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转眼间参加东台市
“余映潮成长路径与其教学成果应用”
课题组学习已有两年时间。
两年来,
学习着,
收获着,
成长着。
现在从两年来自己在 课堂教学方面的点滴成长来回顾一下自己的
学习之路。
从读课、听课到上课
两年来,在课题组的引领下,研读《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
p>
50
讲》《余映潮讲语文》《听余
映潮讲课》,跟着余老师学
习阅读、处理教材,学习设计课型,设计教学思路,学习设计重
要教学细节,学习设计书
面练习,学习设计教案,学习教学论文的写作。
研读之余,
也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读课之旅。
读书中的课堂实录,
< p>读书中的教学设计。并开
始把视角投向浩渺的网络,
看名师的博客,
尤其关注他们博客上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
在
< br>阅读中,将课例与学来的理论对照消化。
当然读纸质与屏幕上的课例远不如现场听课更有触动,
更有收获。
参加课题组 以来,
每次课
题组集中活动都会安排两至三节课仿余课供我们模仿学习,
现场听课后再对照书本的学习,
对余老师的阅读教学技艺的理解就更深一层,对如何学以
致用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读课、听课,学习
技艺,我便开始着意模仿。最初是拿来主义,将好的教学实录、教学设计
照搬来用,
p>
所以只仿其形,不得其精髓,
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照搬模仿中我渐渐觉 得这样上
课束手束脚,总走不出别人的框框,
心中甚是郁闷。应该有所突 破才是。要想突破就必须自
己静心研读,
有自己的想法,
用自己的方式去阐释余老师的理论,
学习余老师的阅读教学艺
术,重不在
于仿,而是在仿中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有自己的风格。于是,我开始在自己的
课堂上实
践。从常态课到校内公开课,我努力地力求突破。
从试课、磨课到赛课
尤其记得窦桂梅老师说过的一句话:
“我是在公开课上成长起来的。”
校内公开 课是上过不
少,得失成败均一谈而过。可说来惭愧,从教十六年,我竟从未借班上过课。
2010
年,于我是至为难 忘的一年,也是我专业成长中最重要的一年。因为这一年,我终于
跨出了专业成长中关键
的一大步:
我借班上了很多次课。
也正是课题组的引领和在课题组中
的学习给了我足够的勇气和底气,
设计防余课的经历和思考,
让我能有 胆识走向比赛的课堂。
首先,因学校的特殊
情况,也为了练就借班上课的胆量,
2010
年
4
月份,我参加小学组的
优质课竞赛,预赛出线后,在实小参加决赛。决赛前,在本校借五
年级试上了两次,效果都
不算好。因为初次借班上课,我心里没底,加之课堂驾驭能力极
差,站在讲台上一遇到意外
情况,
我便会张皇失措,
不知 如何及时应对调整,
课堂的节奏拖沓而沉重。
这样的状态去参
加决赛,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不过,有了这次比赛的经历,我也切实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心
< br>底提升自己的欲望被进一步激发了。
-
-
-
-
-
-
-
-
-
上一篇:未来你想从事什么职业作文500字完美版
下一篇:读不怕写作文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