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叙事作文800-描写运动会的作文

龙源期刊网 http:
2018年福建中考作文解读及佳作示例
作者:刘腾辉
来源:《课外语文·中》2019年第04期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习技艺,修品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方式的“充电”。习近平主
席曾经提出一 个“蓄电池理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进行不间断的、持
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 地、持续地释放能量。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以“充电”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 自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
人名、地名、校名等 ,请用××代替。
【命题解读】
2018年福建中考作 文依然采用了“材料+命题”的形式,不过相较2017年的“每个站点都有
风景”,今年的作文题写作 难度降低了不少。
题目“充电”是有比喻义的,指在学习、工作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 平、思想认识,或丰富知
识的过程。谁需要“充电”?答案不言而喻,每个人都需要。考生关键是要思考 怎么“充电”,用
什么形式“充电”。提示语“习技艺,修品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个人都会经 历不同方
式的‘充电’”提示考生,“充电”可以是学习某种技艺,也可以是养成某种良好的品行;可以 是在
阅读中汲取能量,也可以是在旅途之中开阔眼界。
提示语中引用习近平 主席的“蓄电池理论”充满哲理,旨在提醒考生生活中的“充电”与“释
能”往往相伴相生;如果能够彰 显思辨意识,能够结合“释能”对“充电”进行深入的思考,揭示其
中的辩证关系,在立意上就能胜人一 筹。相反,倘若考生只写物理意义上的充电,只是围绕
“充电”展开故事,虽是符合题意,却难得高分。
值得注意的是,提示语中提到了“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考生会很容易想到“ 活到
老,学到老”“人生就是一场没有终点的修炼”等关于不断学习、提升的常用语句,如写议论
文,在文中引用“奶奶同学”薛敏修、年薪几十万的淘宝老年产品体验师等人物的鲜活事例,能
为文章 增添亮点。如写记叙文,可具体叙写自己“充电”的过程,抒发感悟;如写议论文,可以
用翔实的事例论 证持续“充电”的重要性。充电
寒假见闻英语作文-一路是蓝

养成教育作文高中-梦回西游

各有所用 作文-最后你的样子

扁竹兰的作文-第四色色
成长需要友谊600字作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晨练作文500-小猫
期末考试来了作文-甜涩
关于云说的作文-大理游记
本文更新与2020-11-15 07:5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0287.html
-
上一篇:爸爸真辛苦作文10篇
下一篇:2018年福建中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