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作文首页 > 高中作文 >

害怕的英文20出师表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zuowen
2020-12-28 19:31
tags:

怎么测试电脑配置-朗诵配乐

2020年12月28日发(作者:霍仲初)

20.出师表



学习目标

1.了解“表”的有关知识, 掌握形容词的活用和“以”的用法。

2.了解诸葛亮报答先帝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 兴复汉室的决心。

3.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

4.学习并重点掌握文中一些常见文言词语。



知识点精讲

作者简介

1.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琅[牙阝]阳都 (今山东沂南南)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

诸葛亮于汉灵帝和四年(18 1)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汉元帝时 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王圭],字君贡,东汉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早年丧父,与 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 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建安二年(197),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隆中(今 襄阳县之西二十里),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建安四年(199),19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 先生司马徽。

诸葛亮读书与当时大多数人不一样,不是拘泥于一章一句,而是观其大略,并喜欢 吟诵《梁父吟》这首古歌谣。通过潜心钻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他志向远大,以天下为己 任。诸葛亮还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用兵的知识。常自比管仲、乐毅,被称为“卧龙 ”。建安十二年(207),颍川徐庶荐之刘备,备“三顾茅庐”登门求教,与刘备论天下形势,提出占据荆、益 二州,安抚益州西部诸戎、南部夷越,整顿内政,外与孙权结好,协力抗曹,逐步统一全国的建议.这就是以后的 著名的“隆中对”,颇中刘备胸怀,而后成为刘备主要谋士。在联孙攻曹、取得赤壁大捷之后,又乘机占领荆、益 ,建立蜀汉政权,形成三国鼎立之局面,因功拜丞相。建兴元年(223),刘备死,刘禅继位,封为武乡候,领 益州牧,主持军国大事。执政期间,积极实行法治,赏罚严明;抑制豪强,任人唯贤;推广屯田,以利耕战,使“ 民贫国虚”之蜀汉,呈现出“耕战有伍,刑法整齐”之景象。平定南中后,又对西南各族采取和好政策,促进了边 缘地区的开发,而后挥戈北伐,攻击曹魏,以图统一全国。善计谋,通晓兵法,革新“连弩”;制造“木牛流马” ,以改进山地运输。建兴十二年(234),与魏将司马懿在渭南相拒,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军中, 葬于定军山。谥号忠武。

有《诸葛武侯集》,原有集二十

五卷 ,多已散佚。现有《诸葛亮集》《出师表》为其名篇。

2.作者生平大事年表

诸葛亮(181—234),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琅[牙阝]阳都(今山东沂南)人。

建 安十三年(208),先主遣亮自结于孙权,与曹操战于赤壁,大破之。

建安十六年(211) ,先主入蜀,亮与关羽守荆州。

建安十七年(212),先主攻刘璋,亮与张飞、赵云等将兵溯 流定白帝、江州、江阳诸地。

建安十九年(214),先主领益州牧,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

二十三年(218),先主占汉中,进位汉中王。

蜀汉章武元年(221), 先主称帝,以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秋七月,先主率师伐吴,亮留守成都。

章武三年(223 ),先主兵败后还白帝城,亮自成都到白帝,先主托孤于丞相亮。后主即位,亮遣邓芝通好吴国。

建兴三年(225)春,丞相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十二月,亮还成都。

建兴五年(227 ),亮出屯汉中,上《出师表》。

建兴六年(228)春,亮出攻祁山,不克。冬,复出散关, 围陈仓,粮尽退。

建兴七年(229),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克定二郡。

建兴九年(231),亮复出军祁山,始以木牛运,粮尽退军。

建兴十年(232),亮休士劝 农于黄沙,作流马木牛毕,教兵讲武。

建兴十一年(233),亮使诸军运米,集于斜谷口。< br>
建兴十二年(234)春,亮由斜谷出。秋八月,卒于渭滨。

字的读音

殂cú

陟zhì

臧zāng

[礻韦]yī

阙què

桓huán

猥wěi

夙sù

攘rǎng

驽nú

斟酌zhēn zhuó

咎jiù
诹zōu

多音多义字

实词积累

1.一词多义< br>
①秋:

时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季 秋水时至

②光:

光芒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发扬光大 以光先帝遗德

③良:

善良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很,非常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实:

诚实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果实 其实味不同

⑤许:

答应、承诺 遂许先帝以驱驰

表示约略估计的数量 潭中鱼可百许头

⑥躬:

亲身;亲自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身体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⑦效:

功效;效果 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效法 东施效颦

⑧所以:

所用;用来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原因;缘故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古今异义

①诚:

古义 实在是,确实是 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今义 诚实,诚恳

②开张:

古义 扩大 例:诚宜开张圣听

今义 开始营业

③愚:

古义 廉称“我” 例:愚以为宫中之事

今义 愚蠢

④痛恨:

古义 伤心遗憾 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恒灵也

今义 极端憎恨

⑤卑鄙:

古义 身份低微,见识浅

陋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

今义 品行不端

3.通假字

①简:通“拣”,选拔。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②阙:通“缺”,欠缺。 必能裨补阙漏

③有:通“又”。 尔来有一年矣

4.活用字

①光:发扬光大 名词活用为动词 以光先帝遗德

②远:远离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新贤臣,远小人

③优劣:好的人、差的人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优劣得所

④毛:长苗 名词活用为动词 不毛之地

词法

“以”作连词时,有时表目的,可译作“来”或“用来”。例如:“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中,“以”后的“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就是前文“诚宜开张圣听”要达到的目的。

“ 以”作连词时,有时表结果,可译作“以致”。例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中,“塞忠 谏之路”是前文“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会导致的结果。

词语积累

妄自菲薄: 随意看轻自己。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陟罚臧否:指对官员的提升、惩罚、 表扬、批评。

裨补阙漏:防止缺失、弥补漏洞。阙,通“缺”。

计日而待:数 着日子等待,形容达到目的的时间很短了。

苟全性命:姑且保全性命。

攘除奸 凶:铲除奸邪凶恶的人。

恣诹善道:征询好道理、好方法。

察纳雅言:审察采 纳正确意见。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真是形势危急,决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 br>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急艰难时接受命令。

参 考译文

先帝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 蜀国人力疲惫,物力又很缺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 志的将士在疆场上舍身作战,这都是因为追念先帝在世时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报效给陛下啊。陛下确实应该广泛 地听取群臣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弘扬志士们的气概;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言谈中称引譬喻 不合大义(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臣进谏劝告的道路。

皇宫的侍臣和丞相府的宫吏都是一个 整体,对他们的提升、处分、表扬、批评,不应该因人而有什么差别。如果有营私舞弊、违犯法律和尽忠行害的人 ,陛下应交给主管的官吏,由他们评定应得的处罚或奖赏,用来表明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方针。不应偏袒徇私,使 得宫内和宫外有不同的法则。

侍中郭攸之、费[礻韦]、侍郎董允等人,他们都是忠良诚实的人 ,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CHU来留给陛下。我认为宫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陛下都应 征询

他们,然后再去实施,这样一定能补求欠缺疏漏的地方,获得更好的效果。

将军向宠,性格和善,品德公正,精通军事,从前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议 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务,都应与他商量,这样一定能使军队团结协作,将士才干高的差的、队伍强 的,都能够得到合理的安排。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隆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 贤臣,这是后汉所以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与我谈论这些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感到叹息、惋 惜痛心的。侍中郭攸之、费[礻韦],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都是忠贞贤良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来是一介平民,在南阳亲 自种田,只求能在乱世中暂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面前有什么名气。先帝不因我身世卑微、见识短浅,反而降 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里来访问我,向我征询对当今天下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激,于是答应先帝愿为他 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失败,我在战败的时候接到委任,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东吴,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二十一年了 。

先帝(刘备)知道我谨慎,因此在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诸葛亮)。自从接受任命以来 ,我日夜忧虑叹息,担心不能将先帝的托付的事情办好,有损先帝的圣明。所以我在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荒凉的 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器已经准备充足,应当鼓舞并率领三军,向北方平定中原。希望全部贡献出自己平庸 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曹魏,复兴汉室,回到原来的都城洛阳。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的本分。 至于对政事的斟酌兴废,进献忠诚的建议,那是郭攸之、费[礻韦]、董允等人的责任。

希望陛 下把讨伐奸贼、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完成,就请治我重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劝勉陛下 宣扬圣德的忠言,就责备郭攸之、费[礻韦]、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露他们的过失;陛下自己也应该认真考虑国 家大事,征询治理国家的好办法,听取正确的意见,深切追念先帝的遗训。如果能够这样,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现在我就要辞别陛下远行了,面对奏表热泪纵横,不知说了些什么。

课文结构

全文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分析形势,提出建议。
< br>第1段,分析形势,提出第一条建议:广开言路。开篇从两个方面分析形势严峻:先帝创业未半而崩殂,天 下三分两蜀汉贫弱,然后用“危急存亡之秋”加以概括。一个“诚”字,加强了对形势“危急

< /p>

”的判断语气。接着用“然”字加以转折,指出还有有利方面:即“侍卫之卧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 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就是说,文武官员都在为国效力。写形势严峻,是要给刘禅敲响 警钟,写有利条件是使刘禅振作精神。下面顺水推舟地用“宜”与“不宜”从正反两方面告诫刘禅必须广开言路, 不能堵塞忠谏之路;要发扬光大先帝遗志,不能妄自菲薄。这是总的建议。

第2段从赏罚分明这 方面提出建议。先说“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即赏罚要公平,不能内外有别。“陟罚臧否 ”即陟臧罚否,奖善惩恶之意。“异同”,偏义复词,偏于“异”。接着指出:“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 有司论其刑赏……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这是个合叙句,把它分开说,就是,若有“作奸犯科”的,要论其“ 刑”,若有“为忠善的”,要论其“赏”,不能偏私,即,赏罚要严明,不能因人而异。这一段总说“宫中”、“ 府中”。

第3、4段从用人方面分说“宫中”与“府中”。“宫中”即前面所说的“内”,“府 中”即前面所说的“外”。宫中的人物有郭攸之、费[礻韦]、董允等,其特点是“此皆良实”,其作用是“事无 大小,愁以咨之,然后施行”,其效果是“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府中”的人物有向宠,其特点是“性行淑均 ,晓畅军事……先帝称之曰‘能’”,其作用是“营事之事,悉以咨之”,而效果是“必能使行阵和睦,假劣得所 ”。在3、4两段中,分别从“宫中”、“府中”推荐了文臣武将,具体细致。两个“悉以咨之”都是“开张圣听 ”的具体化。

第5段进一步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首先总结历史经验:“亲贤臣,远小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是个互文句,文章是亲贤远佞是先汉与后汉兴隆的 原因,亲佞远贤,则是先汉与后汉倾颓的原因。(因为任何朝代都有兴有衰),这表明是否亲贤远佞是国家兴亡的 关键。其次说“先帝在时,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这是借先帝的警觉来打动后主。最后,再次推荐贤臣,并希 望亲信他们,来共图兴复汉室。这一段既是对3、4两段的归纳,又是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以 上1—5段是从形势分析到具体建议,是出师前的周密安排,目的在于出师后无后顾之忧。

第二 部分(6—9段),自叙以身许国的身世,以感动后主。

第6段交代身世,表明要报刘备知遇之 恩。“臣本布衣……不求闻达于诸侯”,写出山前的情况;“先帝不以臣卑鄙……遂许先帝以驱驰。”这是写受刘 备赏识三顾茅

庐而感激出山;“后值倾覆……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是写出山 的时间。从这里自叙身世可以看出诸葛亮的一片苦心:既然我衷心感激知遇之恩,自然对蜀汉竭尽忠诚;既然先帝 这么赏识我,那么后主岂有不纳我的忠言之理?这应是本段文字的潜台词。

第7段承第6段“遂 许先帝以驱驰”,即如何报答刘备之知遇之恩。首先交代刘备临终委以重任:“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也。”据《三国志》记载,章武三年(223)春,先主于永安宫病笃,召亮于成都,嘱以后事,谓亮曰:“君才 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由此可见,“寄臣以大事”并非虚 语。“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深入不毛”陈述受命以来自己殚精竭虑不遗余力平定南方的经历。“今南方已定… …兴复汉室,还于归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则表明领兵北上,报答先帝尽忠后主的决心和行动 。可是,自己北上,又担心朝廷无人辅佐,于是再一次强调要依靠贤臣。这里“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 、[礻韦]、允之任也”,与第3段照应。第3段强调刘禅要开张圣听,“悉以咨之”,这里强调臣子要“进尽忠 言”,既各尽其职又君臣一致。

第8段是临行前的要求和嘱咐。这一段中对自己、对群臣、对后 方三方面都提出要求。对自己则要求讨贼:“愿陛下找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对群臣则侧重“进 言”:“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以彰其咎”;对后主,则要求“自谋”:“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 ”其内容则与第一部分相照应。如“讨贼兴复”则照应“报之于陛下”,“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彰其咎”则照 应“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咨诹善道”则照应“开张圣听”。

第9段是全文结束语,道出自 己临行前难尽肺腑依依不舍之情。

以上6—9段着重叙述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和准备出征的计划 、安排,从叙述中表露自己忧勤国事,鞠躬尽瘁的一片忠忱,以创业之艰难感动后主,并激励其奋发图强。

写作特色

1.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

本文很好地利用了“表以陈 情”的特色,在叙事和议论中贯穿着抒情的主线。第一部分寓情于义,含表自己对先帝的崇拜、爱戴之情,兼有激 励后主之意。第二部分是寓情于叙,字字句句都蕴含着作者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无限感激的情怀,也表达了自己鞠 躬尽瘁效忠刘备父子的赤胆忠心。最后,诸葛亮表明心迹,侧重抒情,情辞恳切,催人泪下,表达知恩图报的心情 。

2.构思巧妙,形散神聚

构思上做到主次分明,前后呼应。

第一部分三项建议中,广开言路是前提,列于第一,且在文中用最多的篇幅反复申说。其他两条 建议较为简略。文章前后呼应。如第1段建议后主“开张圣听”,第3段和第4段两个“悉以咨之”,就将“开张 圣听”具体化了。第3段说“郭攸之、费[礻韦]、董允等,此皆良实”,宫中之事应“悉以咨之”,而第7段与 此照应,说“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礻韦]、允之任也”,第8段说:“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 礻韦]、允等之慢”。前面说后主要听这三个人的意见,后面说这三个人进尽忠言,不进则受责,处处照应,无懈 可击。第2段说:“宫中府中,俱为一体”,第3、4段就分说宫中与府中。总分照应。文中表达方法多样,题材 广泛,有形势分析,有具体建议,有人事安排,有自己身世,看似漫无边际,却紧紧围绕劝谏后世,表达忠忱这一 中心展开,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3.语言得体而详备

作者既是刘禅的臣子,又 是刘禅的“长辈”。所以对刘禅上表,既是臣对君的陈说,又是“长辈”对爱托“晚辈”的殷切期望。为了使刘禅 乐意接受且受感动,所以不但要晓之以理,而且要动之以情,语气上须恭敬、恳切,词语不可下得太重,既要循循 善诱,又不能有失君臣的尊卑。遣词造句分寸感极强。如凡自称之处,皆用谦词“愚”、“臣”等,凡称刘禅处, 皆用敬词“陛下”等。又如自叙出山经历时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谦词敬词并用,尊卑关系表达得 十分得体。此外,细致详备也是本文的语言特点。比如说用人时,不但规定了“亲贤臣远小人”的原则,而且对该 亲哪些贤人都一一点明。刘勰称其“周至”,确有见地。



难点分析
< br>1.贯穿全文的基本感情是什么?

贯穿全文的基本感情是“报先帝”和“忠陛下”。
2.诸葛亮为什么要讲述自己的身世及刘备三顾茅庐的事?

这是采用寓情于事的写 法,叙述自己的身世以及受命以来的作为,是为了抒发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达效忠刘备父子的决心,也为了能从 感情上打动刘禅,使他能顺利地接受这三条建议。

3.文章是如何将记叙、议论、抒情完美地结 合起来的?

文章采用以议论为主,叙事为辅,兼有抒情的表达方式,先提出三条建议,寓情于议 ,在谈论形势、任务、治国方针和历史经验时,始终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真切地希望后主能继承先帝遗志 ,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接着介绍自己的身世及追随刘备父子以来的经历,感激之情、赤胆忠心溢于言表,这 是寓情于事的写法,而结尾“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更是辞情恳切,催人泪下。

< /p>

难怪文天详也说:“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可见其文感人至深。

4.“受任 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年又一年矣”这句话表达了诸葛亮怎样的感情?

这句话 说明了自己创业的艰难和报答刘备知遇之恩的决心,诸葛亮说这句话是为了让刘禅明白成就大事是多么不容易,也 让他明白自己的一片忠心,以便听取自己的建议。



习题详解

第一题 (略)

第二题 此题意在帮助我们掌握文章的重点。

诸葛亮提出了三 条建议:广开言路,赏罚严明和亲贤远佞。反复陈说是“广开言路”。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为忠谏之言广 开言路;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文章为了说明 亲贤远佞的利弊,以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历史事实为前车之鉴,以先帝叹惜痛恨桓帝、灵帝昏庸误国为 告诫,并以“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为鼓励,促使后主亲贤臣远小人。

第三题 1.这句话表 明作者念念不忘先帝的遗训,尽忠蜀汉的感情。既然先帝经常为汉桓帝汉灵帝在位时用人不当,信任宦官,政治腐 败,导致东汉王朝衰败和覆灭感到叹息和遗憾,后主更应牢记这前车之鉴,注意亲贤远佞,这是兴复汉室的关键。 突出这一点,表达了诸葛亮尽忠蜀汉的真挚感情。

2.这句话是对侍中、尚书等臣子坚贞可靠, 以死报国的高度评价,并表达了作者希望刘禅亲近贤臣的恳切感情。作者把“亲贤”与“汉室之隆”联系在一起, 是意味深长的。因为能亲贤才能纳忠谏,能“亲贤”才能“远佞”,才能保证正确方略的贯彻执行,才能保证蜀汉 长盛不衰。

3.这句话包含着创业艰难的思想,也表达了诸葛亮对刘备忠贞不二的感情,并展示 出愿与刘备患难与共的磊落情怀。从字面上看,这句话说的是建安十三年(208)曹刘长坂坡之战,当时刘备几 乎全军覆没;但实际上也可视为诸葛亮追随刘备创业全过程的概括,感情极为深沉。

4.这句话 表明,诸葛亮对刘备知遇之恩铭记在心,他把北上伐魏、统一中原视为自己报恩的最好方式。这句话用的是假设口 气。即如果伐魏失败,就是辜负了刘备的深恩,就必须治罪。其中包含着一种很深的感恩图报的感情。
< br>此题意在培养我们品析佳句领悟思想感情的能力,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第四题 (见译文 )

第五题:提示:对诸葛亮尽忠刘备父子,要历史地评价。因为封建社会以刘汉为正统,故一直 认为助刘兴汉以报知遇之恩的诸葛亮是忠臣的典型。我们今天肯定诸葛亮,主要因为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 家。对于他的“忠”,应该赋予忠于祖

国、忠于人民的新内容来加以发扬。
此题意在培养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 /p>

老虎都要嫁粤语-假如我是孙悟空


粤语经典对唱-密州出猎


弗雷尔卓德之心布隆-枯萎


唱我们自己的歌-歌词大全


北京策划-实词


2014马年-个人简历word


少女十七减十一-致云雀


化学是你-特长爱好



本文更新与2020-12-28 19:3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01727.html

20出师表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