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2017
高考语文全国一卷作文解析
2017
高考语文全国一卷作文解析
_2017
高考语文全国一卷作文
难吗
2017
高考全国卷丨语文作文快评:
作文坚定文化自信
广场舞共
享单车读懂中国
卓越教育高考研究专家团队认为,今年高考全国卷
I
语文作文,
与往年相比,难度有所降低,命题思路上完全符合《考试大纲》的要
求:命题形
式采用了《考试说明》第
62
页
题型示范
当中
调查报告
关键 词
的命题形式,内容完全符合《考试大纲》里对
立 德树人
的要求,要求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关键词也与《考试说明》中
列
出的
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开放程度
等展现我国大众文
化自信话题的探讨。
值得欣喜的是,
2017
广州一模、湛江二模和汕头一模都选取了
对某类社会现象
的探讨,
与今年全国卷
I
作文的命题形式与材料内容
相近,更能让我们考生感到熟悉与亲切,甚至会觉得题目相对简单,
这符合高
考改革的目标,做到让考生
有话可说
,但不意味着 考生容
第
1
页
共
7
页
易拿到高分。
一、作文选材依然有话可说,但勿忘关联与陷阱
卓越教育高中语文科汪雅蕙老师认为,
2017
年全国卷
I
作文选
材贴近中学
生活,着眼身边事,体味社会,思考现实与未来。作文选
用了
的形式,既避开了各地区对时事的备考热点,又反映
了当前作文教学与作文评价的方向。所涉及的有关中国形象
一带一
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移动支付
等内容,是考生再熟 悉
不过的,
足以引发考生对我国形象产生自己的思考与判断,
< p>由浅入深
地分析材料与社会现实,
探讨社会生活本质,
畅想现实与未来。
同时,
题目开放性强,
可以在众多关 键词当中选择两到三个,
对关键词本身
的的理解与关键词之间的分析也是
多元开放的,
考生切入角度可以多
样,个人的角度、社会的角度、国家的
角度、哲学的角度、文化的角
度都是可以的。
卓越教育高中语文科汪雅蕙老师提醒同学,
有话可谈的同时但也
要注意到题中的两大
陷阱
:一是不能对关键词泛泛而谈,如果只是
展开两三个关键词泛
泛而谈,
而没有分析关键词背后的有机关联,
只
能走向平
庸
;
二是注意突出文体特征。材料要求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国,
所选文体广泛,感论文、评论文、传统议论文、散文或者是书信体都
可以,但是不能
文体杂糅,
如果议论文夹杂散文或者记叙文,就容易
第
2
页
共
7
页
走向低分层次。
二、作文坚定文化自信,更看重思辨能力
落实
立德树人
任务,
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和导向作用是近年高考
语文试题的突出特点,
全国卷的作文题目历来会引发社会的广泛讨论
与深
入思考。引导考生思考、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卓越
教育高中语文科汪雅蕙老
师认为,
近年全国卷作文命题不断引导考生
关注社会,
在 物质文明迅猛发展的社会中思考我国社会发展中展现的
新面貌,展现我国文化自信,那么
人生经历相对欠缺、缺少社会关注
的考生难以写出深刻见解,
也就容易拉 开得分差距。
考生要想获得一
等文分数,需要通过材料分析关键词,联系
社会现象,并挖掘大众心
理、民族文化,甚至上升到哲学层面。
卓越教育高考研究专家团 队认为,
今年的材料中有两个核心题眼。
题眼一是要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
国,
所以是改变外国青年对中国的旧
有认知
;
< p>题眼二是要突出有机关联。考生需要找到关键词间的共性,
通过共性找到关键词的冲
突点,
以冲突凸显当今中国的变化,
例如古
与今,
传统与创新,
封闭与开放等能够向阅卷老师展现思辨能力的层
面
。
因此,卓越教育高考研究专家团队认为,在日后的备考中,我们
第
3
页
共
7
页
-
-
-
-
-
-
-
-
-
上一篇:高考作文之2014年高考山东卷语文作文
下一篇:云南作文之2014云南高考语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