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历山大人物传记
800
字作文
【篇一:
关于希望的作文
800
字】
关于希望的作文
公元前
334
年,亚历山大率领希腊联 军渡过达达尼尔海峡,远征波
斯。出发前,他把自己的全部财产都分给了自己的大臣。但
远征需
要巨额的资金购买大量的军用品,一位大臣深以为怪,便问亚历山
大:陛下准备带什么启程
?
对此,亚历山大回答:我只带一个财宝, p>
那就是
lsquo;
希望
rsquo;
。大臣深受感动地说:那么请允许我与您
共享这个财宝吧。于是他拒绝了亚历山
大分给自己的财产,其他大
臣也仿效他的做法。的确,带着希望上路,就永远不会被打败
。
生活中,挫折、坎坷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苦,对
!
就是苦。然而只
有吃了这道菜,才有可能成功
。身处逆境的人常常会怨天尤人,唉
声叹气,然而叹气又有什么用呢
?< /p>
只有心中燃烧着希望之火,不懈奋
斗,才能打败心中的波斯。生活中只有失
败的成功者,而不会有成
功的失败者;若要使自己成功,就必须对生活充满希望。如果生
命
中怀着希望,梦也会闪闪发光。
记得曾经有一名犯 人,二十年的徒
刑使他心灰意冷,万念俱灰。在自杀前,他决定回忆过去,哪怕只
有一点值得他留恋的东西,他就不去死。他想啊想啊,忽然眼前一
亮,
他终于想起半句令他感动的话。那是在美术课上,他胡乱涂了
一幅画,老师走过来对他说
:你画的是什么呀
?
嗯,颜色倒挺鲜艳的。
就是这半句夸
奖,使他获得了生的希望。他开始学画。每天,他都
努力地想着:鸟鸣花香,青山绿水,
蓝天白云,并尽量把这些表现
在画面上。画画又带给他新的希望。两年后他提前获释,成
了一位
小有名气的画家。其实生活就是这样,有希望就可能成功。
希望需要汗水,只有用汗水来浇灌,希望才会开花。尽管有时我们
会失望,但只要有希望在,最终我们会摆脱山穷水尽的境地,进人
柳暗花明的又一村。希望是胸中熊熊燃烧的火焰,有了它的光芒我
们才会生出勇气,才
会激发出巨大的激情,闪烁出睿智之光。只有
睿智之光与时俱增、终生怀有希望的人,才
会成为生活的强者。
也许你会问:我们如何 才能拥有希望
?
方法很简单举起你的手掌,对
准阳光,手
掌中那块红彤彤的颜色便是希望。其实你一直携着、拥
有着希望,只是自己未发现而已。
记住:只要有希望,毛毛虫也会
有化蝶飞翔的那一天。
【篇二:
2011
年高考作文案例】
2011
年高考作文案例:材料作文
“
面对前人
”
导写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未即位时,每听到父王在国外打胜仗的消息,
就忧心忡忡,生
怕天下都被他父亲征服了,自己将来再无用武之地。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对宋代诗人来说,唐诗既是丰厚
的遗产,也是
巨大的挑战。所以,钱钟书先生说,有唐诗作榜样,
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在全面理解材 料的基础上,提炼观点,
展开联想。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也可以讲述身边的
故
事。
【注意】①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
限。③不少于
80 0
字。④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本题是浙江省宁波 中学
2010
年高考调研卷作文题。这则材料的关
键,在
于讲今人与前人的关系问题,用不同的观点看待,用不同的
态度对待,既会得出不同的结
论,又必然引出不同的对策,当然会
产生不同的结果。前人的卓越成就是我们的目标动力
,还是我们前
行的压力?我们应该变压力为动力,还是被压力压倒,无法超越前
人?联系身边的生活,会发现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和认真对待的
问题。
看到同伴取得了成绩,是真心祝贺,还是忧心忡忡?对已经
刷新的高度,是认为它是一个
新的挑战,还是认为它是一个障碍?
正确的态度应是什么?想清楚了,文章的立意就有了
,文章的构思
也就有了。
例文一
前方的丰碑
□
浙江宁波中学张佳莹
p>
我们每一个逐梦者在布满荆棘的路上,都有一个所谓的
“
前方
”
,一
个既定的终点,一方遥不可及的沃土。前方有前辈留下的熠
熠生辉
的足迹,有前人树立的傲然屹立的丰碑,在触不到天际的氤氲的雾
气中若隐若现,既赐予我们向上的指导,也鞭策着我们去清醒面对
肩上那副名叫
“
超越
”
的重担。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我们的幸运,抑 p>
或是我们的不幸?总之,一群尚未来得及整理好衣衫、尚未锻炼出
坚
实的臂膀、尚未酝酿出勇气去无所畏惧地站到镁光灯下舞台最中
央的年轻人,一群被周遭
社会或友爱、或嘲讽地冠以
“90”
后的少年,
匆匆地开
启了属于他们的时代。他们从一个民族的高度出发,承载
着开拓与复兴的深重希望。但理
想被无限地放大甚至成为了无形的
桎梏后,人们早已接受不了它与现实间的巨大鸿沟。顿
时,质疑四
起,忧虑不断,失望蔓延,谩骂充斥。这群孩子不曾想到过从巅峰
到低谷、从天堂到地狱只是一步之遥,一念之间,他们甚至不曾明
白前人的
高度、前方的丰碑会成为自己前行路上不堪其重的负担,
成为把自己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的理由。
堕落抑或涅槃,毁灭抑或重生,历 史走到了这样一个岔路口。这群
急于撕去
“
富二代
”
、
“
非主流
”
标签的年 轻人,也该拥有自己的抉择
了。
<
/p>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次一次的埋头,舞动手中的笔杆,白纸黑字甚
至刺眼的
红叉,划出的是渡往梦想彼岸的航线,是追逐人生的轨迹。
沉浸于书中的时光一如既往的
枯燥,流连于题海的叹息一如既往的
沉重。多少次,在时光的缝隙里
45
度角仰望蓝天,对喧嚣世界的渴
望总是掺杂着丝丝辛酸。然而,前方的丰
碑催得现实的重鞭狠狠落
下,怠慢又在身上划出一道
渗血的创口。
于是 我们看到了,一次次艰苦的登攀。结伴而行的新鲜感被疲惫消
磨殆尽,梦想却依旧停驻在
遥不可及的远方。当曾经惧怕的孤独一
字铺开在前方,这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历经过片刻
的犹豫,却仍然
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前方的丰碑像一座不知安放在何处的警钟,
在意志最脆弱的那一刻响亮地响起,让懦弱和退缩无处隐藏。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颗颗被旁人称作
“
固守自我
”
的心,那些冷漠的
隔阂在时光的前进里融化,
融化过后,又是一个春意盎然的时代。
地震灾难后以生命作嘱托的奉献的诺言,他人落水
时用躯壳和信念
搭筑起的冲不垮的人墙,在前方的辉煌中,他们也毫不逊色,被崭
新的时代冲刷得熠熠生辉。前人的丰碑,汇成无形的激励,教会了
什么
叫做
“
承担
”
与
“
挺身而出
”
。
在前人的丰碑鞭策下前进,是不幸的,也是幸福的。当灿烂的光辉
照进一个崭新的时代
,是一剂毒药还是一剂良药,不是预先设定的,
而是时代作出的抉择。
< br>
评点
本文选取的角度是正视前人的高度,摆正该有的心态,付出该有的
努力,
实现属于这一代人的价值。作者把前人的丰碑看作是一种激
励,它让这一代人时刻牢记要
为
“
超越
”
而努力。这样的观点是正确
< p>的,也是扣题的。第一段的起笔不凡,扣题很紧,显示了文采。第
二段开始
,荡得比较远了一点,令人担心,好在最后两段又轻轻收
住,扣回了主题。
例文二
秉火前进
□
浙江省宁波中学钱淼怡
<
/p>
李白游览黄鹤楼而诗兴大发,却见崔颢的《黄鹤楼》在前,虽感慨
“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
,却仍不甘心,将满腹诗情投
注在另一佳境凤凰台,于是有了同样才华绝伦的《登金陵凤凰台》。
王实甫深深赞叹范仲淹
“
碧云天,黄叶 地
”
的凄美意境,又以敢于超
越的勇气和才气创作了不逊
于范仲淹的
“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
北雁南飞
”
的凄绝。
前人的 丰功伟绩的确值得后人瞻仰,但若是一味崇敬,又怎会有新
思想的熠熠闪光?以前人的事
业为基石,以自己的探索作云梯,我
们才能收获新天地的灿烂星光。
那经典物理体系的建立,如同高耸入云的尖塔一般,在物理学史 上
似乎已经登峰造极,坚不可摧。当时流行的说法是学什么都不学物
理,因为基于牛顿经典物理体系的存在,任何后人的物理研究只不
过是在那座高塔上
添块砖、补块瓦。而爱因斯坦却毅然投身物理学,
面对牛顿那看似完美无缺的理论,他将
思考投向另一个角度,在更
广阔的宇宙空间中寻找新天地。相对论的提出无疑是物理学史
上一
大颠覆性的革命。牛顿的理论不复当初的高不可攀,更成为鼓励后
< br>人积极投身物理学的催化剂。
面对着 前人丰碑一样高大的存在,需要一种敢于突破的勇气,不虚
妄、不菲薄,任凭前方的挑战
锋锐无比,也要放手一搏。即使失败,
也会有含泪的微笑。
当唐诗、宋词、元曲的辉煌仿佛还在耳边回响,那种不会被时光掩 p>
埋的文化魅力更让明清文人忧虑,明清文化的未来将何去何从?抛
开
诗词曲体制的束缚,文人们将目光投向那块崭新的领域。不管是
吴承恩的《西游记》,或
是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抑或是曹雪
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都以
一种崭新的形式丰
富了中国文学宝库,为之添上了一笔明丽的色彩,更是在黑暗的专
p>
制时代中唱出了不甘屈服的最强音。他们在一方迷雾中找到了归途,
手持文化的火把,即使天色渐暗,他们仍挥舞出一派不朽的辉煌。
面对前人超绝千年的盛世文化,需要一种敢于创新的智慧,不迷惘,< /p>
不退缩,任凭未来
的道路一片未知,也
要毅然前行。即使跌倒,也会有前进的方向。
人生的道路是充满挑战的征途,历史的长河中更是充满了难以跨越
的礁石。点燃希望的
火把,不懈摸索礁石的形状。即使跌倒,即使
哭泣,也绝不悲凉,那里总有一片火光,光
明的火光
??
评点
这篇文章以人们耳熟能 详的两个典型例证入题,奠定了面对前人的
辉煌既要尊重更要超越的基调,接着提出了令
人耳目一新的观点,
再从文理两个角度例证观点,每一段后面都有升华,显得层次分明,
条理清楚。尤其是,爱因斯坦超越牛顿的例子,说服力很强,如果
能再从霍金的超越略作推论,效果可能会更好。
2011
年高考作文案例:材料作文
“
珍惜自己的话语权
”
导写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近期以来,在电视节目里、博客微博中,一些公众人物
“
语不惊人死
不休
”
,或
“
曝光
”
他人私下言论,以他人的
“
阴暗
”
反衬自己的高大;
或以自己的社会声望撑腰,蛮
横地给他人扣上异类的帽子;甚至
“
脱
下西装
,与网友爆粗对骂
??
这些现象引起人们的思考:在信息高 速
传播的新媒体时代,作为对他人施加影响的
“
活跃分子
”
,公众人物
该如何珍惜自己的话语权,用好自己的话语
权?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内容及
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要写好这个材料作文,首先需要把握材料的内涵。材料中有三个关
键词:
公众人物、电视或博客、语出惊人。围绕这三个关键词,我
们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展
开思考:公众人物为什么要这样做?
公众人物应该怎样做?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在传媒中正确
的做法是什么?针对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看法?等等。为此我们可从
以下角度来构思立意:(
1
)
“
乱
”
语只能添乱。在社会转型期,各种
社会矛盾突出,浮躁
浅薄解决不了问题,社会需要更多的理智者。
“
乱
” p>
语不能成为社会的减压器,
“
乱
”
语只 能添乱。(
2
)网络言论应
理性。网络世界的理性,需要
全体网民理性意识的启蒙和培育,但
首先需要公众人物成为网络言论的理性榜样。更理性
的网络言论才
能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和作用。(
3
)公众 人物应珍惜话语权。公众
人物对自己的话语权负责,既体现为尊重自己在公众中的社会名
声,
更体现在用自己的名声推动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4
)剔除污言秽语。
和谐社会绝不容许污言秽语的嚣张与泛滥,更不允许公众人物依仗
p>
自己的社会声望行使特权,否则将会成为对
“
和谐
< p>”的一种玷污与扭
曲。(
5
)网络需 要
“
绿化
”
。在网络风靡世界的新时代,一些公众 人
物不负责任地在网络上爆粗对骂,这样下去,网络将会成为生活中
的垃圾场,因此,提倡
“
绿色网络
”
已势在必 行。(
6
)公众人物应担
责。公众人物之
“
名
”
,自然会使其言论被更多的人所关注,被更多
的人二次三次多次传播,使更多的人受到影响。因此,名声对于公
众人物来说
,是一种权力同时也理应是一种责任。(
7
)言与名应一
致。公众性,决定了名人之言必须与身份吻合。名正言顺也意味着
名之正则言须顺、言之
不顺则名之不正。名与言之间,如同权利与
义务的关系一样应该一致。言与名的一致,不
仅体现在名人之言应
该与自己的身份吻合,同时也要体现为名人应借自己的身份去自觉<
/p>
地主动地传达真善美的知识、价值和情感。
例文一
怀念那些骑士
□
戴禹臣
华灯初上,霓虹点燃了整个城市。夜风微凉,我站在城市的边缘,
喧嚣的浊浪一次
又一次地敲打着心灵的堤坝。面对那些华丽的、低
级的、不负责任的言论如涨潮般飞快地
在各种媒体上出现,我只能
摇摇头,希望能远远抛开这浮华的热烈。
仰望夜空,那是另一个世界,一个平静、安宁的世界,星星在唱 着
音调低沉婉转的歌。我感到一种空旷幽深的寂静慢慢渗透进身体,
平息了对这纷乱世界的厌倦。恍惚间,我仿佛看见了丁聪的微笑。
丁聪只有一个笔名,那就是小丁。这位经历过太多悲苦的老艺术家,< /p>
本该对这个不公的世界有同样的怨恨,但是,他却没有。过去,面
对嘲讽、怒骂、皮鞭,这位生于
1916
年的老人永远都是平静的淡然。
他可以去咒骂,去抱怨,但这样世界上便不会有那张朴实而善良的
笑脸。
不论年岁多大,这位漫画家总将自己叫做小丁,这两个字里,
满含着积极与乐观。丁聪说
过:画笔就是我的话语权。于是,我们
从不曾看到他与他人无意义地争吵,因为,他喜欢
用一种更平和却
更有力的方式去影响这个社会,影响这个世界,顺便也影响一代人
的精神家园。
2009
年
5
月< /p>
26
日,这位默默的同时也是伟大的漫画
家去世了,但他的
漫画还在,他的人生态度还在,他的高大人格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