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
年全国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
2011
年全国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
60
分)
大千世界,
原点无所不在,
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
可 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
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
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
800个字(含
标点符号)
。
【作文解析】
提示语里有这样几个关键 词,
大千世界告诉考生思维要放得开,
写作范围无所不包;
无
所不在是指考生 要选准一个切入点;
道路的起点长河的源头坐标的中心事物的根本提示考生
什么叫原点,弱化了 考生审题的难度;生活体验与认识,
指明了考生可以选择的文体,
或是
记叙文,或是议 论文。
原点究竟是什么?它的的本意是指出发的 地方,
提示语里的原点,
都是其比喻义。
那么,
文题回到原点这个动宾结构的 词组,
亦即回到初始的状态。
也就是说,
这个原点代表或者象
征着一种美好的 东西,
例如人之初,
性本善即是典型一例,
这也回答了为什么要回到原点的
原 因。当然,原点也代表了一种蒙昧、启蒙和混沌。禅界有言: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
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最高的境界就是回到
原点,
经历沧桑岁月 ,
历览世事变幻,
回归本真,
再次回到原点。
新加坡有部电视剧就叫
《原
点》
,故事叙述
3
名好友自小就许下同一个愿望,但因长大后的
3
人有了不同的际遇,从此
分道扬镳,好友变成了仇敌、情侣也两地分离。这是不能回到原点的 悲剧。
因此,
这个原点考生很容易联想 到一切的真善美、纯自然的环境、
淳朴的民风等等,那
么,与此相关的主题就范围更广了。
【满分作文】
回到原点
头顶灰白的天空,翻过尘土飞扬的马路,我终于可以停下脚步,
驻立在那熟悉又陌生的巷口。
我知道,
只要再迈一步,
我便回到我人生的原点———
那
条打从我一出生便孕育我的老巷。那条充满西关风情,予我人生第一课的老巷。
踏着青石板路,
我缓缓步入巷的深处。
映 入眼帘的是久违的西关老屋。
深红的趟栊门前
是三级浅平的石阶,
某户人家的家猫正慵 懒地躺在石阶上,
享受正午到来前温和的阳光。
偶
有微风拂过,老猫用前爪轻轻拨弄脸 上的胡子,发出喵的一声后,
打了个滚又沉沉睡去。我
知道,这是喧嚣大城市的深处才有的悠闲 与宁静。而我人生的起点就始于这一片祥和中。
趟栊门后,
原本掩着的木门已敞开。
借着屋内微弱的光线,
我看见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正
躺在摇椅上看报纸。
忽然,
一个小皮球嘭地一声打在了摇椅上,
紧接着一个年 纪大约只有两
岁的孩子屁颠屁颠地走到摇椅旁,揪着爷爷的衣角爷爷,球球!老人摘下眼镜,笑着起身,
把孩子揽入怀抱,细声细语地说着:哦,球球去哪儿啦!在这里吗?不是!啊……在这儿!
只听 ,一阵铜铃般的笑声传入我耳中,我仿佛看见早已过世的爷爷也曾这么抱着我。是的,
在我人生刚开启的 那几年,这条老巷承载着亲人的无数关怀,西关人特有的温情。
满洲窗,青瓦砖,古榕树,越来越多的景致冲击着我的视觉膜,也敲打着我心。可是,
忽然地,
一个红得早已褪色却又刺眼的拆字赫然出现在我老屋的墙壁上。
这一拆字与周遭之< br>景,周遭平和的氛围是何等的不相符。这时,我方惊醒:早在十一年前,这条老巷便已列入
拆迁范 围,也就是说:我人生的原点将要被抹去。
眼泪 不争气地涌出我的眼眶,我多想呐喊:这条巷子拆不得,
拆不得啊!它不仅仅是我
出生的地方,
也是培育我温和性格的地方,
更是让我感受人间温暖的最初的开始。
这里的一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1-25 08:5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83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