀
!
”
即以头击 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宜两
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 br>“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
能行一令乎
?”帝笑曰:
“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
勅
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 诸
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
“桴鼓不鸣董少平。< br>
”
【乙】齐大饥,黔敖
①
食
②
路,以待 饿者而食
③
。有饿者蒙袂辑屦
④
贸贸然
⑤
。黔敖左
奉食,右执饮,曰:
“嗟
⑥
来食!
”扬其目而视之,曰:
“予唯不食 嗟来之食,以至于斯
也!
”从而谢
⑦
,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
“ 微与
⑧
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
【注】①黔敖:齐国的一位富商。
②食
(s
ì
)
:
拿饭给人吃。
③食
(s
ì
)
:
供养,给……吃。
④蒙袂辑屦:用袖子遮住脸,拖着鞋子。
⑤贸贸然:昏昏沉沉的样子。
⑥嗟:感叹声,这里
有轻蔑的意思。
⑦谢:表示歉意。
⑧微与:不必这样。
1
.解释下列句中加字的词。
A
.与人不苟
合
(
)
B
.非吾子若
孙也
(
)
.
.
C
.即千万言谀
之(
)
D
.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
(
)
.
.
2
.翻译下列句子。
(
1
)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译:
(
2
)即千万言谀之,能加于此评乎?
译:
3
.从人物描写角度来看,
【甲】文采用的是
,
【乙】文引用王
世贞的三句话,采用的是
。
4
.联系【乙】文中王世贞对海瑞“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的评价,请你对包
1
5
.用一个成语概括【乙】文的内容:
。
6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
1
)齐大饥
(
)
(
2
)黔敖左奉
(
)
.
.
(
3
)大言数主之失
(
)
(
4
)后特征
为洛阳令(
)
.
.
7
.翻译下列句子。
(
1
)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译:
(
2
)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译:
-关于桥的资料
-关于桥的资料
-关于桥的资料
-关于桥的资料
-关于桥的资料
-关于桥的资料
-关于桥的资料
-关于桥的资料
本文更新与2021-01-22 05:5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80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