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宝宝学走路的作文
【篇一:小学作文:我帮小妹妹学走路】
我帮小妹妹学走路
我家二楼有个小妹妹文文,已经快两岁了还不肯学走路,她家里人 p>
可着急了。妈妈说我可是一岁刚过就会走路了。
星期天,我听到楼下又传来文文的哭声,肯定是奶奶让她练习走路,< /p>
又闹了。
妈妈说:< /p>
“
要么我们下楼玩,带着小妹妹走路吧。
”
我带了一个漂亮的皮球到楼下,放在小妹妹前面一点点远的地方, p>
说:
“
文文,你不拉奶奶的手,自己捡皮球好不好
< p>?我保护你。
”
文文
真的放开了奶奶
的手,自己走了一步蹲下来捡皮球。
接下来 ,我把皮球放远一点,我站在皮球旁边伸手接文文,她真的
肯多走一步路了。
大家都鼓掌说:
“
文文 真厉害,自己能走路了
!”
文文胆子越来越大,走得越来越远,她再也不害怕自己走路了。我
帮助了小妹妹,心里很
高兴。
1
【篇二:可爱的小宝宝作文
300
字】
你猜一猜,我喜欢的人是谁?
爸爸?不是。
妈妈?也不是。
那
是谁呢?告诉你吧!她就是金老师的宝宝呀!
p>
她长着一双水灵灵的
大眼睛,白白嫩嫩的小手,可爱极了!
她总是喜欢装着一副一本正
经的样子。
有一次,金老师抱着小宝宝来了。但是,她总是板着脸,
无论我们怎么哄
她笑,她还是不笑。最后,刘老师只好亲自出马,
拿出一条彩带,在宝宝面前晃来晃去,
小宝宝终于忍不住,她开心
地抢着彩带,好像在说:快给我,快给我!小宝宝腿用力一蹬
,用
手一抓,终于拿到了。小宝宝开心地笑了,口水也流了出来。我们
< br>哈哈大笑!
你瞧,小宝宝可爱吧!三年级
:
叶炳涛
【篇三:关于小学生作文指导的论文
11
篇】
< p>
关于小学生作文指导的论文
11
篇
怎样指导小学生写作入门
小学生入门写作主要有两大困难:一是
“
< p>写什么”
?(选取写作材
料),二是
“
怎么写
”
?(写作方法与技巧)。作为入门应先解决第
一个问题,然后才能讲究写作技巧,因为前者是基础,好比河水之
源,如
果没有源头,哪来涓涓细流乃至滔滔长河?三年级是小学生
作文的
“ p>
入门
”
阶段。由于刚刚开始学习写作文,往往出现这种情况:
学生的组词、造句还讲得过去,但作文中的取材仅限于转抄和编造。
这样
发展下去是不妥的。其一,学不会观察生活、表现生活;其二,
一旦养成习惯,会使思维
懒惰,思路狭窄,材源枯竭,影响其思维
品质、智力、心理等方面的健康发展。那么,如
何引导学生写作入
门解决材源问题呢?我们提出如下几点看法:
一、要引导学生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和真景。生活中的作 p>
文材料很多,但生活中的人、事、情和景,初写作文的学生往往缺
少
“
抓
”
和
“
写 p>
”
的意识,需要老师或家长的点拨、揭示加指导。如我
校去年
元旦前夕要召开文艺晚会,布置同学们自带小红花,可老师
没教过花的做法,有一位家长
教会了他的女儿做红花,当这位小学
生带着红花上学时,同学们求她帮助,她帮同学们做
红花。事后,
有的同学表示送她小
“
礼物
”
。虽然她喜欢小
“
礼物
”
,但是 没要。老
师知道这件事后,就指导她把这件事写成作文《我帮同学做红花》。
由于写的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她写成的作文,内容充实,还挺有
思想的。
二、给孩子创造积累写作材料的条件。平时 ,学生只能天天重复着
“
家中
——
路上< /p>
——
学校
——
路上
——
家中
”
的过程,生活的范围有限,
所以学校和家长应利
用周末和节假日,领孩子去公园、野外等见世
面,领略和感受积极的、丰富多采的社会和
自然生活。但要有益于
教育孩子,其中一项便是为写作文积累材料。例如,在今年暑假中
,
某家长带他的女儿去野外捉蝈蝈,临行前布置了写作要求,让她注
意观察和记忆。回来后,她写了作文《捉蝈蝈》,较生动地写下了
捉蝈蝈的过程和动
作,很有情趣。
三、给学生讲些直接感受不 到的作文材料。受生活的地点、环境等
条件所限,有许多素材是学生直接看不到、得不到
的,却是可写的。
这类材料需老师及家长的讲述,指导课外阅读等进行积累。有一位
p>
学生家长在去某沿海城市出差回来时,给他的孩子带回来许多
“
礼
物
”
,如:各种贝壳、小(海)石头、小纪念品等。 女儿最喜欢那串
珍珠项链,她认为很贵。其实仅几元钱,使她很惊奇。这位家长抓
住时机,向她讲了珍珠的人工养殖以及我国海上育珠事业的过去和
现在
,鼓励她以此为材写成作文《爸爸送我的礼物》,既训练了写
作,又进行了爱祖国、爱科
学的教育。
四、要让学生学会剪辑原有的写作材料。固然生活中的真人
、真事、真情和真景是小学生入门写作的主要材料,但不要因此束
缚他们的
自我发挥和想象,而是要让学生们学会将已有的材料进行
合理的剪辑、必要的取舍。有一
位学生游过秀水公园后,在写《我
爱秀水公园的美丽风光》草稿中提到
“
在草丛中捡到一只死去的蜻
蜓
”
,这是真 实的,但对文中的
“
美丽风光
”
起了削弱作用。老 师对此
进行了指导,经过修改,学生的作文是:
“
我走上 拱桥向东望去,湖
面上是一片荷花和荷叶,交映相辉。叶面上的水珠儿在阳光照射下,<
/p>
如珍珠般闪闪发光。忽然一只红蜻蜓飞来,落在一支卷着的荷叶上,
我想起了古诗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p>
这一小小的剪
辑,使作文增加了艺术性。总之,老师及家长应相互配合,共同
创
造条件,指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观察生活,获取并积累写作素材,
让学生在入门写作时,感到
“
材
”
有源头滚滚 来。
小学生初学写作的三个放开
小学生初学写作,就像刚学步的孩子,走得摇摇晃晃,颤颤巍巍,
甚至摔跤,但父母总是
大胆放手,不断鼓励,终于孩子会走了,并
且走得稳稳当当。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像父母呵
护刚学走路的孩子一
样,学生就都会作文,也都愿意写作文了。但事实上,我们的老师<
/p>
在学生作文刚起步时就设置了很多的障碍,提出很多的要求,结果
学生越写越不会写,越写越不愿意写。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形成的思
维定势,对
好作文
”
定了很多条条框框的约束,恰恰忽视了学生的 p>
性情、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智力水平。结果,由于人为地拔高,不断
地
限制,作文越教越死,学生越学越怕。
实际上,小学阶段,应大
胆地
“
放
”
,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想怎
么写就怎么写,随意发挥,不拘一格。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
个方
面
“
放
”
。
1
、放开内容:学生所接触的一切,看到的、听到 的、亲身实践及
感受到的都是学生已知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可以成为文章的内容。
同学之间的交谈、考试前的焦急、校长的讲话、老师的讲课、父母
的叮
嘱、上学路上的风景、电视新闻、广播广告、张贴的宣传画、
餐桌上的闲聊、节日的欢乐
、心中的委屈、和同学的争吵、一次游
戏、一次冲动、一次体验、一阵风、一阵雨、一张
相片、一个过客、
一次电话,甚至梦境、想象中的情境等都是作文的内容。教师不应
p>
局限于教材上的训练或考试内容的要求,总写来写去是《记一个
人》
、《记一件有意义的事》。这些题目好象很容易写,但学生却
不知道怎么下笔,写来写去
,只好编造、抄袭,缺乏真情实感,造
成千篇一律,既折磨了学生,也折磨了老师。现在
,我每周都让学
生写一篇文章,不定内容,自由发挥,学生松了绑,十分活跃。
2
、放低要求:学生刚学写作,能写、愿写已经很不 错了。本来都很
幼稚的心灵,本来就学得东西不多,你非要他注意怎样选材,怎样
立意,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突出中心,就好象刚栽下的树,
都不
知道能不能成活,你还每天去摇一摇,再拔高一点,再怎么有
生命力的树也很难成活。我
也曾经做过这样的蠢事:学生交来的文
章,总觉得有很多缺点,因此辛辛苦苦地改,认认
真真地批,改得
文章面目全非,还认为学生会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深受教育。
没想到,学生只看一下分数就塞进抽屉。原来他们觉得自己的文章
一无
是处,才被老师改得体无完肤,反而失去作文的兴趣。为此,
我每接手一个班级,对学生
交来的第一篇作文,我都从学生原有的
作文水平出发,发现其优点,写上一些鼓励性的批
语;实在不像作
文的,只要字写得好,格式正确或者卷面整洁,甚至有一个词用得
好或用了一个新词等都会得到肯定。尤其是那些表达了自己真情实
感的
文章,尽管错字病句很多,甚至不够通顺,我也在班上宣读,
并张贴出来,告诉学生:文
章就是要写自己的生活,它是一种心灵
的对话,你怎么想就怎么写,完全可以自由自在,
无拘无束。
3
、放开表扬:表扬是激发学生 写作兴趣的最好方式。学生有了写作
兴趣,就能顺利闯过写作的难关。如果我们对学生期
望过高,教学
求成心切,总希望学生进步快些,那就永远看不到中下层学生的点
滴进步,不能及时对他们取得的进步进行肯定,更不会体谅这些学
生的难
处,使其得到应有的指导。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
学生的写作潜能,最好的办法
是多发现学生在写作中的点滴进步、
与众不同的闪光点,时时表扬,事事表扬。只有这样
,写作教学才
能收到最佳效果。
如何提高小学生初学习作的积极性
《新课程标
准》中的作文要求更多地关注了学生生命的健康发展,
表达的实际需要、个体的自主体验
以及情感的自由宣泄。然而,长
期以来的应试作文教学,使《新课程标准》中的作文教学
理念成了
可望不可腊的理想境界。究竟如何才能越过传统作文教学的沼泽,
尤其是三年级小学生?初学习作开篇作文,如果打不好基础,激发
不了兴趣,
今后的习作是可想而知的。
一、利用中年级口语教学优势,培养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
-
-
-
-
-
-
-
-
上一篇:家长给高三小孩的留言
下一篇:溺爱作文18篇(优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