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环境的作文
【篇一:作文中的环境描写】
作文中的环境描写
一切景语 皆情语,在记叙文、散文的写作中,环境描写是不可少的。
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可以
衬托人物、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如果在文章的开头先进行一段简洁的环境描写,既
可以为文章提供
一个特定的背景,又能使文章形成一种特殊的氛围。
作文中巧用环境描写,可以提高作文的品位,获得高分。
开头运用环境描写,可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很喜欢用议 p>
论开,没有精彩语言会很干涩,而环境描写可以避免生硬,避免雷
同
。
结尾运用环境描写,可以让人回味,使文 章有深意,同时,结尾的
环境还可以照英开头,使结构紧凑完整。
描写人物时运用环境描写,可以营造人物的生活背景,衬托人物的
心情,烘托人物的性格与品质。
环境衬托
在写人、记事的记 叙文中穿插景物的描写,是一种写作的技法,也
是一种构思的方法。从中考记叙文来看,
能够恰当地进行景物描写
的作文,是层次比较高的作文。所以,学习一下
“
环景衬托
”
的构思
方法,对提高中考作
文的质量是很有好处的。
环境描写主要包括 两个方面的内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社会环境的
描写。对环境进行描写,最重要的一条就
是不要想描写的时候就描
写,无目的地把描写硬贴在、硬塞在记叙之中;一定要明白为什
么
要进行这样的描写,它们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课文在环景衬托方面给我们的示范。
1.
用环境描写设置人物活动的场景
如《夜走灵官峡》的开头描写了那高山大谷,描写了那纷纷扬扬的 p>
大雪,为的是表现筑路工人和他们的孩子们生活、战斗在十分艰苦
的
环境之中,从而表现工人阶级不畏艰苦、献身建设的精神风貌。
如果此中描写的是花好月
圆,那么故事也就不会有如此感人的力量
和如此深刻的含义。
2.
用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活动的背景
或者是自然背景,或者是社会背景,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如《最 p>
后一课》的开头,写了一个孩子眼中那暖和、晴朗的天气,又更多
地
写了普鲁士兵的操练以及那发出坏消息的布告牌。
——
它表现出
< br>人们生活在侵略者的铁蹄之下
——
只有在这种背景下才有可能有那
悲壮的
“
最后一课
”
。
< p>
3.
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性格
如《枣核》,通过对
“
朋友
”
的花园特别是
“
北海
”
的描写,表现了人
物对祖国对故土的眷念。又如《老山界》,通过对
“
半夜里
”< /p>
山景的
描写,烘托了革命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
用环境描写渲染人物活动的气氛。
如《花市》的开头,描写的是美景:
“
紫竹、刺梅、石榴、倒挂金钟、
四季海棠,真是花团锦簇,千丽百俏,半条街飘满了清淡
的花香
”
。
这段描写生动地透露出了一种充满生机的、祥
和的生活气息。有了
这种气氛,就有了
“
花市
< p>”,有了
“
花市
”
中的故事。
5.
用环境描写暗示人物的心情
“
两岸的豆麦
”
等内容的生动 描写便是。在这春夜出
航的诗情画意之中,难怪
“
我的心 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
”
。
6.
用环境描写来抒发人物的感情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对百草园景色那生动而又深情的
描写,表现了作
者对
童年生活的
“
乐园
”
的美好情感。再让我们来读一篇美文:
老鞋匠
在一个墙角上有个鞋摊儿,一位老头儿坐在
“
马扑儿
” p>
上,在为过往
的行人和邻近住户们修补鞋子。他的摊儿上,摆着一些不起眼的
东
西,小钉子、碎皮子、前掌、后掌、鞋油、胶水、还有废旧的自行
车和汽车的外带和内胎
??
。
他使用的家什,也是顶普通的工具,切刀,锥子、磨石、剪子、铁 p>
锤和钉子
??
老头儿长年坐在十字路口的墙角边,好使东南西北的行人都能看到
他。他整天不闲
地为人修补鞋子。
他的背后,就是一家店铺 小货仓的窗子,窗子向南,窗子上摆满上
花盆儿。花盆里的花儿长得十分茂实,可说不上
有什么名贵的。天
门冬、金丝荷叶、榨浆草、还有一盆玻璃翠
??
。摊子上没有字号,
也没有人知道老鞋匠的名字。来修补鞋子的人只是顺口叫他
一声老
师傅罢了。墙上贴一张纸条儿,上面写着:
“
快修 ,当时可取
”
。
有工人,也有农民
,还有学生们
??
鞋有各式 各样的,更多的是塑料底的。有的人因为鞋跟磨偏了,有
的人鞋子开线了,有的鞋帮裂口
子了,有的人因为鞋跟掉了,还有
那爱惜新鞋的,没穿就拿来打掌了。还有那矮个子姑娘
拿着半高跟
鞋来要求老鞋匠再把跟儿加上半寸
??
。 p>
人们把刚修好的鞋子,重新穿在脚上,站起身来 ,抖擞精神,觉得
比以前轻快多了。有的人,接过鞋匠手里的鞋子穿上,在地上轻轻
p>
跺了两下,既合脚,又称心,付了款,说声谢谢,便踏步走在路上
了
。
这个老头儿,曾经托人写了
“
快修
”
字条儿,他是为了人们的方便。
他大概为了怕人等得心急,才告诉人们,他这鞋摊,能够当时修得,
马上穿起,立即继
续走路。可是,他知道不知道,鞋子修得称心,
走路的人,加快速度,要节省多少时间、
多作多少事呢!他,不只
是个修补鞋子的人,他倒是一个为人们修补了流去时间漏洞的人
。
在中考作文中运用
“ p>
环景衬托
”
的构思套路,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
问题:
第一,
写景要有分寸,不要求多,点到为止;
第二,
写景要有目的,即景物的描写一定要为
“
烘托
”
人物服务;
第三,
写景要准确,也就是要注意知 识的准确性,不要把春天的景
物当作秋天的景物
写出来;
第四,要安排好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位置。
[练习]
1.
从以下
4
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续写式想象作文,要求用环
境描写
烘托人物。①愚公和智叟的第二次见面
②卖炭翁的炭被抢走之后
③秋风萧瑟中的孔乙己
④又见我的于勒叔叔
2.
从下 面
4
个题目中任意选一题,写一篇记叙文。
①在节日里②刻在我记忆深处的一页③晨④这件事发生在傍晚
3.
把《白毛女》第一幕第一场改写成一则故事
4.
课间休息之中,在同学们之间也经常发生一些事件。请介绍一件< /p>
发生在几个同学之间的课间小事,题目自拟。
(提示:
1.
写与课文有关的续写作文 ,应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之
上充分展开合理的想象,只要情节的发展
“
言之有理
”
,不论从哪个
角度入手都是可
以的。由于作文要求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所以续
写作文中的环境应注意与原文中的环境
吻合或相称。如写愚公与智
叟的第二次见面。就应设置一个崇山峻岭中挖山搬山的场景;
写卖
炭翁的不幸遭遇,应渲染那漫天的飞雪和凛冽刺骨的寒风以及黑地
< br>昏天的情景;写孔乙己离店之后,则应用凄冷的秋风和秋风中的暗
淡场景来烘托孔
乙己命运的结局;写于勒的再次归来,也应针对故
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心情设计恰当的景物
描写。
2.
这四个题目,都应该突出环境的 描写烘托人物这个重点。譬如说:
写
“
在节日里
”
,可通过环境的描写表达人物愉快的心情;写
“
刻在我< /p>
记忆深处的一页
”
,可通过环境的描写,设置人物活动的场 景、推动
故事情节的发展,并突现最重要的情节。从某种程度上讲,
“< /p>
晨
”
、
“
这件事发生在傍晚
”
也都可以写成
“
刻在我记忆深处的一页
”
,所以
写法也大体上相似。不管选哪个题目作文,在进行环境描
写时,都
要注意点面关系,注意动静协调,注意色彩配合,并随时注意环境
描写的目的是为人物形象服务的。
3.
《白毛女》第一幕第一场主要写杨白劳躲账之后回家,本想与女
儿在一起欢度大年
夜,却被穆仁智骗去黄世仁家。在这场戏里,故
事发生的背景、起因交代得很清楚,人物
的性格,如喜儿的天真幼
稚、杨白劳的善良和不觉醒、穆仁智的狡诈狠毒,都得到一定的
表
现。把这一场戏改写成为一则故事,需要我们在理解剧本内容的基
础之上发挥想象,在注意故事情节完整的基础之上设计好开头和结
尾。从故事的内容
考虑,开头和结尾都可以设计环境描写,要很好
地突出对大风雪的描写,以烘托人物,渲
染气氛
4.
这是一篇划范围自由拟题作文, 也是一篇
“
多人一事
”
作文,因此
它较为复杂。在认真拟好一个简洁生动的题目的基础上,重点把握
好课间小事与
几个人的关系。为了表达清楚事与人的关系,应该有
事件背景的介绍、事件起因的介绍和
事件发展的叙述,也应该有场
面气氛的介绍和人物活动的描写,应顾及到
“
课间十分钟
”
这个特定
的环境。)
p>
【篇二:作文中环境描写的应用】
一切景语皆情语
——
学会在记叙文中穿插自然环境描写
材料一:去
年暑假,我又去了姥姥家,正赶上邻村晚上有电影。
那天晚上,我
趁着姥姥他们和街坊闲聊,对我放松警惕的时候,偷
偷地与几个小< /p>
孩儿去看电影了。电影散场时,夜已经很深了,
我愉快地往回走。
材料二:去年暑假,我又去了姥姥家,正赶上邻村晚上有电影。
那
天晚上,我趁着姥姥他们和街坊闲聊,对我放松警惕的时候,偷
p>
偷
地与几个小孩儿去看电影了。电影散场时,夜已经很深了,
满天的
繁星就像集镇小摊上卖的发光的银纽扣,一闪一闪,好看极
了!柔
柔的月光洒满了小路,一阵阵略带凉意的风,吹过树林
“
沙
沙
”
地响,
吹在脸上就像姥姥讲的故事中的仙女在用手抚摸我的脸
蛋一样。以
优美的环境描写形象地传达出了我的愉快心情)
< p>(以优美的环境描
写形象地传达出了我的愉快心情)
在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穿插自然环境描
写,是一种写作的技法。
我们应该学会能够恰
当地进行自然环境描写,好的自然环境描写能
为我们的
文章
“
锦上添花
”
。
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
自然 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是
对人物活动的自然景物进行的描写。
对人物活动的自然景物进行的
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的分类:
1
、风景画、风俗画、风物画。
①对山川平原、草木鸟兽、日月星辰、风花雪月等
对山川平原、草
木鸟兽、日月星辰、
狭义自然景物的描写,便是一幅幅风景画。
狭
义自然景物的描写,便是一幅幅风景画。
②对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的
描写,便是一幅
幅反映民族、地域风貌的风俗画。
描写,便是一幅幅反映民族、地
域风貌的风俗画。
③对人工建制的景物和器物,大至园林建筑、城
镇
村落,小如器具物件、金石画幅等的描写,
村落,小如器具物件、
金石画幅等的描写,则是一
幅幅风物画。
幅幅风物画。这些画面既
可以成为人物活动的背景
环境,还可以成为人物生活中的重要细节。
环境,还可以成为人物生活中的重要细节。
2、宏观景物与微观景物(从景物描写的范围分类)
①宏观景物给人以宏大、辽阔、幽深、雄伟、
宏观景物给人以宏大、
辽阔、幽深、雄伟、
繁多感觉,如日月星辰、山岳险峰、
繁多感觉,
如日月星辰、山岳险峰、江河湖
城堡宫阙等;写宏观景物,
海、城
堡宫阙等;写宏观景物,可以表现出
充沛的感情和恣肆的气势。
充
沛的感情和恣肆的气势。
②微观景物给人以小巧玲珑、轻微淡简之感,
如花草树木、鸟兽虫
鱼、文房四宝、
如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文房四宝、玩具器
用等,
写微观景物,便于流泻细腻、
用等,写微观景物,便于流泻细腻、
淡雅的
情致和神韵。
3
、动态景物和静态景物
①动态景物描写要突出变化过程和过程中的情状,
动态景物描写要
突出变化过程和过程中的情状,
即注意
“
时间的因素
”
。
②静态景物描写要突出空间方位,即注意
“
空间的
静态景物描写要
突出空间方位,即注意
“
因素
”
。
为什么要运用自然环境描写?
为什么要运用自然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材料三: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老年、青年、孩子们,一群群
涌向那青青山坡
——
那
儿就是
1941
年
10
月
21
日
300
个孩子被纳
粹集体残杀的地方。
不仅写天气,而且极力渲染无限悲哀的气氛。
——
渲染气氛
渲染气氛
材料四: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
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
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
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
荒村,没有一些
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
鲁迅《故乡》
深冬季节、阴晦的天气、沉寂、荒凉的故乡景象更衬托出了
“
我
< p>”悲
凉的心情。
——
烘托人物心情
材料五:
夏天的一个夜晚,天气阴沉沉的,没有月光。
夏天的一个夜晚,天
气阴沉沉的,没有月光。
??
耳边的风越来越大了
??
一声霹雳炸响,< /p>
风夹着雨,雨带着风来了。
??
一声霹雳炸响
耳边的风越来越大了
??
一声霹雳炸响,风夹着雨,雨带着风来了。
??
过了很久很久,他感
觉风小了,雨也小了。
过了很久很久,他感觉风小了,雨也小
了。
??
风停了,雨停了,天晴了。月亮出来了。今天的月亮特别亮。
风停了,雨停了,天晴了。月亮出来了。今天的月亮特别亮。
——
金波《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盲孩子的故事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在逐步发展。
——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
展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1
、渲染故事气氛;
2
、烘托人物心情
3
、推动情节发展;
4
、衬托人物形象;
衬托人物形象;
5、深化作品主题。
深化作品主题。
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