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作文首页 > 高中作文 >

中国梦我的梦想作文11125656兰亭序论文.doc(7)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zuowen
2021-01-20 06:16
tags:

国庆节的诗-成长不烦恼

2021年1月20日发(作者:华月传)
上海大学

2012-2013

学年秋季学期


<
兰亭序
>
与中国书法艺术》

课程考试论文



论文题目:


















民国时期的书法



































学生姓名:

曹龙欢



学生学号:

11125656







论文评分标准
:
1
、格式完整(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
20


2
、资料详实(字数
2000
以上,阅读面广)
40


3
、思路清晰,观点鲜明
20


4
、行文流畅,文笔优美
20











绩:

任课教师:

陈红梅

学生序号:
27
评阅日期:






民国时期的书法

摘要:在中国近代书法史上,民国是一个关键而又特殊的时期,在短 暂的
38
年中,无论
是在政治,经济方面还是在文化艺术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 当时的历史环境中
,
书法艺
术并未走向没落,而是在继承清末碑学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 展,并且演绎出了民国书风千姿
百态的局面。

























关键词:心态


风格


流派


市场

1
、创作心态

在中国近代书法史上,
民国是一个关键而又特殊的时期。
在当时的
历史环境下
,
中国 的书法艺术并未走向没落
,
而是在继承清末碑学(
1

的基础上又有 新的发展
,
并且呈现出民国书风千姿百态的局面。晚清以
来碑学对书法仍然有着很大影 响
,
碑学与帖学

2

的交叉融合也一直影
响着整 个书坛。另外
,
照相技术和印刷术在民国时期都得到进一步的发
展。印刷制品也更加规 范化、科学化
,
各种印谱、学帖和学术专著的编
印和大量出版
,
为碑 帖的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
并为书法艺术的
研究提供了较之以往更多的资源。一 、民国书风的多元化民国书法承
接晚清
,
所以具有浓厚的碑学特征。
从当时的 创作状况上来看
,
存在着以
下几种趋向
:
第一
,
继 承清代以北碑为正统
,
提倡碑学
;
第二
,
提倡帖学
;


,
碑帖相结合
;
第四
;
将碑、帖、
墨迹三者合而为一。
其中将碑帖相结合
的创作方式成为了民国书风的主导。< br>

从创作心态上看,民国时期的书家大多具有一种“无意识”的创
作状态。民 国时期的中国社会,仍处于内忧外患的动荡不安局面,残
酷的抗日战争和连年的国内战争,使人们处于< br>战乱与生存的威胁之下,时代不可能给书法家
提供悠闲的创作氛围。于右任在三、四十年代
大搞“标准草书(
3
)”运动,其动机却不是为
发展书法。他认为,“国事多艰,玩 物为罪”,
研制与推广“标准草书”是为了“求制作之便
利,尽文化之功能,节省全体国民之时 间,发扬全族传统之利器”。这
颇能代表当时文人“实用救国”的时代心理。因此,当时书家的书写心< br>态根本不同于封建士大夫书写时的悠然与闲雅。
由于救国救民的心态和
科学与民主进程的 推进,
社会上出现了新型的文化人。
我们所说的书法
家在当时或是新型文人学者,或是新型画家、
政治家等身份。
由于职业
的特点,他们不必像那些以字谋生者一样 必须追求作品的雅俗共赏,也无须有清季遗老们从
事馆阁体一样的束缚。因此,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把 书法作为大事或职业来从事,并不存
在“先散怀抱”的准备过程或谨小慎微的创作心态。再者,他们中的 优秀者大多学贯中西,
因此,也就眼界开阔、思维活跃、反应敏捷,已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书家的知识结 构和行为
方式。他们从事书法说到底只不过是追求事业之余一种适性、美观的书写而已,所以他们的“创作”自然带有举重若轻的洒脱心态,其书风也就不会是传统式的工稳与闲雅了。


















2
、创作风格
< br>从风格倾向上看,民国时期的书法风格在总体上偏于
阴柔。清代早期的书坛崇尚董其昌、赵孟頫的 书法,以阴
柔细腻之风为主流。强大的碑学运动则一反千年帖学的阴
柔细腻,变得雄强、丑拙、 支离与率意。对帖学的回归是
民国时期的书法呈现的突出特点,因而民国时期的主导书
风趋向于 阴柔化。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这是书法本体
自律性调节的结果。清中叶兴起的强大碑学运动是对清初
阴柔靡弱帖学风气的力矫,至清季,碑学书风发展到极端
化,
一是出现了对北碑特点的 片面夸张与强化,
导致了
“馆
阁体”式的碑体创作,如曾熙、陶濬宣等人的北碑书;二
是篆隶、北碑体的盛行造成“行草之法尽失”,致使当时
书家大多“简牍与正书无异,不解使转 顿挫”。(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要克服以上碑学弊病,只有借帖学的自
然之气改造北碑方可 。赵之谦、吴昌硕、康有为、沈曾植
等人,无不从帖学中吸收精华入北碑,从而以帖学纠正碑
学 所造成的偏失便成为必然。所以,民国时期行草书手札
风的盛行便不难理解。民国时期的主导书风趋向于 阴柔化
的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当时的社会环境造成的实用心态所致。社
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专业 分工的细密,使人们暂时无暇于书法创
作,只以实用快写、易于交流为务。如于右任从事标准草书运动,
其口号是“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也是以实用的目的为先,
颇能代表当时人的心态。为实用而从事书写应是快节奏的,
因此,
当时的书法家也是多用易于快写的小字行草书“创 作”,而形态
庄重、书写迟缓的篆隶书则多不从事。





也应当看到,民国时期的书法在主流书风下又呈现出多元化
创作态势。书家不同的生 活经历决定了个性的不同,从而导致了
书法风格的迥异。如于右任早年即从事反清运动,后参加救国救< br>民的革命活动而成为国民党政要人物,叱咤风云的胸襟使他的书
法呈现出一种豪气,运笔布势舒卷 自如。同为革命家的毛泽东与
于右任相比,更多一种磅礴气势。作为一代伟人,他没有于右任
身 为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的拘谨,宽阔的胸怀使他选择了大草,而于右任晚年只能在怀素小草
式的格局中求创 新。李叔同具有多种艺术天才,但时事的沧桑却使他那颗敏感的心脱离了尘
俗,出家为僧,念佛思国进而 念佛救国,理性的压抑造成了对现实的冷眼旁观,于是他的书
作笔势内敛,一派冲淡、静谧、超脱的不食 人间烟火相。足不出绍兴一步的徐生翁,由于长
期处于一地所形成的生僻性格,导致他的书风也生拙奇崛 。“风格即人”,如细加考察民国
时期个性鲜明的书家,我们都能把书家书风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性格 联系起来加以印证。





















国庆节的诗-成长不烦恼


国庆节的诗-成长不烦恼


国庆节的诗-成长不烦恼


国庆节的诗-成长不烦恼


国庆节的诗-成长不烦恼


国庆节的诗-成长不烦恼


国庆节的诗-成长不烦恼


国庆节的诗-成长不烦恼



本文更新与2021-01-20 06:1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72746.html

11125656兰亭序论文.doc(7)的相关文章