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脾气大,教育效果差
克制坏脾气不能光靠“忍”
在和孩子相处中,很多
家长喜欢发脾气,
并习惯于把每次发脾气的原因 归咎为孩子不听
话,
或孩子的某种行为太不像话,
认为自 己发脾气是不得已而为
之,是为了教育孩子。而事实是,家长发脾气不但没有起到教育<
/p>
作用,还有反作用。也就是说,家长的脾气越大,其教育效果就
越
差。
坏脾气不仅像一把胡乱挥舞的锤子,
破坏当下的一时一事,
< br>更像是弥漫在空中的毒气,
让在场的人都受到损害,
甚至造成不
< p>必要的人生悲剧。
家长大发一通脾气后,
孩子的反应但凡做家长的都可以描述
出来:轻度后
果,孩子逆反、消沉、多疑;中度后果,孩子成年
后脾气暴躁,爱抱怨或抬杠,为人苛刻
;重度后果,造成孩子严
重抑郁、性变态、障碍性人格。可以这样说,家长发三分脾气,
会对孩子造成七分损害。
所以我们说坏脾气是教育的死敌、
人生
的陷阱,并不为过。
其实,发脾气的坏处大多数家长都明白,只是脾气上来了,
做不到不发。有些家长下决心改掉坏脾气,可是事到临头,火一
上来,就什么都忘了
。所以,本文着重谈谈家长应该如何克制自
己的坏脾气。
克制坏脾气不能光靠一个“忍”字。
古话说得好,
“忍”字
心头一把刀。一位家长给我发来电子邮件,其标题
是《我忍,我
忍,我忍忍忍》。且不说邮件内容如何,光看标题上的
5< /p>
个忍,
就已经够惊人的了。一个人心头有这么多把刀,若不去掉,不是
会割伤自己就是会割伤他人。
这就说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心中常有怒气?他们的
“火”到底从何
而来?治病治根,
知道病因,
对疾病的预防和治
疗都非常
重要,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坏脾气追根溯源一番。
据我多年的观察,
凡是脾气差的人,
其童年经历往往有两个
特征:一是身边有个爱发脾气的人,二是内心常有委屈感。正是
童年时
期的这两个特征,埋下了他具有坏脾气的隐患。
儿童的性情是向成人习得的,
家长的行为示范作用要远大于
口头训诫。如果坏脾气的人动不动就向他人、配偶或孩子发火,
那么他在无意中就教会
了孩子用破坏性的方式来表达不同的观
点。同时,坏脾气的人常常让家庭生活充满火药味
,让孩子的内
心充满负面情绪,
并慢慢积淀起越来越多的负能量。
孩子成年后,
会跟自己的父母一样学会以伤害性的方式表达分歧,
喜欢冲着配
偶和孩子嚷嚷,甚至动手。于是我们看到,坏脾气代代相传,老
子火气大,
儿子脾气就差,
孙子长大后性格也不怎么样――家族
轮回链条就此形成,
正如大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言:
“每一种性 格
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坏脾气的本质是恨意。恨意和思考力呈反比,恨意越深,思
考力越浅。爱发脾气的人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就这脾气,
天生的,改不了!”
把坏脾气等同于双眼皮一样的生物遗传,这
也反映了很多人对自己坏脾气的无可奈何,<
/p>
以及对自我改变的逃
避。
追溯脾气的成因不是为了指责谁,
而是为了看清楚这个缺点
从何而来,
会造成什么不良的影响和后果。
我们只有看清事情 的
来龙去脉,
才能避免把坏脾气合理化,
才能有力量斩断 这轮回的
链条,并且对原生家庭的缺陷予以原谅。
体验克制后带来的喜悦
如何改变坏脾气?关键一步是立即行动,即从今天从 此时,
不再发脾气。
< /p>
脾气这个东西,不发就不发了,你不纵容它,它就不会张牙
舞爪。反之,如
果你不加约束,坏脾气会被喂养得越来越大。这
个现象不仅在心理学上被观察到,而且得
到了生物学上的证明。
我们发现,
凡是惯于摆出暴力姿态的人,
只会增加自己的愤怒和
恨意。
克制脾气,
可以从每一个让你想发火的事情练起,
哪怕觉得
自己在演戏,也要演下去。情绪没到位的情况下,努力让行动先
到位。
心理学研究发现,
“任意表露情绪,
可以强化情 绪。
相反,
尽可能地抑制情绪,则会削弱情绪”。而且人的情绪有互动性
,
投射出去的情绪往往会反弹回来,
每一次反弹都是强化。
好情绪
有好强化,坏情绪有坏强化。亚里士多德说:“我们由于行使正
义而变得正义,
由于练习自我控制而变得自我控制,
由于做出勇
敢行为而变得勇敢。”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变成好脾气,就要先
模仿好脾
气,
让好脾气不断和我们相逢,
并尽量不让坏脾气露出
来
。
大部分情况下,人只要体验过 一次克制坏脾气带来的喜悦,
以后就会更容易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案例一:
妈妈对儿子忽然有了心疼
有位家长说了这么一件事。她一直对儿子的学习抓得 挺紧,
所以儿子的学习还不错。
遗憾的是,
读小学五年级 的儿子脾气不
好,常因一点小事大发雷霆,大喊大叫,而且从不认错,经常气
得她“简直要发疯”。
因为她知道打孩子不对,
所以强忍着没对
孩子动手,但和孩子吵架却是频繁发生的事。有一次,她又和孩
子吵
起来,
吵到最后实在黔驴技穷了,
她愤怒地朝孩子大喊一声:
“你就不能让妈妈高兴点吗?”儿子大声回敬道:
“我不知如何
让你
高兴,就知道如何让你不高兴!”当时,她感觉自己被气得
要吐血了。
一天,
儿子从学校打
?
淼缁埃
?
说作业本落家里了,
但今天必
须交,
所以需要妈妈送一趟。
这不是第一次了,
孩 子丢三落四的,
动不动就把什么东西丢在某个地方了。
妈妈赶到学校后,
黑着脸
把作业本递给孩子,
刚开口说:
“ 以前叮嘱你多少次了……”下
面的话还没出口,儿子就不耐烦地摆摆手说:“好了好了,
你快
走吧!”然后,扭头走了,没一点认错的态度,更没有对妈妈的
辛苦表示感谢。望着孩子的背影,妈妈气愤难当,浑身发抖,但
-
-
-
-
-
-
-
-
-
上一篇:幼师怎样与幼儿沟通作文3篇
下一篇:初二关于以母爱为话题的优秀作文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