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文档
第二单元
写读后感
丁庚兰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认识、了解读后感这种文体。
2
、明确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3
、运用所学写出一篇合格的读后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写读后感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 br>教学难点:让学生找准“感点”
、写出的读后感有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学过程:
一、我要写什么?
最近你看过什么书?或者读过什么文章?
这本书或这< /p>
篇文章给你印象最
深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呢?如果我们读别人的文章只
是走马观花地读,
那还
不算读。真正地读,是从文章中“读出自己”
,好比看一场电影,看到动情处,
你会流泪,这说明你不仅仅是在看电影,而
是从电影中“看出了自己”
;同样,
我们读到一篇好的文章,
会为之感慨万千……我们说这也是
“读
出了自己”
。
今天我们把这种阅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
所产 生的感想给它一个
科学的名字——读后感。
写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在读过一本书、一篇文章或一句话之后,把感
悟到的感受、
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
启迪等内容联系实际写下来,
写成的文章就
叫“读后感”
。
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 是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以后写下的
感想。
“感”
,
所包括的范围很广,
有的是读文章引起的思想感情的变化而产生的
感受;有的是从文章中学到知识;有的是弄懂的某个道理;有的是受到的启发,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
教育。
二、我来学方法。
以《草船借箭》为例,学习读后感的写法。
1.
出示《草船借箭》读后感,默读。
思考:
(
1
)作者读的是什么课文?
(
2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 /p>
(
3
)这篇课文给作者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草船借箭》读后感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
高。
”一提到诸葛亮,一个头戴纶巾,手
拿羽扇的神人形象便出现在我们
脑海中。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故事有
很多,比如“火烧新野”
“草船借箭”
“七擒孟获”
“空城计”……其中,
《草船借
箭》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这个故事突出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引)
《草船借箭》
讲的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 华,
想置他于死地。
于是他以军中
缺箭为由,让诸葛亮十
日之内造好
10
万支箭,诸葛亮胸有成竹地说三天之内就
能造好
10
万支箭,并在第三天趁大雾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
1 0
万支箭,挫
败了周瑜的阴谋。
(概)
这个故事中,诸葛亮之所以能成功 ,关键在于他的神机妙算。这第一“算”
,
是算到何时有雾,
船才可以靠近曹军水寨。
诸葛亮与周瑜约
定,是三天交箭,不是一天、两天或四天、五天,是因为他观察天象,算出了第
三天必定起雾,
而长江之中雾会更大,
即使距离很近,
也会看不清 对方。
第二
“算”
,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是算到鲁肃不会把自己的计谋
告诉周瑜,
而会私自拨快船和军士给自己。
诸葛亮
深知鲁
肃忠厚,
因此放心大胆地把自己的计谋告诉了他。
试想一下,
如果 诸葛亮
的计谋提前被周瑜知道,那妒忌心强的周瑜一定会出手阻挠。第三“算”
,是算
到曹操不敢出兵。
诸葛亮利用了曹操多疑的性格,
知道雾大时曹操不会贸然出兵,
而是会射箭,试探敌人虚实,这样箭就会“不请自
来”
。
(议)
诸葛亮的“算”不是玄学
,他的每一算都有事实依据,他通过人物的性格去
推知人物的活动,并且通过星象判断天
气,这就是他的“算”既准又妙。他能运
筹帷幄,决胜千里,靠的就是这种充满智谋的“
算”
。
近两年,
算命之风又流行起来。
在地上摆一个八卦图,
用竹筒装一些吉凶签,
就可以为他
人算命。这里的“算”便失掉了事实依据,没有事实做支撑的“算”
并不能准确地预知未
来,
反而会让人走入迷信的歧途,
这就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差之千里。
(联)
《草船借箭》展现了诸葛亮的神机
妙算与足智多谋。他的“三算”使他在短
短三天内“借”到了
10
万支箭,让妒忌他的周瑜自愧不如,这个故事也告诉我
们,思考事情时要依据事
实,不可空想。要用缜密的思维去推算,而不是单凭感
觉去臆测。
(结)
回答:
想一想
:
哪些部分是写作者的“感”?
这部分在文中写得怎么样?(
感是重点
联系实际)
作者的感受是因何产生的呢?
(读是基础
读懂原文)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
.联系《
<
草船借箭
>
读后感》
,讲解读后感的写法:
读后感常见的写作模式大致可以归纳为五个字“
引”
、
“概”
、
“议”
、
“联”
、
“结”
。
(1
)
“引”
:开篇点题,引出感受。亮明基本观点,选 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
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之为“观点句”<
/p>
。这个观点句表
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观点句”
在文中的位置是灵活的,
可以在篇首,
也可以在篇末或篇
中。这类文字要少而精,不要拖沓。观点提出来后,文章才能
围绕自己的观点展开,写得
明确、写得深刻。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
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2)
“概”
:就是对整篇文章或整本书做一个简单的概括。
(3)
“议”
:围绕基本观点 摆事实讲道理。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
一番分析;
也可以由现 象到本质,
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
这个过程应注意
的是,所摆的事实,所讲的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这
部分是重
点,要详写。
(4)
“
联”
:围绕基本观点的论述拓展开来,去联系实际。写读后感最忌的是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放不开,感受不够深,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
而谈,<
/p>
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
“联”
,就是要紧密联 系实
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
联系现
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
既可以从大处着眼,
也可以从小处入手。
当然在联
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
呼应,
“引”部,使“联”与“引”
“藕”
断而“丝”连
。
(
5
)< /p>
“结”
:就是结论。结论的写法,或与开头相呼应,或归纳出结论性的
意见,或强调某个重点,或发出号召。这个结论可以是批评式,可以是劝勉式,
还可以是鼓动式,这要视全文内容而定。
3.
小结写法。
读后感五部曲:
引:开篇点题,引出感受。<
/p>
(
50-60
字左右)
概
:抓住感点,概括内容。
(
100
字左右)
议:围绕感点,展开议论。
(
100
字左右)
联:围绕感点,展开联想。
(
200< /p>
字以上)
结:总结感受,首尾呼应。
(< /p>
60
字左右)
(读为基础,感为重点,简洁明了,联系实际。
)
三、我来读佳作:
阅读读后感,进一步理解读后感写法五部曲。
精品文档
-
-
-
-
-
-
-
-
-
上一篇:西游记读后感1000字作文
下一篇:看不见的森林读后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