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及策略
卞庄街道中心小学
邢广美
【论文摘要】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学生怕写 作文,
获
取材料是基础,把握方法是桥梁,形成能力是目的。而学生能力
的形
成必须要有教师的指导和学生自己的反复实践。
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采取有效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体验生活
写好日记
积累材料
流露真情
【正文】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
把自己要
说的话说出来;不过不是口头说话,而是笔头说。因此,写
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件再正常不
过的事情。然而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
我发现学生一提起作文就胆战心惊,勉强写出来的
作文也是千篇一
律,
落入俗套,
毫无新意。
这种现象恰与新课标对学生的写作要求
“说
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
假话”
背道而驰,究其原因,是学生缺
乏观察生活,缺
乏合理想象,缺乏写作兴趣所致。因此,让学生掌握
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热爱
写作的兴趣,这是十分必
要的。
一、指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
“作文是 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
”因
此,
我们要指导学生 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
观察和体验生活是
写作的基本功。要写好作
文,就必须获得写作素材,写作素材就是文
章的内容,这些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
的源泉,对于小学生而
言他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可是在作文时却感到 无话可说、
无事可
写。
究其原因就在于平时没有养成留心 观察生活的习惯,
没有积累写
作必须的材料。
必要把学生 从狭窄的校园空间引入到自然环境,
从课
内走向课外。引导学生勤于观察
,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做到
心灵相触,情感相融。激发其产生丰富的联想,构思
出具体生动的情
节,达到丰富表达的效果。
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写 起作文就会
有话可说、言之有物,才会得心应手,笔下的人物也就会栩栩如生。
此举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
也为这类文章的写作提供了真实的个
性体验过程,避免了学生无内容可写、无法下笔的现象的发生。
二、指导学生写好日记
写日记是一种比较简
便的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
尤其适用于年龄
较小的学生。通过写日记,<
/p>
可从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书面语言
表达能力。观察是写作的基础,苏
霍姆林斯基说过
:
“观察是智慧的
主要能源。
得无话可说。教师要教会学
生什么叫日记、日记的格式、如何选择内
容等,指导学生写简短的日记,帮助学生养成良
好的写日记的习惯,
这样学生就能经常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认真地分 析、
判断自己的
所见所闻,然后将自己所观察、思考的写成日记,从而不
断地积累素
材,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三、指导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