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作文首页 > 高中作文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zuowen
2021-01-08 19:45
tags: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

升旗手自我介绍-菊花代表什么

2021年1月8日发(作者:关达昌)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6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精神》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讲述名人 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名人的风采。同时要突出读
写结合,把阅读教学与“写出人物的精神”的写作教学 结合起来,围绕人物描写,
读中有写,写中有读。
【学情分析】
写人记事文章是初 一学生学习写作的重点,在七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写作
中,我们学习了“写人要抓住特点”,本课将在此 基础上继续学习,如何深入到
写出人物精神。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对比 、描写、用议论或抒情句点睛等方法来写出人物的外在
特点和内在精神。并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2.读写结合,从课文中学习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并运用到作文实践中。
3.引导学生用心了 解和理解身边的每一个人,捕捉美好的有趣的、有意义的
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描写、用议论或抒情句点睛等方法来写出人物的外在特
点和内在精神。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外在特点和人物内在精神的关系。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 回顾七年级上学期学习过的内容《 写人要抓住特点》:写人有一些常见
的方法,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记录下来 写在笔记本
上,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
2、回忆本单元前几课的内容,尝试自己归纳总结一下 写人的方法,比如《邓
稼先》一文中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作对比的手法。为本单元的写作做好准备。
一、导入
交流学生们的课前准备中的知识储备,说一说大家认为该如何写出一个有特
点的人。
——运用各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各个角度进
行详细的描写。除了外在特点, 还需要写出人物的内在精神,也就是人的思想、
气质、品格、个性等等。
设计意图:和七年级上学期的写作练习衔接,为下文《写出人物精神》 的
教学做准备。
二、读写结合。
(一)在第一单元的语文课上,我们一起领略了几篇经典的写人美文,还体会
到了要各种手法把握人物特征,表达人物感情。那么,在写作中,我们可不可以
加以借鉴呢?
《邓稼先》——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特点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借助 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
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


《回忆鲁迅先生》——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
《孙权劝学》——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设计意图:通过对课文写人手法的回顾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写作方法。
三、尝试表达。
对校园里你最熟悉的一个人进行描写,既要写出外在特征,又要突出内在精
神。
1取 材:还原情境。你选择的人物有什么鲜明的个性,同时要思考他的这个
个性在哪个环境或事件中表现得最 突出。
2 构思、起草:提炼出写作对象最突出的性格、气质。他有哪些外在表现最
能体现其内在气质?
3 填写下表:
环境或事件

4 根据表格进行写作
设计意 图:学以致用。指导学生用表格梳理写作的思路和角度,指导作文的
选材、构思和起草,帮助学生养成良 好的写作习惯。

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学设计
教科书分析: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
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文章最重要的特质就是以情动
人,抒情是写作中一种很重要的表达方式。但是抒 情比较抽象,而且常常和其他
表达方式结合在一起,学生很难把握。因此,要“结合本单元学习的课文, 引导
学生了解两种抒情方式及其表达效果。”
外在表现(语言、外貌、行为等)

性格或气质


2.七年级下学期,各种表达方式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但是,记 叙文中应以
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文中的抒情就应是在充分记叙的基础上有感而发,切不可
喧宾 夺主。因此,将“启发学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作为的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注意在穿 插上下功夫,做到紧扣内容、衔接自然,灵活、简
洁、适度地进行记叙中的抒情。
3.教科书 采用知识能力点和主题内容双线索结构单元。本单元就以祖国为主
题,编选了四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 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
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发愤图强的美好情操,这些作品内容丰富 ,表现手法多样。
应联系所学课文,做到课内学范例,课外善模仿。写作教学注重一课一得,应引
导学生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体会两者的表达效果,学习两
者基本的抒情方法。
学情分析:
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在写作中,学生若能恰当地抒发真情实感,
定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文章主题。但是,现在的学生在写作中要么存在
情感单薄支撑不起主旨 的问题,要么存在抒情过度情感不真实的问题,主要还在
于不会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抒情方式。引导学生区 分两种抒情方式,并且能够灵活
自由、恰如其分地使用,应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结合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引导学生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
式。
2.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3.启发学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2.启发学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等多媒体素材。
学生:提前一周思考写作题目:《乡情》和《我的烦恼》。二选其一挖掘可
写素材。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了解抒情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PPT显示)
导语:诗人白 居易有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徜徉雨中,我们或许会
有无可名状的哀愁;沐浴月光,我们或许会 感到漫无边际的孤独;仰望苍穹,远眺
大海,我们心胸开阔;俯视大地,近观流水,我们豪情万丈。生活 处处有美景,
美景时时动人情 ,我们要善于发现美,学会抒发真情实感。
1.老师板书题目:学会抒情
2.出示任务:什么是抒情?抒情可以分成几类?
3.反馈指导:


(1)学生交流:抒情,是指在文中自然真挚地表露作者的思 想感情(喜怒哀乐),
使读者引起共鸣,受到感动、或产生激情,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分为直接抒< br>情和间接抒情两类。
(2)教师补充:抒情是一种表达方式。抒情——即抒发感情。它是作者或 文
中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也就是,人们在生活中,遇到
各种事情,产 生各种感情,或使你高兴——想放声歌唱;或使你生气——使你悲
痛。这就是你对这些事情产生了感情, 有了感受。在写作时,把这种喜怒哀乐的
感情表达出来,就叫抒情。
(二)对比阅读,体会作用(PPT显示)
导语: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说“情者文之经。” 只有用饱满的情感直叩读
者心扉,文章才具有内在的魅力。否则,无论怎样雕章琢句,都只能是繁采寡情 ,
味之必厌。这句名言告诉了我们抒情的重要性。
1.出示任务:让我们通过两个片段,进行对比,体会抒情的好处。
片段一:如今,我已离开 了家,离开了这个曾经带给我无限回忆的地方,也
离开了您——我的妈妈。我带着您对我的期盼,踏上了 追求梦想的旅途,我不
会放弃,因为您说过的话,是我听过最动听的语言。尽管有些是批评,是责骂。< br>妈妈,我想对您说很多话,但世界上所有的话都不如一句“谢谢您!”
片段二:如今,我已离开 了家,离开了这个曾经带给我无限回忆的地方,也
离开了您——我的妈妈。我带着您对我的期盼,踏上了 追求梦想的旅途,我不
会放弃,因为您说过的话,是我听过最动听的语言。尽管有些是批评,是责骂。< br>妈妈,我想对您说,您是柔和的春风,抚弄着我这支新发的柳条;您是淅沥的细


雨 ,滋润着我这株娇嫩的小草;您是蓬勃的大树,为我遮挡了狂风暴雨;您是冬日
的暖阳,用您那温暖的光 芒,照进我迷失的心房……
妈妈,谢谢您!
2.反馈指导:
(1)学生反馈:片 段一主要采用了叙述的表达方式;片段二除叙述外还大量采
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
(2)教师 补充:片段二之所以比片段一好,就在于作者在叙事之外运用了一
种表达方式使文字充满情意和张力,这 种表达方式叫抒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我们写文章,总要表情达意,直接或间接地抒发和表露作者 的感情,这就是抒情。
二、名篇引领,感知抒情
(一)名篇指路,初识抒情
导语 :叶圣陶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很多直接
抒发作者感情的,也有间接表现作 者情感的名篇。研读这些名篇有利于我们区分
什么是直接抒情,什么是间接抒情,并继而掌握直接和间接 抒情的技法。
1.出示任务:让我们阅读名家名篇,体会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的不同。区分
哪 些是直接描写,哪些是间接描写?(PPT显示3页)
片段一: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留下了眼泪。 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
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羚羊木雕》
片段二: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
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
——《荷叶 母亲》
片段三: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最后一课》
片 段四: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黄河颂》
片段五: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
西——生命。 ——《散步》
片段六: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
的时 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
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
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 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
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 赤
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
姑深夜的谰语 ,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土地的誓言》
片段七: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 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
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 从
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
了,你们 走吧。”
——《最后一课》
片段八: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 要记起很久
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
远在 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
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走 一步,再走一步》
2.反馈指导:
(1)学生反馈:片段一、二、三、四采用直接抒情方式 ,片段五、六、七、
八采用间接抒情方式。直接抒情表达比较直接,篇幅较短;间接抒情表达委婉,要将人、事、景、物融为一体,篇幅较长。
(2)教师引导:两种抒情方式没有高下之分。根据抒 情的位置和文章的内容
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也即直抒胸臆,是指在记叙、描写的基 础上,在感情达到炽热的程
度时,直截了当地把内心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比如:片段三《最后一课》 中,
文章充分讲述了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特殊经历,并运用大量细节描写展现了
这节课的悲 壮情调之后,才让小弗郎士用一句话抒发出自己的内心情感:“啊!
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这 就显得自然而然,真切动人。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感情同写人、叙事 、
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正如王国
维在《人间词 话》写道“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意思大概就是,用我


的心去体悟,用我的心 去味万象,那么所有的物象都有我的面貌,都有我的心性
在其中。比如:歌词“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借太阳和花来表达感情。
(二)比较分析,体会不同
1.出示任务: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抒情方式的概念及表达效果有何不
同,试填表区分。
2.反馈指导:
预设(PPT显示):
(1)学生活动:结合课本p44页圈点勾画两种抒情方式的概念及表达效果。
(2)教师引 导:准确区分两者的概念及表达效果,可以让我们在作文中更好
使用两种抒情方式,为自己的作文增色。
(三)区分类型,体会间接抒情
导语:间接抒情与直接抒情相比,必须得有一种凭借,即要有 一种“附着物”
作为依托:或人、或事、或景、或物,或议论中、或叙述时,将景物与人的思想
感情互相融合,创造一种诗意的意境,让你去感受、去品味。因此,它的表现形
式多样,可以分为四种类 型。
1.出示任务:间接抒情,有哪些表现形式呢?或者说,间接抒情有几种类型
呢?
2.反馈指导:
预设(PPT显示):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感是流淌在文章 中的血液,“情”要隐,隐到不直
说别人也能感觉到。借写景抒情,关键是选择善于引发真情的景物。比 如:片段
五《散步》通过对田野、绿芽、冬水等描写,展示了春天的浓厚气息,对生命力


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描摹景物,处处充溢着作者莫怀戚的情感,正所谓景中有
情、情寓景中, 使全文浑然天成。
托物言志(融情于物):都浸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虽只是对事物的描绘,但
读者读来却字字都包孕着真切动人的情感。比如:片段六《土地的誓言》就是融
情于物,借东北特有物 产,抒发了对故乡的强烈的思念与爱恋。
记事抒情(融情于事):借叙事抒情,叙事是手段,不必追求 事件的完整过程,
而是要把浓郁的情感融入叙述之中。要选择生动感人的细节作为情感的凝聚点,
着力用情。比如:片段七《最后一课》刻画了韩麦尔先生用全身力气写下“法兰
西万岁!”为所有人上 了真正意义的“最后一课”,震撼每个心灵!
议论抒情(融情于理):议论抒情句就是兼用抒情的表达 方式和议论的表达方
式,在文章的结尾表达作者的观点。一般是先抒情,然后引出议论。比如:片段八《走一步,再走一步》就在文末通过议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不要想着远在下
面的岩石,而要着眼 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
要到的地方。这是多么富有智慧的人生哲理啊 !
(1)学生活动:结合文中间接抒情经典名篇(片段五——八),区分间接抒情的
四种类型。
(2)教师引导:明确四种间接抒情类型,并形成板书。准确区分间接抒情的
四种类型,可以让 我们在作文中学以致用,更加自由地、多样化地表达自己的真
实情感。
三、借鉴名篇,学习技法
导语:有的人形容说:“感情是文章飞腾的翅膀。”好文章,会把你 带入美
好的情境界中去,使你得到美感享受。从经典文本的经典抒情段落来看,抒情方

< br>式分为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学好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技法,一定会使
文章更上层楼。
(一)借鉴名篇,学习直接抒情方法
1.出示任务(PPT显示):让我们观察课文《土地的誓言》片段,探讨直接抒
情的方法。
“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
必须被解放!你必须 站立!” 《土地的誓言》中这句直抒胸臆的语句,运用了什
么方法,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反馈指导:
(1)学生反馈:人称发生了变化由她变成了你,便于直接倾诉;用了比喻、 拟
人、呼告、反复等修辞手法。
(2)教师引导:此片段人称发生变化,便于直接倾诉;将土 地比作母亲,并将
倾诉对象拟人化;运用呼告、反复等修辞手法,直接对土地母亲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眷念等情感,表达情感更加炽热直接。
除此之外,《荷叶·母亲》中将母亲比作荷叶,“我 ”比作红莲,生动形象
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珍爱、庇护,“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运用反问,
强调母爱的重要性——庇护子女、荫泽后代。
(3)方法小结(PPT显示):直 接抒情的具体方法有:直陈肺腑(内心独白)、变
换人称(她—你)、善用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反 问、呼告、反复),并形成板
书。
A.直陈肺腑(内心独白):人在情绪高涨或激愤的时候, 往往要找朋友倾诉;
或将它写在文章中,用纸、笔为代替物,将感情发泄出来。这种方法,就叫“直


陈肺腑法”。在小说、戏剧等作品中,常以独白的形式出现;而在散文中常是作
者内 心的直接剖白。例如,《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内心独白的句子:“我几乎
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 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有好好学习,旷
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到这些, 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
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沉重,现在都好像是我 的老朋
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当小弗郎士知道这是“最后一课”之后,内心悔恨
万分,懂 得了上这最后一课的意义,感到了它的弥足珍贵。内心独白具体细腻、
真实可感。
B.变换人 称(她—你):一般来说,文章的人称应前后一致。但是,由于抒发
情感的需要,有时也可变换人称叙述 。特别是在感情激动到极点时,往往不自觉
地突然转向所叙述的人、物。例如,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中抒发了强烈的愤
慨之情:“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 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怎
样长的!(捶击桌子 )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
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 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
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 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
的,杀不完的!”闻一多在讲演的大会上将人称“他们”转换为“你们”,直呼特务们,并怒斥他们,痛快淋漓,浩然正气充乎天地间。
C.善用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反问 、呼告、反复):有很多修辞,都是随
作者情感的激化和升华而产生的;反过来,它也正适合表达作者强 烈的情感。直
接抒情时,要加以选用。例子很多,不再赘述


3.总结:直接抒 情不讲含蓄委婉,而是思想感情的袒露;它直陈肺腑,发自内
心;它有极强的感染力、爆发性。它或像高 山大海,波澜壮阔,气势酣畅,遒劲
感人;或像火山喷发,宣泄奔腾,感情浓烈,撼人心魄;或像潺潺溪 水,脉脉流淌,
清静幽雅,沁人心田。
(二)比较揣摩,学习间接抒情方法
导语: 间接抒情是与直接抒情相对而言的。它不像直接抒情那样直抒胸臆,
它不直截了当地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 ,而是借助各种外物,含蓄委婉地加以表达。
直接抒情是情感的直接抒发,技法简单明了、易于掌握;但 间接抒情是把情感和
人、事、景、物融为一体,技法多样、值得探讨。
1.出示任务(PPT 显示2页):让我们体会改成直接抒情的片段五——八,与
原文相比,效果怎样?探讨间接抒情的方法。
片段五: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各种事物都充满春天的勃勃生机,这一切都使
人想着一样东西—— 生命!
片段六: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
的时候,或 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东北特有的植物、动物、农
作物、物产等,还有那神奇的事情, 让我回味无穷、永生难忘!
片段七: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
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再见了,韩麦尔先生,我永远会记得您给我
们上的最后一节法 语课,永远会记得您的教诲,永远会记得法语及我们最亲爱的
祖国!


片段八: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
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 我便能应付一切。感谢那次爬山,感谢我
的父亲,您的教育我终生难忘!
2.反馈指导: < br>(1)学生反馈:片段五改动后,虽直接表现了对生命的赞美,但南方初春的
田野是怎样的,焕发 着怎样的勃勃生机,我们无法体会,没有细化景物,就没有
生动性,眼前就没有画面感,显得枯燥乏味。
片段六改动后,将东北特有的景物都删掉了,只用一句话带过,脑海中缺乏
画面感,无法体会东 北大地的丰饶美丽。原文还大量使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
法,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形象的、 生动的画面。
片段七改动后,缺乏对韩麦尔先生神态、语言、动作的细致描写,我们就感
觉不 到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刻所表现出来的撼动人心的一面,情感也就弱化了许
多。
片段八改动后 ,没有了最后的议论句,这件小事的意义也就不明显了,整篇
文章的主旨也得不到更好地升华。
(2)教师指导(PPT显示):细化景物,即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巧用修辞,
即是“让情感形象 生动”;描摹人物(精雕肖像、刻画神态、突出语言、延长动作),
即是“让情感站立起来”;议论点睛 ,即是“让情感深邃无底”。明确四种间接
抒情的方法,并形成板书。
3.总结:间接抒情的 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间接抒情
一般可以通过叙述抒情,作者在叙述时加上自己主 观感情色彩,根据感情的流动
来叙述,使读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过议论抒情 ,作


者在议论中,表达强烈的爱憎、褒贬之情;还可以通过描写来抒情,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采用间接抒情的方法,要做到语言优美而又富有感
情色彩。
四、牛刀小试,体验抒情
(一)动手实践,运用多种抒情
1.出示任务(PPT显 示):片段作文。写一段话,抒发某种情感,如幸福、喜
悦、痛苦、忧伤、渴望等。200字左右。
提示:
1.可以描写场面、事物,也可以叙述故事。情感的抒发要有内容,有凭借。
2.根据内容特点和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
2.反馈指导:
(1)学生 反馈:情感的抒发要与自己所写的内容相结合,不可以孤立抒情;语
言的丰富性、生动性仍不足;两种抒 情方式的自由转换、灵活运用还不到位。
(2)教师指导:选择好想要表达的情感,回忆产生这种情感 的情境,建议采
用直接与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式。
(二)习作交流,修改当堂习作
1.出示任务(PPT显示):
(1)四人小组成员交流习作,推荐最好的一个片段,当堂朗读交流。
(2)交流完之后,修改自己的习作,争取运用好抒情这种表达方式。
2.反馈指导: (1)学生反馈:抒情不是全篇使用,要运用合宜;交流时要用心体会别的的同
学的优点,加以运用 ;修改时,如果能力不足,可以让本组写作优秀者帮助修改。


(2)教师指导(PPT 显示):通过交流、朗读、修改等环节,学生在实践中掌握
了抒情这种表达方式。将两种抒情编成口诀: “表达情思抒情感,直接间接两者
兼;写景突出景特征,叙述描写感情抒;写人记事好文章,人物描写显 情感;抒发情
感可议论,点题明理升主旨;抒情不是所有文,中间结尾最常见。”让学生大声
朗 读并认真体会。
3.总结:情贵在真,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因为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
家朱广潜就说“作者自己如果没有感动,绝绝对不能使读者感动”。在习作中,
情感的抒发要自然,水到 渠成。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互配合往往能令文章产生
更为强大的感染力。我们在今后的习作中还要反复 运用,加以实践,争取让自己
的作文“抒情共记叙一色,美文与高分起飞”!
五、抒写真情,成就佳作
(一)写作实践一:《乡情》
以《乡情》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二)写作实践二:《我的烦恼》
以《我的烦恼》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500
字。
二 选其一,按照课本p45页提示,完成习作。要求:用红笔勾画出直接抒
情和间接抒情的句子。(直接描 写用直线,间接描写用波浪线。)
板书设计(PPT显示):

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写作 要求是“抓住细节”,这一单元的写作目的是指导学生抓住细
节,刻画人物,表达情感。教材中首先指出 什么是细节描写;接着列举《阿长与<
山海经>》中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然后通过回忆学过的课文 内容,简短记录
记忆深刻的细节的方式,更好的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最后提示学生细节描写要
注意的问题:要学会抓住真实、典型、生动的细节进行描写,才能更好地表现事
物特征或作者情感。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写作类型主要以写人叙事的记叙文为主,他们虽然有小学六年写作经验的积累,但是缺少对人物、生活细致的观察。记叙事件不具体,很笼统,
描写人物和写景状 物时,不会抓住细微处具体刻画,造成文章空洞,缺少细节,
不能很好刻画人物,表达情感。因此,对学 生进行细节描写的指导与训练尤为重
要。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细节描写及常见类型,理解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2.学习捕捉生活的细节,描写生动的细节。
3.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表达情感。
四、教学重点
掌握几种细节描写的方法并会运用。
五、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典型、生动的细节来表达真情实感。
六、教学准备
学案:人物描写分析材料


七、教学时数
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对比句子——明确什么是细节描写
导语:请同学们读两个句子,帮助老师判断哪一句更好。
句子1:烈日当空,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热极了。
句子2:烈日当空,火热的太阳炙烤着 大地,道路两旁的庄稼热得低下头,
弯下腰;河里的水烫手;地里的土冒烟。
出示任务:1.你认为哪一个句子好?为什么?
2.第2句比第1句增加了一些内容,说说增补了哪些内容?
3.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而具
体的刻画。 小结:根据表现内容,细节可以大致分为肖像细节、语言细节、动作细节、
景物细节等。大家之所以 认为第二个句子好,正是因为与第一个句子相比较,第
二句对周边景物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描写,更好表现 了天气的炎热。因此,要想更
好表情达意,抓住细节描写是非常重要的。
(二)欣赏典型细节描写——体会细节描写作用
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 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面
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 象里的
僵尸……


2.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 一颗乃至数颗小
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
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3.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但微颔之。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欣赏以上带有细节描写的语段,并说一说分别运用了什
么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 写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反馈指导:
1.作者对老王来送香油和鸡蛋时的动作、肖像细节 进行描写,写出了作者当
时惊讶又有些害怕的心态,为后文表达内心的愧怍做了很好的铺垫,这种真实的
感受,让读者也仿佛置身文中,令人难忘。
2.作者对父亲踩黄泥的细节描写,很好地表现了父亲的勤劳能干。
3.作者描写了卖油翁观 看陈尧咨射箭的表情和动作,只用了“睨之”和“但
微颔之”两个语句,就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人物的态度 和心理,非常精彩。
小结:细节描写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写人记事的文章里,如果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彰显人物个性的关键。
在写景的文章里, 细节描写能更好地突出景物的特点,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
的作用。
(三)回忆生活细节——总结细节描写方法
请同学们说说你曾经留心过的生活细节。当我冬夜 苦读时,母亲为我送来热
腾腾的奶茶,这是一个爱的细节;当我不小心犯错时,父亲的手掌愤怒举起又轻


轻落下,这是一个爱的细节;当我____________时,老师(同学、父母…… )
_____________,这是一个爱的细节。
出示任务: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讨论细节描写的方法。
指导反馈:
1.善于仔细观察身边的人和物,用心去感悟。发挥想象和联想,做生活的有
心人。
2.写人记事的时候,要抓住人物的特征,善于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
神态等描写方法。
3.用心灵捕捉身边的一人一事一物,养成反思、省悟的习惯,在描写中渗透
个人独特体验。
(四)学习细节描写方法——学会运用
1.那天,他在雪地里罩住了一只小鸟。
课 文示例:他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
面撒些秕谷,捧上系一条长绳, 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
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出示任务:先让学生比较后分析总结其中的方法,教师引导补充。
指导反馈:这段文字增加了 许多动词,从而把整个捕鸟的过程描写得细致、
生动、到位,这种方法就是——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学以致用:她好不容易捉住了一只蝴蝶,一不小心又让蝴蝶飞了。
出示任务:细化动作,延长过程,具体写出动作的过程。
提示:细化“好不容易”“捉住”的 过程。给学生5分钟时间写完,分组交
流,推荐,全班展示优秀的细节描写片段。


2.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提示:(1)“小”到什么程度?(2)怎么个“瘦法”?(3)穿得有多“差”?
课文示例 :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
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 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小桔灯》
指导反馈:这段文字之所以写得生动,是因为作者抓住特征, 步步追问,在
细微处驻足,这也是我们在写作时要学习的。
学以致用:请抓住人物特征,给下面的句子加上细节描写:
那天,迎面走来了一位老爷爷,他弯着腰,拖着笨重的身子在风中慢慢走着。
提示:老爷爷什么样子?可以扣住他的脸、头发、眼睛等外貌特点来展开细
节描写。
3.出示任务:下列语段的细节描写都很成功,分析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才写
得这么生动吸引人? (1)除夕晚上,儿子、孙子都来到她身边,她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
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 里都洋溢着笑意。
(2)三个月后,小草莓结出了果实,小小的果实竟然压弯了枝头,但纤柔的
茎并不生气,兴奋地背着自己的硕果炫耀着:“看,这是我的果实。”
(3)那抹夕阳红,如丝绸般挂在天边,好似随风飘舞的仙女,令我如醉如痴。
指导反馈:巧 妙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具体生动,
展现人、事、物的特征,更好地表情达意。
出示任务: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刻画细节,使下面的语句更加充实生动。
小草发芽了。
学生写完后分组交流。


(五)牛刀小试
出示任务:读一读前两个单 元写的作文,看看是否做到了抓住细节进行描写。
根据提示,做出修改:
(1)修改时,注意写一些能表现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或者心理特点的细
节。
( 2)带上自己的情感。比如赞赏或厌烦某个人,可以在用词或者语气上有所
体现,也可以直接写自己的评 价。
(3)将修改后的作文和原文对比着读一下,体会修改后的优点。
指导反馈:完成修改 后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学生关注修改前后的不同,然
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修改最成功的同学参与全班展 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修改成
功的方法。
小结:同学们,大千世界中的美无处不在,我们要有 一双敏锐的眼睛,更要
有一颗善感的心灵,发现生活中每一细微处的美,做一位具有丰富情感,细腻笔< br>触的幸福之人。
(六)作业:我们的记忆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所谓难忘,可能是惊喜、< br>兴奋、有趣,也可能是惭愧、尴尬、甚至是难堪。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
以《的那一刻》为 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七)板书设计:
抓住细节
细心观察 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以小见大
用心感悟 抓住特征,步步追问 画龙点睛
运用修辞,充实生动




第四单元《写作:怎样选材》教学设计
教科书分析:
1.统编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 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确立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面的特点: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贴近生活, 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着以上理念,该套教材在主要结构上,仍
然沿用传统的以单元为主要结构单位,写作指导是与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融合
在一起来编写的 ,初衷是为整合教学内容,简化教学头绪。
2.新课标强调,初中阶段学生要能写简单记叙文,并能恰 当运用各种表达方
式,有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写作要力求表达出自己对自然、
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七年级课文篇篇都带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这些被采撷到教 材花篮中的一篇
篇精美的课文,在学生面前呈现出一个个精美而又真实的生活镜头,这些镜头或
催人悟,或启人思,或动人情,或悦人心,给读者和学习者以知识和做人的启迪。
新教材在编排中紧紧围 绕“语文与生活联系”这条主线进行内容组构,实际是紧
紧抓牢“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个语文课程 性质的新界定,充分实现让学生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从语文中学会生活”这个以人为本的学科教学目的 ,而这
新教材在吃透课标精神的前提下,通过教材编排,在人们面前拎起了一种朴素的
语文学科 的内涵: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语文。
4.写作的材料源自生活,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各类人物 ,遇到的各种事情,
都可以成为写作时的直接材料;而读过的书籍、文章等,还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间接材料。当然,在所有材料中,最重要是还是自己的亲身经历。生活中的教材


很多 ,要学会围绕中心进行选择。主题和题材是作文的两个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没有中心,材料就没有生命力 ;没有材料,中心就无所依附。所以,我们写作不
仅要重视立意,还要重视素材的积累和题材的选择。“ 夫立言之要在有物”,是
否“言之有物”正是评定中考作文档次的重要标准。这与《语文课程标准》中提
出的要求——写记叙文“要做到内容具体”,是完全一致的。
学情分析:
刚升入初 中的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还处于一个适应期。经过小学的学习,
已初步了解作文的格式要求,在书写 认真与合乎规范的方面接受了较系统的训
练。但是,作文写作和学生的知识经验、阅读积累、作文思维能 力、练笔次数等
息息相关,学生们对以上几方面均体现为不足。大多数学生遭遇作文难写的尴尬,
主要困难在于无法创新、无话可说,训练学生“如何选材”的能力迫在眉睫。教
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 怕写作文或因缺乏观察,没有生活积累,内容干瘪,捕捉
不到特写镜头,针对这些现象,本节作文课旨在 引导学生从课内外储备丰富的素
材,让作文生动鲜活起来。
教学目标:
1.在阅读教学和既有写作积累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直接材料和间接材
料。
2.拓展阅读,引导学生体会选材对于写作的意义,学习选材的方法。
3.写作实践,指导学生在写作时从生活中选材,围绕中心选材,并努力做到
真实、新颖。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认识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


2.训练选材能力,学习选材方法。
教学难点:
审清题目,确定立意,再从生活中选材,围绕中心选材。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励导入
“优秀考场作文一定来源于平时的练习”“看破千道题,其实一文章”,平时就要备好鲜活素材,苦练审题构思技巧,考场作文是和平时习作交错相通的。
考场上,时间短,要 高分就得一气呵成。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就要苦练功
夫,在看透题目、确定立意的基础上,学会选 择自己身边的素材,用真实又新颖
的材料写出优秀作文。
1.出示任务:
巧妇难为 无米之炊,没有素材,写作只能“望纸兴叹”。所以海明威说:“如
果一个作家停止观察,那他就完蛋了 。”
观察就是为了积累素材。那么,同学们平时作文里的素材都是通过什么途径
来的呢?
2.反馈指导:
学生交流,探讨平时写作时自己的思路,谈谈通常自己观察的途径有什么。< br>从途径看,通常有两条渠道:


(1)直接观察。就是到生活中去,看、听、闻、尝、摸、踩、想。
(2)间 接观察。就是通过阅读书箱,听他人转述,收看收听影视广播,浏览
互联网,吸收别人的生活体验,获取 第二手信息。
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需要细致、勤勉、善思。从内容看,和“我”有关的
素材 十分宝贵,它们可以给人真实感、亲切感;无“我”的素材同样重要,“世
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 章”,视野更开阔,境界才更高。
3.总结过渡:
直接观察到的素材也就是直接材料,来源 于日常生活经历,包括各类人、事、
景、物等。作者对这类材料有切身感受,因而运用于写作时得心应手 ,更利于表
达真情实感。除了直接材料,我们还应学会运用间接材料。间接材料来自他人叙
述、 书报杂志、影视节目、博客空间等。这类材料广而杂,有利于丰富写作的素
材。例如:《音乐巨人贝多芬 》,文章写于贝多芬逝世一百多年后,作者在充分
阅读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艺术地构思并呈现了客人对 贝多芬的一次访问,成功
地表现了贝多芬内心的痛苦和对不幸命运的顽强抗争,所选皆为间接材料,但人
物形象血肉丰满。读来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都是写作所需要的。这叫:素材积累多元化!
二、苦练审题,突破难关精准化。
1.出示任务:同学们在写作中常常出现的毛病是:没有正 确的审题,对命题
的思考不准确,就会选择不了适合的材料来体现主题。考场作文要拿高分,首先
要破题!请同学们就几个常见的中考作文题目来突破审题关。


2.反馈指导:首先要 抓住“题眼”!所谓“题眼”就是作文题目的关键之处。
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就是命题作文的“题眼”。 审题抓住了题眼,就抓住了题目
的核心,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
(1)单词语题目,题目即题眼,如《沟通》、《老师》《陪伴》等。
这三个题目在审题上难 度不大,但是难在如何出新。比如《沟通》这个题目,
是不是只能写语言沟通呢?《老师》这个题目是不 是只能写学校的老师?
审题准确了才能选择鲜活生动的材料。命题作文题目越长越容易迅速确定立意与选材。当题目是一个词时,选材的范围很宽,确定写什么就显得困难,这时
你可以采取题目添枝 加叶法迅速化大为小,化虚为实,让考生有处下笔。如“陪
伴”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先想想自己的亲身体 会,平时所常有的“陪伴”,在其
前添加这些词语,主题即可变为“妈妈的陪伴”、“书籍的陪伴”、“ 至理名言
的陪伴”等,或在其后添加“是歌”、“是幸福”、“是船”等。这种添枝加叶
是在心 中进行的,千万不要调换题目!有人认为选材不应放在审题中进行,其实
审题与选材应是同步完成的,它 们可以相互印证。
(2)词组型题目中,起修饰作用的词语是“题眼”,动词是“题眼”。如半
命题作文《走近__》,题目就是动宾短语,写作时要抓住动词做文章,注意到实
现这个动词“走近” 在这个过程。
(3)如果题目是句子的,写作时要强调谓语并顾及限制、补充词语。举例《我
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文章重点要写“养成了“,怎么养成?其过程如何?其间有
什么动人的故事或耐人 寻味的波折呢?
再比如这个题目:《那声音,常在我心田》


这个命题还是有 一些审题难度。首先要明确“声音”,不要一味的将“声音”
等同于“话语”。很多同学只把握到“关心 的话语”“老师的叮咛”等,这些其
实离真正的声音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差距。什么是声音?水滴声,铃声 ,脚步声,
呼吸声,甚至呼噜声,还有乡间的独特声音。这些不都是很好的声音吗?在写作
时还 可以很好的突出声音特质,特别注重体现声音的特质,比如用“爸爸自行车
的铃声”“爸爸的呼噜声”贯 穿全文,使得全文脉络清晰,真实感人显得别开生
面,新颖别致。
三、病文会诊,聚焦选材问题。
1.出示任务:收集病文,适当分类,筛选。
翻阅 学生近期作文、随笔等,挑出在选材方面明显存在问题的作品,按素材
失真,脱离中心、详略不当、取材 陈旧等进行归类,从中筛选最有代表性的习作
各二三篇。
2.反馈指导:会诊病文,诊断选材问题。
活动:分组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浏览病文。 (每组若干类,每类一两
篇),组内会诊,找出选材方面存在的问题,推测出现问题的原因。
3.总结:全班交流,各组轮流发布会诊结果,教师点拨。师生共同梳理写作
中选材容易出现的问题。
四、头脑风暴,学习选材方法。
1.出示任务:
投放活动任务,提出要求,
可借用“写作实践”一,也可使用如下题目:


作文题目:难忘那束温暖的目光 。如果围绕这个题目,你会表达怎样的中心?
选择哪些材料,如果安排详略?先确定文章中心,然后列出 所选择的材料,并注
明详略安排。
2.个人构思、列出要点。
学生思考,按要求列出要点。
3.全班讨论,教师点拨指导。
学生发言,谈对习作的中心、选材及详略安排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评价,
点拨选材方法。
4.小组交流,修改完善。
组内交流,相互借鉴,对选材出现的问题,互相提出建议。然后, 修改并完
善。教师巡回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5.小结:取舍加工典型化
对于同学 们存在的选材问题,首先要引导去伪存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
知此事要躬行”,间接得来的材料,有 可能鱼目混珠,真真假假;即使产亲眼所
见,亲耳所闻,说不定也会被假象悄悄地蒙蔽,因此,一定要甄 别素材,确保真
实。
其次要去粗取精。“意犹帅也”,材料一定要听帅令,跟帅走。如果某个 材
料与文章中心搭不上边,即使它再怎么催人泪下,千古难觅,就这篇作文而言,
你只有一个选 择——忍痛割爱。如果它只是跟中心隐隐约约有点联系,那不到
万不得已时也尽量不用它。只有那些最有 代表性,最典型、最能反映本质、最能
说明问题的材料,才是真正的“精华”
五、全文写作,提升选材能力。


1.出示任务:
出示同学习作,全班共同修改:
难忘那束温暖的目光
2015年的暑假,我的击剑 有了巨大的退步,那次直接从全国前八退到第五
百多名。这次打完,本来在妈妈心中骄傲的击剑从此变成 了一个笑话,妈妈用讥
讽的目光看着我说:“别练了!”
于是我开始努力的训练,每当快不行 的时候,想起那讥讽的目光我就又有力
量去训练了,在我改剑的一个月后,我成为了剑馆的第三名,可我 妈妈还是用那
讥讽的目光看着我告诉我如果某某来了你一定打不了第三!
从这次开始,我比以前更认真了,老师也认为我下次能打好,而妈妈却一直
用那种目光看着我。
终于到表现的时候了!妈妈上次说的某某也来了,妈妈在比赛时又用那讥讽
的目光看着我对我发 出嘘声。
这次我打了冠军,让妈妈吃惊,更让妈妈吃惊的是她说的某某是倒数,我用
我的行动 让妈妈对我再一次发生改变!妈妈看着我的目光很温暖。
2.动笔修改,训练选材能力。
教 师指导学生修改病文,汇总情况,分析评价,进行专题讲评,进一步提高
选材能力,提升习作质量。
难忘那束温暖的目光
又是那束讥讽的目光!又是妈妈对我的打击!
我知道,我的击剑退步了。从原来的前八掉到了五百多名。


这天,我与妈妈发 生了冲突,我气愤地走出家门,跑到剑馆。开始奋发练习。
天花板还是那么白,可我的心却是那么的空。
每当我要放弃时,只要一想到那讥讽的目光,我的心就很痛。我坚持练习,
每天呆在剑馆一个动 作一个动作的重复,汗水一滴一滴,滴到剑馆的地板上。哪
怕腿已经动不了,我还用手继续一遍遍做着击 剑的动作。
在一场小比赛中,我成为了我们剑馆的第三名,可是妈妈并没有改变她的看
法,我 感觉她根本不相信我。她对我说,这并不是你真正的成绩,还有好多人没
来,他们来了你一定不是第三。
从这天起我练得比以前更用心了。每天练到汗水浸湿衣服才回家。就这样我
每天坚持着。本来想 在市比赛中表现自己,让妈妈吃惊,可是又不慎受伤打不成
比赛……我没有放弃!(我仍然每天去练剑, 仿佛练剑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目的
就是想得到妈妈的认可。
终于到比赛的那天了。两个 月前妈妈说的高手们都来了,比赛前妈妈紧紧盯
着我。但我第一次觉得,那不再是讥讽的目光了,而且充 满了期待。甚至,甚至
还有那么一点点的温暖。这是我的错觉吗?还是真的呢?是因为我确实努力了所以
有信心了吗?无论如何,这些想法让我好像打了鸡血一样,上去打的时候就和项
羽一样,感觉自 己无比威猛,力大无穷。
比赛结束!我,获得冠军。妈妈虽然没有像我期待那样拥抱我,但我真切感< br>到她眼神里的温暖。似乎她在擦眼泪。也许还是错觉吧……
不过,高冷的妈妈不再高冷了,讥讽 的目光才是我心虚的错觉吧。我终于懂
得,我的妈妈,是很爱我的。


在击剑馆 ,我仰起头,天花板还是那么的白,可是我的心再也不空了……因
为,那里,有爱!
3.小结:
素材毕竟只是作文的原始材料,要成为“题材”,还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很好地“为中心服务”。
这篇作文的原文,全文只写到妈妈讥讽的目光,让人啼笑皆非。该同 学觉得
自己的选材都是真实的,可是选材是真实并不是要把真实的事情原封不动的叙述
出来,叙 述的时候要有方法,要呈现艺术的真实。什么是艺术的真实,就要靠美
好的语言,一些小小的技巧来实现 了。
修改文就很好的运用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将真实的生活艺
术的再现。作 文的立意就从讥讽到温暖的升华,内容做到从无细节到有细节。因
为取材于自己的真实生活经历。这种经 历与体验刻骨铭心,所以写得格外真切,
读来催人泪下。
六、结篇师语,总结提升。
综上所述,主题和题材是作文的两个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没有中心,材料就
没有生命力;没有材料,中 心就无所依附。所以,我们写作不仅要重视立意,还
要重视素材的积累和题材的选择。“夫立言之要在有 物”,是否“言之有物”正
是评定作文档次的重要标准。
本节课作文的引导、示范和实训,按 照由面到点,以点带面的写作指导写作
复习指导思路,先授学生以渔,帮助其理性分析审题;然后穿针引 线,帮助学生
总结审题要点,掌握基本技法;引导学生在读题审题的基础上,师生同写同改习

< p>
作。只有当我们帮助学生明确了怎样去写,体验到了写真情实感的乐趣,学生就
会自然而然 的流露出他们的真情和才情。
最后,归纳一下本节课学到的技巧:
板书设计:
怎样选材
技巧一:直接间接,素材积累多元化
技巧二:苦练审题,突破难关精准化
技巧三:学习选材,取舍加工典型化
技巧四:全文写作,修改提升个性化
教学补充资料:
1.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
直接材料来源于日常生活经历,包括各类 人、事、景、物等。作者对这类材
料有切身感受,因而运用于写作时得心应手,更利于表达真情实感。例 如《难忘
那束温暖的目光》的原文,全文只写到妈妈讥讽的目光,让人啼笑皆非。小作者
觉得自 己的选材都是真实的,可是选材是真实不是说要把真实的事情原封不动的
叙述出来,叙述的时候要有方法 ,要呈现艺术的真实。什么是艺术的真实,就要
靠美好的语言,一些小小的技巧来实现了。
修 改文就很好的运用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将真实的生活艺
术的再现。作文的立意就从讥讽 到温暖的升华,内容做到从无细节到有细节。因
为取材于自己的真实生活经历。这种经历与体验刻骨铭心 ,所以写得格外真切,
读来催人泪下。


除了直接材料,我们还应学会运用间接 材料。间接材料来自他人叙述、书报
杂志、影视节目、博客空间等。这类材料广而杂,有利于丰富写作的 素材。例如
《音乐巨人贝多芬》,文章写于贝多芬逝世一百多年后,作者在充分阅读第一手
资料 的基础上,艺术地构思并呈现了客人对贝多芬的一次访问,成功地表现了贝
多芬内心的痛苦和对不幸命运 的顽强抗争,所选皆为间接材料,但人物形象血肉
丰满。读来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都是写作所需要的。
2.从生活中取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从生活中取材,首先要善于观察。法国作家莫泊桑初学
写作时,一次想把听来的几个故事写成小说,就去 请教老师福楼拜,福楼拜听后,
劝他不要写听来的故事,出去转转,把所见所闻记下来。莫泊桑按老师所 言,花
了很多时间外出观察终于创作出成功的作品。善于观察,就要有观察的习惯并做
到细致、 深入。
其次,要用心感悟。莫怀戚与家人散步,体会到肩头的责任和使命感;冰心凝
视雨中荷 叶护莲,感悟到母爱的无私伟大;泰戈尔由金色花,联想到母爱的圣洁
与人类天性的美好。用心感悟,就 是在对生活的体验中,发掘人、事、景、物蕴
含的深意,获得启迪。
再次,要学会筛选。身边 的人谁更有特点,哪件事最使你难忘,生活的地方
哪处风景最独特,生活中入眼入耳入心的东西很多,要 在脑海中过滤,从中选取
印象清晰、感受深刻、触动心灵的片段写进文章,从而更好地表情达意。
3.围绕中心送行选择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需要通过材料支撑与表现。围 绕中心选材,就要选
取最能突出中心的典型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例如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前半部分选取修改文章、送客、复信等事,表现了叶圣陶先
生特人宽厚的美德; 后半部分则从作文与做人两方面取材表现其严于律己的品质;
选材很好地突出了中心。
文章的 中心决定着材料的取舍,也决定着详略的安排。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
要详写,对表现中心起辅助作用的材 料应略写。如魏巍《我的老师》,文章共写
了七件事,前五件事从“面”上略写;后两件事,给“我”印 象最深,也最能表
现老师对学生的爱和学生对老师的思念与依恋,从“点”上详写;点面结合,有
详有略,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文章结构疏密有间。
此外,围绕中心选材,还要注意材料使用的切入角 度。明代画家董其昌说:
“山行见奇树,须四面取之。树有左看不入画,而右看入画者;前后亦尔。”取
材入画如此,选材成文亦然。
4.注意材料的真实与新颖
中学生写作,取材强调亲 历,以突出真实性。马克·吐温说真实的事情不必
考虑其可能性,因而有时候比虚构的故事更稀奇;冈察 洛夫主张,写作要“写自己
的生活和与之长在一起的东西”;契科夫认为,扯谎在写作里比在谈活里还要 乏
味得多。这些都强调真实对材料的重要性。道听途说或无中生有,多催生虚情假
意,并让写作 变成一种粗制滥造。
取材新颖,要做到选别人未选,写别人未写,或者就平常素材翻出新意,表
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感悟。例如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写自己小时


候一 次冒险爬悬崖最终在父亲的鼓励下成功脱险的经历,表达深刻的人生哲理。
所写事小,也并非新奇,但以 小见大,感悟深刻,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



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2016年教育部审定 本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写作指导
课。本单元重点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如何运用生动想 象的语言写景状物,
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本课以“文从字顺”为教学内容,要求我们平时必须注重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写作时需要关注遣词造句,构筑篇
章;写完后更需要认 真推敲,反复修改,这样才能做到“文从字顺”。语文课程
标准中也明确“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 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
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 见解。”
虽然本单元的写作要求为“文从字顺”,但在写作实践中还特别提到“借景
抒情”、 “托物言志”,本单元文章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作者对寄寓了“哲
理之思”的“景物”进行描摹, 在写作过程中,只有对事物的特征或特性进行观
察、对比后,才能准确地描写出来。所以首先要学习作者 是如何来观察 “景物”,
然后学习怎样形象描摹出“景物”的特点,最后通过多次修改才能成文。 < br>本单元中还建议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阅读,注意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或
不同之处,文章从线索 设置、结构安排、语言运用、情感抒发等方面也给学生提
供了极好的写作范本,这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提升表达。
【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多数能够学习课内文章进行仿写 或创作,但往往欠具体,部
分学生能用上一些描述性的语言进行描写。另外仍有极小部分学生写作有严重 困
难,难以独立成文。
另外,近几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错别字和基础病句比较多,也有个别学 生所
写的作文存在严重病句,思路混乱的情况。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从字顺的涵义,学会模仿,了解用词准确、连贯表达的重要性。
2.学会观察,抓住中心,刻画细节,写出真事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从字顺的涵义,学会模仿,了解用词准确、连贯表达的重要性。
2.学会观察。
【教学难点】
学会抓住中心,刻画细节,写出真事真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应完成相关习作,以提供课堂素材。
(二)第一课时:
环节一:导入新课
出示任务: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文从字顺, 什么是文从字顺呢?“文从字
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从字面上翻译一下,我们可以说是“文字顺从”, 它反
映着写作的人驾驭书面语言(即文字)的能力。
那么,我们又为何要做到文从字顺呢?大家来看一看下面的内容:


“诗言志”——《尚书·尧典》(这个“志”的含义侧重指想法、抱负、志向。)
“诗缘情”——陆机《文赋》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写作文就为的是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叶圣陶
“我手写我心”——里尔克奥地利诗人 < br>看到这些内容,你了解了文从字顺的目的了吗?是的,我们就是要能够运用
好词句表达出我们内心 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我们“自己想说的话”。
反馈指导:导入情节的创设,是构建学习环境的重要环节,要让学生带着明
确的目标开始思考。
环节二:注重积累,准确表达
出示任务:1.(图示)小明同学看到校园花圃中开放的格桑花 盛开,想表达对
这种花的生命力与美丽的赞叹,他对同学说:“校园里的格桑花真是好看死了!”
但又感觉一句“死了”完全不能表达出他心里的感受,你能帮帮他么?
2.美丽的花朵总能触发人们 的情感,宗璞在《紫藤萝瀑布》一文中就生动传
神地描绘了紫藤萝花开的美好与盛况,语言文字优美,用 词准确,表意清晰,让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 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
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
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 么仙露琼浆?”
(指导学生抓住特点诵读后)让我们来仿照这段话,也紧抓格桑花的特点,来
写一写我们校园中的格桑花。


反馈指导:有针对性的反复朗诵,结合景物特点的适度品 读,关注表达,使
自己的用词更加准确,语言更加有条理。而这一过程更能让同学们理解积累的方
法和重要性。
小结:积累与模仿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很好的提升同学们驾驭文字的能力,
积 累好词好句。但想要有条不紊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还需要紧抓重点,使句
段之间逻辑清晰,直指中心 。
环节三:细致观察,条理连贯
出示任务:得到了帮助的小明很高兴,他写了这样一段话:
“大多格桑花的枝丫上都有一朵花盛开,一朵花待放。怒放的花朵颜色不同,
或白或紫却都那么 纯净,每一朵盛开的花都像圣洁的天使,张开了自己的翅膀。
花朵圆圆的,又像是孩子们的笑脸,畅快怒 放。”
但是老师说只有单纯的写景是不足够的,我们还要表达出内心的情感或者志
向,所以让 小明再去观察格桑花,小明这又犯了难。老师今天给大家带了个礼物
可以协助学会观察,这个礼物就是( 掀开红布)——砖头。砖头,大家几乎天天看
到,但如果让你用语言描述一下你天天看到的东西,你说的 出来吗?
(引导学生从形、色等各方面观察)
观察事物,要多角度,仅仅观察观察外面还不 是真正会观察,真正会观察得
看出它的作用和本质。
(引导学生发现砖的本质是泥土,经过烧灼等步骤后才变成砖石,可以用来
搭建房屋)
你从砖的烧制中得到什么启示?
(引导学生得出对于人的思考)


那你再次观察格桑花,又能观察到什么?得到什么启示呢?
(易成活、晚凋零,感受生命力等)
反馈指导:在本单元学习中,要注意思考作者是如何通过 常见事物来表达哲
理感受的,“托物言志”的关键就在于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在“物”与“志”之间建立联系,使物能达意,才能表达心中的志向或期望。然后,我们
要由课内走向课外, 关注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对常见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并能
在观察的基础上形象、有重点地进行描写刻画 。
小结:写作就是这样,细致观察,抓住重点,理清你要表述的中心,这样文
意就会清晰起来 ,语句就会连贯起来。
环节四:真事真情,主线清晰
出示任务1:学会了观察,小明又去看 格桑花,他发现在百花败落的深秋,
在干涸的土地上,格桑花依旧盛放,他被格桑花的不屈于艰难的环境 而顽强的生
命力所感动,写了一篇作文,叫永不凋零的格桑花,作文中写到了自己自由失去
了母 亲,叙述了自己在贫寒的家庭中奋发图强的故事,写完了很得意,拿给老师
看。老师看完作文,心疼着小 明的不容易,一打听却发现他的母亲上午还送他来
学校,老师感慨道:“岂能为了感人,牺牲了爸爸妈妈 爷爷奶奶而在所不惜?”
对于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反馈指导:在老师的教导下,小明终于明 白了真事真情是无法替代的,因为
只有真实的经历才能带给我们一些感人至深的细节。写别人的事情,是 永远没法
体验当事人的情感的。同学们要明确的认识到写真事、诉真情的重要性。
出示任务2:我们一起读一读贾平凹先生的作品《一颗小桃树》选段。


“黄昏 时候,在窗下坐着,一外望,却看见我的小桃树。它还在长着,弯弯
的身子,努力撑着枝条,已经有院墙 高了。这些年来,它是怎样长上来的呢?爷
爷的花市早不陈列了,花盆一垒一垒地堆在墙根,它却长着。 弟弟说:那桃树被
猪拱过一次,要不早就开花了。他们嫌长的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曾想砍掉它,
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
啊,小桃树,我怎么将你撂在这里,而漂流异乡,又漠漠地忘 却呢?看着桃
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
文中的哪些内容打动了你?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反馈指导:文中的一些细节是无论如何也不能 伪造出来的,而且也只有真实
的事情、真实的情感才能够文从字顺的表达出来,做到我手写我心。
环节五:总结落实
出示任务:一朵花、一片落叶;一个玩具、一盏台灯;还是一个饰物、一把 乐
器,这世间总有那么一个东西寄托了一件曾触动你的事情,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
位,说一说自 己想写什么景或物的哪个特点,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交流完成后,
记录在笔记本上。
反馈指 导:让学生有一定方法的尝试去表达,去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
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 。”因为只有写真人、叙真事、描真景、说
真话、抒真情,作文才会血肉丰满,才能“写出自己心里想说 的话”。
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继续认真观察,或者认真回忆,抓住特点,以“我心
中的”为 题,写一件曾打动你心灵的故事。

第六单元《写作:语言简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语言简明的基本要求,在比较阅读中,体会“简明”的内涵。
2、总结阅读和写作经验,把握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技巧。
3、修改习作,使其更加简明,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法指导:
1、学生带着目标,认真阅读教材,教师适时举例点拨,为实战写作奠
定基础。
2、学生利用PPT上的方法指导进行实践写作。
3、小组交流,组内批改,推荐优秀作品全班展示。
4、班内交流,教师点评。
5、学生自主修改。
6、教师批阅。
学法指导:
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一是多读。看看别人在碰到一件事时怎么说,有几种说法,雅的怎么说,俗的怎么说,书面的怎么说,口语的怎么说,从中得到借鉴和启发。读时应注意
一点——尽可能读出 声来。
二是多写。多写更能提高表达能力。古人曾说,诉之笔端,半折心始。
意思是,有 好多话要说,但真正能写到纸上的,也就只有一半。这个道理说明,
思路可能是很多的,只有通过多写才 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自己想要说清的
问题表达清楚。


三是多调查研 究。对所要说清的事情,要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这样话
题才会多。对所要说清的事情一知半解,就不仅 是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了。
四是多思。要先想一想再发表意见,使自己的话有条理,比如说问题,
可围绕这个问题是什么、是谁造成的、原因是什么、错在什么地方、如何解决等
小题目去展开。
一、导入新课:
写作时,老师经常要求大家在作文时语言简明,那什么是语言简明呢 ?
简,即简要、简洁。明,即明白,清楚。其本质要求是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送
最大的信息量 ,达到最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今天,我
们就进行这方面的写作训练。
写作指导
怎样才能做到语言简明?
1.行文要围绕中心来写,不旁生枝节。
2.在没有特殊的表达需要时,要避免词语的重复。
3.还要注意不堆砌词语。
作文一、修改片段
下面这段话不够简明,请加以修改。
篮球比赛结束后,比赛完的队友们一个个都坐上大巴走了。大 巴是学校
的车,学校有好几辆大巴和小轿车。我没有上车,而是一个人默默地走回家。我
在回家 的途中,紧锁着眉头,无奈地叹息,我心里很难受,不禁为比赛的失利感
到难过。那个余晖满天的黄昏, 我一个人站在家门口,独自伫立在暮色之中。
写作提示:


1.抓住叙事的主题,去掉偏离中心的语句。
2.删掉语义重复的词语,使表达更加简明。
写作示例:
篮球比赛结束后,队友们一个个都坐上学校的大巴走了。我没有上车,< br>一个人默默地走回家。我心里很难受,无奈地叹息,独自伫立在暮色之中。
作文二、概括内容
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带上她的眼睛》或《河中石兽》的主要内容,不超
过150字,写完后小组内交流。
写作提示:
1.概括主要内容,要在立足原文的基础上,把握中心和要点,删减旁枝
末节的部分。
2.概括的文字既要简明,也要保持连续通畅,避免因过度追求简明而造
成字面意思跳跃。
例文欣赏:
《河中石兽》讲述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
们找石 兽的故事。根据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讲学家认
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老河兵讲解应当到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
然找到石兽。
作文三、想象世界
航天、生物、计算机、新能源……你对哪个领域的科学技术最感兴趣?
请搜集相关资料,加 深对这种科学技术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展开想象,写一篇
作文。不少于500字。


写作提示:
1.可以想象科学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情况,及其对社会生 活的影响。这种
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带来潜在的威胁和灾难。
2.要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如果能像《带上她的眼睛》那样,设置一些悬
念和伏笔,那就更好了。
3.写完后多读几遍,根据语言简明的要求,做进一步的修改。
例文欣赏:
克隆地球
21世纪,世界人口暴增,人类面临着一个国际性的难题——无家可归。< br>人们把大面积的森林田园变成了高楼大厦,政府也在毁灭山、海,建起一片片新
居民区。可谁也没 想到,各种自然灾害正向人类逼近。
我在加利福尼亚的地球科学研究小组工作。昨天,我们的办公 楼刚遭到
了酸雨的猛烈袭击,今天,我又顶着沙尘暴来到了地球科学研究领域最有权威的
老博士 办公室里,我向他阐述了我的一个大胆设想:克隆一个地球!
老博士一听,拍案而起,说:“好啊 !人们还没想到这一点,我们说干
就干吧!”老博士还吩咐他的助手帮助我们完成这项计划。
我们用从技术分析师那儿找来的土、水、动植物、煤炭等克隆地球所需
的基本物质,提取基因后,制成了 一个蓝色的小球体。我们还用微型计算机做了
纳米检查,结果发现基因非常合理,我们就把它放进了温室 中。
两个半月以后,我和助手来到了温室,不出我所料,这时的“二号地球”
可以离开温 室了。我们对它做了最后的检查:重27吨,12个大洋,五个大洲,
水陆面积比例为5:4。做好记录 后,我们用高科技发射器把它发射到太空中。


半年后,“二号地球”越变越大,大部分地 球人搬了上去,新“地球”上陆续建
起了许多公园、居民区等,到处生机勃勃。
我和助手 已经筋疲力尽,但我们知道有一件事还没做。这时,老博士来
到我们的办公室,他问:“你们下一步要干 什么?”我和助手异口同声地说:“当
然是治理一下我们的‘老家’喽!”
【点评】作者 以丰富的想象力、极具新意的构思,向我们介绍了克隆地
球的原因、经过,从而表达了对地球环境的忧思 ,结尾处发人深省,意在唤起人
们保护地球的忧患意识。

tongxue-安全是什么


以家为话题的作文-妙语解颐


素材黄页-国王的演讲影评


喋血孤城观后感-随机应变的近义词


爱眼征文-豕交兽畜


关于爱情的名人名言-双十一网购狂欢节


社会实践报告模板-公共基础真题


共建美好家园-韶山一日游



本文更新与2021-01-08 19:4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56043.html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案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