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作文阶段目标
【篇一:小学语文新课标作文教学目标解读】
小学语文新课标作文教学目标解读
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从教以来,对 p>
于作文教学的目的,作文教学的内容及方法至今还是很模糊的。近
日
重新翻开了新课标,认真研读了作文教学目标,有了点新的认识。
《课程标准》总目标第
8
条关于作文的 表述为:能具体明确、文从
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
表达
方式写作。
第一学段写话标准:
1.
对 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
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p>
2.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
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第二学段习作标准:
1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 /p>
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原第
3
条)< /p>
2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 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
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原:注意表现自己
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
.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
4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 /p>
词句。
5
.学习修改 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
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
.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 p>次左右。(原8
条,现
6
条)
第三学段习作标准:
1
.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 /p>
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
.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
内容表
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删:学写读书笔
记)
4
.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 /p>
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
.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次左右。(调整:不提
40
分钟能完成不少于
4 00
字的习作)(原
7
条,现
5
条 )范、整洁。
从以上引述的新课标中关于作 文目标的说明中,我们大致可以归纳
出以下特点。
1.
注重写作兴趣、习惯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首先遇到的是写作兴趣的问题,中学生语文学习中有
“
三
怕
”
一说:一怕周树人;二 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在小学阶段,学
生何尝不是
“
谈 作文而色变
”
的呢?正是意识到作文教学的现状,新
课程
标准在作文目标中将作文的兴趣培养放在了第一位。从第一学
段的
“ p>
对写话有兴趣
”
,到第二学段的
“
乐于 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
信心
”
,再到第三学段的
“
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
。学
< p>生的作文兴趣从起初的兴趣到自信,到为生活中自我表达和人际交
流的需要
,根据年段和心理的特点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其最终
的目的是让学生树立作文
“
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人际交流的需要。这种
作文是有别于课堂作
文的,它将学生的作文引向了生活这个源头,
以超越了一时的兴趣,必将影响学生终身的
写作态度。
相对于兴趣,作文习惯的养成也 是新课标的一个焦点。具体而言,
重视培养这样几个习惯:一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有意
识地丰富见
闻、珍视个人独特感受以积累习作素材的习惯;二是在作文中运用
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好词佳句的习惯;三是在作文中主动修
改以及与
人交流的习惯。
“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不知 p>
“
写什么
”
是目
前学生作文中
遇到的一大难题。怎样来解决这个难题?新课标给我
们指明了方向:写自己想说的话,写
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
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
,注意
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给我们的
启示是,作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作文指导中应将学生的取
材引向生活,
“
发现自我、发现自然、发现社会
”
。学生不是没 有内
容可写,而是缺少观察的训练。
第二个习惯以及主动修改的习惯其指向是作文语言的表达,重视生
活积累
与作文,特别是阅读与作文的关系。
第三个 作文习惯:主动与人交流,其实也是在兴趣培养中最终极的
目标:完成作文的交际需要的
功能。
以上三个习惯的培养,个个针对作文的关键,作文前的
准备,作文
中的修改,作文后的交流,是对作文过程的揭示。
2.
注重作文的生活化、交际性
,文体的多样化。
作文按其 不同的作用也具有了不同的目的,考试时作文的目的在于
取得高分,作文课上作文为的是
完成教师的作业,走向社会写自我
鉴定为的是能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作家写作是为了表
达思想、发
表的需要。作文最终的目的在于为生活的需要,为交际的需要。注
重作文的生活化和交际性,在作文内容上就是上面所说的将学生作
文引向生
活,在作文的目的上就是实现
“
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
交流
”
,在体裁上表现为文体的多样化。在文体的多样化上,统计主
< p>要有以下几种:根据实际需要的常见应用文,如书信便条;简单的
写实作文
(主要是记叙文体);简单的想象作文;读书笔记。最终
达到
“
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
。
3.
注重在习作中语文知识的运用。
语文教学
“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 统和完整
”
,新课程标准中将
知识教学融于写作过程之中
: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常见的标
点符号;在修改中达到语句通顺,没有明显错误的
词语;根据表达
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从新课程标准看,主要有以下几个
语文知识:一、常见的标点符号: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
号、
引号。二、语法,虽然没有明确的指出掌握什么语法知识,但
在表述中不难看出主要有词
及句式两方面。三、书写的规范:行款
正确,书写规范、整洁,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
要,分段。新课
程标准的以上说明,其实质就是强调这些语文知识在作文中的实际
运用,最终实现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作文教学新理念的阐述,为我们进行作文教学指< /p>
明了方向,但具体操作上我们还是感到不知从何入手。主要表现为,
我们的语文教材是以主题编排的,而不是依据语言表达,年段作文
目标不是很清晰,需
要我们教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这似乎已超越
教师的能力。所以导致的后果是,能教好作
文的只有那些少数的特
级教师和名师。
【篇二:小学语文
3
学段作文目标】
简析小学语文各学段习作目标
一、教材编排
第一学段(< /p>
1
—
2
年级):写话;第二学段(
3
—
4
年级):习作;第
三学段(
5
—
6
年级):习作。
第一学段阶段目标
1
、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
周围
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
、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一年级上
指导思想
口语表达为主,从 生活情境出发,从感兴趣的话题切入,鼓励学生
表达相对完整的内容。
形式
具体内容
组词语
组词、填词语
说句子
仿照例子说(把字句、问答句)、填词语、仿课文编诗
介
绍
自己的家人)、自己喜欢的图片、自己了解到的知识、评选爱劳动 p>
的同学
讲故事
看图讲(太多了、妈 妈,你看)、编故事(来到月亮上)、听后复
述(后羿射日)
回答问题
文后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表
演
想飞的乌龟、小母鸡种稻子
自由表达
向大海提问、观察雪景说一说(联想)
一年级下
指导思想
口语表达为主,开 始书面写话,从生活情境出发,从感兴趣的话题
切入,鼓励学生表达相对完整的内容。<
/p>
形式
具体内容
组词语
照样子说词语、填写词语
说句子
仿照例子说句子、(选词造句
介
绍
知识、做小主人、自己家的周边环境、观察星空、我们长大了
自由表达
编谜语、编故事(扮演老树讲故事)、听故事后复述、仿文章续编、
问候朋友、
看图讲故事
表
演
池塘边的叫声
写
话
爱护公园里的动植物、看图写话、做朋友卡
二年级上
指导思想
开始进入书面表达 ,从生活情境出发,从感兴趣的话题切入,鼓励
学生自由表达。
形式
具体内容
词
语
词语搭配(
p6
、
p112
)、写叠词(
p7
、
p112
)
句
子
p>
选词造句(
p24
、
p32
、
p103
)、仿照例子造句(
p84
、
p9 3
)
介
绍
自己独自在家的经历(< /p>
p40
)、自己最喜欢的书(
p58
)
讲故事
看图讲故事(
p34
)、复述(
p85
)
表
演
p>
勇敢的孩子(
p40
)、特殊的考试(
p66
)
自由表达
请爸爸妈妈带自己去观察秋天(
p7
) 、仿例子编诗(
p25
)、设计
营救计划(
p52
)、保护环境的考题(
p66
)、编故事(
p73
)、做
贺卡(
p114
)
写
话
为图片写一句说明( p>
p19
)、照样子写句子(
p39
、
p 72
、
p113
)、
续写句子(
p84
)、写留言条(
p95
)
指导
p86
—
记事本)(
p115
—
写日记)
二年级下
指导思想
-
-
-
-
-
-
-
-
-
上一篇:作文范文之6年级上册8个单元作文
下一篇:我的理想六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