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佳芦花
2021
年高三文科综合培优试卷(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br>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0
年
3
月
27
日,
全球
6000
多个城市分别在当地时间
20
时
30
分至
21
时
30
分熄
灯一小时,以此响应世界自然基金 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
活动。读图
1
,回答
1
题。
1
.图
1
中四城市参加了本次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最先熄灯的是里约热内卢
B
.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是哥本哈根
C
.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哥本哈根、北京、新加坡、里约热内卢
D
.该日昼长由长到短依次是新加坡、哥本哈根、里约热内卢、北京
图2
是世界两岛屿简图。读图
2
,回答
2
题。
实用文档
24
°
甲
a
b
120
°
122
°
18
°
乙
42
°
图
2
48
°
2
.关于甲、乙两岛屿的比较,
正确的是
A
.甲岛的面积大于乙岛
B
.两岛均位于北半球
C
.两岛均位于板块边界
D
.两岛的地形特征相似
某旅游团
7
月初来到地中海的 西西里岛,导游温馨提示:①早晚天气较凉,备好外套;
②气候干燥,多补充水分;③去海边沙滩烫脚, 备好沙滩鞋;④游泳一定带好防晒用品
。
3
.上述提示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大气削弱和保温作用均弱,气温日较差大
B
.②——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上升,天气晴朗干燥
C
.③——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强,沙滩吸热快
D
.④——正午太阳直射该岛,太阳辐射强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
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
5
~
8
个纬度距
离处,并跟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或南退而移动。图
6
为“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
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
4
~
5
题。
4
.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
A
.华北地区高温多雨
B
.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C
.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D
.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
5
.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长江流域时(
)
①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
②长江流域出现伏旱
③东北平原进入雨季
④华北出现春旱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
下图是某河流部分河段经纬度变化图。
D
.①④
实用文档
读图回答
6
题。
6
.该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
)
A
.自西南向东北
B
.自东北向西南
C
.自西北向东南
D
.自东南向西北
表
1
为
xx
年中国人口迁移流向统 计表。读表
1
,回答第
7
题。
表
1
迁入地
迁出地
东部
中部
西部
合计
东部(
%
)
中部(
%
)
西部(
%
)
合计(
%
)
14
.
46
34
.
36
27
.
60
76
.
42
3
.
69
3
.
30
2
.
62
9
.
61
3
.
09
3
.
53
7
.
35
13
.
97
21
.
24
41
.
19
37
.
57
100
.
00
7
.
xx
年中国人口迁移流向及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东部是人口的最大迁出区
人多地少
B
.中部是人口的最大迁入区
矿产资源的开发
C
.人口迁移量最大的方向是由中部迁往东部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
.人口迁移量最大的方向是由西部迁往东部
自然条件的差异
下图为“北半球某农场的农事安排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
8
题。
8
.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主要区位条件是(
)
A
.农场规模大,劳动力丰富
B
.水利工程量大,水源丰富
C
.单位面积产量高,地广人稀
D
.机械化程度高,地形平坦开阔
从
19
世纪 后期至今,
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经历了从欧洲到
北美再到亚洲的变化过程。读下图,回答
9
~
10
题。
9
.能反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转移方向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④→②
C
.③→④→②
D
.④→①→③
10
.世界汽车产业中心不断向中国转移,(
)
主要是因为
A
.消费市场扩大
B
.原料供应充足
C
.劳动力廉价
D
.技术水平较高
11
.目前对地球形状的精确研究主要是基于(
)
实用文档
A
.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B
.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C
.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D
.数字地球
12
.有学者认为:分封制开创了中央与地方贵族分权管理体制。对于这 一说法,以下表述正
确的是
A.这一制度随着郡县制的实行就从此退出了中国历史舞台
B.体现了中央集权的特点
C.这一制度下中央与地方贵族之间必须要以宗法关系作为纽带
D.中央与地方之间存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3.以其学说“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韩非子 D.王阳明
14
.明朝小 说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道:
“昔有一人,姓韦名德,乃福建泉州人氏,
自幼 随著大亲,在绍兴府开个金银铺儿。那老儿做人公道,利心颇轻,为此主顾甚多,
生意尽好。不几年,攒 上好些家私。
”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朝时期
A
.福建当地人谋生困难
B
.闽商控制金融领域
C
.商品经济发展
D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15
.马 克思在
1853
年说:
“太平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
”而蒋介石
则说:
“往者,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志业未究而遽尔败亡……在历史
上足以留一重大纪念焉。
”马克思、蒋介石对太平天国的评价
A
.符合革命史观,角度相同
B
.符合现代化史观,立场相同
C
.符合革命史观,角度不同
D
.符合文明史观,具有客观性
16
.有学者认为,电视台“名家 讲座”虽然办得好,但内容过于偏重帝王将相的活动和宫廷
琐事,离一百多年前梁启超提倡的“新史学”宗旨相去甚远。这里所说的“新史学”宗
旨是
A
.充当帝王的“政治教科书”
B
.让国民从中受益
C
.复兴传统史学
D
.宣传历史进化论
17
.
“每逢民主运动失败一次,反 动潮流便高涨一次,同时孔子便被人抬高一次,之后必有
更进一步的斗争。
”下列历史进程中, 最符合陈独秀这一说法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B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
.戊戌变法——戊戌政变——辛亥革命
D
.辛亥革命——袁世凯复辟——新文化运动
18
.邓小平说:< br>“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
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 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
了,纠正,关了就是了。
”这段 话主要反映的是
A
.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
.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
.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
.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实用文档
19
.
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说:
“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
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
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
尊心的社会,
相反,
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
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 润
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①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
②造成了贫富差距扩大
③打击了千百万群众对理性王国的
憧憬
④加剧了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0
.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 br>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美国
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这表明
A
.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B
.列宁突破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
C
.列宁已经认识到了计划和市场的本质
D
.列宁意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
21
.某学生要完成一篇有关二战人物的作业,在搜集史料。下列属于第一手材料的是
A
.
《斯大林传》
B
.
《大独裁者》
(电影)
C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丘吉尔)
D
.
《二次大战三巨头》
22
.据张君劢《史泰林(注:斯大林) 治下之苏俄》载:
“民国十七年春,俄国国营农场经
理马克维次,有多余不用的机犁百架,召集 附近村落的农民,许租给他们使用,而以他
们所有的土地,共同耕种为条件。
”这种做法起到的 主要作用是
A
.提高了农民个体经营的积极性
B
.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C
.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进程
D
.奠定了国内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23
.下图为威廉·兰格《世 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1957
年
3
月
25
日签定《罗马条约》
,成立欧洲经 济共同体。另一项条约成立欧洲原
子能联营。两个组织都于
1958
年1
月
1
日行使职能。
11
月
14
日到
16
日十二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在莫斯科开会。会议要求团结起来,反
对外部的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在内部消除机会主义。
12
月< br>19
日北约组织在巴黎召开最高级会议,决定在欧洲设置导弹基地。
美国对此项
武器保有基本控制权。
A
.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
B
.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
C
.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D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
24.从
2011
年
10
月
10
日
6
时< br>30
分起,广州市开始对出租车调价,起步价由原来的
7
元
调整为现在 的
10
元。价格调整后,有部分司机担心客源会减少。这种顾虑的合理性在
于
A
.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其需求必然会减少
B
.—种商品价格上升,其替代品需求增加
实用文档
C
.一种商品的需求减少,其利润必然减少
D
.一种商品的需求减少,其供给有所增加
25
.
201 1
年
8
月
20
日“中央企业产业援疆推介会”在乌鲁木齐召开:120
家央企参会、签
约近
90
个项目、超过
1
万亿元 投资……其中超过
7000
亿元的投资项目都将在
xx
年之
前开工。 这体现了
A
.国有企业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B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C
.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D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与本质要求
26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于
2011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月收入 开始按
3500
起征点计算个税,由九级修改为七级累进税率,第一级税率由
5
%修改为
3
%。这
一调整,意味着
①税收的基本特征发生变化
②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对象减少
③企业所得税比例将提高
④国家个人所得税收入会减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br>27
.
公安部于
2011
年
8
月
22
部署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
“打四黑除四害”
专项行动,
严厉
打击整治制售 假劣食品药品的“黑作坊”
、
制售假劣生产生活资料的
“黑工厂”
、收赃销< br>赃的“黑市场”和涉黄涉赌涉毒的“黑窝点”
。此次专项活动,体现了公安机关
①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②依法行政,严肃风纪
③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④履行职能,为民服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8
.我国在人大代表的选举上,常采取“有利于候选人之间的竞争,
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
选择余地”的方式。这种方式是
A
.直接选举
B
.间接选举
C
.等额选举
D
.差额选举
29
.国务院在
2011
年
9
月
6
日发布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中庄严重申,中国将坚定
不移沿 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这表明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将继续
①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②坚持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和深化合作
③加强同周边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合作
④坚持“一国两制”
,努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0
.为唤起国人对母语文化的重视,教育部拟在
2011
年下半年在上海、江苏、云 南、内蒙
古等地率先进行汉语能力测试试点。国家重视母语教育,是因为母语
①教育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②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③是民族文化的根基,是民族身份的标志
④教育需要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31
.中共第十七届六 中全会集中研究“文化命题”
,此次会议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 荣等问题。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
保证是
A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C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32
.某村,在外出打工的青壮年中 ,有
100
多人因为抢劫而被抓。这么高的犯罪率,很大程
度根源于乡村教育的凋敝。
很多人小学毕业,
顶多初中就辍学出去打工了。
该现象反映
了
①意识具有反作用
②客观条件影响人
实用文档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
④联系具有普遍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3
.从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中展示 的中国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与时俱进的美德,
以及在近年来所举办的重大活动和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 过程中的国人精神状态,
都有力
证明中国人的良好道德风貌。材料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A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B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C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D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
34
.中国的俗话很多,对同 一个问题,却有两种答案,如: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与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 知心”
。这说明
A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总是不同
B
.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C
.生活中的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
.正确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35
.漫画《无题》中主角的行为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④客观条件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共
160
分。
36
.
(
24
分)
材料一:
xx
年广东区 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构成(单位:元/人)
人均纯收入项目
合计
工资性收入
实用文档
珠三角
11431.4
6508.1
粤东
6307.3
3548
,
6
粤西
6823.3
3694.3
山区
6245.9
3601.8
经营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2454.1
1773.8
695.4
2277.4
89.1
292.2
26443
158.3
3065
2123.1
118.8
402.2
材料二:
“十二五”期间 ,广东省将把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加快转型升级、建
设幸福广东”的紧迫任务,有效缩小城乡、 地区间发展差距。认真贯彻实施珠三角《规划纲
要》
,大力实施提升珠三角带动粤东、粤西、粤 北战略和推进“双转移”
,切实加大财政转移
支付力度。
(
1
)材料一主要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
(
6
分)
(
2
)从经济生活角度,结合材料分析广东省应如何解决 材料一所反映的问题
?
(
10
分)
(
3
)运用联系的相关知识,为“提升珠三角带动东西北战略”寻找依据。
(
8
分)
37
.(
28
分)
材料一:
“十二五”规划中刚提出文化产业要成为支柱性产业 ,一些城市
就有数字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已远远超过
5%
,
有的城市将文化产业统计的
“尺
度”和“口径”放大,教育、体育、化妆品都计算 在内。大型主题公园等也如雨后春笋般出
现,由此带来的盲目跟风、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现象让人忧虑 。
材料二:有人认为,
文化产业虽然具有产业属性,
但作为精神产品的文化 ,
更重要的是
强调质,而非量。否则再大的量,也无法发挥精神产品的影响力。
实用文档
-雷佳芦花
-雷佳芦花
-雷佳芦花
-雷佳芦花
-雷佳芦花
-雷佳芦花
-雷佳芦花
-雷佳芦花
本文更新与2021-01-24 23:3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82110.html
-
上一篇:描写冬天景色的英语作文
下一篇:描写中秋节的好句好段优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