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招聘

写作基础入门知识
本文主要从狭义的角度谈八种具体方法,目的是帮助初
涉写作的人尽快入门。欢迎阅读了解。
< p>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习公文写作
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倘若想一
锨掘出口深井,一锤打成把镰
刀,一口吃成个胖子,那是绝不现实的。正确的态度和策略
应该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慢慢积累,逐步实现由不会写
到会
写的转变。
一是可以先从通知、< /p>
公告、
大事记等相对来说内容单一、
结构简单、篇幅短小的
文体学起,逐步向工作意见、工作规
划、工作汇报等相对复杂的文体拓展。在这方面,不
要好高
骛远,更不要幻想一鸣惊人。
二是可以先从办法、
规定、
条例等相对来说规范 性较强、
模式化程度较高的文体学起,逐步向领导讲话、调查报告、
经验材料等非规范化、非模式化的文体拓展。因为前者便于
借鉴成例,有较多可以省
劲的地方,不像后者那样综合性较
强,难以把握。
三是可以先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写起,逐步向其他领域 拓
展。
这样可以发挥自己知识和业务方面的优势,
避免陷 入
“巧
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要是一开始就涉足陌生的领域,
即使搜肠刮肚,也会无话可说,不仅于学习无益,反而可能
会动摇学习写作的信心。
所谓照猫画虎,就是套写和模仿。小学生学写毛笔字 ,
一般从临摹字帖开始,初学公文写作的人,也可以找范文来
套
写和模仿,在模仿中体会奥妙,摸索门道。模仿多了,就
会逐步掌握一些写作的基本规律
,就可以扔掉拐棍,自己行
走了。
套写和模仿主要适用于三种情况:一是适用于相对简单
和模式化程度较高的文体。如起草一个会议通知,往往就可
以找一个原有的通知来套写,
因为它只要把会议时间、
地点、
期限、内容和参加人员、
注意事项交代清楚就可以了,一般
没有更多、更复杂、更深层次的内容。二是适用于相同
的文
体。三是适用于相同或相近内容的文稿。套用和模仿,通常
情况下主要着眼于文章的体例和结构,有时也套用文中的一
些观点、素材和语言。但这种
方法只能作为初学者的入门之
道或特殊情况下的应急写作。一个立志在公文写作上长出<
/p>
息、
有作为的人,
必须练就一手锤炼文稿的真本领、
硬功夫,
千万不能总是套用和模仿。
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熟能生巧”。就公文写
作而言,由生而熟、由熟而巧的媒介和桥梁就是多写多练。
写作的规律,只有在多写多练
中才能不断加深认识;写作的
能力,只有在多写多练中才能逐步提高。不通过多写多练的
长期积累,写作理论懂得再多也无济于事,正所谓“纸上得
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但是,多写多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数量问题,必须把 数
量和质量、效益统一起来,每写一篇都要有相应的收获和长
进
。为此,要注意四点:
一要有计划 地练,不要盲目地练。对先练什么文体、后
练什么文体,什么时候练什么文体,要有安排
、有路数,不
能随心所欲。
二要集中地练,不要分散地练。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
在一定时期相对集
中地练习一两种文体,力求在较短时间内
实现突破,然后再转入新的文体,这比同时交叉
、分散地练
习多种文体效果会好一些。
三要思考着练,不要无所用心地练。每篇文章,从立意
到结构,从选材到语言,都要认真思考,反复斟酌,力求最
佳,不能胡乱挥洒,潦草从事
。
四要有目标地练,
不要单纯地为练而练。
比如,
信息类、
经验类、调研类
的材料,可以把目标定在供内部刊物选用或
向新闻媒体投稿上,这目标本身就是一种压力
和动力。文稿
一旦被选用,会进一步激发学习写作的热情。这比漫无目的
的练习,效果往往会好得多。
< p>学习公文写作,修改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不断的修改
中,才能出成品、出上品、出
。正所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学习公文写作,必须具有“一诗千改始心安”的耐性、毅力
和行动。
修改,改什么?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构成一篇文 章
的所有要素都在修改的范围之内。重点有四个方面:一是斟
酌
主题,看是否正确、深刻和突出;二是研究结构,看前后
是否衔接,整体是否协调,层次
是否清楚,段落是否分明,
照应是否紧密,
过渡是否自然;
三是检查素材,
看是否真实、
典型、新鲜、生动,是否恰到好处地说明
了主题;四是推敲
文字,看每个段落、每句话、每个词、每个标点是否得当。
一旦发现毛病,无论大小,都要严肃对待,认真修改。
修改的方法大致有三种:一是静思默改法。就是初稿写
成后,自己平心静气地坐下来,让整个文稿从头至尾、从大
到小在头脑中过过“电影”,
细细品味,从中发现毛病。二
是边读边改法。就是对写成的文稿,从头至尾读上一遍甚至
几遍,边读边思考,边读边修改。这对发现不妥当的词、不
通顺
的句子极其有效。三是冷却修改法。就是把写成的文稿
先放一放,
自己则 先读一些有关的文章,
翻一些相关的资料,
开阔一下思路,冷静一下头脑
,然后回过头来再对文稿进行
思考和修改。这样,即使比较成熟的文稿,也会发现毛病。
比较,是知好坏、晓优劣、见长短 的有效方法。学习公
文写作,也要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一是拿自己写的初稿同领导修改后或报刊发表 后的定
稿进行比较,看一看领导和
xx
都做了哪些修改, 琢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