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梁实秋是
台湾卓有成就的文学研究家、翻译家
,
同时也是被台湾尊为散文一代宗师的小品散 文大
家。他的散文小品
,
广泛涉及人生世态
,
或回忆往事、记述个人经历
,
或叙写家庭生活、读书生涯
,
或忆
记故乡、发家国之思
,
或描写社会面貌、文化习俗……
梁实秋的散
文怀人则凄清细
腻 、缠绵动人
;
思乡则深沉浓郁、感人至深
;
写景则 错落有致、别具
一格
;
叙事则娓娓道来、
不流于俗……总之
,
梁实秋的散文幽默典雅
,
雍容 大度
,
舒徐自在
,
韵味浓郁
,
读来
让你爱不释手。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是梁实秋散文中写人 的名篇
,
作者用风趣幽默而又饱含深情的笔调刻画了
一个
貌丑性凶但却敬业爱生的独特的老师形象。
全文共
12
自然小节
,
可分四段
:
第一段
(
第
1
小节
):< /p>
总写不能忘记国文老师的原因。
这一小节先交代
“我”
遇见国 文老师的时间是
“十八九岁的时候”
,
这是一
个< /p>
“少年不知愁滋味”
的年龄
,
也是个不太懂 事的年龄。然后用“印象最深”
、
“受益”
“最多”来概括“我” 不能忘记这位
国文先生的原因。开头很简洁
,
连用两个表 程度的副词“最”突出强调了国文先生在“我”记忆中的
位置
,
同时也勾起了读者阅读的欲望。
第二段
(2
——
6
小节
):
叙写国文先生的外 貌特征和行为习惯。
一般对于尊者长者的回忆常常总会规避一些缺点和不足
,
而梁实秋对国文先生徐锦澄的描写
,
却
可以用“
大不敬”来形容。
首先是绰号不雅——“徐老虎”
,
一旦一个人的 名号与“老虎”挂上勾
,
就
足见其凶其狠了。
再看他的“像貌 ”
(
现在一般写为“相貌”
),
脑袋“有棱有角”
的
,
头“很
尖
,
秃 秃的
,
亮亮的”
,
脸
形“
却是方方的
,
扁扁的”
,
“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 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
。这一副尊容
作者概之以“古怪”实在
是再恰当不过了。
我们再看他的行为习惯
,
“他的身材高大
,
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的”
,
“鼻孔里藏着两筒清水鼻
涕
,
不时地吸溜着”
,
“ 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
,
袍子上“油渍斑谰”
。
“他经常是仰着头
,
迈着八字
步
,
两眼望青天
,
嘴撇得瓢儿似的”
。这样一些习惯性动作
,
描写细腻
,
个性鲜明
,
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
梁实
秋文风的谐趣由此可见一
斑。
当然
,
徐先生最突出的特点是喜欢骂人
,
作者连用四个小节写了徐先生的“骂人”
。因为下午用国
语讲授的课与
毕业无关
,
学生们大都不认真听讲
,
其他国文先生 总是例行公事
,
敷衍了事。唯独徐先生
为了维护自身的尊
严
(
即所谓的“正当防卫”
)
“老是绷着脸”
,
“老是开口骂人”
。在总写徐先生的骂
人习
惯之后
,
作者重点叙述了一次自己挨骂的经过。起因是一位性急的同学在徐老师作 文题还没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