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摘 要】:农村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淳厚的风土人情。这些都
是城市所无法
比拟的。但农村学生相较于城里学生而言,他们生活中可感知的新
鲜事物少,视野较窄,
可供阅读的书籍极其匮乏。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在教学中,我发现农村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对作文不感兴趣、作文水平低的现
象。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
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
《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
教学应
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
佳句、精彩片段等。
1
、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
重视文本
”
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 思
考练习中都出现
“
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 佳句
”
这样的练习,让学生
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
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
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
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2
、通过写日记来 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
最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
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
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
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
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
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
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
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
举行了一次
“
我思念的
××”
为主题班 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
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
。(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
同学是这样说的
“
每 逢佳节倍思亲
”
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
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
跟身
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
将离去。第二
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
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
,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
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
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
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
三、留心观察,引导学生捕捉素材。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所以《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的习惯,积累习作素材。因此,教师教学中要
“
授之以渔
”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鼓励学生去仔细观察生活,捕捉生活素材。
1
、观察应该发挥多种感官 的功能。做到眼看、手摸、口问、耳听、脑想,
从各个方面了解事物的特点,全面、细致
、深入地认识事物,在头脑中形成活生
生的事物立体形象。例如:观察水果荔枝,可发通
过视觉了解荔枝的颜色、形状;
通过触觉感觉荔枝外表的粗糙;通过味觉品尝荔枝的滋味
;通过嗅觉闻一闻荔枝
的清香。同样观察人物、动物、事件等,都需要多种感官的参与。
唯有如此,才
-
-
-
-
-
-
-
-
-
上一篇:传统文化在我身边初中作文范文
下一篇:以端午节为话题的初中作文600字.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