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索寓言》读后感
我喜欢读书,因为读书可以让我沉浸在自然 的美丽之中;
我喜欢读书,因为读书可以让我放松下来,漫游于情节的波澜中;
我喜欢读书,因 为读书可以让我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
我最喜欢读的书之一是伊索寓言,我之所以 喜欢它,是因
为它在生动的故事情节中蕴含着人生真谛,能让人在喜怒哀乐之
中,懂得做事之道 ,为人之道。
一只乌鸦口渴了,想要找水喝,它突然发现一个长颈烧瓶,
可 烧瓶口很小,乌鸦喝不到水,怎么办呢?乌鸦想到:也许可
以……,于是,乌鸦衔来小石子,轻轻地放入 瓶中,水慢慢涨了
起来,就这样乌鸦喝到了瓶中水。事实上,认识乌鸦还是我很小
的时候,通过 《乌鸦和狐狸》那本儿童读物认识的,正是那只愚
蠢的乌鸦,那只自作聪明的乌鸦,在狡猾的狐狸面前, 在得意之
后,在不经意之中,把辛苦得来的大块肥肉落入狐狸之口,这是
最初我对乌鸦的印象, 不太好的印象。那只不太讨人喜欢的乌鸦,
在这里用它的聪明机智改变了我对它的认识。它用行动告诉我
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要放弃,应该认真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终一定能战胜困难。还是那只 不太讨人喜欢的乌鸦,在这里用
它的行动改变了我观察事物的态度:在认识世界万物之初,第一
印象可能是比较深刻地印象,但未必是正确的印象,只有全方位
认识事物,了解事物,才能对事物本身得 出正确的判断。
第1页 / 总共6页
正如农夫与蛇的故事:一个农 夫发现了一条冻着的毒蛇,
农夫出于怜悯之心把蛇带了回去,把它抱在怀中,不一会儿,蛇
逐渐 恢复了知觉,却咬了农夫一口。这则人寓言故事给人深刻地
启迪,自然界万物的存在有其内在的规律,我 们认识世界就是要
探索它的规律。蛇是冷血动物,冬眠是它的习性,一个“好心”
的农夫,用它 的无知打搅了蛇的冬眠,让蛇感到来自外界的攻击,
自然要咬他一口,愚昧让农夫受到惩罚。的确,人是 需要爱心的,
正因为人有了爱,这个世界才会温馨而美好,就像南方雪灾、汶
川地震,大灾之时 大爱无处不在,处处体现人间真情。但农夫行
为不能理解为一个动物爱好者,一个“爱心人士”。因为他 的爱
心用错了地方,正如对坏人宽容放纵,则会给社会,给自己和别
人造成更大的伤害,就像农 夫与蛇,农夫救了蛇,蛇却恩将仇报,
咬了农夫,教训是何等深刻。
读史书 能让人铭记历史;读科学能让人明智;读文学能让
人陶冶情操……。读书,有助于我们了解世界万物内在 规律,读
书,帮助我们认识真实地世界。
在我们的前方。总是会有个引领, 亦如师长,又亦如目标,
它们会指引我们方向,带着我们去往那个我们所期望的终点。
从《伊索寓言》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当时年代的那
个特性:那时的人们依旧认为 人是被上帝所创的,虽然展露了人
们思想的缺乏,但也为这部书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吸引力,让读者
在被导入深邃思想的同时,也带来了几分好心情。
第2页 / 总共6页
正因为种种原因,使我想更深入地了解伊索这个人。
他曾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 ,曾被转卖多次,但因知
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自由后,伊索开始环游世界,
为人 们讲述他的寓言故事,深受古希腊人民的喜爱。伊索童年期
是一个哑巴,只能发出奇怪的声音,用手势表 达他的意思;再加
上他长得又矮又丑,邻居都认为他是个疯子。但是他的母亲非常
爱他,时常讲 故事给他听;他的舅舅恨这个又矮又丑的外甥,常
常强迫他在田里做最艰苦的工作。母亲去世后,伊索跟 着曾照料
过他的老人,离家到各地去漫游,因此学到了许多故事。从这些
我们可以看出,伊索其 实是一个多灾多难的人,他有着一个悲惨
的童年—似乎所有有作为的人都要经历一份折磨。
其实很多人都只看到了名人的光辉外表,自以为那些闪烁
在荧屏上的人物无所不能,心 中对他们产生了一种仰望感,但却
忘记了名人也是人,他们也经历过那个无知的年代,那个青少懵
懂的时期。如同我们一般,一点一点地从一个渺小的笔划到一个
“大写的人”。困难与挫折是我们一生 中所无法避免的东西,正
因为有了他们,才炼就了一个个坚强的灵魂。人,是不可能跳跃
性的成 长的。正如郭沫若所说的一样——一个人总是有些拂逆的
遭遇才好,不然是会不知不觉地消沉下去的,人 只怕自己倒,别
人骂不倒。契科夫也曾说过“困难与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
向坯料的锤,打 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
我们在困难中成长,也只有困难也才能助我们历炼。< br>
第3页 / 总共6页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1-29 17:2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32556.html
-
上一篇:莎士比亚李尔王读后感
下一篇:农夫与蛇故事读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