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隆老师-新郎父亲致辞

习作例文·习作
1.通过学习两篇习作例文,弄清作者是如何把事情写清楚的。
2.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选取生活中的一件事情,把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3.学写习作提纲。
4.学会互相修改习作。
5.留心身边生活,把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变成自己的写作素材。
重点
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
难点
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学会互相修改习作。
1.例文引路
通过《我家的杏熟了》和《小木船》这两篇文章的学习,了解作者是如何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
过和结
果的,学习作者有详有略地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写具体的方法。
2.写真事
教学中要让学生
如实表达,事实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不要走样,不要瞎编,不要写假话,评
价作文要看是不是反映
了事物的本来面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例文的叙述方法。
1
2.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并把身边的事物变成习作素材。通过习作例文的学习,清楚什
么
是习作提纲。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知
道了本单元两篇课文的作者是如何把故事写清楚的,这节
课,我们继续通过两篇习作例文来学学怎样把事
情写清楚。
二、习作例文
(一)《我家的杏熟了》
1.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找出课文中与题目有关的表示时间的词。(每年、这一年、今年……)
(2)在这些时间里,杏儿熟了的时候,作者各写了什么事?
预设:①每年麦收时节,“我”
家大杏树上就结满了黄澄澄的杏儿;②这一年杏儿熟了的时候,邻
居的小孩子“偷”杏儿时从树上摔下来
,“我”说看“我”奶奶怎么收拾你们,而奶奶却打下杏儿分给
“偷”杏儿的孩子吃;③今年杏儿熟了的
时候,“我”挑熟透的杏儿送给乡亲们。
2.再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课件出示:
1.从哪儿可以看出“我”家杏树上结的杏儿又多又好?
2.邻居小淘淘“偷”摘杏儿摔下来时,“我”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奶奶又是怎么做的?
3.找出文中表示人物语言的句子,读一读,讨论:你认为哪句话说得最好?为什么?
4.文中两次出现“香甜”这个词,把它们所在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
(1)学生读文,讨论交流问题。
(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纠正。
问题一:围绕树上结果、路过的人说、“我”数这三个方面来回答。
问题二:“我”说“看我
奶奶怎么收拾你们”,心里非常生气,奶奶扶起了淘淘,并给孩子们分
杏。
问题三:“果子大家吃,才真的香甜呢”这句话说得最好,因为分享最快乐。
(3)课件出示问题四的相关句子。思考:“香甜”这个词在每个句子中各是什么意思?
2
课件出示:
1.看他们吃得那样香甜,奶奶的嘴角露出了微笑。
2.果子大家吃,才真的香甜呢!
预设:第一句中的“香甜”意思是又香又甜,津津有味;第
二句中的“香甜”一语双关,既指又香又
甜的杏儿,又指快乐、幸福。
3.讨论“我”前后的思想变化及其原因。
设计意图:
通过简单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学习文章的写法并运用到习作中去。
(二)《小木船》
1.相信同学们都有过做手工的经历,你都做过哪些手工?
2.如果你辛辛苦苦做好的手工作品被别人不小心弄坏了,你会怎样?指名回答。
3.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一下习作例文《小木船》,学习作者是如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的,注意批注。
4.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预设:课文通过记叙围绕小木船发生的一件事,说明朋友之间不应
当为了小事斤斤计较,要互相谅
解,多进行自我反省。这样,才能增进友谊。
5.出示自学提示。
课件出示:
1.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说明什么道理?
2.朋友之间相处,每天都会发生些小事,作者选择了哪件事来写?这件事与作者要说明的道理有什
么
关系?
3.选择好能表达中心的事件后,作者又是怎样一步步地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的呢?
4.如果不写文章开头一段和结尾一段,文章是否完整?这两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预设:
(1)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说明朋友之间不要斤斤计较,要互相谅解,多进行自我反省,这样
才能增进友
谊。
(2)作者选择了“小木船”这件事来写。这件事在日常生活中只是件小事,但却能很好地表达出
作
者要说明的道理。
(3)作者首先写“我”看到小木船就想起陈明;然后按事情的发展顺序
记叙了围绕小木船在“我”
和陈明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最后写“我”珍藏着小木船。
3
(4)不写开头一段和结尾一段,文章也是完整的,开头一段点题,引起读
者兴趣——为什么看到小
木船就想起陈明,结尾一段既承接上文,告诉读者陈明确实随家迁到外地了,又
呼应了开头一段。
6.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体会作文提纲的作用。
师:刚才同学们围绕
这篇课文所进行的讨论学习,正是作者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所思考的,考虑成熟
后,一一列出,就是作文提
纲。
设计意图:
以《小木船》为例,深入剖析作者的写作手法,不但可以使学生快速理解例
文的内容,而且可以让
学生真正了解写作提纲的写法,为下次习作提供借鉴。
第2课时
一、激趣导入
1.生活就像万花筒,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些是我们亲
身经历的,有些是我们看到的,
还有一些是我们听说的。我们这次作文的主题就是“生活万花筒”。 <
br>2.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有哪些事让你感动不已?哪些事让你捧腹大笑?哪些事让你羞愧难当?现在
请同学们想想,哪些事给了你很深的印象?
指名两名学生说说自己印象深刻的事。
二、写习作提纲
1.刚才同学们已经讲述了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这些事情都可以作为写作的
素材。我们先来看一些
图片。(多媒体展示教师平时收集的一些班级内的活动照片)
2.比如
写拔河比赛,起因、经过、结果这三个部分所占的篇幅都一样吗?(不一样)哪个部分应该
写得详细一些
?(经过应该写得详细一些)
3.那么咱们就以拔河比赛为例,写一写习作提纲。
(右边一列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个显示)
事情
起因
经过
结果
拔河比赛
学校组织,增强班级凝聚力
十分激烈
赢得了比赛
4
4.习作提纲写好了,那么开头应该怎么写?用什么样的方式写比较好?
生:开门见山、设置悬念。
师:这两种方法都很好。老师这里有几个开头,大家看一下哪个开头比较好。
课件出示:
开头一:星期五,我们班在操场上举行了一次激烈的拔河比赛。
开头二:前天上午,我们四年
级举行了拔河比赛,第一场就在我们班和六班之间进行。想到以前我
们之间进行了七次比赛,我们班只赢
过一次,我便紧张了起来,担心这次比赛会输。
开头三:今天上午老师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下午要举
行拔河比赛。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我高兴
得连午饭都没吃好,感觉这个中午似乎比以往漫长了许多……
预设:更喜欢片段二,因为片段二不仅用到了开门见山的写作手法,还设置了悬念,读完片段二我
就很想知道比赛结果是怎样的。(只要言之有理,喜欢哪一个片段都可以)
5.开头我们已经找到了方法,那么接下来该写什么了?(事情的经过)
(1)我们刚刚说“
经过”部分应当详写,应该让读者看到当时的激烈情形,那么应该怎么写呢?这
里有一个思维导图,也许
会给你们不一样的想法。
(2)在描写拔河这个过程中加入细节描写,也就是神态、语言、
动作、心理等描写,可以让读者更
能感受到当时现场的氛围。
(3)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片段,看看这个片段是如何写的过程。
课件出示:
比赛开
始了,只听哨声一响,同学们就奋力地往后拉。大家一个个都死死地攥紧绳子,双脚恨不得
深深地钉进地
里,眼睛瞪得滚圆,脸憋得通红。一开始,双方势均力敌,绳中间的红绸只在中线左右摆
动,过了一会儿
,红绸慢慢向对面移动,那边的喊声越来越高。这可把我们急坏了,真恨不得一下子就
5 <
/p>
把他们拉过来,可是绳子却不听使唤。突然,耳边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呐喊声:“四一班,加
油!四一
班,加油!”这呐喊声仿佛给我班同学充了电,一个个都充满了力量,屏住呼吸拼命地拉。然而
,对方
也不甘示弱,双方仍然难分胜负。这时,我班的拉拉队喊起了节奏:“四一,加油!四一,加油!
”随
着这个节奏声,我们齐心协力地拉,终于把对方拉了过来。场下立即响起一片欢呼声,我班赢得了这
次
比赛!
(4)谁来说一说这个片段的细节描写?
预设:动作描写:攥紧绳子
拼命地拉
神态描写:眼睛瞪得滚圆 脸憋得通红
语言描写:耳边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呐喊声
:“四一班,加油!四一班,加油!”“四一,加油!四
一,加油!”
心理描写:这可把我们急坏了,真恨不得一下子就把他们拉过来。
(5)这几处细节描写写得真好,还有其他值得我们学习的吗?
预设:夸张句的运用。如“双脚恨不得深深地钉进地里”。
(6)说得很好。所以,当我们在
描写一个事情的经过的时候,要避免平铺直叙,并且适当地运用一
些细节描写。这样会使得我们的内容更
加地丰富,情节更加的精彩。
6.中间的内容我们也会写了,那么结尾呢?结尾可以用什么手法来写呢?
预设:总结全文、结尾点题、首尾呼应、表达愿望等。
(1)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片段:
课件出示:
①通过这次比赛,我懂得了:我们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取得胜利。
②这
次比赛我们虽然输了,但我们并不灰心。在生活中也是一样,不要失败了一次就灰心了,俗话
说得好:“
失败是成功之母。”暂时的失败往往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失败才会发现自己所犯的不足,第
一次没有成功
,还有第二次,第三次……最终一定会成功的。
(2)你更喜欢哪个片段?
预设:更喜欢第二个片段,因为第二个片段总结了经验教训,并用到了俗语。
7.开头结尾都有了,经过也有了,那我们还缺一个题目。我们先看看课本上的题目。
课件出示:
捉蚊趣事 一件烦心事
6
她收到了礼物 爷爷戒烟了
照片里的温暖 家庭风波
教室里的掌声 信不信由你
这样的题目让人看了就想了解文中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在
写作文的时候可以参考课本中的题目,也
可以另选题目。
8.自定主题,记得一定用上刚刚写
习作提纲的方法,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你的作
文才会成为一篇佳作。
设计意图:
本次习作的要求是写一件事,学生身边每天发生的事情很多,如果大范围的笼统的
选择事件的话,
学生可能无从下手,所以本环节选择了拔河比赛这件事情,大部分学生都经历过,也比较
好找例子。这
次习作还选取了许多的范文,用范文引路,可以很好地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能够很好地
进行仿写。
三、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根据自己的习作提纲,完成习作。提示:不要忘记人物的细节描写(神态、动作、语言等)。
四、小组评议,再改评赏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注意对事情的叙述顺序、细节描写进行评价。
2.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习作。
3.展示优秀习作和进步习作。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讨论、作品赏析,在对话交流中发现别人的长处、自己的短处,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的效
果。
一、剖析例文,学习方法。
书中的例文是很好的习作范本,在教学中,我注
重引导学生学习运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
理活动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剖析作者的写作手法
,慢慢内化为自己的写作手法。这样不仅可以提
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能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
二、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7
习作的赏析、交流、评价
,是进行习作训练的一次良好的机会。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小组讨
论、作品赏析中,通过对话交流、
点拨写法等方式,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表达能力,
达到听说读写全面发展,习作与口语
交际共进的目的。
8
2019-2020学年上学期四年级期末检测卷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
一
总分
得分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打盹(tǔn dǔn) 荧(yíng
yín)屏
..
憧(cōng chōng)憬
.
躯(xū qū)干
.
琵琶(pá bá)
.
诀窍(qiào xiào)
.
人声鼎(dǐng tǐng)沸
.
富丽堂皇(huáng háng)
.
二、读拼音,写词语。(5分)
1.hú dié(
)幼虫由蛹变化为成虫的过程是极其艰难的,但同时也是伟大的,它启迪着人们面对困难要拥有
bù
qū xiàng shàng( )的精神。
2.秋天来了,果园里一派丰收的景象。你看!pú tao(
)穿着紫色的外衣在向你招手,梨子展示着自己黄黄的
jī fū( ),石榴漏出红红的yá
chǐ( )……
三、选字填空。(8分)
消 梢
( )息 树(
) 眉( ) ( )夏
振 震
共( ) 地( ) ( )兴 ( )惊
9
博 搏
( )斗 脉( ) ( )览 (
)士
竟 竞
( )走 毕( ) 究( ) ( )赛
四、选词填空。(3分)
坚决
1.他们( )要去那里,我们也没办法。
2.尽管环境如此恶劣,也不会动摇他( )的信念。
请求
3.小明(
)老师帮他解答这个问题。
4.在他的一再( )下,哥哥勉强答应再帮他一次。
显然
5.一向准时到校的小虹今天( )迟到了。
6.小明晚餐吃得很少,(
)下午又吃零食了。
五、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横( )竖(
) ( )隐( )现
随遇( )( ) 垂( )丧( )
( )(
)不平 精( )( )竭
大惊( )( ) 提( )吊( )
坚定
恳求
竟然
10
1.“( )隐( )现”这个词所填的字的意思是 。
2.“横( )竖(
)”这个词中横和竖意思相反,这种由意思相反的字构成的词语还有很多。请照样子写三
个。
六、按要求写句子。(4分)
1.明天还会有太阳。
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用合适的关联词组成一句话)
2.科学家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1)变为“把”字句:
(2)变为“被”字句:
3.五颜六色的红旗在空中迎风飘动。(修改病句)
4.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个平台上弹琴。(照样子,写一个拟人句)
七、积累运用。(10分)
1.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
;蓄须明志,坚决不为日本人唱戏
的 为人间拿取火种的 。
2.《蟋蟀的住宅》的作者是 ,他的著作有 。
11
3.《题西林壁》的作者是 朝诗人 。其中,“ ,
”两句以写景
为主,“ , ”两句以议论为主。
八、口语交际厅。(6分)
从下表中筛选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某市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调查表
调
查
家庭作业
吃早餐
体育锻
项
情况
睡眠情况
情况 炼情况
目
不
1小1小
2小2小8小8小
吃
百 时 时 时 时 早
吃 时 时
分 以上 以下 以上 以下 餐
早以以
餐 上 下
比
27.572.5
84% 16% 70% 30% 21% 79%
0% 0%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该市小学四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着什么问题?
九、课内阅读。(8分)
蝙蝠和雷达(节选)
12
<
br>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
音叫
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
反射回来,传到蝙蝠
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
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
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
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
全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仿照—( ) 重复—( )
阻碍—( )
2.蝙蝠在夜里是怎样飞行的?(3分)
3.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你能说说你从自然界中得到的启示,或者自己搜集到的一些
启示吗?(2
分)
十、课外阅读。(14分)
月亮的自述
我一直是人们(想往
向往)的仙境,人间流传着嫦娥奔月、吴刚砍桂等神话故事。于是,我便被蒙上一层又一层
(神秘
神奇)面纱。
13
人们经过几个世纪的努力,终于实现了登月的(愿望 希望)。首次乘着宇宙飞船来拜访
我的人,一定会感到惊
奇。因为在他们心目中,我一直是十分美丽的:有银光闪闪的宫阙,有奇花异卉,
到处是琼枝玉树。可是事实上,我仅有
成片的环形山、坑坑洼洼的地面和一些地球上没有的元素。由于缺
氧气,动植物根本不能在这里安家落户。
有趣的是:行走在我的表面如同跳霹雳舞、太空舞。因为我的引力相当于地球的16,(
)是最糟糕的跳高运动
员,只需轻轻一跃,( )会创造出数倍于奥运会跳高纪录的好成绩。
你们看见悬挂在空中的我,只有一个圆盘大,其实我的直径有3476公里,大约是地球直径的14,在太阳系
的所有
卫星中,我是老五。因为我离你们38万公里,所以看上去才显得那么小。
你们看见的
月光,其实是我反射的太阳光。我是地球的卫星,环绕地球转,地球又自转,这中间平均每18年就有29
次地球置身在我和太阳中间,太阳光正好被挡住不能射到我身上。不见我的影子,好像被吞噬了,这种现象叫“
月食”,
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天狗吃月亮”。太阳光全部被挡住叫“月全食”,部分被挡住叫“月偏食”
。还有,地球上的人
终生只能看到我的正面,见不到我的反面,为什么?那是因为我是地球的同步卫星,
即我绕地球旋转的周期和地球自转
的周期相同。
从1969年以来,人类已经六次实现了阿波
罗载人宇宙飞船登月。听说现在已有向月球移民的打算,我听了真高
兴,(
)我终日在茫茫宇宙中枯燥乏味地运动着,寂寞而孤独。等到你们来了,就热闹了。热忱(盼望
渴望)你们来
做客,来定居。
1.画掉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2分)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分)
3.词语巧搭配。(2分)
实现(
) 创造( )
( )地等 ( )的现象
4.什么是月食现象?用“ ”在文中画出来。(2分)
5.读了本文,你知道了月球有哪些特点? (4分)
14
6.如果你登上了月球,你想对月球说些什么呢?(2分)
十一、习作。(30分)
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家,充满着温馨,充满着快乐,今天我们就
来夸夸自己的家。你家有几口人?他们具有什
么特点呢?请你重点介绍一两位成员,用具体事例讲述他们
的特点。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dǔn yíng chōng qiào qū dǐng pá
huáng
二、1.蝴蝶 不屈向上 2.葡萄 肌肤 牙齿
三、消 梢 梢 消; 振
震 振 震; 搏 搏 博 博; 竞 竟 竟 竞
四、1.坚决 2.坚定 3.请求 4.恳求
5.竟然
6.显然
15
五、七 八 若 若 而 安
头 气 愤 愤 疲 力 失 色 心 胆 1.好像 2.左思右想 前仆后
继 厚此薄彼
六、1.虽然明天还会有太阳,但是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
2.(1)科学家把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揭开了。 (2)
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被科学家揭开了。
3.五颜六色的旗子在空中迎风飘动。 4.苹果露出了红彤彤的脸。
七、1.周恩来
梅兰芳 普罗米修斯 2.法布尔 《昆虫记》 3.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
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八、该市小学四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①课业负担过重;②睡眠时间不足;③体育锻炼不够。
九、1.模仿 反复 障碍 2.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
,传到蝙蝠
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3.仿生学家根据青蛙眼睛的原理和结构,发明了电子蛙眼。
十、1.画掉:想往 神奇 希望 渴望
2.即使……也…… 因为 3.理想 奇迹 焦急 奇妙
4.我是地球的卫星,环绕地球转,地球又
自转,这中间平均每18年就有29次地球置身在我和太阳中间,太阳光正好
被挡住不能射到我身上。不
见我的影子,好像被吞噬了,这种现象叫“月食”。 5.月球上有成片的环形山、坑坑洼
洼的地面和一
些地球上没有的元素。由于缺氧气,动植物根本不能在这里安家落户;引力相当于地球的六分之一,直径
3476公里,因离地球38万公里,看上去显得很小;月光是反射的太阳光,由于月亮的旋转周期等同于地球,
所以,只能看
到月亮的正面,见不到反面。
6.我想对月球说:“希望我能在这里探索更多你的秘密!”
十一、提示:在介绍的时候,所有家人不要一一详细介绍,要选择一两位成员重点介绍。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