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
3.
古诗三首
寒食
[
唐
]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
寒食:寒食节,在冬至后的
105
天,清明节前
1-2
天,节日期间不能生活做
饭。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官。
传蜡烛:寒
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火。《唐
辇下岁时记》“清
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
五侯:这里泛指天子宠幸之臣。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
王立、
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恩宠。
译文:
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注释:
选自《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写作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迢(
ti
á
o
)迢:遥远。
< /p>
牵牛星:河鼓三星之一,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
座的主星,在银河东。
皎皎:明亮的样子。
河汉女:指织女星,是天
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西,与牵牛星隔河相对。河
汉,银河。
纤纤:纤细柔长的样子。
擢(
zhu
ó
):
伸出,抽出。
素:白皙的。
札(
zh
á
)
札:织布机发出的响声。
弄:摆弄。
机杼(
zh
ù
):
织机的梭子
章:有花纹的纺织品,这里指整幅的布帛。此句是用《诗经·小雅·大东》
语意,说
织女终日也织不成布。《诗经》原意是织女徒有虚名,不会
织布
而这里则是说织女
因相思,而无心织布。
涕:眼泪。零:落下。
清且浅:清又浅。
相去:相离,相隔。去,离。复几许:又能有多远。
盈盈:形容清澈。
间(
ji
à
n
):间隔。
脉(
m
ò
)
脉: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意思。
译文:
在银河东南牵牛星遥遥可见,在银河之西织女星明亮皎洁。
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
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
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
岸相隔又有多远呢?
虽然只相隔了一条银河,但也只能含情脉脉相视无言。
十五夜望月
[
唐
]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释:
十五夜: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杜郎中,名杜元颖
中庭:即庭中,庭
院中。
地白: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
鸦:鸦雀。
冷露:秋天的露水。
尽:都。
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落:在,到。
译文: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今天晚上人
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日积月累(
16
页)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
< /p>
长歌行:汉乐府曲题。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
调曲。
葵:“葵”作为蔬菜名,指中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
《诗经·豳风·七月》:
“七月亨葵及菽。”李时珍《
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
颇鲜。
有
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
鸭脚葵。其实
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此诗“青青园
中葵”即指此。
朝露:清晨的露水。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阳春“句:阳是温和。阳春是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露水和阳光都是
植物所
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谓的”德泽“。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秋节:秋季。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
hu
ā
):
同“花”。衰:一
说读“
cu
ī”
,
因为古时候没有“
shu
ā
i
”这个音;一说读
shu
ā
i
,根据语文出版社出
版的《古代
汉语》,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是不
可取的。
百川:大河流。
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老大:指年老了,老年。徒:白白地。
译文: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
春天给大地普施阳光雨露,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
老来悲伤也没用了。
日积月累(
38
页)
13
岁:称豆蔻年华
15
岁:及笄之年
20
岁:弱冠之年
30
岁:而立之年
40
岁:不惑之年
50
岁:知天命之年
60
岁:花甲之年
70
岁:古稀之年,
80~90
岁:耄耋之年
100
岁:期颐之年
10.
古诗三首
马诗
[
唐
]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释:
大漠:广大的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
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当:何时将要。
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踏:走,跑。此处有“奔驰”之意。
清秋:清朗的秋天。
译文: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
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什么时候才能给它带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石灰吟
[
明
]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
种形式)。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千、万:虚词,形容很
多。
锤:锤打。
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若:好像、好似。
等闲:平常。
浑:全,全然。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人间:人世间。
译文: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
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
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竹石
[
清
]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
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原本,原来。
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磨:折磨,挫折,磨炼。
击:打击。
坚劲:坚强有力。
任:任凭。
尔:你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 岩石缝中。
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
/p>
风。
日积月累(
74
页)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注释:
1.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出自古训:《增广贤文》意思是:用
心的栽花,施肥、灌溉等都做了很多,但花却总是不开,最后还是枯萎了;
而随意折下来的一枝柳条随意插在地里,从来没有照料它,几年过去,却成
了郁郁
葱葱的柳树。
2.
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
意思是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和批
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出自《史记·留侯世家》。
3.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
叶。树是客观事物,风是不停流逝的时间,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
而停止
的。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
p>
4.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摘自《增广贤文·上集》
解释:好了要常想想以前贫困的时候,生活困顿时不要像以前富裕时那样铺
张浪
费。
5.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
了,许
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14.
文言文二则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
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
,
弗若之矣。为
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释
: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为后人所加。
弈:下棋。
弈秋:“秋”是人名,因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通:全。
之:的。
善:善于,擅长。
使:让。
诲:教导。
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诲。
虽听之:虽然在听讲。
以为:认为,觉得。
鸿鹄:指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援:引,拉。
将至:将要到来。
思:想。
弓缴:弓箭。
缴:古代指带有丝绳的箭,射出后可以将箭收回。这里读
zhu
ó
。
之:代词,这里指
鸿鹄。
虽与之俱学:虽然这个人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
弗若之矣:成绩却不如
另外一个人。
< br>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为:因为。与:同“欤”,句
末语气
词,表示疑问。这里读
y
ú
。
曰:说。
非然也:不是这样的。
矣:了。
弗:不如。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
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
学习,
只听弈秋的
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
雁要飞来,想
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
棋 艺不如前者好。难
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说:不是这样的。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
-
-
-
-
-
-
-
-
上一篇:寒食东风御柳斜的上一句是-
下一篇:表达节日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