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1
、模仿说:
最古老的一种说法。 主要代表人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认
为模仿是人的本能,所有的文艺都是
“
模仿
”
,不管是何种样式和种类的艺术,只有三点差别,即所取的媒
介、对象、方式的不同。亚里士多德强调所有的艺术都起源于自然界和社会现实的模仿,包含朴素唯物主
义的观点,具有进步合理的内容,但只触及事物的表面,而没揭示其本质。
2
、表 现说:
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其美学思想核心是
“
直觉即表现
”
说。 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对克罗齐
的表现说作了进一步的详尽发挥,认为艺术不是再现和模仿,更不是单纯的 游戏,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
是所谓
“
真正的艺术
”
,艺术就是艺术 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
3
、文化:
19
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 勒《原始文化》
:所谓文化获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
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 社会成员的个体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4
、艺术教育:< br>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和想象
力、陶冶人 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
人 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5
、造型艺术:
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 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
,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
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 感。造型艺术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主
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等。
6
、散点透视:
中国画在构图上,多采用散点透视法(即可移动的远近法)
,近大远小,讲究随物赋形,
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凡各 个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均可列
置在画面上,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 。
7
、焦点透视:
西方绘画的透视法,其特征是符合人的视觉真实,讲究科 学性。在同一个立足点上,艺
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运用焦点透视,掌握了表现空间的规律。画 家作画时,把客观物象在平面
上正确展现,使之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
8
、 艺术鉴赏:
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鉴
赏的本身便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体现在人么对艺术形象感受、理解和评判的过程中。
9< br>、表情艺术:
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音响、人体)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 一
类艺术的总称,它主要是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现性和表演性艺术。
10
、综合艺术的表演性:
表演性即指演员依据剧作家提供的剧本,按照的规定情景和角色的思想感情,在导演指导下进行二度创作,运用语言、动作创造人物形象。
11
、典型: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获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其核心
是塑造鲜 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艺术典型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
12
、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就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审美理想。意境是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熔铸的产物,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
13
、
艺术想象:
想象是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艺术想象对艺术创造起着
重要的作用中。
14
、
艺术批评:
不仅停留在鉴赏阶段,而是需要在艺术鉴赏的基 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在一定的艺术
理论指导下,对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并且做出理论上的鉴别和判断。
15
、再现说:
俄国
19
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
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 客观现实的再现,基本论点是艺术反映生活,他理解的客观现实包括客观存在的自
然界、人们的社会生活 、以及更加深刻的社会内容。
判断题
1
、没有绝对再现,也没有纯粹表现。
正确。
理由:再 现是艺术本质的一种,具有一定的缺陷,没有绝对的再现;表现说是艺术起源的一种,艺术的起
源是多方 面的综合,不是纯粹的。
2
、艺术形象个性化比共性更重要。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错误。
理由:
艺术形象 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
共性存在于千差万别的个性之中,
个性总是共性的不同方式的表现,成功的艺术形象应该是同时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和丰富而广泛的社会概括,因此二者同等重要。
3
、艺术起源于巫术。
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又不完全正确。
理由:艺术的产生最初确实是与巫术有密切联系的,但艺术起源于“巫术”理论又并不十分准确,因为原始时代的巫术活动是直接和当时原始人类的生产劳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而这些原始的艺术活动虽然具有明显的巫术动机或巫术目的,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尤其是物质生产活动。
4
、艺术起源于游戏。
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又不完全正确。
理由:
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
仅仅从生物学或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仍然未能揭示 出艺术产生的最终原因。
尤其这种说法把“游戏”看作人和动物共有的本能,更是错误的论断,因为艺术 活动与审美活动仅仅属于
人类活动所专有。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脱离了人的社会实践,所以仍然不能揭 开艺术诞生的真正奥秘。
5
、美育对于弥合现代人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分裂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
理由:感性冲动受理性需要的支配,理性冲动不然手自然规律的限制,完美的 人性应该是两者的统一,而
审美又是实现精神解放和完美人性的先决条件,因此美育将两者有机的统一起 来,防止其分裂。
6
、文字是语言的艺术,不具备形象性。
错误。
理由:
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形象性,
文学既然是语言的艺 术,
当然也具有形象性,
文字塑造的艺术形象,
能够反映社会生活和一定的场景,就如 唐代散文家柳宗元的《小潭石记》
,作者通过绘形绘神、绘声绘色
的笔法,形象逼真的把场景再 现出来,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这不正表现出文学也具备形象行吗?
7
、书法就是写字?
错误。
理由: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 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主要是通过汉字的用笔用墨,点画结构,行次章法
等造型美。
来表现 人的气质、
品格和情操。
从而达到美学的境界。
形式上它是一门刻意追求线条美的艺术 ,
内容上,它是一门体现民族灵魂的艺术。
写字要求清楚就行,并不强调技法,书法 则不然,书法强调的是技法操作下的写字,如果一个人不懂用笔
技法,写出来的字就不会具有艺术性,也 只能叫做写字。
8
、摄影技术就是摄影艺术?
错误。
理由:所谓摄影艺术,就是拍摄者使用照相机反映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表达思想感情。根据艺术创作构
思,运用摄影造型技巧,经过安放制作的工艺程序,制成有艺术感染力的照片。而摄影技术主要指相机的
使用,取景的光圈大小,快门的速度控制等技术的灵活运用。
9
、艺术就是技术?
错误。
理由:技术完全以科学、实 用为目的,是生产、创造物质的能力和技巧。当然艺术需要技术的支持,但是
艺术是指人在物质的基础上 对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表现、感知和理解,已经上升到美学高度。
10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不具备形象的直观性?
正确。
理由: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形象缺乏直观性,是非物质的,是一种必须付诸想象才能被感知和领悟的
间接性形象。
简答题:
一、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1
、道德影响艺术,
一定时代的社会伦理道德总是要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思想表现出来 ;其次,尤其表现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在艺术家的情感道德对艺术创 造的影响最大,艺术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因而在描写、
表现人么的道德面貌、生活时 ,必然会加入其道德评判和判断。
话剧《玩偶之家》
、歌剧《茶花女》
、戏 剧《秦香莲》
、电视剧《昨夜星辰》
、连续剧《渴望》引起轰动,内
容深涉道德内容, 反映出了不同时代、社会、人物的道德情感和行为。
艺
2
、艺术影响道德
,主要表现在艺术作品对人民群众的道德教育上。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形象鼓舞了一代人。
3
、两者存在本质差 别:
范围上,艺术更为广泛;方式上,艺术是区别于道德的概念规范的具体描写——
道德的变化 通过艺术来表现;评价标准上,艺术以真善美为标准,道德具有时代性和社会性,道德的变化
通过艺术来 表现;并非一切的艺术作品都有道德内容。
二、语言艺术的间接性:
文学 是运用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
传达审美情感。
由于文学语言必须通过读者的想象才能感受到艺术 形象,
因此,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这种间接性既是语言艺术的局限,也是语言艺术的特长和优势,因为 它使得
文学形象具有其他艺术无法相比的广阔性。文学形象的间接性,可以说是文学区别于其他一切艺术 的重要
特征之一。语言艺术不能通过读者的感受器官来直接把握,必须借助人们的联想和想象,在他们的 头脑中
呈现出艺术形象,从而产生如临其境的审美效果。语言艺术还通过暗示性的语言来激发读者想象, 留下更
多的艺术意境,从而使得语言艺术获得更多广阔的表现天地。
顾城《一代人》
: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这首诗很短,但在两句诗里,就让 读者
联想时代背景,懂得诗人呼唤人们觉醒、奋斗努力,令人振奋。
三、综合艺术的审美性特征:
1
、综合性与独特性
< br>综合性:
是综合艺术的首要特征,从艺术学层次讲,它吸收了各门艺术的多种元素,有机融合在自 己的表
现手段中,丰富艺术表现力。
电影大师爱森斯坦说电影就是“把绘画与戏剧、 音乐与雕刻、建筑艺术与舞蹈、风景与任务、视觉形象与
发声的语言链结成为统一的综合体。
”
独特性:
综合艺术的又一特征。
戏剧、
戏曲是古老的传 统艺术,
电影、
电视是现代科技的产物,
区别一目了然。
西方的话剧与中国的 戏曲,
银幕艺术电影与荧屏艺术电视,也有鲜明的区别。
2
、情节性与主人公
情节性
:叙事性艺术都是要由人物的行动、人 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形成一个有完整过程的生活事件,
都具有故事情节,并以矛盾冲突为情节发展的 主要线索,在紧张而积累的矛盾冲突后,塑造出具有典型意
义的人物形象。对于综合艺术来讲,情节性具 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情节不但使综合艺术的作品成为一个有
机的整体,而且通过不同的情节结构方式呈现 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戏剧性情节(电影《十面埋伏》
、电视剧《渴望》
)< br>;非戏剧性情节(电影《秋菊打官司》
、
《城南旧事》
)
主 人公:
指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是作品内容的中心,是矛盾冲突的主体,是情节展开的依据。
< br>关汉卿
《感天动地窦娥冤》
中的窦娥心地善良,
原以为官府会为她伸冤昭雪,< br>但严酷的现实,
黑暗的社会、
官吏、地痞流氓,使她清醒,但她不屈于命运,在临行前发 下三桩誓愿以示冤枉使其形象更具有震撼人心
的效果。
3
、文学性与表演性
文学性:
综合艺术的基础。戏剧影视作品的创 造,是在剧作者编写的文学剧本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造的。
老舍话剧《茶馆》高度概括描绘旧 北京城的一个茶馆,通过其复杂的人物和关系,展示戊戌变法到抗战胜
利的
50
年社会 变迁的历史画卷。
表演性:
综合艺术的基础,最突出的特征,指演员依据剧作家提供 的剧本,按照的规定情景和角色的思想
感情,在导演指导下进行二度创作,运用语言、动作创造人物形象 。
著名电影《梅兰芳》
,梅兰芳饰演者黎明以其高超的演技,活灵活现的再现了京剧 大师梅兰芳的人生故事
四、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1-25 06:1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83204.html
-
上一篇:中国古代艺术专题
下一篇:爸爸作文之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