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
导读:
指导思想:
通过< /p>
“扬传统文化、
尚和谐自然”
主题教育活动,
以年级 为单位,
通过诗歌吟唱、
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各类体验活动,
< p>加强学生对民族
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学生崇尚自然,强身健体,培养“团结
合作、锐意进取、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
活动准备:
学生搜集端午节的一些资料,用于在班会课上交流。
活动过程:
1
、学生交流对端午节的认识。
农历五月初五,
俗称
“端午节”
。
端是
“开端”
、
“初”
的意思。
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
五月为午,
因此称五月为午月,
“五”
与
“午 ”
通,
“五”
又为阳数,
故端午又名端五
、重五、端阳、中天等。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
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
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
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必不可 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
吃粽
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
喝雄黄酒。据说,吃粽
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
人
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 br>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时至今 日,
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
午节现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XX
< p>
1
年
5
月
20
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
2
、
.
端午节的别称。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 节、艾节、
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
相同的。
3
、端午节举行的一些活动。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
每到这一天,
家家户户都悬钟
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p>
备牲醴。端午节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
战国时代的楚国人,
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
或谓生于楚宣王
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4
、各地的端午节习俗。
(
河北省
)
北平忌端午节打 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
了避井毒。
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 桃桑椹,
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
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
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
花纹为饰的饼。
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 节互相馈赠礼品。
赵
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
夫宴饮赋诗,称
为“踏柳”。
(
山东省
)
邹平县端午,每 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
邪。
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
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
扔在雨水里。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
带符
(
麦稓做的项链
)
,女
2
-
-
-
-
-
-
-
-
-
上一篇:2021端午节300字作文 端午节精神
下一篇:家乡的端午节作文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