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I
卷
题目
四、作文(
60
分)
< br>22
.
(2017
·新课标卷Ⅰ)
阅读下面 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60
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 ”有:一带一路、大熊
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
乡村、食品安全、高铁、
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 p>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少于
800
字。
考题解读
千变万化提水平
排列组合出新声
< /p>
近几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
I
的作文题目变化较为频繁,
2014
年是典型的材料作文;
2015
年则
变为书信体时评类作文;
2016
年更是在
2007
、
2010
两年考查漫画作文后,时过
6
年,< /p>
回归漫画作文,
跌碎了一地眼镜;
今年则是又变为典型的任 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
所以提醒
广大考生不要把日常的作文学习变成押宝
,
而应切实提升作文水平,
各种形式的作文都要练
练,<
/p>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作文作为语文高考的 最大
一块内容,怎么能总是押宝,而不踏实训练,切实提升写作水平呢
?
这道作文题的材料源于
2017
年
5
月份央视的连续报道,紧跟时事,聚焦热点,再一次
印证了高考作文不回避热
点的特性。
材料提供了来华留学生较为关注的
12
个
“中国关键词”
,
带有典型的时代色彩。这些“中国关键词”来源于生
活,贴近实际,目的很明确,就是引导
考生关注社会生活,
联系实际,< /p>
关注祖国的发展变化,
在肯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取得的
辉煌成绩的同时,也正视前进中存在的问题。
这个题目本身并不难写,在
12
个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
国,而这
12
个关键词覆盖面较广并且搭配组合的自由度 较大。如传统中国、现代中国、好
玩的中国、
热情的中国、
时尚中国、
互联网中国,
科技、
美食、
名胜古迹 、
食品安全、
环境??
凡此种种,
都可能 写出一篇自己满意的文章每个关键词都是当下中国的缩影和典型特性,
它
们之间既存在着丰富的张力和层叠的思辨空间,
又共同构成了多样而立体的中国,
让考生针
对想说的关键词有话可说,同时又不局限一点。但想要写出亮点、写出新意,就
实属不易,
关键看考生对当下中国的观察与思考,看考生排列组合得是否与众不同,是否
写出了深意。
“你所认识的中国”要求考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p>
,必须“风声雨声
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对当下中国不仅要关注,还要有自己的
思考,
让几个关键词形 成有机联系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
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这就不
容易了。
明确命题目的之后,
剩下的就是要体现关键词搭配组合的创造性,
在立意行文的过程中,
< br>尽可能搭配出有新意、有创造性甚至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组合来。
细细分析,单纯立意的角度就可以有:
1
.合作与共赢;
2
.中国的开放;
3
.传 统文化
的继承与发扬;
4
.发展与监管。
当然,
运用辩证分析法也可以显示出考生的思维深度:
1
.
传统与现代中国的辩证统一;
2
.发展 的辉煌与前进中存在的问题的辩证统一;
3
.
广场舞、共享单车等 等的利弊共存的辩
证统一。
立意确定之后,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一定要注意卷面,务求整洁干净。
2
.
立意上建议适当选取三个关键词,
显得丰富,
两个稍显单薄。
建议多从正能量入手,
但不回避问题。
辩证统一地分析当下中国,
看到当下中国在进行伟大复兴的进程中 取得的种
种辉煌成就,为之骄傲自豪,同时也正视前进中存在的问题。
3
.作文要想得高分必须在发展等级上多花些心思,立意深刻、内容丰富 、有文采、有
创意这些得分点中至少要有一点较为突出。
湖南省
阅卷实录
一、阅卷概述
在阅卷地点的安排上,
2017
年湖南省的普通高考语文卷评卷地点依然安排在湖南师范
大学至善楼,这同往年一样。
在时间安排上,今年湖南师范大学阅卷点
的阅卷时间为
6
月
10
日正式启动,组长
10
号报到,其他阅卷人员
11
号报到,
19
日结束,历时
10
天。工作强度大,阅卷老师每天一< /p>
般早晨
8
点到岗,正式阅卷时间为上午
8< /p>
:
00
—
12
:
00
,下午
14
:
30
—
18
:
00
。
2017
年湖南师大评卷点语文评卷总数为
40
.
8
万份。语文阅卷有明确的分工,分为基
础知识和作文两个大组,
每令大组再设立若干个阅卷小组,
每个小组设立一个小组长。
阅卷
组对于作文阅卷尤其重视,作文题组的小组长基本上是省内一些经验丰富的中学老师担任。
我就被分配在作文组。
报 到之后主要是试阅卷。
阅卷点的安检措施极为严格。
在湖南师范大学阅卷点的阅卷 现
场,
入口处站着几个保安,
保安紧盯着阅卷场外的情况 ,
一旦有人接近都会被检查是否有出
入证件,
与阅卷无关 人员均被劝离。
阅卷场外一排桌子上摆放着密密麻麻、
五颜六色的杯子。
阅卷人员的随身物品都要在阅卷场外的储物柜内,
手机、
相机、< /p>
移动存储设备等都被列为违
禁物品,不准带入阅卷场,就连水杯也不能带进
去。
除此之外,阅卷场的入口处还有一个由
10
块屏幕组成的监控设备,该设备时刻“盯”
着阅卷工作人员的一举一动。
在阅卷场内显眼位置张贴着“普通高考评卷守则”
,
评
卷人员不能将评卷文件、
资料带出工作场所,
不准对网上评卷信息作任何拷贝,< /p>
不能
向无关人员泄露评卷情况:工作时间不会客,不打电话,不准查询考生
分数。
二、考生写作情况分析
今年考生的作文平均分为
45
分。在改卷时,阅卷领导小组提出了打高分的原则 :一是
敢打高分;
二是慎打高分。也就是说,对于优秀的学生作文一定要 打出分差,让这类考生考
取一流的大学;但打高分的时候也需谨慎,必须综合权衡,合理
考量。
三、命题预测
201
7
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
I
的命题专家之所以要命这道作文题,是想 告诉高中教育工
作者,尤其是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将学生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
圣贤书
的应试教
育大背景中解脱出来,要追求“风声雨声
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的至
高境界。党的十八大以
来,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共筑中国梦,备受世界瞩目,一带一路、大熊
猫、广场舞、中华美
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美丽乡村、高铁、移动支付这些关键词就
是明证,当然,也
有空气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但瑕不掩瑜,中国正向世界昭示:中国是
美丽、和谐、飞
速发展、繁荣强大的中国,当然有一些问题已经出现,但这些问题正在得到
解决。这样的
时代背景之下,命题专家拟了一道需要弘扬正能量、体现家国情怀的作文题。
< br>因此我们可以推断,
2018
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
I
的作文命题也必然会沿着“家事国事
天下事事事关心”
的命题思 路前进,
但不一定会选填关键词,
而可能是从某个故事或者某几
< br>个故事,
从某种情境或者某几种情境中找出它们之间的有机关联。
这种关联 可能是因果,
也
可能是承接,是假设,是条件,是转折,是并列。材料之
间可能是同质的,也有可能是互补
的,是异质的。一句话,一切都有可能。但还是要体现
当代中国的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体裁必然涉及政治
、经济、科技、文化、军事、工业、农
业等的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从人的层面看,
依然会涉及人与自然,人与人,
人与社会
等。
评分标准
等次
项目
基
内
础
容
等
20
一等
(20
~
17
分
)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二等
(16
~
12
分
)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三等
(11
~
7
分
)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四等
(6
~
0
分
)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分
感情真挚
感情真实
感情基本真实
感情虚假
表
符合文体要求
符合文体要求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不符合文体要求
达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混乱
20
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分
字体工整
字体清楚
字迹基本清楚
字迹潦草难辨
发
特
深刻
较深刻
略显深刻
个别语句有深意
展
征
丰富
较丰富
略显丰富
个别例子较好
等
20
有文采
较有文采
略显文采
个别语句较精彩
级
分
有创意
较有创意
略显创意
个别地方有深意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
“内容”以“题意”
“中心”为重点;
“表达”以“文体”
“语言”为重点;发展等级评< /p>
分,以“有文采”
“有创意”为重点。
< br>二、
发展等级评分,
不求全面,
可根据下列
“特征”
4
项
16
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 具有启发作用。
2.
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足,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
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p>
4.
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 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三、缺题目扣
2
< p>分;字数不足,每少50
个字扣
1
分;每一个 错别字扣
1
分,重复的不
计。
四、确认为抄袭的作文,
“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
“发展等 级”不给分。
级
湖南省
2017
年高考作文评卷审题部分补充细则
关键词在自由灵活的搭配组合中可呈现丰富的意蕴,
给考生提供多元选择角度和极为广
< p>阔的立意空间,
可以进行二元选择与发掘,如长城加上京剧,
讲述古 老文明的中国;高铁加
上移动支付,
谈谈现代开放的高科技中国。
可以进行多元组合与创作,
如中华美食加上长城
再加上京剧,<
/p>
讲述中国的传统文化;
大熊猫加上空气污染再加上美丽乡村,
谈中国 的环境保
护。
1
.符合题意。 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
2
.基本符合题意。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但没有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
或者
只选择了一个关键词行文但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考生所认识的中国。
再比如虽然选
< p>择了多个关键词,但写作内容与关键词的结合比较松散。
3
.偏离题意。
选择角度与材
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无关;
或者选择角度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
但在
完成“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任务时发生严重偏差,如只选择一个关键词“共享单车”
篇论述使用共享单车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没有体现考生对中国的认识,也没有读
者意识。
4
.对于特殊文体,如诗歌、戏剧,须与组长 协商,严禁擅自打高分或擅自打低分。
标杆作文
【一类文上】
评
分
内容
20
表达
20
发展
20
总分
60
写给外国青年的一封信
亲爱的朋友:
交际之美,美在分享;社会之美,美在大同。
近日,中国的“共享单车”火了,单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因为“共享”二字,有了全
< p>然不同的意义。
有的人会说,< /p>
“共享”真的会实现吗
?
以目前的道德修养水平来看,
“共享”似是存在问
题的。
然而,更重要的是,
“共享单车”代表的多是一种思想,是一种美好的社会愿景,也是< /p>
一个能够实施的切实的便民基础公共设施。
林达曾言:
“每一个看似简单的社会现象其实都 只露出了冰山一角。
”的确如此,
“共享
单车”的背后,
是我们每个人愿意分享乐于服务他人的美好情愫。
无私的中
华民族正以合作共享的姿态大踏步地走在发展道路上。
中国高铁的技术伊始就走 在了世界的
前沿,现如今开始对附近的东亚国家进行技术上和硬件上的输出和指导。这一
幕似曾相识,
百年前一个叫詹天佑的小伙子赴美学习,后来他成为了中国铁路之父。如今
中国交通便利,
运输发达,与百年前中美的合作与共同发展密不可分。
球场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伟大的对手通过相互学习使自己更加伟大, 也使对手更加
伟大。
”
我想,
中国这样一条腾飞的巨龙,在充实自己,不断更高、更快、更强之余,也密切地
关注着每
一位朋友的进步与发展。
当今世界的主题仍是 和平与发展,
闭门造车并不能赢得成功。
相反,
成功需要我们每一
个人打开紧锁的心门,需要每一个民族诚心诚意地交流合作。
这是属于“共享”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在这共享的时代序章里,你我可为同伴,
可为竞争对手,但我们都明白,我们不是你死我活,我们将共赴美好前程。
这是贴上“共享”烙印的中国,
友善而慷慨的东 方龙正盘旋在世界的每一处,
尽最大的
力量为世界的稳定和发展做着贡献
,在时代的推进中,与各个民族相互扶持,砥砺前行。
这是最美的中华民族;这是最美的我们。
祝,
“共享”之风轻抚你的面庞
!
您的中国朋友
20 1
7
年
6
月
7
日
< /p>
◇阅卷组意见:
本文选取“共享单车”
“高铁”两个关键词 ,以“共享”为切入点,传
递出“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理念。内容充实,中心突出,
内容项在一等上档记分,记
20
分。
文章以书信的形式向外国青年介绍自己眼中的中国,
< p>意思逐层深化,结构紧凑,
语言亲
切自然,字迹美观
。表达项在一等上档记分,记
20
分。
发展等级在“观点有启发性”
“文句有表现力”等方面表现突出,记
20
分。
合 计:
20+20+20
=
60
分。
【一类文中】
评
内容
分
19
表达
18
发展
19
总分
56
日趋便利的中国
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中国在一天
天地发展,
生活在一天天地变得便利。
去不远处游玩,
可
以骑共享单车来趟绿色旅游;逛街购物,
可以采用更便捷的移动支付;
< p>拜访远处亲友,可以
选择更省时的高铁。这种便利深深扎根于人们的
日常生活之中,我们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
存中国牛活.
你会感到日子在一天一天地变得更好。
回望历史,
从爬行,
行走 ,
乘马车,
到如今的各种交通工具不断出现,
我们能看到 其中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类的生活在一天天变
得美好,
中 国人的生活在逐渐变得现代化、
丰富化。
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我 们也在不断
“升
级”自己的生活模式,共享单车便是如此。它是在人们便
利生活中的一个闪光点,
不仅号召
大家便利出行,
而且以 环保的方式留下自己的足迹。
中国的经济在不断发展,
然而其中面临
的环保问题却显得愈发严重,共享单车是基于保护环境、便捷生活而产生的新型生活模式,
它反映了人们追求便利、
同时也追求绿色与环保的态度,
体现了中国 对可持续发展的倡导和
努力。
作为一个拥有十
几亿人口的国家,
中国在努力满足着人们的生活需要,
营造更好的环境。
我们都仍记得过年过节的“车票难
,许多流动人口因此无法归家。 加大公共交通建设是解
决的最好办法。
而高铁时速快,
耗 时短,
为人们出行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
欢欣笑脸,同时
也切身感受到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力量。
从铜钱到纸币,
我们能更加深切地了解到支付手段的进步,
这些
进步以人为核心,
切实考虑到人们的需要,
让人们的生活日趋便 利。
这些举措并不止帮助人
们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方便世界各地的人民
,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便利,沟通更加顺畅,在
中国留下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