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作文首页 > 读后感 >

水浒传书籍2011年陕西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zuowen
2021-01-20 02:03
tags:

我主青春-石缝间的生命

2021年1月20日发(作者:雪白玉足)
2011
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一、积累和运用(共
6
小题,计
17
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
分)

A.
踊跃(
yǒn
ɡ


逞能(
chěn
ɡ


灯盏(
zǎn


憨态可掬(



B.
稚嫩(

n


附和(



笃信(



见风使舵(
duò


C.
宽宥(

u


隽永(
juà
n


稽首(



束手无策(
shù


D.
蝉蜕(
tuī


镂空(

u


蜷伏(
quá
n


自怨自艾(
à
i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
分)

A.
晕眩

玲珑

隐天蔽日

众说纷云

B.
潦草

委缩

见异思迁

轻飞漫舞

C.
倾刻

装潢

指手画脚

锋芒必露

D.
褪色

迅疾

含辛茹苦

千锤百炼

3.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 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
分)


1
)笑对挫折 ,战胜困难,会让你品尝到苦尽甘来的滋味,收获到柳暗花明的喜悦,


(领悟

领略

领受)到一览众山小的别样风光。


2

2011
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西安举行。开园以来参观者非常多,可 谓游人如织,


(纷至沓来

眼花缭乱

接踵摩肩),热闹非凡。

4.
经典诗文默写(第(
1
)< br>-

6
)题,任选五题;第(
7

-
10
)题,任选一题)。(
6
分)


1
)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2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3
)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
·
秋思》)


4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


6
)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7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8


,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郭沫若《雷电颂》)


9


,引无数英雄尽折腰。(毛泽东《沁园春
·
雪》)


10


,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茅盾《白杨礼赞》)

5.
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3
分)

①正义是社会 进步的基石,
是社会的核心价值所在。
②正义不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就可以平
均享用的 物品,
但是要经过我们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的社会目标。
③捍卫正义不仅需要法律约
束, 更需要每一个社会个体。④正义应融入道德之中、也应存在于信仰之中,最终成为一种

本能< br>”
的生活方式。


1
)第②句中的关联词使用有误,请将修 改后的一组关联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
分)


2
)第 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
分)


3
)第④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
分)< br>
6.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
2
分)

朱赫来一边想事情,
一边把短烟斗从嘴里抽出来,
小心地用手指按一按里面的烟灰。
烟斗灭
了。

……

省党委的会议已经开了将近两个钟头。那秃头的家伙是铁路林木委员会的主席。

他用 敏捷的手指头翻弄着一叠文件,高谈阔论地说:
“……
大家看,就是这些客观原因使得
省委和铁路管理局的决议不可能实现。
我再说一遍,
甚至再过一个月,
我们也还是不能 供应
比四百立方米更多的木材
……”

本段文字节选自长篇小说《

》的第二部第
2
章。此章节写的是叛乱平息后,朱赫来等人此
时不得不面对的 另一种艰难处境:



二、综合性学习(
7
分)

7.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
姓氏是代表一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
是 构成中华民族文
化的重要内容。
人是文化的人,
继承了一个姓,也就成为了龙的传人,
成为了悠久文化的载
体。走近姓氏文化,
了解姓氏文化,
有助于增强炎黄子孙 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以及民族的
认同感和凝聚力。请参加以

走近姓氏文化

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7
分)

【活动一:读经典】
《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琅琅上口,易学好记,是我国古
代重要的蒙学教材。
请 根据音韵特点,在歌谣中补上一个姓氏,工整、
规范地书写在右边的
田字格中。(
1< br>分)

百家姓歌谣(节选)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诸卫,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金魏陶



【活动二:
补家训】
下面 是历史上某个名门望族家谱中记载的家训。
A
则是这个家族持家的
基本准则;
B
则是对后世子孙处世的根本要求。请从
A

B
两则中任选一则,根 据上句句式
特点补写下句。(
2
分)

【活动三:
写传文】
下面是三位曹姓名人。请连缀你所知道的三个人的资料,拟写成一则曹
姓小传。要求:内容准确 ,语言简明、连贯,
100
字左右。(
2
分)

曹刿

曹操

曹雪芹

【活动四:
话相逢 】
在参加清明节黄帝陵祭祖时,
李明遇见一位来自海外的华裔少年。
当得
知他 们同姓时,李明与那位少年有说不完的话。你认为李明会说些什么?要求:语言得体、
连贯。(
2
分)

三、阅读(共
15
小题,计
46
分)

【现代文阅读】(共
9
小题,计
3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1
题。(
12
分)

古蜀栈道

刘小方

打开古旧地图,我们就会发现,关中通往汉中的 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以及由汉
中通往四川的金牛道、
米仓道和荔枝道,
如 同一张精致斜织在秦岭山脉和大巴山脉中的大网,
连接着八百里秦川与四川盆地这两个古代的天府之国。

秦中自古帝王之都。
长期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关中地区,
面临着人 口剧增与生产生
活资料短缺的矛盾,而四川盆地物产丰富,两地的沟通势在必然。《史记
·货殖列传》记载:

(秦)昭治咸阳,因以汉都,长安诸陵,四方辐凑并至而会,地小人众 ,故其民益玩巧而
事末也。南则巴蜀。巴蜀亦沃野,地饶卮、姜、丹沙、石、铜、铁、竹、木之器。……
然四
塞。

对于古蜀先民而言,闭塞成为其发展的最大障碍,关中地 区是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
来自北边的吸引力巨大。
而北面呈东西向的米仓山和大巴山脉成为 南北相通的第一道天然屏
障,汉中以北的秦岭成为第二道屏障。因此,必须穿越米仓山、大巴山,再穿越 秦岭,巴蜀
先民才有可能与关中地区沟通联系。所以,打通北边的交通线是蜀道的关键。
战国时,秦国为打通陕西到四川的道路,于公元前
267
年开始修筑褒斜栈道。这条起自秦
岭北麓眉县西南
15
千米的斜水谷,
到达秦岭南麓褒城县北
5
千米的褒水河谷,
全长
200

千米的栈道,
是在峭崖陡壁上开山 破石,
钻孔架木并在其上铺板而成。
当时火药还没有发明,
在上为绝壁、下为激流的自 然条件下,先民们先是采用

火焚水激

的方法开山破石,然后再
岩 壁上凿成
30
厘米见方、
50
厘米深的孔洞,分上、中、下三排,均插上木桩 ,接着在上排
木桩上搭遮雨棚,中排木桩上铺板成路,下排木桩上支木为架,最终于公元前
25 9
年完成,
历时八年之久。修筑者因地制宜,创造了标准式、石积式、千梁无柱式、依坡搭架式 、凹槽
式和多层立柱平梁式等多种栈道形制。
这些都反映了古人在修建古蜀栈道过程中付出的智 慧
和汗水。

蜀道的通行,
使得大批钱粮赋税源源不断由四川运往长安,使先后在长安建都的周秦汉唐获
得殷实富足的统治管理基础。

国家富有巴蜀,是 天府之藏。自陇右及河西诸州,军国所资,
邮驿所给,商旅莫不取给于蜀。

同时,关 中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社会文明、管理体制也
不断进入四川,并进而由四川延伸到更西部的贵州、云南 、青海、西藏等地,为古中国西部
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古往今来,在蜀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留 下了数不清的故事,
沉淀为难以统计的文化遗产,凝结成灿若星河的文化景观。这些故事、
遗产 和景观,无时不
在温暖着我们的精神家园,无时不在滋养着我们的文化。

(选文有删改)

8.
本文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古蜀栈道的?请简要概 括。(
4
分)

9.
第二段引用《史记
·
货殖列传 》中的文字有什么作用?(
2
分)

10.
第三段最后一句中的
这些

具体指代哪些内容?(
4
分)

11.
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2
分)

A.
古蜀栈道由连接关中与汉中的米仓道、< br>褒斜道、
傥骆道、
子午道以及连接汉中与四川的金
牛道、陈仓道和荔枝道组成。

B.
对于古代先民来说,如果从巴蜀来关中,或由关中入四川,都必须先穿越米仓山 、大巴山
脉,然后穿越秦岭这道屏障。

C.
古蜀栈道中的褒斜道,其南北起 点分别为秦岭南麓褒城县西南
15
千米的斜水谷和秦岭北
麓眉县北
5
千米的褒水河谷。

D.
由于古蜀栈道的通行,
关中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 br>社会文明、
管理体制为古中国西部的发
展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6
题。(
18
分)

我主青春-石缝间的生命


我主青春-石缝间的生命


我主青春-石缝间的生命


我主青春-石缝间的生命


我主青春-石缝间的生命


我主青春-石缝间的生命


我主青春-石缝间的生命


我主青春-石缝间的生命



本文更新与2021-01-20 02:0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71897.html

2011年陕西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