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作文首页 > 小学作文 >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zuowen
2021-01-20 02:20
tags:

以享受为话题的作文-学跳舞

2021年1月20日发(作者:天下电子书下载txt免费下载)
19


2011
·湖北省襄阳市)
阅读议论文《决定成功 的利器》
,完成
22-26
题。

12
分)


①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要先修炼好两把利器,那就是“德”和“才”
。只 有德才兼备,
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


②有这样一个 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不久,
有人投其所好,
敬献给他一张弓。
他看了又看 ,
试丁又试,认定是难得一见的好弓。于是得意之余,他就向一个专门制作弓箭的匠人炫耀。


③但是这个工匠仔细看过之后,却得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论:
“这张弓虽然 强,但不是好
弓!

,唐太宗急问原因。工匠回答说:
“一张弓的好坏,不单 要看它是否射得远,更要看它是否
射得准。而能否射得准,关键取决于做弓用料的纹理是否好。制作此弓 木料的木心不在正中间,
木头的脉理自然都是斜的。因此,这张弓虽然有力,但射出去的箭势必不走正道 ,偏离目标,所
以算不上一张好弓。



④其实工匠的一番 话,
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他道出了判定人才的两个标准,
那就是一个人不
但要 有能力,更要走正道,即一个人不但
要有才,更
要有德,德才兼备者才是真正的人才。

..


⑤一个人的德,
好比一张弓的木心是否在恰当的位置 ,
决定射箭的方向;
一个人的才好比一
张弓是否有力,决定箭射得远近。有德有才的人 就像一张完美的弓,既刚劲有力,射得远,又箭
无虚发,射得准。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 管木心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
但没后劲,射不远,最终还是难以命中目标。无德有才的人就像一 张有危险的弓,尽管射得远,
但由于木料的纹理不好,射出去的箭不走正道,结果势必偏离目标,甚至造 成严重的危害。无德
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害无益的弓,不仅木心不正,而且没有力量,只能是成事不足, 败事有余。


⑥北宋伟大的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司马光以德、才为依据将人 分为圣人、愚人、君子、
小人四类——
[

]
谓之
“圣人”

[

]
谓之
“愚人”

[

]
谓之
“君子”


[

]
谓之“小人”



⑦司马光认为用人的原则是:
假 如找不到圣人、
君子来用的话,
那宁可用愚人,
也不用小人。
其道理是:君子 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
亦无不至矣。


⑧由此可见德才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而两者又以德为重,
所以一个人 若想成功,
不但要有过
人的才能,更要有过人的德行。

——选自《小品文选刊》
2011
年第
1
期,有删改

22
.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
分)


23
.根据文意,将下面四组词分别填入文中第⑥段
[

][
][

][

]
处(只填序号)


2
分)


①才德兼无

②德胜才

③才胜德

④德才俱备

[

]
处应填:
[

]
处应填:

[

]
处应填:
[

]
处应填:

24
.第⑤段划 线的句子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分)



25
.第④段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3
分)

一个人不但
要有才,更
要有德,德才兼备者才是真正的人才。

..



26
.本文语言富有哲理,给人启迪。请从下列 句子中找出你最受启发的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2
分)


句一: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


句二 :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管木心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后
劲,射不远,最终 还是难以命中目标。




23


2 011
·河北省)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
14

17
题。

11
分)

①现代西 方教育中有
“尝试错误”
的理论;
五百年前,
明朝人沈君烈就提出
“ 终日学终日误,
终日误终日中的观点。可见,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②楚汉相争时,项羽的失败,就在于他不知道在错误中学习。每当他有所主张,左右总是连
声称
“是”

钦佩拜伏。
一直到死他还错误地认为是
“天之亡我,
非战之罪”

平时在百战百胜中,
他愈来愈自负。大难临头了,还在高唱“力拔山兮 气盖世”
。项羽难以放下身段,从自负的巅峰
走下来,弄到无颜回江东去的地步,结果只有死路 一条。

③刘邦的成功,
得益于在错误处注意学习。
有人当面指责他,
不应该一面洗脚一面和长者说
话;有人暗暗提示他,不应该在韩信求封齐王的使者面前发脾气;有人诚 恳,怎告他,不应该迷
恋各国佳丽,
要赶快迁都回关中去……他总会翻然醒悟,
在错误 中学到很多,
终于获得事业的成
功。

④由此想起《替虚》上的一句名言:< br>“项羽日胜而亡,高祖日败而王。
”因为缺少学习改进的
机会,引台至终固守一套僵化的 战略,所以日胜反而灭亡;因为在失败之中善于学习,不断总结
经验教训,所以日败反而称王。

⑤古语也有“学书纸费,学医人费”的说法。不费纸,学不好写字;不费人,学不好医术。
一位 成名的书法家,送你一幅字,在背后不知他撕毁了多少张纸,才成就这一幅字。更不要去细
数他当年学习 过程中墨池皆黑、废纸成堆的境况了。一位医术精湛的大夫,必然诊治得多、观察
得多,也累积了许多误 诊的教训。古谚说“巧者不过习者之门”
。只要不怕错误,反复学习,便
能达到巧妙的境地。< br>
⑤“逐日淘沙定有扩,成功的金砖就是从淘洗错误的沙砾中诞生的。有急者,不但不应为错误、失败而气馁,反而应该以失败为师,在错误中汲取教训,从而走向成功的彼岸。

14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分)


答:



































15
.选文②③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出理由。


答:


































16
.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3
分)


答:




































17
.请为选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答:




































24.

2011
·安徽省芜湖市)

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1
)电影《梅兰芳》中有个十三燕,是个曾 名重一时的“伶界大王”
。后来,梅兰芳迅速崛
起,大有取而代之之势,他与梅兰芳唱对台戏时 落于下风。眼见败势已成,他却没有选择逃避。
即使面对空旷的戏台,
他仍然一丝不苟地坚持唱 完了最后一场,
并且在临死前留下那句掷地有声
的话语:
“输不丢人,怕才丢人。”所以,尽管十三燕是个失败的人物,但却是令人敬佩的,因为
他道出了一个做人的基本真理,而且 自己就是实践这一道理的榜样。




2
)大千世界,我 们不论干什么,只要与人对阵,参与竞争,都会有输赢,见高低,而世
界上没有常胜将军,胜败乃兵家常 事,百战百胜只是神话。因为,天外有天,你厉害还有比你更
厉害的,你有降龙十八掌,人家可能有葵花 宝典;你有屠龙刀,人家有打狗棒。而且,
“江山代
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三 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几年你得势占优,再过几年,你就可
能被淘汰出局。所以,输不丢人。如果害怕 丢人,就永远不要参与竞争,就干脆远离红尘。




3
)楚汉之争,项羽的最后悲剧,就在于他的怕丢面子,怕面对江东父老的指责。还是杜
牧的《题乌江亭》 写得好: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
可知。
” 如果项羽能够包羞忍耻东渡乌江,那么鹿死谁手还是个未知数;如果项羽能够忍受打击
卷土重来,或许历 史将被重新改写。




4

“初生牛犊不 怕虎”
,虽然结局并不美妙,不会因为不怕就能克敌制胜,创造奇迹,但不
怕虎的精神却是历来 被人赞颂的。看《动物世界》
,常见这样的镜头,一大群野牛被一只狮子追
着跑,我就想,这么 多野牛要是团结起来,就是踩也把狮子踩死了,可就是因为怕,总是被狮子
欺负,甚至成为狮子的牺牲品 。与野牛相比,人是有理智的,
“人是会思想的芦苇”
,可正因为如
此,有些人反而怕 得更多,野牛不过怕丢掉性命而已,人还要怕丢面子,怕名声不好,怕被人议
论,怕遭人嫉妒,怕不好出 门见人,总之是前怕狼后怕虎,结果是害怕丢人却偏偏丢人,不想丢
人却处处丢人。


5
)人,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既然出来打天下,既然要与人争高低,输赢都是正常的。
奥运会上的百米赛场上,
无论谁输给博尔特都是再正常不过的,
因为那小子是 百年一出的短
跑奇才,不管你被拉下多大差距,谁也不会笑话你。而你如果因为害怕而退赛,因害怕而战 战兢
兢,畏畏缩缩,不战自败,那就丢人丢大了。在北京奥运会的乒乓球馆里,我们还看到许多非洲国家的乒乓球运动员,
水平连我们的业余选手都不如,
仍然面无惧色与世界一流高手过招,
观众
同样报以热烈的掌声,
其中就是对他们不怕精神的鼓励。
输球之后,他们照样大大方方地和对手
握手拥抱,向观众致谢,他们是虽败犹荣。体育竞赛如此,行行业业也都 应该如此。只要不怕强
手,敢于“亮剑”
,屡败屡战,自强不息,我们就可能杀出自己的一片天 地;即便输了,也是虽
败犹荣。



6

“输不 丢人,怕才丢人。
”诚哉斯言
!
(作者齐夫,原文有改动)

8.
请在下列段落序号间用“
//
”将文章分成三部分,并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4
分)


答:

1

(< br>2


3


4


5< br>)

6



中心论点:

9.
第(
1
)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4
分)


10.
第(
2
)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说说它在文段 中的作用。

4
分)



11.
参照下面的提示,请补写出第(
4
)段的论证提纲。

4
分)

答:

举野牛的例子论证“

怕”会输得丢人的道理


12.
根据你对第(
5
)段中“体育竞赛如此, 各行各业都应该如此”这句话的理解,补写一个
实例。

4
分)答:


19


2011
·湖北省襄阳市)
【答案】



23


2011
·河北省)
【答案】

14.
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15.
不能 :因为第②段写项羽,第③段写刘邦,第④段引用名言和论述的内容与②③段的顺序相
对应,体现了议论 文的结构的严谨。

16.
先用古语作为道理论据,接着用学书、学医两个事例进行阐 释并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中心论
点;最后以古谚作精道理论据,再一次论证中心论点。

17.
示例一:爱迪生在发明电灯过程中,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后才获得了成功。示例二:失败是成功之母。

24.

2011
·安徽省芜湖市)
【答案】

8.

//
②③④⑤
//


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9.
①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②引出论题并揭示
论点 。
10.
第②段主要采用道理论证,有力论证了“输不丢人”的观点。

11.
指出“不怕”的精神历来被人赞颂;由牛及人进一步论证“怕”才丢人的道理。

12.
示例:抗日名将戴安澜率师远征,所部陷入日军重围,但将军不畏强敌,浴血奋战,最终 壮
烈牺牲。其精神彪炳史册,令人敬仰。

12.

2011
·江苏省盐城市)

眼界与读书






1
)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归宿。周总理读书时,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总理的
眼 界为其发愤读书作了注脚。既立志于“中华之崛起”
,就必须好读书,读好书,时时检点自己,
提醒自己,因为“中华之崛起”所呼唤的读书人,不仅要有报国之志,更要有报国之才。冯友兰
先生曾在 一篇文章里提到,作为一个学问家,做学术研究是要做全民族的智囊。这一点,对读书
人很有启发。虽然读书人并非一定是学问家,
但读书的眼界却力求要高,
这样至少就不至于把读
书当作可有可无的休闲娱乐或者陷入无聊的泥潭。




3
)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
及怎么防止“死 ”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可以肯定,有着
高眼界的读书人,
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价值的书籍。
一个拥有高远眼界的读书人,
还能
够牢记 使命,超越功利樊篱。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之中、从对
历史的理解之中 ,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4
)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宽度,这既关乎读书兴趣,亦关乎读书效果。在有
些人看来,终日 埋头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一些不近人情、枯燥乏味的“怪人”
。事实上,对
生活和事业的热 爱,
使不少科学家逐步成为自然美的追求者与发现者。
达尔文
“常常几小时地阅
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和“拜伦、华尔特·司各特的诗篇”
;诺贝尔读过许多名人大家的文学作
品;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都非常喜爱古典文学。也许对自然科学家来说,了解文、史、哲
方面的 知识,会有助他们的逻辑思维变得更开阔,流转自如。同理,文学艺术方面的专家如能多
读一点自然科学 知识,在创作作品与表达自我的时候,往往也能够更加深刻。




5
)读书不打开眼界,不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社会实际,不从书籍中思考点什么、
采取 点什么、解决点什么,那么我们读书做什么?

⑥我以为,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

(选自
2011

3

29
日《人民日报》
,有删改)

14
、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以享受为话题的作文-学跳舞


以享受为话题的作文-学跳舞


以享受为话题的作文-学跳舞


以享受为话题的作文-学跳舞


以享受为话题的作文-学跳舞


以享受为话题的作文-学跳舞


以享受为话题的作文-学跳舞


以享受为话题的作文-学跳舞



本文更新与2021-01-20 02:2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71942.html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