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名吧

北京市海淀区
2017-2018
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在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本部分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
10
万多件石 器,成批的骨器,
100
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
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
4
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籽等。以上材料可以说明北
京人能够(
)
A
.
制造和使用工具
B
.饲养家畜
C
.从事农业耕作
D
.人工钻木取火
2.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半坡聚落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①
炭化稻谷种子
②人面鱼纹彩陶盆
③干栏式房屋
④半地穴式房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
在河南安阳殷墟()的网站上,发布了一则“《埋葬在地下的商王朝》公众考古活动”的消 息,
公众代表在参加这次活动中,能够了解到的是(
)
A
.青铜器
B
.圆形方孔钱
C
.兵马俑
D
.造纸术
4.
史实是被考古资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下列属于史实的是
A.
盘古开天
B.
后羿射日
C.
大禹治水
D.
商王迁都
5.
某同学以“仁” 、“君子”、“礼”等高频率出现的关键词搜索古代典籍,他能检索出的著作是
A.
《道德经》
B.
《论语》
C.
《墨子》
D.
《韩非子》
6.
要系统地了解商朝人留下的文字记录,应选的史料是
1 / 16
A.
殷墟甲骨
B.
四羊方尊(换图)
C.
妇好鸮尊
D.
后母戊鼎
簋”图
件。此
知
7.
右图 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览中的器物——“利
片,器内底铸铭文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 重大历史事
记载与《尚书·牧誓》及《逸周书·世俘》的记录相符。由此可
(
)
A
.文献与文物都不可相信
B
.文物与文献可互相参证
C
.文献记录更具有真实性
D
.
文物与文献同时代出现
8.
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东周开始。在时间的表述方法上还可以写作
A.
公元前
7
世纪早期
B.
公元前
7
世纪末期
C.
公元前
8
世 纪早期
D.
公元前
8
世纪末期
9.
某工程以充分 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成都平原变为“天府之国”,是全
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 项伟大的“生态工程”
,
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该工程是
(
)
A.
都江堰的开凿
B.
长城的修筑
C.
灵渠的开凿
D.
始皇陵的修建
10.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遗产。秦朝统一后实施的政策承继的是
A.
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
B.
墨家:互助互爱,反对战争
C.
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D.
法家:提倡法治,强化集权
2 / 16
11.
美国史学 家认为:中国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废弃
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
字,而代之 以统一的文字。这种统一文字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作者所评价
的历史事件出现于
A.
商朝
B.
西周
C.
秦朝
D.
西汉
12.20 17
年
9
月,“秦汉文明”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以下展品可以作为秦
统一度量衡证
据的是
①秦·铜诏铁权
②秦·秦诏陶量
③秦·半两钱币
④秦·兵马俑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3.
识读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式之一,右图所示朝代为
A.
西汉
B.
蜀汉
C.
东晋
D.
北魏
14.
小鹿同学查阅相关史料后,列出了大事年表如下。表格中?处应填的是
3 / 16
年号纪年
公元纪年
?
主要大事记录
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董仲舒献
“天人三策”。
纳卫子夫为夫人,升卫青为太中大夫。
张骞出使西域。
置五经博士。
罢丞相许昌,以舅田蚡为丞相。
建元元年
公元前
140
17
岁
建元二年
建元三年
建元五年
建元六年
公元前
139
公元前
138
公元前
136
公元前
135
18
岁
19
岁
21
岁
22
岁
A.
汉高祖年纪
B.
汉武帝年纪
C.
汉光武帝年纪
D.
汉献帝年纪
15.
“武帝施主父 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推恩之令”
A.
扩大了汉朝的疆域
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C.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
推动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16.
司马迁写作历史前,游历各地,搜集民间 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在此基础上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完成《史 记》的著述。这表明司马迁著史
A
.坚持“有闻必录”原则
B
.轻视文献记载的价值
C
.忽略实地考察的真实性
D
.注重搜集鉴别历史材料
17.
下列小明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更替年代尺。其中空白处应该填写的王朝是
公元前
202
年
9
年
25
年
220
年
280
年
西
汉
新
朝
三
国
4 / 16
A.
夏朝
B.
商朝
C.
战国
D.
东汉
18.
接上题,对该朝的历史特征描述准确的是
A.
王朝前期实行修养生息政策出现文景之治局面
B.
王朝中后期皇帝年幼形成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
C.
统治者改革措施不当,造成社会矛盾激化统治短暂
D.
统治者内部争权夺利导致八王之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
19.
一位同学将与书写材料相关的主要内容按下表的形式整理出来,但是该同学却不小心将墨水溅
到了笔记本 上。如果请你帮助他重新填写污点处的内容,你的正确选择是(
)
A
.西汉、张骞
B
.西汉、晁错
C
.东汉、蔡伦
20.
下列与三国历史相关的描述,错误
的是
..
A
.曹操虽然统一北方,但并不是三国时期的人
B
.曹丕称帝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
C
.诸葛亮既生活在汉末也曾经担任蜀汉丞相
D
.孙权曾经派卫温到夷洲加强台湾与内地联系
21.
“公元383
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
方 联军。”这次战役
A.
消灭了六国残余势力
B.
奠定了楚汉战争的结局
C.
形成了三国鼎立局面
D.
稳定了东晋在南方的统治
D
.东汉、班固
5 / 16
22.
下表为某同学的历史学习笔记,依据内容判断,他学习的是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结果
23.
东汉末年以来,大批中原地区的人口纷纷南迁,这种现象
A.
有利于东晋统一全国
B.
激化了南北方的矛盾
C.
为江南开发提供劳动力
D.
造成南方人口大量外迁
2 4.
书法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书法历史源远流长。若举办书法的历程展览,下列书法作品按出现先
后的正确顺序是
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
统帅
周瑜——曹操
兵力对比
5
万——
20
万(号称
80
万)
①宣示表
(楷书)
④兰亭集序(行书)
②熹平石经(隶书)
③
琅
琊
石
刻
(
小
篆)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②①③④
D
.①③
②④
6 / 16
7 / 16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52
分)
(请务必将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答题无效)
25.(本题
18
分)历史地图为我们学习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知识。阅读地图内容,结合所学 知识
回答
图
1
图
2
(
1
)
观察地图依据所学知识,判断图
1
和图< br>2
所示王朝名称并写出判断理由。(
6
分)
图
1
所示王朝为。(
1
分)
判断理由(要求:理由不唯一,证据需充分)(
2
分)
图
2
所示王朝为。(
1
分)
判断理由(要求:理由不唯一,需证据充分)(
2
分)
(
2
)
图
1
和图
2
所示王朝统 治地方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
分)
两个王朝官员的产生方式
有什么不同?(
4
分)
8 / 16
-签名吧
-签名吧
-签名吧
-签名吧
-签名吧
-签名吧
-签名吧
-签名吧
本文更新与2021-01-24 18:2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81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