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叙文写作训练
----
如何写出真情 实感
教学目的: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以情动人。
教学重点:通过病例分析、范例赏析和片段写作练习,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习作中运用写作技巧,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p>
《江苏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写作部分
“
基础等级
”
之(
3
)为
“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
。
“
感情真挚
”
要求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
写作文是为了表达自
己的真情实感。不出自真挚的感情,很难把话说动听。
“
为赋新诗强说
< p>愁
”
,只能让人觉得矫揉造作,
“
假 、大、空
”
的东西只能令人生厌。
<
/p>
“
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
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
所以要对自己真实,
要把自己
的真情实感写出来。
”
——
冰心
二、感情真挚涉及到
1.
真情缘于真人真事。
2.
抒情表现感情波澜。
(可用排比、反问句式和描写方法。
)
3.
悲剧容易打动人,但要从生活中出发抽取,不能刻意编造 。
三、病文修改
找出不真实的地方
《上学路上》
:
清晨,蔚蓝色
的天空飘着鹅毛大雪。我背着书包,顶着西北风,向学校走去。我刚到十字路
口,
忽然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从一条胡同里跑出来,
小孩的妈妈在后面紧紧地追赶。
这时,
正好有一辆汽车飞快地开到了小孩的跟前,
眼看就要把小 孩撞到车轮底下。
在这千钧一发的
关键时刻,我的脑海里闪过欧阳海、罗
盛教、雷锋、赖宁等英雄形象,我就毫不犹豫地冲上
前去,把小孩抱到马路边。
“
嘎
”
地一声,汽车在距离我不到一米的地方停了下来,小 孩脱险
了。
马路上的行人纷纷把我们包围起来,异口同声地说:
“
这孩子,真不愧是小雷锋,是活
着的赖宁!
”< /p>
听到了大家的夸奖,我的脸
“
唰
”
地 红了。
四、
如何写出真情实感
俗话说得好,
“
文章不是无情物
”
。如果你的文章能感染读者,震撼读者的心灵,你的 文
章就成功了。但是,综观学生的作文,在抒情方面确实问题不少。或虚情假意,矫揉造
作,
或陈旧呆板,或机械模仿,情感失真,或衰退颓废,表露偏执。那么,怎样才能写出
“真情
实感”
,怎样才能写好“真情实感”呢?
1.
寻找“原动力”
,大胆写“我
”
现在的学生作文存在两大毛病:一是流
行空谈,空话、假话、套话多;二是目光总是关
注别人,不敢写“我”
。 这就意味着这些作文势必流于空而不真、华而不实,虚情假意。只
有大胆写“我”
,写“我”的生活,写“我”的所见所思所感所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
情实
感”
。
郁达夫说“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叶花说人情。
”只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
仔细回忆往
事,认真品味细
节,
一定会陷入情不自禁的境界之中,便会使文章具有感人的艺术力度。这
也是学生平时写的日记、随笔、书信等表现出较高写作水平的原因。由于写了“我”
,写了
我之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以及种种喜怒哀乐,从而表现出最大的真实和可信。
如江苏一考生用质朴的文笔触碰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写自己的家
庭变故所产生的软弱:自卑、
孤寂、
辛酸??由于直抒胸臆,
< p>叙述时于平淡、宁静中包含丰富的情感内涵而使文章具有感
1
人的艺术震撼力,文章最后写道:
我克制不住哭了,木讷的父亲,他不知不觉中苍老了,而我们
终究要分离了。我的天空,
没有别人的绚丽多姿,却因为有了父亲,让我自由而责无旁贷
地翱翔。因为有了他,给了
我足以支撑我一辈子飞翔的动力,那就是让他过上幸福的日子
,不断追逐我的梦想。
大爱无声,这来自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不仅宝贵,而且深刻,作文的题材无分新旧广狭,
只要能打动人类最基本最重要最珍贵的情感,那就是真正的好文章。
2.
要选好文章的 “动情点”
,也就是说选材要恰当贴切
。
歌德曾经说:
“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给世界的吻。
”生活是琐 碎的,写真情
实感不能理解为照搬生活的本来面目,
要进行艺术的选择与 加工,
要找准能够打动读者或者
阅卷老师的动情点,也就是要选择能抓住
人心的事情。
在选材时必须坚持几个原则:
①真实原则。
文章的选材要贴近生活,强调真实,一篇文章,如果材料失真, 又谈何抒写真
情,使人感动呢?尤其是写记叙文,就应该反映生活的本质,抒发真挚的感
情。当然,
强调
“真实”不是说不能虚构,不等于生活琐事的简单“拷贝
”
,而是说虚构的情节也应该符合
生活的必然规律。
这就 叫“文学来之生活并高于生活。
”可以讲生活中从来就不缺少感人的
事情
,
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去体会,许多同学总觉得生活很平淡,没有什么可写的素材。
其实
不一定非要大事情才感人,只要认真体会,用心感悟,生活中到处都有极好的题材。
②细微原则
。列夫
.
托尔斯泰说:
“艺术起于至微。
”这里的“至微”就是那些显示人 情美、
人性美,
能够人人久久品读的生动画面,
具有永久 艺术价值的细节。
人的成长变化往往是在
一些不经意的小事上反映出来的
,作文中只要抓住了体现真情的“动情点”
,就能达到“一
瞬传情,一目
传神”的精妙境界。我们要善于选取有丰富内涵,能感动人的细小材料,
以小
见大,在平淡中见真情,于细微处见精神。
<
/p>
③健康积极原则。
有的同学喜欢写
“
泪、愁 、无端的烦恼
”
,无病呻吟,
“
为赋新词强说愁< /p>
”
,
或写超脱现实的自由,这些情感往往缺乏积极的意义,
是不合时代主旋律的。为此,我们应
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人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培养昂扬奋发的思想感情。
3.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写好真挚的感情,就必须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最基本的是记叙、描写、抒情要三结合。
作文时不能仅仅是叙事,
有的学生在写记叙文的时候,太注重情节的完整性,一直在“兢兢
业业”的交代事情的经过,却没有放慢节奏,关注局部。具体的有这样几种方法
①“点染”突出法。
“点染”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 种艺术手段,在叙述、抒情性问题中,作
者通过有意点明自己主旨的句子和语句抒发对文
中人、事、物、
景的强烈感情。其实在考场
作文中这是很有效的点题、扣
题,深化中心的途径。
“点染”的句子可用于篇首、篇中和篇
末,这些都
是关键之处。
2006
年高考作文《老屋的女人》最后说:
生无所息,创造生活;生有所息,只为更好地生活。
我会努力,实现老屋里那个女人的梦。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将文章点化,也深化了中心主旨!
同样,有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富有韵味的写景
来“点染”
,以达到升华感情的效果。如高考作
文《眼中有泪》中间有一
段:
2
-
-
-
-
-
-
-
-
-
上一篇:带感情色彩的词语
下一篇:特殊文体02 书信-高考满分作文——奇妙的特殊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