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组合作学习”培训材料
八十班
李红霞
1
、为什么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 br>2
、二如何开展和激励“小组合作学习”?这部分内容包括
3
个方面:
(
1
)小组建立(重点)
(
2
)小组成立之后必做的几件事。
一、为什么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基于两方面的思考)
(
1
)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的双重机遇。< /p>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改变学习方式是核心,而合作学习是课
改倡导
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
在初中段的课堂学习过程中,
养成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必选课题。
(
2
)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学取向。
与小学、高中不同,在处于义务教育末端的初中阶段,最能实现这一选项的方
式就是全面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新模式。
科技发展需要创新,
创新 需要人才,
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如何让我们培养的学
生在社会舞台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以学生为主体就成为课堂教学必须遵
守的法则,一切课堂活动只有在这个基础上立论才真正有效,而以小组为单位
开展教学活动就是目前课堂教学中首先采取的步骤。否则妄谈在
45
分钟之内体
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领。
二、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提高小组
合作效率的策略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
研究,包括小组构建
、小组成员的培训,小组评价与激励等策略的研究。可以
说,课堂的高效,关键在于学习
小组的高效,建设、培训好一个小组,也就把
握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
(一)、小组建立。
1
、基本形式。
合作学习小
组通常由
6
名学生组成,遵循的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所
以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
等
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这样构建的合作
学习小组符合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
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
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
2
、操作方式。
如何进行科
学、合理的分组,基本保证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呢?
54
人的班级规模构建
6
人合作小组的操作程序为例,
< p>全班可以组成9
个合
作小组。
< /p>
首先从全班挑选出
9
名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在同学中 威信较高的学生担
任每组的行政组长,全面负责小组的各项事务。(那么如何产生这
9
名学生,
可以通过竞聘产生,如:我们的班级管理的主体是
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产生
的办法,公布岗位,学生自主申报,公开竞聘,教师颁发聘书
,聘期一学期)
然后再根据学业水平、学习能力、管理能力、性别、性格差异等将其余学
生分
配到各个小组,
使各组的综合实力基本处于同一个水平。
< p>6名组员按照学业水平
的高低分别编号为
A1
、
A2
、
B1
、
B2
、
C1
、
C2
;
A
层次的
2
个学生面对面坐,
B
、
C
层次的学生分别坐在
A
学生的两侧,这样既便 于同一层次学生讨论,又便于
A
学生对
B
、
C
学生的助学。最后,由班主任与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
< p>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
员实力相当,组际之间的各科水平和综合水平基本平衡。男女比例要适当,而
且每组都
要有女生,为何呢?一般而言,女生书写认真,步骤规范,能按老师
的要求去做;而男生
思路灵活,讨论积极,往往注重结果,步骤不规范,书写
相对潦草,这样男女生可以取长
补短;再者,从思维方式上看,男生侧重理性
思维和抽象思维,而女生侧重形象思维,在
学习空间几何时可以互帮互助,共
同进步。(当然,这一点也视不同班级具体情况而定)
交流: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凸显出来:把学生分成
A BC
三类层次,会不会伤害
了学生的自尊心?其实关键看你的评价,所以
我们的评价也一定要分成,从效
果上看:
a
层次的学生教 会
bc
层次学生,不仅巩固了自己知识点,也加深了自
己
对知识点的理解,因为我们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他们也不一定能解决,这时
他们也发现了
自己的不足,他们
a
层次的学生就会在一起讨论或求助于老师,
< br>这时他们又生成了自己新的知识,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bc
层次学生也因 为参
与了讨论、学习,掌握了知识点,同时
bc
层次学生 在展示过程中就会从原来的
“沉默寡言”变为“侃侃而谈”,渐渐的就增强了自信心。从
近几年的操作情
况来看,学校没有接到家长的这方面举报。
(二)小组成立之后必做的几件事。
组建好
学习小组,并不等于学生就能合作、就会合作了。要使合作学习小组能
够正常运行,合作
富有成效,则必须做好以下几件事:
1
、选出得力的行政组长和学科组长。
各组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小组的整体规划,
采取申报制,
选出学科 组长
(语
数外史地生政等)、纪律组长和值日组长,尤其是
C
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可能
有所欠缺,但不代表其他方面的能力就差,
可能他的体育、美术等艺术类特长
就很好,就申请这方面的学习代表,每一个学生都有自
己的特长,这样就能够
做到生生都是科代表,值得注意事的是: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要担
任某个或者
多个学科的组长或其它的管理、服务的任务;明确各自的职责。语文、英语组
长要带领早读,所以要具有较好的学习基础和组织能力。
2
、开展小组文化建设。
合
作型学习小组成立以后,要着手建设小组文化,小组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
响亮而积极向
上的组名、醒目而富有含义的组徽、富有警示作用的组训、简洁
而有针对性的组规、短期
和长期的奋斗目标(对目标的达成进行反思)、明确
而细致的职责分配,以及各小组根据
本组实际情况开发的其他内容。这些内容
由小组的所有成员参与设计。将小组文化制作成
标志牌置于小组桌面,一方面
展示各组的风采,
另一方面也起到提醒作用 。
标志牌鼓励手工制作,
体现个性。
例如:组规的制定,
那些平时作业不肯写,纪律不好的学生,让他们去制定组
规,然后让大家去讨论,一旦出
现问题,我们可以说组规是你定的,你自己对
照,这样对他们就具有很强的约束力。
3
、小组和小组长的培训。▲
学生由传统课堂进入高效课堂,学习方式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这有一个需要
< br>适应的过程。为了使学生尽快地适应和运用高效课堂模式,小组的培训是必不
可少
的。
下面简单谈谈我们的做法。
▲
(
1
)
学习规范的培训 :
我们在初一新生报到后即学习了校本教材,
《走进竹中,
融入高效》以及《高效课堂学习规范要求》,▲
使所有的学生熟悉掌握高效课
堂的每一个环节和基本要求。比如:“三件宝” 的使用—
—听课过程中遇到的
疑难、重点和订正均使用红笔做上醒目的记号;将典型的错题整理在
错题集中
及时复习;将同一学科的导学案分别整理在各自的文件夹内。再比如合作和展<
/p>
示的要求——小组讨论的时候要全体起立、声音适中;展示的同学要自带组内
的粉笔、教棍;展示的声音洪亮,肢体语言丰富,并用红笔画出关键词。
(
2
)
互助意识和团队意识的培训。
要让优秀学生明白,
教会
BC
层次学生学习,
< br>让
BC
层次学生把知识也学得懂的过程,也是自己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 程,
帮助
BC
层次学生不但不会影响自己,反而能提高自 己的水平。也要让让所有的
学生都明白,高效课堂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的,个人的表
现再好、成绩再
优秀都不会得到肯定和表扬,只有小组的成绩才是自己的成绩,只有自己
的团
队整体优秀了,自己才是优秀的。也以此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督促学生在小
组内开展互助,提高整个小组的水平,
(
3
)组长的培训:首先要明确行政组长、学科组长和纪律组长各自的责任和作
用,并且指导他们如何开展各自的工作。比如,纪律组长着重要把握好几个容
易出问题的时间段:课间、没有教师在场的活动课、自习课、午间餐。又比如,
学科组长
在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时要重视检查书写和学习态度,忽视正确率;
同时对于
层次的学生不要求完成难度过大的题目。又比如,语文、英语组长
-
-
-
-
-
-
-
-
-
上一篇:学习小组个性口号与名称集锦(同名39957)
下一篇:学习小组名称 口号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