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食》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鄂教版 语文教材第十一册第四单元
“诗词诵读”
,
这是一首讽刺诗,
描写宫廷寒食节的情况。
寒食节禁火,
然而受宠的的宦官却得 到皇
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首两句写仲春的景色,后两句暗寓讽喻
< br>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
背诵《寒食》
。
能力目标
1
、训练学生通过查资料、看注释的方式读懂诗的意思。
2
、根据诗中描绘的景物
,
想象词所展现的画面
,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
、体会诗中所表现的内容、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
在读中悟情
,
在读中生情
,
在读中赏文。
教学重点
:
理解词的意思< /p>
,
背诵《寒食》
。
教学难点
:
体会词中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
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纸条
一、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是我们诗词诵读学习时间
,诗词作为中华灿烂文
化中的一朵奇葩,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享受,既有磅礴的“飞流直
下
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也有美丽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 /p>
抹总相宜”
,既有悲凉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p>,也有
豪迈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既有描写夏天的“接天 莲叶无
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热烈,也有描写冬天的“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等等…‥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一首诗《寒食》
板书:
《寒食》
张志和
生齐读课题《寒食》
韩翃
二、
新授
(一)了解作者、释题(初步感受诗的意境)
师:韩翃!了解吗?说说!
生交流
后教师小结:唐代诗人,太宝十三载进士。擅长 写送别题材
诗歌,时称“大历十才子”
。
师:题目往往是文章内容或中心的反映,再读课题!理解一下
(古代的节令之一,
在清明节的前两天,
寒食和清明是全国老百姓 的
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
关于寒食节还有一个传说呢:略
师:韩翃的这
首寒食诗虽然只
28
字,但在当时却流传甚广,相传当
时
皇帝选拔韩翃担任起草诏令的中书舍人,
当时有两个韩翃,
大臣问
选谁,皇帝说要写
“
春城无处不飞花
”
的 那个韩翃,可见这首诗在当时
是多么有名。
师
:
好的东西需要细细地去品味,
下面让我们走近这首诗的字里行间,
去感受这首诗的所要展现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
-
-
-
-
-
-
-
-
上一篇:有关寒食节的古诗
下一篇: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寒食》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