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芦花荡读后感(一)
都说冰心奶奶与朱自清的
文章十分美,
可我又觉 得,
孙犁的文章也并不逊色于他们,
因
为他写作有两点妙
处。
最近我看了孙犁写的文章,什 么《芦花荡》啊、
《荷花淀》啊……简直是什么都有。它们
都是写晋察冀
边区和根据地人民的抗战生活,描写了抗日军民的形象,情感十分真挚。其中
我最喜欢的
就是《芦花荡》了,
《芦花荡》里描写景色与人的句子非常美,不仅是美,而且还
很细致。
比如说这句话: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
星也像浸在水里,
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到这样深夜,
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 的声音,
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窠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
就是天上。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方法。
天空的星星 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说明
了星星要比往
常要明亮,好像动一下就要从天上掉下;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
好像就是天上。
苇子一直往上钻,好似也受不了地面无休止的战 争,想要到天上去享清福。
我认为 这就是孙犁写作的妙处之一,他擅长运用修辞手法。在他的文章里,稍微加上一
些修辞手
法,
好像他把没生命的事物写活了,
把有生命 的东西写到你眼前了。那么第二点
妙处呢?别着急,听我慢慢说。
再来看这句:
乘船的 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
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
老头子只穿一
件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想
老了的鱼鹰。
孙犁为什么不直接说
人们 都饿得皮包骨头,十分干瘦
他却描写了一下老人
的外表和
穿戴。这就是孙犁的妙处之二,他擅长运用一些描写,把事情给读者一个思索的空
间,让
我们读起来并不是那么死板,反而十分有意思。
< /p>
原先我爱读童话,但读了孙犁小说后,我才发现,其实名人作家写的小说可以给人这么
多的思索啊!
芦花荡读后感(二)
在战争年代,不管是男女还是老少,都在巧妙地与敌人作斗争。这位不知名的老人,就
是没用一刀一枪,让一群日本鬼子蹬腿就去了西天。
他自信。悠闲地撑着船,在夜晚给被敌人严密监视的苇塘里的队伍运送柴米油盐,有时
< p>还会带来一两个远方赶来的干部。
他对苇塘里负责的同志说:
你什么也靠给我,
我什么也靠
给水上的能耐。
< /p>
他在密密的炮火中不慌不忙地穿梭,从没有子弹挨过他的一根毫毛。
他有柔情。在护送两个漂亮的女孩子去苇塘的时候, 话语里灌着快要溢出来的慈爱。他
温柔地安慰着紧张的孩子:
他真 心地赞美洗脸的小女孩子:
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啊!
他自尊心强。带着女孩进苇塘而让大菱挂了花,觉得没脸见人。本来 大菱挂花是敌人的
子弹,又不是他给打的,他却如此内疚与自责,觉得是自己没有保护好
受伤的孩子。
他机智,想到利用鬼 子们的贪婪而在船头放一捆清香而智慧的莲蓬,还自己悠悠地吃莲
蓬,引诱敌人进埋伏圈
。
他勇敢,单独面对众多的鬼子, 他灵巧地划着船,一撑篙,让船溜溜地转个圆圈,装着
张皇失措,七拐八拐地让鬼子毫无
防备地
上勾
他有仇恨,
在大菱负伤时打下包票:
他们打伤了你,
流了这么多血,
等明天我叫他们十
个人流血!
< /p>
这个铁骨铮铮的英雄汉,在第二天用行动证实了前一天的诺言!
他自信、他自尊,有柔情,又有仇恨,他机智,还勇 敢。他是在炮火中悠闲而自由地飞
翔的鱼鹰。
-
-
-
-
-
-
-
-
-
上一篇:《芦花荡》读书心得优秀范文5篇
下一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芦花荡》知识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