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作文首页 > 高中作文 >

护士述职报告: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新人教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zuowen
2020-11-29 15:32
tags:八年级, 说课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2020年11月29日发(作者:柯蘅)
本文档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上传,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一、教材理解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人教版义务教 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
《唐诗二首》中的一首歌行体的古诗,作者唐朝诗人 杜甫。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
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
全诗先叙事:由茅屋为秋风 所破写到“邻人相暴,对门相盗”的丑恶现实、长夜沾湿的苦痛。
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穷困甚至恼羞 成怒的窘状,更表达了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而死,
换来天下寒士风雨不动安稳如山的幸福生活的博大宽 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总目标要求“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
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第四学段的课程目标阅读部分要求“能 够区分写
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古典诗歌的教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另一方面应进行文言词语的教学,为学生扫除“初
步理解 、鉴赏文学作品”的障碍。
本单元阅读部分的教学目标是:
学习本单元,要借助提示、注释 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要品味
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 解。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理解,这首古体诗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理解杜甫身处茅屋的济世情怀。
3.背诵全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体裁是诗歌,喜欢诗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理解一行 诗并不难,理
解一节诗、一首诗却并不容易,这是因为作为最纯粹的语言艺术的诗歌为了追求诗歌的精炼 ,
出现了许多的跳跃或者说省略,因此,引导学生调动他们的知识积累、生活积累,补足诗歌
的 省略部分,引导学生在诗歌行与行之间、节与节之间建立起联系,使学生对全诗有一个完
整的理解是本课 教学的重点。
时代相隔久远和学生人生经验的不足,使学生在理解诗人身处茅屋的济世情怀方面,困难 很
大,因此,使学生懂得知人论世将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法学法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学生的学习障碍有两个:古代语言和不熟悉诗歌这种文学样式。
因此 ,其教学任务有二: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学习古代语言、积累文言词语。传统的古诗
文教学一般先串讲 ,用教师的理解替代了学生的阅读实践。
作为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中的一首诗,学生的文言词 语积累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
这首诗的教学按照“基于富有意义的任务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采 取将阅读教学(理
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古代语言的教学糅合的方法,让学生为了理解诗意去学习古代语 言,
整个课堂教学围绕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这个“富有意义的任务”展开,使课堂学习由于“有
意义”而变得“有意思”,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加强诵读教学。 诗歌留给读者的印象是语言,叙事作品留给人的印象是情节。这是因为诗歌
的语言富有韵律美。要感受诗 的韵律美,只能读。《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语感的培养,
“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 、体验、培养语感。”“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
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可以 说,诵读和积累是发展语感的重要
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诵读,本诗又是《语文课程标准 》推荐背诵的优秀诗
文之一,宜当堂背诵。
三、教学程序
本文档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上传,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1-29 15:3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32216.html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新人教版的相关文章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新人教版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