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与生活-我想对你说
关于爱国的故事
25
个
生。他们都是些少年。有个才< br>12
岁的少年叫詹天佑,十分聪明好学,
又立志为国效力。之后他学习工程技术毕业,回 到了国内。可清朝政
府对本国人才不信任,像修铁路,就都让外国人主持。詹天佑尽管有
才干, 也只能当助手。
1905
年,修建北京到张家口铁路的消息传 开了。英国和俄国都
争着要修,
因为他们明白这条铁路在中国的战略要地,
掌握了它就 能
控制中国,双方争执不下,最终达成协议,说中国如果不让他们修,
他们就什么也不供给。他 们以为中国人离开他们肯定修不成这条铁
路。
清朝政府这才让 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
有人对他不放心,
说他自
不量力,说他胆大包天,劝他不要承担 这项难度十分大的工程。詹天
佑说:京张铁路如果失败,
不可是我的不幸,也会给中国带来很大 损
失。外国人说中国工程师不行,我则坚持由自我来办
!
为了给中国人
争口气 ,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和工人们一齐吃住在工地,细心
勘探,
大胆试验,
经过< br>4
年艰苦的劳动,
最终成功地修筑了京张铁路。
这是中国人自我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
的志气。
詹天佑为祖 国赢得了荣誉,
原先那些瞧不起中国工程师的英
国人也表示对他由衷敬佩。
关于爱国的故事(三)
:
辛弃疾忧国忧民
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论文前 三篇详细分析了北
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
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
后
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
进取准备,
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
业等问题 ,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可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
没有采纳他的提议。
关于爱国的故事(四)
:
夏明翰
1928
年
2
月
9
日,武汉市上空彤 云密布,阴风凄凄。在国民党
反动派的刑场上,
共产党员夏明翰大义凛然,
慷慨赋诗: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之后人。
夏明翰,
1900
年生于湖南衡阳。他少年时代,就疾恶如仇,立
志报国。
有一次,明翰跟着母亲从武汉乘船到九江。船上,耀武扬威的洋
人动不动 就对中国乘客强行无理。
有个乘客因为没把行李放到床铺底
下,洋人便气势汹汹地破口大骂,并 一脚把行李踢出去老远。
这是咱们中国的土地,怎样能容忍洋人横行霸 道明翰攥起小拳
头,愤愤地望着母亲清癯的面孔。
母亲的心境 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她鄙夷地瞥了身旁的洋人一眼,
当
即吟诵了一首抒发忧国之情的诗歌。吟完, 又对明翰说:怒气憋在肚
子里会生病的,你也来作一首吧
明翰 伏在船栏杆上,默默地眺望着,沉思着。此时,滚滚的长江
上,
一幕杯具正在发生:
一 艘横冲直撞的外国轮船撞碎了中国渔民的
小木船,
负伤落水的渔民发出了凄厉的喊声……明翰触 景感怀,
一首
充满仇恨的小诗脱口而出:洋船水上漂,洋旗空中飘,洋人逞淫
威,…… 第四句还没说出来,母亲已经接上了:国耻恨难消。
之后,
夏明翰把这首诗工整地抄在了本子上,
一向保存到就义前。
关于爱国的故事(五)
:
张伯苓的梦想
南开中学的创办者张伯苓
16
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洋水师学
堂,
学习驾驶。
毕业后,
他参加了甲午海战 ,
但军舰一出海就被击沉,
这对他触动很大。
1899
年英国强租我国威海卫 军港,张伯苓亲眼看
见,
第一天在港口升起的清朝国旗第二天就降下来了。
强烈的爱国 心
促使他毅然退出海军,回到天津筹办学校。他四处奔走,筹集资金,
最终在
1907
年办起了南开学校。张伯苓一生全力办教学为国家培养
了大批的人才。
关于爱国的故事(六)
:
苏步青读书不忘救国
苏步青,是我国蜚声海内外的杰出数学家。
在读初中的时候, 苏步青凭着自我的天资聪明、勤学好问,成绩
一向十分好,但对数学还没什么兴趣,因为他觉得数学太简 单,一学
就懂。在浙江省立十中念初三时,学校来了一位教数学的教师,听说
这位教师是很出众 的,
所以听说他能来给上数学课,
苏步青也稍微地
提起了一点兴趣。
。
。
。
。
。
。上课铃响了,从门外走 进一个身材瘦高、穿白色西装的
年轻人,他的脸色很白,棱角很分明,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这样年轻还穿西装的教师真是罕见,一进门便引起班里的一片哗然。
走上 讲台,杨教师表现得很镇静,把课本向桌上一摔,说了声:
同学们,我姓杨,
大家今日不用担心 没还课本而被教师骂了,所以今
日我们不讲课本,
我们要讲国家他讲话的声音不算大,
但每个字都像
晶亮的子弹射进每个人的心房。
于是下头又是一 阵骚动,
没精打采的苏步青也亮起了精神。
杨教
师之后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 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
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
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该负
起应有的职责。
他旁征博 引随后又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
的巨大作用,
为了救亡图存,
必须振兴科学 。
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
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
。
。
。< br>。
。
这一堂课使苏步青明白了数学的真正意义和自我身 上肩负的历
史职责,
就是这节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
把他引入了神秘的数学王
国。
从那以后,
在杨教师的影响下,
苏步青的兴趣 从文学转向了数学,
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
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
功夫不负有 心
人,苏步青在数学上渐渐地崭露了头角。
17
岁时 ,苏步青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
业学校,
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 br>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步青较
早地进入了数学的研究领域,
在完成学业的同时,
写了
30
多篇论文,
在微分几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于
1931< br>年获得理学博士
学位。获得博士之前,苏步青已在日本帝国大学数学系当讲师,正当
日本 一个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
国,回到抚育他成长的祖国任教。回到浙大 任教授的苏步青,生活十
分艰苦。
应对困境,
苏步青的回答是:
吃苦算得了什 么,
我心甘情愿,
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
这就是老一辈数学家那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关于爱国的故事(七)
:
宋庆龄的执着
宋庆龄自
1913
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 求
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在近
70
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
(1917< br>年
)
、国民大革命
(19241927
年
)
、国共对 立十年
(19271937
年
)
、抗日
战争
(193719 45
年
)
、解放战争
(19451949
年
)
,她 始终忠贞不渝地坚
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
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齐,
为祖国的繁荣富
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
英勇奋斗,
在中国现代历史上,
谱写了 光辉的篇章。宋庆龄所以被誉为
20
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关于爱国的故事(八)
:
民族尊严不可辱
犹太人没有自我的国家,
他们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主要是在
欧洲和美洲,
虽然并没有自我的祖国,
可是犹太人是一个凝聚力十分
强的民族 。
德国大诗人海涅就是个犹太人。
他写的诗充满爱国活力,< br>可是有
些人因为他是犹太人而对他抱有成见。
有一段时间,
他在公共场合常遭到一些无耻之徒的侮辱和攻击。
有一天,在一个晚会上,有个不 怀好意的家伙对他说:告诉你一
件奇怪的事情,
我发出了一个小岛,
这个岛上竟然没有 犹太人和驴子
!
海涅看了他一眼,不动声色地说:看来,仅有你我一齐去那个岛
上,才能弥补这个缺陷
关于爱国的故事(九)
:
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应募参军,
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
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
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 br>部委托给你了。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
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 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
朕不遥度。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我率领轻装骑兵驻扎 在
郾城,兵锋锐气十足。可是,之后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
臣纳贡。
就在岳 飞进取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
高宗和秦桧却
连发
12
道金字牌班师诏 ,命令岳飞退兵。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
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
39
岁。
关于爱国的故事(十)
:
把心脏埋在祖国
波兰著名音乐家肖邦诞生之际,
正是 俄国极力向外扩张、
侵吞波
兰之时。
少年时代的肖邦就有着强烈的爱国情绪,
他很小的时候就明
白用琴声来宣泄他的情绪。
1830
年,法国爆发了革命,这极大地推动了欧洲各国的民族主
义革命运动,
波兰的爱国力量又重新 振奋了起来。
华沙动荡不安的局
势,使得肖邦的家人、教师和朋友都敦促他尽早出国深造,为此 ,肖
邦一向处于激烈的思想斗争中:
爱国心使他想留下;
而事业心又使他
想离 去。
他也预感到:
一旦这次离开华沙,
他将再也不能回到家乡了。
离开波兰时 ,
友人用银杯盛满了祖国的泥土,
送与这年轻的流亡者一
生相伴。
离开华沙后不久,
肖邦在报纸上看到了华沙爆发了起义、
波兰人
民 奋起反抗的消息,
这让肖邦兴奋不已。
肖邦急切地期望回国与波兰
人民并肩作战,可是他的父亲和朋友劝阻他不要放弃自我的追求,
还
要求他经过音乐创作和演奏去为祖国争 得荣誉。
他的作家朋友维特维
茨基在一封信中写道:
当祖国处于生死存亡之际,
没有任何一个波兰
人能坚持平静。
亲爱的朋友,
你还记得吗?你远赴他乡不是为了消 沉,
而是为了在艺术中完善自我,
成为你家庭和国家的安慰与骄傲。
肖邦
反复 思考之后还是留了下来。
在巴黎浓郁的艺术气氛中,
肖邦在音乐
上大为长进,
心胸和头脑也变得更为开阔,
最终成了世界级的音乐大
师。
< br>肖邦逝世后,
他的遗体按照他的遗愿埋葬在巴黎拉雪兹墓地,
紧
挨在他最敬爱的 作曲家贝利尼的墓旁。
那只从华沙带来的银杯中盛满
祖国的泥土,
撒在了肖邦的棺木上 ,
而他的心脏则被带回到他的祖国,
埋葬在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上,
这个举动十分贴 合这位钢琴诗人的
愿望,因为十九年如一日,他的心一向都与祖国在一齐。
关于爱国的故事(十一)
:
华罗庚立志回国
着名数学家华罗庚早年在美国很受学术界器重 。
有人想和他签订
合同,把他留在美国,给予优厚的待遇,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
息后,立即决定回国。途经香港时,他发表了一封给留美学生的公开
信,满怀热情地呼吁他们:为了国家 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
关于爱国的故事(十二)
:
爱国英雄杨靖宇
杨靖宇
21< br>岁参加革命,
1940
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
不动树皮,
只 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
日军劝降不成,
便放乱枪,
年仅
35
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
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
当看到他的胃里仅有野草和棉絮时,
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
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
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 林中,
支撑着
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关于爱国的故事(十三)
:
肖邦的遗愿
1830
年
11
月,费 列德利克肖邦
(
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
决定到外
国深造,为祖国争光 。出发前,朋友们为他举行了一个送别晚会。肖
邦满怀感激之情,
理解了朋友们赠送的装满祖国 泥土的银杯,
表示永
远不会忘记可爱的祖国。肖邦辗转于维也纳、伦敦、巴黎等地,经过
他的艺术活动,
增进西欧人民对当时正在受难的波兰人民的同情和了
解。可是,在辗转流离的 生活中,他得了重病。
1849
年秋天,肖邦
游戏与生活-我想对你说
游戏与生活-我想对你说
游戏与生活-我想对你说
游戏与生活-我想对你说
游戏与生活-我想对你说
游戏与生活-我想对你说
游戏与生活-我想对你说
游戏与生活-我想对你说
本文更新与2021-01-25 17:2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84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