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作文素材
---
寻觅先贤的足迹
翻开一页页的历史,
一位位文化巨人令我们高山仰止!
文 明之薪火相传离不
了他们。
可我们又不难发现,
无数名耀 后世的先贤生前都饱受苦难,
这似乎是在
诠释着一条众所周知的规律,又
似乎是在启迪着后人什么……
汨罗江之祭
李元洛
汨罗江是一条名闻遐迩的圣水
,先后收留中国诗歌史上两位走投无路的诗
人:一位在下游,以水为坟,年年端午,竞渡
的万千龙舟还在打捞他的魂魄;一
位在上游,堆土为墓,少人拜谒,与凄清的墓地长年相
伴的,多是春风秋雨夕阳
晨雾。
大历
五年
(公元
770
年)
秋冬之际,
杜甫从长沙出发,
准备顺湘江而下洞庭,
转道襄阳回归河南故里。然而,
他其时年近花甲,早已病体支离,舟入朔风凛冽
的洞庭,
更是多症并发而 一病不起。
病重的他只得转道前往昌江县城,
去投亲靠
友
。
但在距县城仅十里的小田村附近的江上,
世星即告陨落,
他年幼 的儿子宗武
只得将父亲草草葬于小田村天井湖,也就是我们今日见到的平江杜墓。
在一个秋冬交割之日,
我去拜谒那一座山中的也是我 心中的坟茔。
车出平江
县城,颠颠簸簸,往南行二十余里,终于看到光绪
十年重修的“杜公祠”。三张
大门关闭已久,大约平日也少人问津,我们是不速之客,杜
甫也早已长眠不起,
蓬门今日当然也不会再为君而开,我们只得从旁侧围墙已经坍塌拆毁
的缺口进
去。
祠堂后面的小山丘上,
有一栋建于多年前的房舍,
门楣石匾上嵌刻有
“铁瓶
诗社”
四字。
管理墓园的老人领我们走到诗社下侧围墙的一扇小门边,
打开那把
资历不浅犹有古风的铜锁,
小门吱呀一声推开,
在一座小小的山包之上,
在几株
青松翠柏的守护之中,猝
不及防,近在咫尺,杜甫墓怆然轰然巍然,撞伤撞痛也
撞亮了我的眼睛!
墓坐北朝南,青石墓碑正中镌文为“唐左拾遗工部员外郎杜文贞公之墓”,<
/p>
这就是我们的千秋诗圣最后的安息之所了。
秋风吹来,
墓草 萧瑟。
墓前的香炉小
小,炉中残留三四根燃尽的香头,也不知是何方来客
对他的祭奠。
杜墓至今萧条冷落,
杜甫当然也 无意于使自己最后的栖息之地,
和遍布湘中
与国中的宾馆酒楼夜总会娱乐
城一争热闹与繁华,
然而,
一个民族假如热衷于形
而下的
物质追求与享受,
而对于前贤往哲缺乏应有的敬意,
总不免令人感到悲哀。
感言:
两位走投无路的诗人相隔千年却不约而同地魂 归汨罗江,
且不管是宿
命还是山水有幸。
当代诗人李元洛 这篇祭悼短文却是不能不让人啧啧赞叹!
尤其
是文字的简约和洗练。
p>
当然,
字里行间流溢出的对自古文人皆不幸的同情,
也不
能不让人唏嘘长叹。
李白的江油
韩作荣
江油是一座小城,其声名远播
,是因为李白的缘故。一座城市、一处建筑,
因名家的诗文而名垂千古、家喻户晓,已屡
见不鲜。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王勃的《滕王阁序》,崔灏的黄鹤楼题诗,均如是。
而李白,和屈原一样被列为
世界文化名人,其故里江油,无疑是天才的哺育地,光芒的源
头。难怪明代李贽
在评论李白时会说其
“生之处亦荣,
死 之处亦荣,
流之处亦荣,
囚之处亦荣”
了。
在江油,你会感到这里的山川风物、民风习俗似 乎都被李白的诗魂所浸透。
青莲乡的陇西院被称为李白的出生地,这地处盘江边的平坝曾
长满茂密的芭茅,
传说诗人幼时曾在此放羊……
江油,
关于李白的民间传说颇多,< /p>
从其母食红鲤而生白,
到老婆婆铁杵磨针,
乃至诗镇石牛、
井洗笔砚,勇斗白龙、匡山习剑等等,都和诗人的“谪仙”之名
相符,亦充满了故乡人对
李白的尊崇与热爱……
李 白二十余岁时离蜀,去仗剑远游。但李白毕竟在蜀乡长大,蜀人之聪慧、
蜀地的青山碧水
、
天梯栈道,
都会给他心灵以滋泽……巴蜀多奇诡之才,
多孤傲< /p>
之士,锦官城又是销金纵酒重感官享乐之地,这个“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
通人烟”的所在,给了他充分张扬个性的空间……终成为“痛饮狂歌空度日,飞
扬跋扈为谁雄”的狂客,“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诗仙。
也许与诗人了无羁绊的狂放性格有关,也许与异域文化的精神陶冶和任侠、 p>
老庄、魏晋玄学的影响有关,或许与包容古今万物的盛唐时代有关,这位“凤歌
笑孔丘”的诗人,活得潇洒自然,诗也奔放不羁,极少写受格律束缚的律诗,而
擅乐府。古人论诗,多论比兴,并不倡诗中言事。可李白诗中的一个特点都是言
事。目
前当代诗人的新诗在厌烦了抒情、象征、意象的经营之后,也已回归了晓
畅明白,喜叙述
和细节的捕捉了。这让我想起了李白的“美人卷珠帘,深坐颦娥
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
恨谁。”看来,一千三百余年前的诗人在单纯、透澈以
及细节的叙述中已为今天诗人的探
索提供了典范。
当然,
李白的诗更多的是呈现
豪迈洒脱、
进取飘逸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品……
李白逝世已经一千三百多年
了,今天,人们不仅仍能在诗中感受那不竭的艺
术魅力、
盛唐精神与诗人 的人性追求,
在李白的故里,
人们还能看到哺养这位天
-
-
-
-
-
-
-
-
-
上一篇:寻找爱的足迹优秀作文5篇
下一篇:以脚印为话题的作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