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作文之应用文写作训练:倡议书与建议书、讲演稿
倡
议
书
【概念界定】
倡议书是为倡议、
发起某项活动而写的号召性的公开提议性的专用书信,
是由 某
一组织或社团拟定、
就某事向社会提出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共同去做某 事的书面
文章。
它作为日常应用写作中的一种常用文体,
在现实社会中有着较广泛的影响。
倡议书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就某事向特定成员进行号召呼
吁,
希望大家一起参与到
某件事情中来,要能起到宣传倡议的效果。
p>
【基本格式】
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
(
一
)
标题
< p>
倡议书标题一般由文种名单独组成,即在第一行正中用较大的字体写“倡议书”
三个字。另外,标题还可以由倡议内容和文种名共同组成。如“把遗体交给医学
界利
用的倡议书
”。
(
二
)
称呼
< p>
倡议书的称呼可依据倡议的对象而选用适当的称呼。
如
“广大的青少 年朋友们:
”
、
“广大的妇女同胞们:”等。有的倡议书
也可不用称呼,而在正文中指出。
(
三
)
正文
倡议书的内容需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
写倡议书的背景、原因和目的
倡议书的发出贵在引起广泛的响应,
只有交待清楚倡议活动的原因,
以及当时 的
各种背景事实,
并申明发布倡议的目的,
人们才会理解 和信服,
才会自觉的行动。
这些因素交待不清就会使人觉得莫名其妙,难
以响应。
2.
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这是正文的重点部分。
倡议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化。
开展怎样的活动,
< p>都做哪些事
情,具体要求是什么,它的价值和意义都有哪些,均需一一写明。倡议的
具体内
容一般是分条开列的,这样写往往清晰明确,一目了然。
(
四
)
结尾
< p>
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
倡议书一般不在结尾写表示 p>
敬意或祝愿的话。
(
五
)
落款
< p>
落款即在右下方写明倡议者单位、
集体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
署上发 倡议的日期。
【写作要求】
篇幅不宜太长。
背景目的要写清楚,理由要充分。
措辞要恰切,情感要真挚,同时要富于鼓动性。
内容要有新的时尚和精神,要切实可行,要不违背国家的方针政策。
【概念辨析】
1.
建议书
建议书是个人、<
/p>
单位和有关方面为了开展工作、
完成任务、
进行某项活动而提出 p>
意见时使用的一种文体,
有的也叫意见书。
建议书是应用文的 一种类型。
其内容
很广泛,像弘扬雷锋精神,开展精神文明活动,援助贫
困山区孩子读书,开展工
作拥军优属活动家等,都可以写建议书。
p>
建议书是面对群体时,虽然也带有建
议,但主要是宣传、鼓动对方去做,具有
一定的号召性。建议书是面对领导和有
关部门时,
一般是中肯地提出自己 对对方工作的意见和自己的建议,
没有要求对
方去做的意思,不具有号召
性。写建议书要认真负责、严肃对待,内容要具体,
语言要精练。建议书的格式和一般书
信大体相同。
1.
在第一行正中写
建议书
三
个字。
2.
写接受建议对方的名 称。
3.
正文
:(1)
建议的原因或出发点,便于 对方考
虑。
(2)
建议的具体事项。
4.
表达建议者的愿望。
5.
结尾写表示敬意的话,如
此
致敬礼
等语。
6. p>
写上建议者的名称和写建议书的日期。
2.
讲演稿
讲演稿的结构由标题、称呼和正文三部分构成。
(
1
)标题
讲演稿的标题无固
定格式,一般有四种类型。
1
)揭示主题型,如《人应该有奉献精神》。
2
)
揭示内容型,如《在省科技工作会议的讲话》。
p>
3
)提出问题型,如《当代大学
生应具备什么素质》
。
4
)思考问题型,
如
《 象牙塔与蜗牛庐》。
(
2
)称呼
提
行顶格加冒号,根据受听对象和讲演内容需要决定称呼。常用“同志们
:”
“朋
友们:”等,也可加定语渲染气氛,如“年轻的朋友们:”等。
(
3
)正文
正
文由开头语、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1
)开头语。开头语的任务是吸引听众、
引出下文。有六种形式:
p>
A
.由背景和问候、感谢语开始;
B
.概括讲演内容或
揭示中心论点;
C
.从讲演题目谈起;
D
.从讲演缘由引起;
E
.从另件事引入正
题;
F
.用发人深思问题开头。
2
)主体。主体即中心内容。一般有三种类型:
A
.记叙性讲演稿。以对 人物事件的叙述和生活画面描述行文;
B
.议论性讲演
稿
。以典型事例和理论为论据,用逻辑方式行文,用观点说服听众;
C
.抒情性 p>
讲演稿。用热烈抒情性语言表明观点,以情感人,说服听众,寓情于事、寓情于
理、寓情于物。
3
)结语。是讲演能否走向成功的关 键,常用总结全文,加深印
象;提出希望,给人鼓舞;表示决心,誓言结束;照应题目,
完整文意等方法在
激动人心的结语中结束全文。
【倡议书的注意事项】
1.
缘由应情真意切
“缘由”
是倡议书的关键、核心部分。一项倡议活动,响应者是有还是无?或者
响应者寥寥,
p>
还是云集?这主要取决于缘由是否充分,
情感是否真挚,
论述是否 p>
到位。
倡议书的缘由,简单来说就是倡议的目的、
依据、原因等相关内容。缘由,在倡
议书的写作过程中应该是全文的重点
,
是浓墨重彩的环节。
在写作的时候,
应引
起高度重视。
既然向相关人员发出号召,
倡议其积极参加,
那么 倡议书要想打动
倡议对象,引起倡议对象的情感共鸣,必须要靠“情”字,或“理”字。
靠“情”,就是通过真诚的言语、情节、场景、情感,去触动倡议对象
、感化倡
议对象、影响倡议对象,或者去征服倡议对象,从而使倡议对象响应倡议内容。
另一种情况呢,则是靠“理”,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
从而让倡议对象心悦诚服的认可、支持,进而积极参加所倡议的活动。
2.
事项应简单明了
倡议书的
事项应简单明了,
只要讲清楚就可以了,
没有必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
< p>强调,
直接告诉倡议对象倡议什么事情就可以了。
从记忆的角度来看 ,
越是精炼、
明确的内容,往往越容易被倡议对象记住。因此,
倡议的事项必须简单明了、具
有简洁性。
3.
号召应干脆有力
倡议书中
的号召内容位于文章的结尾之处。
文章的开头很重要,
是留给人们的第
< p>一印象;同样,文章的结尾也很重要,是留给人们的最后印象。人们提倡写文章
要
“虎头”
、
“豹尾”
,
通常 指的是文章的开头应该像老虎的头一样,
非同凡响,
卓尔不群;
文章的结尾应该像豹子的尾巴一样遒劲有力,
干练洒脱。
作为具有一
定宣传性、
号召性的倡议书,
虽然在缘由部分充分展示了
“情”
或
“理”
的魅力,
但这还
远远不够,为了进一步激发倡议对象的认同感、参与感,还需进一步“趁
热打铁”。
p>
【真题演练】
【作文真题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指出:
“面对日
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
减排为重点,
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
加快构建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
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p>
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
2011
) 》发布会上,报告的主编指出:“中国是
一个经济迅猛发展的国家,
一方 面,
中国的
GDP
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
同时,
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也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这使得中国在不断 增强国
际影响力的过程中,也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批评的对象。”
当前,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
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
经济高速增长必然带来温室气
体排放的迅猛增长。地方政府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
与低碳转型的两难选择。
消费者鉴别产品的品位越高越能激发企业之间
的竞争。
消费者在消费时除了注重
消费品的内涵外,
还非 常在意产品的包装、
款式等。
好看的商品包装在买入前可
以显示产品的身价,
但是在商品消费后就变成垃圾,
不但会增加能源消费而且会< /p>
造成环境污染,使得处理垃圾的成本提高,这些最后都会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
人们对低碳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认为低碳就是需要以科技进步为支 撑,
用新技术
代替传统技术,
需要增加经济投入。
事实上,
低碳经济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传统
产业,有效地替代传
统产业的同时快速发展低碳产业才是对低碳经济的正确理
解。
还有一部分 人,
提到低碳经济马上就想这是政府需要做的事情。
实际上政府
< br>并不完全代表低碳,低碳经济也是普通居民的事情。
A
市政府准备在全市大力宣传低碳生活理念。请以
A
市环保局的名义,草拟一
份《低碳生活倡议书》。
要求:(
)内容具体,符合实际;(
2
)用语得体,通俗易懂;(< /p>
3
)
300
字以
内。
【读材料】
段
1< /p>
:写作背景
1
——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树立低碳发展理念,增强可持 续发展
能力;
段
2
< p>:写作背景2
——我国成为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国家,受到国际社会关注;< /p>
段
3
:存在的问题
1 p>
——经济发展与低碳转型的两难选择;
段
4
:存在的问题
2
——消费中注重过度包装,对环境造成污染; p>
段
5
:存在的问题
3
——认识中的误区之一,完全抛弃传统产业;存在的问题
4
——
认识中的误区之二,低碳经济与普通居民无关。
【成公文】
低碳生活倡议书
亲爱的市民朋友们: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国家。
为了适应
节
能减排、
低碳环保的经济发展新常态,
一方面需要政府的不懈努力,
另一方面
-
-
-
-
-
-
-
-
-
上一篇:环保倡议书作文300字
下一篇:文明作文之班级文明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