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教学,“无意”便是最好!
——记《金陵文韵》随感
参加工作以来,听了不少作文课,一直有一种感觉:大部分作文课,“
教”
的意味过于浓厚,但是,似乎大多都是收效甚微。一直处于混沌的我,找不到前
p>
行的方向。
这一次的南京之行,经历了听课、到大
家一起探讨、领衔人的经验分享,不
敢说我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但是,我似乎找到了黑夜
里大海上的一盏指向的灯
——作文教学,
“无意”便是最好,自然状况下 的习作教学,比刻意的习作指导
收效更好。我们都一直在说:“习作需要孩子们表达出最
真实的感受。”可是,
在有些课堂上我们是在为孩子们创造他们的感受,
甚至在
“指引”
孩子们应该有
怎样的感受。试问,孩子们
的真情实感还要去哪里找呢?
当然,
老师的指导在孩子 们的习作中是不可或缺这是必然的,
但是,
这种指
导,还
是“无意”些更好。从季锋老师、何捷老师的课堂和领衔人分享的一堂关
于公平的“作文
课”中,我顿悟了一些东西……
一、“情”到深处文思溢,何愁词穷?
说实话
,季峰老师的课听了十分钟有余时,“见识短浅”的我有些杞人忧天
了——怎么还没开始
讲作文呀?但是转念一想,
季峰老师这么有名,
不需要我担
心。
季峰老师的课堂让人找不到作文课的影子,
但是我忽视了一点,
< p>他一直在激
发着孩子们的情感:从一开始的《定点投篮》,到贫困地区孩子们的学习
环境的
系列图片配感人文字的画面闪过,
再到震撼人心的尼克·
胡哲演讲的视频,
无一
不在激发着孩子们的情感——蕴含在内心深
处的感动。
这一堂课,
季老师没有激昂的语气,
没有感人的长篇大论,
却连在一旁听课
的我们都感受到了来自内
心的自强不息的动力!
那这堂课给身处于课堂之中参与
讨论、
更令人感动的是,
孩子们不仅很 p>
快依据季老师给出的框架拟好了这一篇说理文的提纲,
而且从这堂课中有所收 获
——季老师问一开始在后排投篮没投进觉得不公平的孩子,
下次还是这 个比赛规
则,你会觉得不公平吗?孩子说,不会,我会多加练习,直到能投进,我深感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