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升小入学宝典: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小学和幼儿园有许多不同,如,学习时间、生活制 度、师资配备、教学形式等,家长需要提前了解这种变化,做好幼升小入学
准备,使孩子
度过入学转折期。以下是“幼升小入学准备手册”,供您参考!
孩子要上小学了,有的妈妈开始奔波于各种学习班,希望孩子在上小学前学习小 学知识,以便让孩子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也
有的妈妈着手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究
竟,幼升小如何做准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幼升小入学准备手册”吧!
一、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也要经历一系列重大变化, 其中最本质的变化是:幼儿园的孩子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处于受成人
保护、养育的情
况下,他们
对社会还不负有任何责任。而小学则以学习为主要活动,学习成为儿 童对社会承担的义务。因此,家
长有必要提前了解下“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
1
、学习时间不同:幼儿 园每天上午有
1
小时左右的集体教学时间,其它全是游戏,小学每天有
< p>4-5小时的集体教学时间,较
幼儿园多出
4
倍。一年级学生除每周上
25
节课以外,还有较多的集体活动,如周会 、体育课、早读、早操、眼保健操和课外兴趣
活动等等。小学的生活节奏明显快于幼儿园
。这些都要求儿童具备承受繁
重的学习任务和快节奏的良好的身心素质。
2
、生活制度不同: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以游戏为主要形式, 在做做、玩玩中积累经验,所学的只是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
技能,而小学则有严格的
大纲与学习目
标,教师要按教育教学计划严格实施,教学方法虽然也力求直观性 、趣味性,但较少采用
游戏等形式,而以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等为主。在游戏中
,心理活
动的无意性和具体形象占较大比重;而进入小学的学
< br>习对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和抽象概括性要求较高。
3
、
人际关系不同:
幼儿园一 个班教师是二教一保配备,
每时每刻都有一位教师或一位保育员伴随左右,
随时解 决孩子的困难。
而小学是一个班
5
、
6
位课任教师,一节课一轮换,孩子遇到一些困难需要自己解决,所以常常担忧一些以前不必担忧的 小事,如
大便了怎么办?口渴了怎么办?没有教师在旁边督
< p>促。同时,幼儿园一般才
30
多位同学,而公办小学一般达
4 0
多人以上,小学
同学之间的交往也增多了,摩擦也相应会增多。除了课
内、课外,还在校外、家里互
相来往,除了本班,还有同年级其他班级的
同学来往。
4
、要求不同:幼儿园的孩子,一 般家长只要求孩子吃饭好、玩得好就满足了。而到了小学,父母常会提出,作业要写好,考
试要得
100
分等要求,孩子就会觉得爸爸妈妈以前很关心我,现在这样要求我 ,是不是不喜欢我了。因此,孩子们的情绪也受到影
响。
5
、学习负担不同:幼儿园的孩子每 天是空手入园,空手离园,无作业,无负担。而小学生每天要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读书
作业,抄写作业、背诵作业等等,必须按时完成,不得拖延,第二天老师会进行检测,对此,孩子也会产生不适应
的感觉。
二、如何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虽然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存在许多不同,但只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同时 ,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孩
子也能很快适应小学生活的。所以,家长们不要太担心,要着
手做好幼升小入学准备工作,让孩子顺利入学。
(
一
)
对独立生活能力进行培养
幼儿园的孩子在家里,衣食住行,几乎都有父母细心 照顾,在父母照料下生活,孩子能独立支配的活动和事情很少,独立生活
的能力,自理能
力,独立学
习的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都较差。为此,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 ,在以后的时间里,要从以下几
方面做好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
能力。
1
、
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
小学每天早上
7
点
40
分上课。
我们现在就要开始适当地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
遵 守学校作息制度,
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保证十小时左右
睡眠时间。指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有选择、有节制地观看有意义的电视节目,如新闻、
动物世界、少儿节目、知识小品、智力竞赛等,并要适当控制孩子观看电视
的时间,督促孩子自觉遵守一天作息时间。
2
、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 能力和习惯,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学会生存。在日
常生活中,让他们学会自
己起床睡觉,脱
穿衣服鞋袜,铺床叠被;学会洗脸、漱口、刷牙、洗手、洗脚、 自己大小便;学会洗简
单的衣物,如小手绢、袜子、餐巾等;学会在活动、游戏前后,拿
出或放回玩
具、图书、其它用具等。
3
、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 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桌、书包、文具,按课程
表准备好第二天需要的学
习用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工具,会削铅笔,并能制作简单的玩具等。
4
、培养 孩子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上小学后,孩子每天要面临不同的学科,带回不同的作业任务。我们要为孩子准备一 个
活页小本本,用以记录每天
的专业,也便于家长检查 作业,家长与老师交流。为了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家长现在可以每天布
置一个任务给
孩子,如叠衣服、倒垃圾等,看孩子的执行情况,
让孩子从开始的被动接受任务 过渡到主动完成任务,并在完成中
知道:
不是爸爸妈妈让我做这件事,< /p>
而是我长大了,
我应该做这些事,
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
另
外,
还要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
树立规则和安全意识。如果我们平时带孩子出去玩,要率先树立榜样,并提醒孩子遵守各种规则,如过马路走人
行横道,上下楼梯
靠
右行,玩运动器械要轮流等,帮助孩子养成习惯,提高遵守规则的能力。
5
、培养孩子服务性劳动的能力:要 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
学会摆放、洗涮碗筷、端菜盛饭,收拾饭桌等。在上学后会很快成为优秀的值日生,成为老师的好助手,班级的好
干部。
(
二
)
良好习惯的培养
习惯是儿童后天所养成的,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化地去 进行某种动作的特殊倾向。人们常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
收获性格;播种
性格,收获
命运。良好的习惯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它不仅是自身素质的表 现,更会影响孩子自身的发展。
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比获得知识重要得多
,所以
家长应该配合学校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1
、学习方面
孩子一上学就接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正规学 校教育,在教师的专门指导下进行学习。学习是他们的基本活动,上课是
他们获得知识、
技能和培养
品德的主要途径。上学之后他们是否愿学、爱学?能否学好?还是变 得怕学习,厌恶学习?受着诸多
因素的制约,涉及到学习兴趣、欲望、态度、习惯和意志
品质等
问题。那么,作为家长,可从以下几点加以培养。
(1 )
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 /p>
兴趣是儿童对一定事物所抱的积极态度。它是儿童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求知欲 是儿童力求认识、探索客
观世界,渴望获得知识和不
断 追求真理并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的一种意向活动。孩子对周围不明白的事物或现象,总爱问个“是
什么”、“为什么”,都想知道,都想懂得,这就是求知欲的表
现。孩 子一旦有了兴趣和求知欲,就能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积极
地去探究,也就能自觉自愿,主
动愉快地去学习。所以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他们探究新事
物的动力, 也是推动他们学
习新知识和从事活动的一种精神力量。孩子上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
习的主要工具又是书本。家长应经常提供一些课外书给孩
子看,
这是很有益处的。可以告诉孩子:“自己识了字,自己会看书,能懂得许许多多的道理,多好啊!”从而 激发孩子热爱书
本的兴趣。
(
插入小故事
1
:曾经有位家长对我说:“老师, 我的孩子就爱看电视,就不爱看书,怎么办?”我就笑着问她:“那你平时
喜欢干什么?
” “看电视呀。”她不假思索回答,“一天干活累了不看电视干啥?”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
会
成为孩子的榜样。所以,我建议家长们多看书、多看
报,孩子看到您的行为,也会潜移默化,他们也会不自觉地想探究书报,想
知道书报究竟
有多大的魅力,让我的爸爸妈妈那么入迷?”
(2
)
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
兴趣是学生喜欢学习的前提
,但是学习好还必须有个正确的学习态度,也就是对待学习认真负责,积极努力,不敷衍了事,马马虎
虎不当回事。学生的学
习态度端正与否,决定着学习的成绩与效果 。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能够按时上学,上课不早退、不迟到,
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
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按时做作
业,认真复习等。所以,平时要培养教育孩子在 做好每一件事时都要
讲究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孩子多交流,关心了解孩子,培养孩子能
以积极的态度学习掌握知识
与技能。
(
小故事:从前教过一个部队的孩子,他爸爸长期在下面部队, 妈妈就在我们学校,他从来没有缺交过作业。记得有一天他发
烧了,吃药后就睡下了,但
是他悄悄把闹钟顶在早上
6
点钟。闹钟响后,他 就爬了起来做作业。当然,我们不主张带病做事情,
但是从小就具有这样坚强的毅力,我
想,在他以后的生活中,没
有他克服不了的困难。现在,这位孩子已经长大,在 海南中学的
高三,但是,已经在寒假里已经被清华大学提前录取。我们要善于在孩子的身
边发现一些榜样,让孩
子从小有一个目标。另外,
有一
个农垦大院的孩子,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但是,他有一位表姐已经考上大学,家里经常让他与姐姐通信,放假期里
让他与大姐
姐一起
生活,一起玩耍,孩子从姐姐的身上 发现,姐姐不但写有一手好字,爱看书,做事认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久而久之
影响
他的是良好的品质,以积极上进的态度
对待学习与生活,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 。同时肯定他是同时让孩子树立信心:我能
行!
)
(3 )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
-
-
-
-
-
-
-
-
上一篇:山作文之男孩对着山谷喊话材料作文
下一篇:上幼儿园的经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