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容至孝-客家民居
《理想的风筝》教学案例
这是一篇怀念老师的散文,课文内容感人至深,刻
画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
象。我在教学中主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读多角度地深入挖掘刘老师心中的“乐”,与刘老师身上的“残”进行对比,从而来体会刘老师的
人生态度。
教学片段:
……
师: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读出了刘老师的“乐观”?
生
:我是从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读出来的。当我们问刘老师那条腿怎么会没
有的时候,刘老师笑着说是女娲造
人时由于力量太大而不小心甩掉的。一般人
在回忆这些伤心的往事时,都会很痛苦的,可是刘老师却是开
着玩笑和我们解
释。
生:我是从课文的第八自然段读出来的,“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
的
‘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最精妙的是黑色的燕子风筝”。
他能做出这么多样式的风筝,一定是个热爱生活的人。
生:我是从第八自然段的“决不肯”这
个词感受到刘老师的乐观。他的腿自
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快乐。
生:是的,当他把风筝送上蓝天的时候,“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
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
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当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
似乎看到了刘老师那张洋溢着快乐与满足的笑脸,我
也为他感到快乐。
师:那么,就请你带着这份快乐与满足读一读这句话,也把这份快乐带给
我们大家。
……
生:我注意到了刘老师放风筝时的动作——“故意撒脱手”“笑着,叫着”“蹦
跳着”……我想,一个失去左腿的人,完成这些动作该多么困难呀!可他全然不
1 2
顾,完全沉浸在放风筝的快乐当中。生:一个身患腿疾的人这样兴致勃勃地放
风筝,一定会引起其他人的关注,可是他却能坦然地面对人们的目光,这不仅
让我感受到他的乐
观,还感受到了他的坚强与自信。
……
反思:文中的刘老师乐观开朗、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
热爱与执着的追求。
表面上看,刘老师是个爱放风筝、性格开朗的人,深入想一下,又不仅仅如
此。他不因自己的残疾灰心丧志,情绪低落,感到自卑,他甚至比一个正常人
更有活力。在教学过程中,
从学生的学出发,以“你觉得刘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读书、
读书、再读书,读书自悟。
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体悟,在读中展开想象,透
过语言文字走进刘老师的内心时间,感受刘老师的高尚人格。
2 2
关于秋天的手抄报-黑白之间歌词
绝想日志网-我的理想作文300字
光棍节快乐-初中英语试题
小手拉大手作文-奇妙的近义词
关于诸葛亮的作文-雷锋精神手抄报
预备期党员思想汇报-舜耕山
2014年安徽高考作文-不懂歌词
重庆高考试题-经典的爱情电影
-
上一篇:分段指名朗读课文
下一篇:大学体验英语第二单元课文翻译和练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