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感作文教學
──────────────────
─────────────────────
作文教學第一單元:說一說
寫一寫
< p>
───────────────────────────────────────< p>
一、說一說
寫一寫
(
一
)
教材分析
1.
學生由小至大為了與人溝通學會了語言。
2.
每天說的話,無不是「不自覺」使用學會的語言。
3.
本篇課堂發表 、教師糾正、教師引導使學生由「不自覺」的語言,轉成「自覺性」
的文字,即「我手寫我口」
。
(
二
)
指導要點
1.
把教室氣氛調 輕鬆,再以學生感興趣、能講的出的話題(如卡通節目)帶入,引導
學生發言。
2.
教師隨時潤飾、整理學生說話的內容。
3.
好幾件事一起 說時,一定把每件事從頭到尾弄清楚,說完一件再說一件,同性質的
話題一起說。
4.
引導學生將所說內容寫下來。
5.
寫作時,教師巡堂,還有不會寫者,以問題引導學生說 ,再請他們將說的內容寫入
。如:
「接著你會怎麼做?」
「你覺得怎樣?」
「你為什麼會這樣?」
「哇!這真
是太精彩,接下來呢?」
。
6.
盡量以問題引導。
(
三
)
教學研究
平常,在家裡、在學校,我們常會和許多人說話,也許是父母、兄弟姊妹、或老
師、同學等,還有那些人呢?好多 人是不是?那我們常說什麼話呢?唉呀!實在太多
太多了。我們只選一個對象來說好了。我們常和「同學」說什麼呢?
其實,不管誰跟誰說,只要說得清楚,說得有趣,說得流利生動,那都會引起聽
的人興趣,那說了才沒白說,聽的 人也有收穫。分開很久的親戚朋友,見了面打個招
呼,說說每個人情況,那感情會更好。
第一次和不認識的人見面,常要介紹自己,我們都怎麼介紹呢?先說什麼?再說
什麼?大家彼此認識後,要談事情、交往也就方便多了。
在各種不同的場合,會有不同的說話機會,有些話很有趣,有些也許是故事,有
些話讓人明白一些道理或一件事的 經過情形,也有些讓人聽了生氣或大笑。要是把這
些話寫下來,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哦!後面這一篇文章,就是一位二年級小朋友 報告
後寫下來的,你看是不是很有趣?
才知道是自己
我現在是二年級的學生了。
當我在家翻相片簿的時候,常常看到一個沒有穿衣服,沒有穿褲子的小男孩兒,真是討
厭。
有一 天,我真的忍不住心裡的煩厭,就拿去問媽媽:
「這個沒穿衣服,沒穿褲子的人,
到底是誰呀?」媽媽笑著回答:
「這個人哪,就是你呀!」
我嚇了一跳,弟弟笑了,我的臉也紅了。
(
四
)
題目參考
1.
一個故事
2.
放學後
3.
客人來的時候
───────────────────────────────────────
作文教學第二單元:看一看
寫一寫
< p>
───────────────────────────────────────< p>
(
一
)
教材分析
1.
練習敏銳的觀察力,蒐集視覺寫作材料。
2.
告知觀察的方法。
(
二
)
指導要點
1.
由找東西遊戲帶入引起興趣。
2.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贊賞能發現「特點」的人。
3.
引導學生將相關材料組織在一起,不要太雜亂。
4.
提醒學生觀察、描寫事物的原則:
(1)
由大到小,由整體到局部。
(2)
由外到裡。
(3)
看了、說了一樣再看、說另一樣。
(4)
掌握特點。
5.
也可由局部到整體,但需注意合理的次序及整體感。
(
三
)
教學研究
我們每天從醒來,到睡覺,都會看到許多人、事、物。有些會特別去留意它,有
些也許轉眼就忘了,老師想請問你 們,今天上學途中看到什麼人?什麼事情?什麼東
西?
從剛才的發言中我們可看出,有的同學對周遭的人、事、物很注意,有的人就比
較疏忽了。現在我們來玩「找東西」看看同學們看東西是不是很仔細,觀察力好不好
。發下的圖中,除了你很清楚看到的東西外,還有許多隱藏起來哦!包括羊
頭、鑽石
、風箏、老鼠……等至少十四種。來,限時三分鐘,看誰找最多。
從剛剛的遊戲中我們知道:有些東西並不是一眼可以看出,有些必須仔細找,從
各種角度去發現。要是我們眼前有一樣東西,每個人第一眼看到的也許不一樣,你看
到正面,他看到背面;你看到左邊,他也許只看到右邊;你發現他的特殊功
能,他卻
看到了顏色不太一樣。不管誰看到什麼,把自己看到的說出來
,湊在一起就是個完整
的東西。現在大家一起來看看老師手上的布娃娃
(布偶、玩具……)你們看到什麼呢
?
哇!你們觀察實在太仔細、太厲害了!連老師沒注意到的你們都看到了呢!不過
,我們看了之後要怎麼說,怎麼將它介紹出來,聽的人、沒看到的人才清楚呢?
你們剛才都說得很好,現在老師有幾個描述 事物的原則,提供大家參考:
(
1
)
由
< p>
大到小,由整體到局部;
(
2
)< /p>
由外面到裡面;
(
3
)
把一部分說清 楚再說另一部分;
(
4
)
注意它和別人、別的東西有何不同,有什麼比較特別的地方。當然你也可以倒過
來,但一定要有合理的次序,讓聽的人或看的人明白。
(此處老師可以剛剛的娃娃為< /p>
例做一示範描述)
。
接著,老師帶你們在學校逛一圈,等一下回來時,老師可要問你們看到什麼?讓
你們仔細描述一下我們的校園。另 外,回教室前請每個同學各撿一片你特別感興趣、
特別喜歡的樹葉帶回教室。
剛才我們都再一次的看了學校,有誰要來介紹我們的校園?
同學們把校園介紹的很不錯,連平常很少去注意的角落你們都可以把它描述的很
清楚,可見大家的觀察力都進步了 哦!接著,請仔細觀察你們手上的葉子,等一下老
師再請幾位同學介紹一下他撿回的是怎樣一片葉子。在你們觀察前,老師先唸一 篇文
章給你們參考。
一片落葉
(曾毓婷)
今天下午的作文課,老師要我們在校園裡撿幾片樹葉 ,再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仔細觀察。
這是一片榕樹的落葉,它的外形、大小很像眼睛,主要是橘紅色的。它的表面和葉邊非
常光滑,摸起來很舒服。因為已經枯黃,所以葉面有一塊塊紅色或黃色的斑點。它的葉脈很
多,想數也數不清,不過以中央的最粗,其餘左右分在很平均。此外,這片小
葉子正、反面
顏色也完全不一樣,正面是橘紅色;反面是黃色的,我想
大概是受陽光的影響吧!
在日常生 活裡,這只是一片不起眼的小葉子。經過這次的觀察,我覺得這片小葉子竟好
似有了生命,真是可愛啊!
(
四
)
題目參考
1.
一片葉子
2.
我的學校
3.
到海邊去(河邊、山上、百貨公司……)
(
五
)
活動參考
1.
每一位小朋友 描寫班上的一位同學,或大家認識的老師,讓大家猜猜看是誰。看誰
描述的最像。
2.
每人挑教室內的一樣東西,描述出來讓其他人猜。
(可分組競賽)
───────────────────────────────────────
作文教學第三單元:聽一聽
寫一寫
─────────────────────
──────────────────
(
一
)
教材分析
1.
引導學生注意周遭的聲音。
2.
讓學生能靜聽別人說話。
3.
讓學生組合所聽的內容。
(
二
)
指導要點
1.
以問題引導學生盡量發言。
2.
課前請準備一卷錄好各種聲音之錄音帶。如:開門、水流、樂器……。
3.
讀範文時要慢而清晰,語氣自然有表情。
4.
讀完一段,覆述一段大意,各段都覆述完,再從頭讀一次,請小朋友說大意。
5.
大意弄清楚,再與小朋友共同分析本文描述精采之處, 討論可能不懂的詞句,研究
本文結構。
6.
提醒小朋友注意文中的人、事、時、地、物。
7.
讓小朋友盡可能依本文述說次序和大意,寫下這一篇作文。
8.
寫完後,再分發範文,讓他們有對照原文,檢討自己聽寫能力的機會。
(
三
)
教學研究
我們對這世界的了解,大部分是藉著眼睛和耳朵。眼睛如果不想看了,只要閉上
就好了。但如果不想聽,可沒這麼 容易哦!雖然如此,但我們卻常對很多聲音「聽而
不聞」
,這可能是 因為我們太注意其他事了,你們有沒有經驗呢?也可能是我們早已
對某
些聲音「習慣成自然」了,什麼情況會這樣呢?(看卡通沒注意媽媽吩咐;冰箱
馬達聲、街上的車聲、電扇聲……)
。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除了部分「聽而不聞」的聲音外,也有許多聲音是特別喜歡
,特別討厭或對自己特別有意義的。這些聲音我們印象會特別深刻,有誰要說說看什
麼聲音對你特別有吸引力呢?(刮玻璃聲、爸爸摩托車聲……)
我們平常不太去注意周遭的一些小聲音,現在我們練習一下,看誰聽覺最靈敏,
請每一位小朋友閉上眼睛三分鐘,注意聽周遭的聲音,等一下我們看誰記得最多、最
清楚。
接著,老師放一卷錄音帶讓你們分辨看,是否能認出所有聲音。
我們說話常會有一些習慣用語,也就是「口頭禪」< /p>
,你們想一想,在印象裡,老
師、家人、朋友或自己常說什麼話?有什麼口頭禪?
你們有沒有想過,世界上最大的聲音是什麼?最小的聲音是什麼?美國有一位詩
人認為世界上最小的聲音是:
「天上一朵小小的雪花,慢慢輕輕飄下,經 過滿是塵埃
的空氣,落在一隻正在瞌睡的小貓頭上的毛線帽頂的絨球上
。」
,哇!最高品質-靜
悄悄。也有小朋友說是:
「細菌打哈欠的聲音。」你們覺得呢?
有時候,我們一不留神就把話聽錯了,搞不好還會鬧笑話呢!有一個小朋友,他
媽媽要他到超級市場買「太白粉」
,他沒認真聽,走啊走!來到了超級市場,他竟然
向老闆說:
「老闆,我要買白粉。」看吧!這 就不出事了,唉呀!現在我們正在毒品
宣戰,他竟然在超級市場要買「白粉」
,太誇張了吧!你們有沒 有遇過這種情況呢?
所以,說話能力要好好練習,才能把心中的意思說明白;但聽話的能力也要練
習,才能把別人說的內容記清楚,再寫下來就不會錯了。接著老師唸一篇文章,大
家用心靜靜聽,聽完了,看誰能說清楚這篇文章的大意。最後可要你們把這篇文章
,重寫一次哦!聽的時候請特別注意:什麼人?什麼時候?什麼地點?做什麼事?
有其他什麼東西事物?
(朗讀範文、解說大意、討論、分析、翻寫)
(
四
)
題目參考
1.
我最喜歡的運動
(
範文聽寫
)
(
五
)
活動參考
1.
傳話遊戲
2.
口技表演
3.
音樂隨想
(
聽音樂發表感想或編故事
)
───────────────────────────────────────< p>
作文教學第四單元:嗅覺、味覺與觸覺
───────
────────────────────────────────
(
一
)
教材分析
1.
練習對嗅覺、味覺及觸覺的敏感度及想像力。
(
二
)
指導要點
1.
請小朋友課前準備一樣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如糖果,餅乾等。
2.
教師準備一不 透明袋子,袋內裝玩具、文具、小工具、水果或其他用品。
3.
教師準備十元、五元、一元、五角硬幣若 干。放入一不透明小袋內。
4.
將學生各項感覺適當引導說出,並加以修飾,可運用比喻的方法。如:學生如只說
:
「葡萄在口中滾動,像小水車在轉。又好像在跳華爾滋。用力一咬甜美的汁液,
散布嘴內,軟軟的果肉綻開了,那冰涼、甜美的感覺,真像罝身冰宮,渾身暢快。
」如此則優美,精確多了。
5.
老師可多提供自己經驗。
(
三
)
教學研究
許多地方如果我們仔細聞,都有它很特殊的味道,就算我們閉起眼睛也知道在那
裡。例如醫院,你們可以聞到什麼味道?還有那些具 有特殊味道的地方呢?有什麼味
道?(動物園、麵包店……)
。
有時我們可以從一個人身上發出的氣味看出他的個性,例如一個人身上常有香水
味,我們可以猜出他大概很愛漂亮,很重視容貌修飾 。還有什麼人有特別味道,可以
讓我們猜猜他的習慣、個性?(汗臭→愛運動、不喜洗澡;藥水味→……)
。
有些味道會特別令我們懷念,或想起一些事,如:聞到晒過太陽的棉被,那暖暖
香香的感覺、味道,總會讓我想起辛苦照顧、愛護我的母親及童年生活。有沒有什麼
味道特別吸引你們呢?(拜拜燒香、咖啡、茶葉……)
。
當我們把一口冰涼的汀水含在嘴裡,又冰、又涼、又酸。氣泡從舌下升起,愈來
愈大,碰到牙齒或上顎就破了,有刺刺的感覺。還在沙沙的聲音。再含久一點,汽水
不涼了,氣泡也沒了,感覺「平滑」多了,有沒有這種感覺?好棒是不是?
現在請把
你們帶來的零食拿出來,先觀察它是什麼樣子、大小?有什麼
包裝?再聞聞看味道如
何?然後輕輕的放入嘴內,細細的品嚐,仔細的
體會那是什麼味道?(吃後請人發表
,也可以電視廣告的小和尚引入)
。
平常生活裡,有沒有什麼東西你們特別喜歡吃?那是什麼味道?媽媽做的菜,你
們最喜歡吃那一道?為什麼呢?
有一個十歲小孩,名叫班蒂?阿丹,她寫了一首詩「櫻桃」
:
我喜歡把牙齒
深陷入一顆熟透的櫻桃裡
用我的舌頭磨著它光淜的皮
它甜美多汁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