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学设计
教科书分析:
1.
《语文课程 标准》要求学生在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
中心,选
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文章最重要的特质就是以情动人,抒情是写作中一种很重要的表达
方式。但是抒情比较抽象,而且常常和其他表达方式结合在一起,学生很难把握。因此,要“结合
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引导学生了解两种抒情方式及其表达效果。”
2.
七年级下学期,各种表达方式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但是,记叙文中应以记叙为主要表达 方
式,文中的抒情就应是在充分记叙的基础上有感而发,切不可喧宾夺主。因此,将“启
发学生把握
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作为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注意在穿插上
下功夫,做到紧扣内
容、衔接自然,灵活、简洁、适度地进行记叙中的抒情。
3.
教科书采用知识能力点和主题内容双线索结构单元。本单元就 以祖国为主题,编选了四篇不
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不同时代、不
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发愤图强的美
好情操,这些作品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样。应联
系所学课文,做到课内学范例,课外善模仿。写
作教学注重一课一得,
应 引导学生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
体会两者的表达效果,
学习两者基本的抒情方法。
学情分析:
< p>
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在写作中,学生若能恰当地抒发真情实感,定能增强文章的感
染力,并深化文章主题。但是,现在的学生在写作中要么存在情感单薄支撑不起主旨的问题,要
么
存在抒情过度情感不真实的问题,主要还在于不会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抒情方式。引导学
生区分两种
抒情方式,并且能够灵活自由、恰如其分地使用,应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p>
教学目标:
1.
结合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引导学生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
< br>2.
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3.
启发学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引导学生在 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2.
启发学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等多媒体素材。
学生:提前一周思考写作题目:《乡情》和《我的烦恼》。二选其一挖掘可写素材。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了解抒情
(
一
)
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PPT
显示
)
导语:诗人白居易有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徜徉雨中,我们或许会有无可
名状的哀愁
;
沐浴月光,我们或许会感到漫无边际的孤独
;
仰望苍穹,远眺大海,我们心胸开阔
;
俯视大地,
近观流
水,我们豪情万丈。生活处处有美景,美景时时动人情
,我们要善于发现美,学会抒发真情实感。
1.
老师板书题目:学会抒情
2.
出示任务:什么是抒情
?
抒情可以分成几类
?
3.
反馈指导:
(1)
学生交流:
抒情,
是指在文中自然真挚地表露作者的思想感情
< p>(喜怒哀乐
)
,
使读者引起共鸣,
< p>受到感动、或产生激情,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
(2)
教师补充:
抒情是一种表达方式。
抒情——即抒发感情。
它是作者或文中人物表达主观感受,
倾吐心中情感
的文字表露。也就是,人们在生活中,遇到各种事情,产生各种感情,或使你高兴—
—想
放声歌唱
;
或使你生气——使你悲痛。这就是你对这些事情产生了感情,有了感受 。在写作时,
把这种喜怒哀乐的感情表达出来,就叫抒情。
< p>
(
二
)
对比阅读,体会作用
(PPT
显示
)
导语: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说“情者文之经。
”只有用饱满的情感直叩读者心扉,文章才具
有内在的魅力。否则,无论怎样雕章琢句,
都只能是繁采寡情,味之必厌。这句名言告诉了我们抒
情的重要性。
< /p>
1.
出示任务:让我们通过两个片段,进行对比,体会抒情的好处。
片段一:如今,我已离开了家,离开了这个曾经带给我无限回忆的地方,也离
开了您——我的
妈妈。我带着您对我的期盼,踏上了追求梦想的旅途,我不会放弃,因为
您说过的话,是我听过最
动听的语言。尽管有些是批评,是责骂。妈妈,我想对您说很多
话,但世界上所有的话都不如一句
“谢谢您
!
”
片段二:如今,我已离开了家,离开了这个曾经带给我无限回忆的地方,也离开
了您——我的
妈妈。我带着您对我的期盼,踏上了追求梦想的旅途,我不会放弃,因为您
说过的话,是我听过最
动听的语言。尽管有些是批评,是责骂。妈妈,我想对您说,您是
柔和的春风,抚弄着我这支新发
的柳条
;
您是淅沥的细雨 ,滋润着我这株娇嫩的小草
;
您是蓬勃的大树,为我遮挡了狂风暴雨
;
您是冬
日的暖阳,用您那温暖的光芒,照进我迷失的心房……
妈妈,谢谢您
!
2.
反馈指导:
(1)
学生反馈:片段一主要采用了叙述的表达方式
;
片段二除叙述外还大量采 用了抒情的表达方
式。
(2)
教师补充:
片段二之所以比片段一好,
就在于作者在叙事之外运用了一种表达方式 使文字充
满情意和张力,这种表达方式叫抒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我们写文章,总
要表情达意,直接
或间接地抒发和表露作者的感情,这就是抒情。
二、名篇引领,感知抒情
(
一
)
名篇指路,初识抒情
导语:叶圣陶曾
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很多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
也有间接表
现作者情感的名篇。研读这些名篇有利于我们区分什么是直接抒情,什么是间接抒情,
并
继而掌握直接和间接抒情的技法。
1.
出示任务:让我 们阅读名家名篇,体会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的不同。区分哪些是直接描写,
哪些是间接描
写
?(PPT
显示
3
页
)
片段一: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留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
!
因为我对朋友反
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
——《羚羊木雕》
片段二:母亲啊
!< /p>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
蔽
?
——《荷叶
母亲》
片段三:啊
!
这 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
——《最后一课》
p>
片段四: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
——《黄河颂》
片段五:这南方初春的田野,
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
树上的绿芽也密了
;
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
——《散步》
片段六:当我躺在土
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
回想起儿时的往
事的时候
,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
我看见奔
流似的马群,
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 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
;
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
金黄的豆粒,
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
,带着赤
色的足金
;
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 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
上怪诞的狂风……
——《土地的誓言》
片段七:忽然教堂的钟敲
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士兵的号声——他
们已经收操了。韩麦
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
”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
“放学了 ,你们走吧。”
——《最后一课》
< br>片段八: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
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
p>
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走一步,再走一步》
2.
反馈指导:
(1)
学生反馈:片段一、二、三、四采用直接抒情方式,片段五、六、七、八采用间接抒情方式。
< p>直接抒情表达比较直接,篇幅较短
;
间接抒情表达委婉,要将人、事 、景、物融为一体,篇幅较长。
(2)
教师引导: p>
两种抒情方式没有高下之分。
根据抒情的位置和文章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 p>
直接抒情也即直抒胸臆,是指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在感情达到炽热的程
度时,直截了当地
把内心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比如:片段三《最后一课》中,文章充
分讲述了小弗郎士在最后一
课中的特殊经历,并运用大量细节描写展现了这节课的悲壮情
调之后,才让小弗郎士用一句话抒发
出自己的内心情感:“啊
!
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
”这就显得自然而然,真切动人。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
、状物融合在
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
话》写道“以我观物,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意思大概就是,用我的心去体悟,用我的心
去味万象,那么所有的物象都有
我的面貌,都有我的心性在其中。比如:歌词“太阳当空
照,花儿对我笑”,借太阳和花来表达感
情。
(
二
)
比较分析,体会不同
1.
出示任务: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抒情方式的概念及表达效果有何不同,试填表区分。
2.
反馈指导:
预设
(PPT
显示
)
:
p>
(1)
学生活动:结合课本
p44
页圈点勾画 两种抒情方式的概念及表达效果。
(2)
教师引导:准 确区分两者的概念及表达效果,可以让我们在作文中更好使用两种抒情方式,
为自己的作
文增色。
(
三
)
区分类 型,体会间接抒情
导语:间接抒情与直接抒情相比,必须得有一种凭借
,即要有一种“附着物”作为依托:或人、
或事、或景、或物,或议论中、或叙述时,将
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互相融合,创造一种诗意的意境,
让你去感受、去品味。因此,它的
表现形式多样,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
出示任务:间 接抒情,有哪些表现形式呢
?
或者说,间接抒情有几种类型呢
?
2.
反馈指导:
预设
(PPT
显示
)
:
借景抒情
(
融情于景
)
:情感是流淌在文章中的 血液,“情”要隐,隐到不直说别人也能感觉到。
借写景抒情,关键是选择善于引发真情
的景物。比如:片段五《散步》通过对田野、绿芽、冬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